为什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个世界上你觉得好人多一点还是坏人多一点?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要全信,也不要不去相信。
大人们常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你可能遇到坏人。
可是,我为什么宁愿相信他可能是个坏人也不愿相信他是个好人呢?
太傻太天真了吧,或许说,是我运气好,从来没有遇见着真正的坏人。
我的相信,让我得了许多好运。
我不是没有害怕,我虽然害怕,但是我还是去相信,善良的人,其实到处都是。
明斯特的旅行,是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我尤记得那天,趁着天朗气清,突然兴起,踏上向北的列车,一路到北威州北部最悠久与美丽的古城。简单的城市布局,却没有带来一点陌生的感觉。像是相识,却又陌生,所以总是带来自在,也带来欣喜。一路穿过历史的大街,德式的建筑林立,琳琅的商铺与鲜花相照应,神圣的教堂附近,是旁边悠闲的咖啡厅。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语言隔阂,但是微笑与礼貌总是没有国界的。我靠着Google地图的指引,前往距离市区八公里的一个古堡。明斯特附近一百多个水上古堡,是这个城市的最童话的部分。我没有找公交车前往,而是决定步行。因为一出市区的田园风光,让我想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我路过草原,来到田野,穿过树林,遇着大雨,在树下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时,我已经走了四公里,我曾想,是不是应该往回走?一个人在荒郊,待会儿是否有车回来?十分钟,雨势减小,我下定决心延续往前的方向。风吹麦稻,远处是绿的,近处是黄的,层层叠叠的原野里,我想,有着腿,无妨。古堡一游,已是下午三点多,前往市区的公交已经停运。我站在下过雨后的西欧式的寒风里,先过往的车辆给出我要打便车的信号。一辆两辆,三辆,一辆精致的好看的红色的老爷车,停了下来,我打开了车门,用德语问了声好。这是一位老爷爷,看其样貌六七十岁,双眼炯炯有神,我不懂他的话,但是我知道他眼里的方向。我说了我来时的车站的名称。车里的十分钟,是一种激动,兴奋,害怕,恐惧,欣喜与感动交融着的情感,我在信与不信之间游走,却又不断的为自己身边这位善良可爱的老爷爷和两旁穿梭着的美丽的景致而觉得,我为这种单纯的美好而感到无憾。而我最终,也确实安然的下了车,带着一颗跳动了这个世界的无尚纯真与善良的激情,而重新真实的活了一次。
在北威州南部最大的森林公园里,我也这样真实的活了一次,而这一次,活了二百公里,我们跨越了几个城市,最终来到了车主的城市杜伊斯堡,踏上了火车,回了家。艾菲尔国家森林公园的山路,从一条小溪流,我们走到了双河交汇处,那是,东流如江,已是黄昏,已是渐无人烟。我们需找着最近的公交站,却还有几公里的路程。我们向两对登山的夫妇询问是否近处有站点,他们却给予了我们世上最诚挚的回答,你们可以跟着我们的车一起回家。人好像总是想太多,就会获得更少。而有时处于自然,坦率,平常,确实能够得到更多的惊喜。东江入流,我们河流交汇的方向向山顶继续前行,发现希特勒当初藏在深山里的特务军校。山峦交错,起伏的远处,一片宽广。我们呼吸着山顶的空气,沁入人心的纯净与感动。会心一笑处,自有留恋时。驱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一对夫妇两所在的城市,他们将我们送往火车站,在火车站前,他们将今日所见的历史景点资料赠与我们,也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临别时,他们认真的对我们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他们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相信,希望我们常有运气,也希望我们以后要小心。回来时的火车,我们欣赏窗外九点的落日,铁轨之上,移动的思绪,像是缓缓穿过这漫长的的回忆,温暖,和美好,温暖,而难忘。
我们正活在一个最自由的圈禁时代。我们自由在能最为全面,无限的接触自己所想知道的世界,但是伴随着好奇心的扩展却不由自主的扩大自己的怀疑,质疑以及压抑着最浪漫的情怀。我曾记得一位先人曾说过,是交谈催发了思想,是交流改变了世界。而我们却正害怕着陌生。我们正害怕着人。
