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主角
1. 活在另一个人的阴影底下,是什么样的滋味? 自己一直深切体会着。 杨小溪想。 杨小溪的目光落在看着正在咖啡馆外头补妆等待外景拍摄的曾若琳脸上。 最近一年,杨小溪经常能在娱乐新闻里看见曾若琳。 以一个观众的身份。 她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大口。 咖啡早已冷掉,有一点发酸。 像她心里的那点情绪,酸楚不堪,又带着点儿认命般的绝望。 很多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习惯。 记忆力最深刻的一幕,好像也是那个叫曾若琳的女人在被人化妆的情景。 那时候,她们都才十六岁。 大好的时光。 那一天,也是杨小溪第一次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又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2. 杨小溪和曾若琳是儿时最好的玩伴。 她们一起住在老家纺织厂职工大院。 有一阵流行着一种塑料娃娃,院里的女孩子们几乎人手一个。 娃娃是周边小工厂根据芭比的样子仿的,造价低廉,娃娃的衣服自然很是难看。 但杨小溪不担心。 她家里有一堆母亲带回来的碎布和各种颜色的针线。 她能给娃娃做出各种式样的衣服。 可曾若琳的手很笨,杨小溪教了她好几回,她的针脚依然是歪歪扭扭的。 于是曾若琳拿起剪刀把两个娃娃的头发都剪了,美其名曰“给她们换个发型”。 她只给自己的娃娃随意剪了一刀,却把杨小溪那穿着蓬蓬裙的娃娃剃了个半秃。 曾若琳说:“她和你像,丑丑的。” 前些日子,杨小溪的奶奶从农村来,传了杨小溪一头虱子,妈妈拿煤油给她洗了头,还把她的头发剃得短短。 杨小溪哭着回家向妈妈告状:“曾若琳笑我的头发难看。” 妈妈说,我们家囡囡心灵手巧,最好看了! 杨小溪抽泣着问,真的吗。 妈妈说,当然。 可是这世界上的其他人并不这么想。 她们每个人都先夸曾若琳漂亮可爱,再说一句:“小溪也不错!” 小时候只要听到夸奖,就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随着杨小溪渐渐长大,她越来越在意这三个字。 “也不错。” 意味着,曾若琳才是最好的。 杨小溪唯一自豪的,是她学了钢琴。 母亲要强的厉害,多年的工资加上帮人打毛衣的零碎,攒了8000元,给杨小溪买了一台珠江钢琴。 狭小的楼梯根本搬不进去,后来是从窗户吊上来的,几乎整个院子的人都站在那儿看。 曾若琳的爸妈却说,学这个有啥用,我们这儿还能飞出钢琴家不成。 杨小溪的母亲只是笑笑,没回话。 杨小溪伸出手,按了几下黑白相间的琴键。 钢琴传出清脆的声响,杨小溪觉得有趣极了。 她还并不知道钢琴家意味着什么,却暗自想,嗯,以后我要做钢琴家。 杨小溪和曾若琳小学初中都在同一个学校。 她暗自和曾若琳较着劲,可每一次,每一次曾若琳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她想要的机会。 她当了小组长,曾若琳就成了课代表;她做了班级领操员,曾若琳就成了全校升旗手;她在运动会大太阳底下咬牙跑了800米,曾若琳却坐在阴凉的广播站,一篇一篇的播稿子;她鼓起勇气去和篮球手说话,人家却接了曾若琳手里的可乐…… 曾若琳,曾若琳,曾若琳。她就像一片七彩云霞,把自己衬托得黯淡无光。 只有坐在钢琴前,杨小溪才能找到一丝自信。 她努力地练琴,努力地考级,努力地,想赢一回。 3. 杨小溪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时她和曾若琳已经升了高中。 有天班里来了个导演,要找个学生帮忙拍个广告。 杨小溪坐得笔直,一直看着那个导演。 可被选中的,还是曾若琳。 导演边走边问曾若琳:“你会弹钢琴吗?” 曾若琳摇头。 