法兰克福的歌德广场,我邂逅了一个中国人,起初,我以为他是韩国人,用英语请我帮他照相,照完相,他却向我伸出手,自我介绍来自深圳,今日是否一人,可否搭伴。可以的。好像美好的东西,你不去相信,就变的丑陋。那我直接说出我的想法就好了。阳光灿烂的四月天,法兰克福这座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城市,原本让我在即将结束的长途旅行的最后产生了一些疲惫感,一扫而光。四月的棉花丝丝飘荡在绿枝繁绕的古道里,在歌德学院,大学的旧时光,我们望向草坪,湖畔,图书馆,学生们,德国的一切,好像阳光洒下,生命就去享受这一刻的温暖就好了,无关其他。不管认识与否,不管性别与否,不管年龄与否,生命与自然,历史与文化,都没有限制,去快乐就好了,去感受就好。校园一游之后,我们回到广场,喝了一杯小酒,到莱茵河畔散步,到圣保罗教堂去做祈祷,聊起耶稣,提起歌德。我们甚至去超市购物,买手信给家人朋友。我们不必装熟,也不必拘谨,自然之情而已。最终回到开始的地方,我们互相拥抱,互道再见。有朋友说这是不是处处留情呢你?我只是想,我让自己随心而去,也顺着其远去,这一天的阳光与清风,不成为我未来或者往日的负担,回想,总是只有美好。不是足矣吗?我似乎有点明白,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只为真心,而不必去忧虑。
直到今日,我依旧怀有这样的感觉。只为了快乐,这一个意义。今日高铁之上看到邻座拿出广州地铁与地图不断在查看线路,我主动询问其是否是在广州旅行,他说他来自台湾,在广州深圳走走看看。随后我向他推荐了几个比较特色的老广州的地方与餐厅,他甚是感激,交谈之后,发现我们前往同一条地铁线,在地铁上,他约我吃晚饭,我也没有拒绝。我们在就近的地方吃了一碗面,聊起了台湾的经济,文学,内地的现状,各自的行业,和关于旅行的所有。一碗面的记忆,好像吞下了很多简单的好奇。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该是如此简单。而人间聚散,不过一场缘而已,缘来而聚缘走而散,如此而已。而真心有时会碰壁,有时却是生活里激活激情的燃料,让你不断的相信,不断的爱,获取不断的快乐。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要全信,也不要不去相信。
大人们常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你可能遇到坏人。
可是,我为什么宁愿相信他可能是个坏人也不愿相信他是个好人呢?
太傻太天真了吧,或许说,是我运气好,从来没有遇见着真正的坏人。
我的相信,让我得了许多好运。
我不是没有害怕,我虽然害怕,但是我还是去相信,善良的人,其实到处都是。
明斯特的旅行,是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我尤记得那天,趁着天朗气清,突然兴起,踏上向北的列车,一路到北威州北部最悠久与美丽的古城。简单的城市布局,却没有带来一点陌生的感觉。像是相识,却又陌生,所以总是带来自在,也带来欣喜。一路穿过历史的大街,德式的建筑林立,琳琅的商铺与鲜花相照应,神圣的教堂附近,是旁边悠闲的咖啡厅。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语言隔阂,但是微笑与礼貌总是没有国界的。我靠着Google地图的指引,前往距离市区八公里的一个古堡。明斯特附近一百多个水上古堡,是这个城市的最童话的部分。我没有找公交车前往,而是决定步行。因为一出市区的田园风光,让我想将自己置身于其中。我路过草原,来到田野,穿过树林,遇着大雨,在树下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时,我已经走了四公里,我曾想,是不是应该往回走?一个人在荒郊,待会儿是否有车回来?十分钟,雨势减小,我下定决心延续往前的方向。风吹麦稻,远处是绿的,近处是黄的,层层叠叠的原野里,我想,有着腿,无妨。古堡一游,已是下午三点多,前往市区的公交已经停运。我站在下过雨后的西欧式的寒风里,先过往的车辆给出我要打便车的信号。一辆两辆,三辆,一辆精致的好看的红色的老爷车,停了下来,我打开了车门,用德语问了声好。这是一位老爷爷,看其样貌六七十岁,双眼炯炯有神,我不懂他的话,但是我知道他眼里的方向。我说了我来时的车站的名称。车里的十分钟,是一种激动,兴奋,害怕,恐惧,欣喜与感动交融着的情感,我在信与不信之间游走,却又不断的为自己身边这位善良可爱的老爷爷和两旁穿梭着的美丽的景致而觉得,我为这种单纯的美好而感到无憾。而我最终,也确实安然的下了车,带着一颗跳动了这个世界的无尚纯真与善良的激情,而重新真实的活了一次。
在北威州南部最大的森林公园里,我也这样真实的活了一次,而这一次,活了二百公里,我们跨越了几个城市,最终来到了车主的城市杜伊斯堡,踏上了火车,回了家。艾菲尔国家森林公园的山路,从一条小溪流,我们走到了双河交汇处,那是,东流如江,已是黄昏,已是渐无人烟。我们需找着最近的公交站,却还有几公里的路程。我们向两对登山的夫妇询问是否近处有站点,他们却给予了我们世上最诚挚的回答,你们可以跟着我们的车一起回家。人好像总是想太多,就会获得更少。而有时处于自然,坦率,平常,确实能够得到更多的惊喜。东江入流,我们河流交汇的方向向山顶继续前行,发现希特勒当初藏在深山里的特务军校。山峦交错,起伏的远处,一片宽广。我们呼吸着山顶的空气,沁入人心的纯净与感动。会心一笑处,自有留恋时。驱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一对夫妇两所在的城市,他们将我们送往火车站,在火车站前,他们将今日所见的历史景点资料赠与我们,也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临别时,他们认真的对我们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他们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相信,希望我们常有运气,也希望我们以后要小心。回来时的火车,我们欣赏窗外九点的落日,铁轨之上,移动的思绪,像是缓缓穿过这漫长的的回忆,温暖,和美好,温暖,而难忘。
我们正活在一个最自由的圈禁时代。我们自由在能最为全面,无限的接触自己所想知道的世界,但是伴随着好奇心的扩展却不由自主的扩大自己的怀疑,质疑以及压抑着最浪漫的情怀。我曾记得一位先人曾说过,是交谈催发了思想,是交流改变了世界。而我们却正害怕着陌生。我们正害怕着人。
法兰克福的歌德广场,我邂逅了一个中国人,起初,我以为他是韩国人,用英语请我帮他照相,照完相,他却向我伸出手,自我介绍来自深圳,今日是否一人,可否搭伴。可以的。好像美好的东西,你不去相信,就变的丑陋。那我直接说出我的想法就好了。阳光灿烂的四月天,法兰克福这座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城市,原本让我在即将结束的长途旅行的最后产生了一些疲惫感,一扫而光。四月的棉花丝丝飘荡在绿枝繁绕的古道里,在歌德学院,大学的旧时光,我们望向草坪,湖畔,图书馆,学生们,德国的一切,好像阳光洒下,生命就去享受这一刻的温暖就好了,无关其他。不管认识与否,不管性别与否,不管年龄与否,生命与自然,历史与文化,都没有限制,去快乐就好了,去感受就好。校园一游之后,我们回到广场,喝了一杯小酒,到莱茵河畔散步,到圣保罗教堂去做祈祷,聊起耶稣,提起歌德。我们甚至去超市购物,买手信给家人朋友。我们不必装熟,也不必拘谨,自然之情而已。最终回到开始的地方,我们互相拥抱,互道再见。有朋友说这是不是处处留情呢你?我只是想,我让自己随心而去,也顺着其远去,这一天的阳光与清风,不成为我未来或者往日的负担,回想,总是只有美好。不是足矣吗?我似乎有点明白,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只为真心,而不必去忧虑。
直到今日,我依旧怀有这样的感觉。只为了快乐,这一个意义。今日高铁之上看到邻座拿出广州地铁与地图不断在查看线路,我主动询问其是否是在广州旅行,他说他来自台湾,在广州深圳走走看看。随后我向他推荐了几个比较特色的老广州的地方与餐厅,他甚是感激,交谈之后,发现我们前往同一条地铁线,在地铁上,他约我吃晚饭,我也没有拒绝。我们在就近的地方吃了一碗面,聊起了台湾的经济,文学,内地的现状,各自的行业,和关于旅行的所有。一碗面的记忆,好像吞下了很多简单的好奇。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该是如此简单。而人间聚散,不过一场缘而已,缘来而聚缘走而散,如此而已。而真心有时会碰壁,有时却是生活里激活激情的燃料,让你不断的相信,不断的爱,获取不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