杨小溪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突然站起来说:“我会!” 导演先是楞了一下,随后问道:“肖邦的夜曲会弹吗?” “我会降E大调第9号第2首,别的也可以练!”杨小溪语速飞快。 导演笑笑:“挺厉害的,那你也一起来吧。” 一连几天,杨小溪都欢喜极了。 她不停地想象着拍广告的场景,想象着自己像电视里的女明星们一样,有瓷白的皮肤,睫毛长长的眼睛,嘴唇带着颜色,浑身上下都闪着光。 想得又激动又紧张,深夜还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拍摄的那天,杨小溪早早就来到了摄影棚。 她头一回看见大大的摄影机,还有比家里客厅那站白炽灯亮十倍的灯。 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又令人欣喜不已。 化妆师给她抹了牛奶味的护手霜,还帮她涂了透明的指甲油。 “小心别蹭到。”化妆师交代道。 杨小溪坐在角落,小心翼翼地伸长手指,等待着。 直到指甲油完全干透,还是没人来叫她。 人们都在各自忙碌。 杨小溪原本飞快的心跳,也渐渐慢了下来。 她一扭脸,看见了坐在化妆镜前的曾若琳。 化妆师正认认真真地帮曾若琳上粉底。 曾若琳的脸顿时比平日里又小了一圈。 杨小溪又羡慕又期待地想,马上,也许马上自己也会变得像她一样好看了吧? 助理过来叫杨小溪:“先拍你。” “不化妆吗?”杨小溪一惊。 助理边急急地把她往钢琴那边带,一边敷衍地说:“带不到脸。” 摄影机对准了杨小溪的手。 灯光明晃晃的,杨小溪的眼前一片雪白。 杨小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弹完肖邦的那一支夜曲,又是怎么回的家。 只记得走出摄影棚的那一瞬间,她回头看了一眼。 曾若琳端坐在钢琴前,瓷白的皮肤,睫毛长长的眼睛,嘴唇上带着颜色,浑身上下都闪着光。 5. 那天吃晚饭时,母亲叫起来:“小溪,你的广告。” 杨小溪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 那广告只有短短15秒,杨小溪的手出现了两秒,剩下的都是曾若琳的镜头。 她的手和曾若琳的微笑无缝连接在一起,就像是曾若琳自己在弹钢琴。 像她那么好看的姑娘,谁都会觉得她拥有一切美好的本领吧。 第二天,第三天,学校里总有人在议论这个广告。 声音最大的那几个女孩,既不喜欢曾若琳,更不理会杨小溪。 “杨小溪那么“拼”,最后连个镜头都没有。“ “就她长相,还想当明星?!” 这几句话清清楚楚地传到杨小溪耳边。 她用小铅笔刀刮着指甲上的那层指甲油。 它早已变得斑斑驳驳。 锋利的刀一下一下,在指甲上游走。 她并没有戳到手。 却不知为何,还是觉得疼得钻心。 6. 那是周四下午的一趟地理课, 在体育课之后,所有人都昏昏欲睡。 坐在杨小溪身后的林霖突然杵了杵她。 杨小溪微微转过头去。 林霖递过来一张纸条。 那张从练习簿撕下来的白色纸条,带着操场上的阳光气息,也带着少年打完篮球后的淡淡汗味。 杨小溪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飞快地接过来,打开。 【你知道曾若琳喜欢听谁的歌吗?】 杨小溪沉默片刻,恨恨地写下了一句话。 【上课不要传纸条!】 就在纸条要被林霖接回去的那一瞬间,她又一下拿了回来。 划掉了那句话,写了六个字。 周杰伦。陈奕迅。 那时,曾若琳和杨小溪都准备当艺考生。 杨小溪担心自己考不上音乐学院,不敢放弃夜间文化课的自习。 而曾若琳却请了假,每晚去上表演培训班。 骑车送曾若琳去培训班的,是林霖。 林霖把曾若琳送过去,赶回来上自习,等自习结束,再去接她。 风雨无阻。 他还买了一台CD机,还有周杰伦和陈奕迅新专辑,曾若琳就坐在他的后座上晃着腿听。 这些事,林霖全在纸条里告诉了杨小溪。 他们聊天的内容,几乎全是曾若琳。 她喜欢什么颜色,她周末要去哪儿,她爱喝什么饮料…… 杨小溪一条一条,全都答了,尽管心里有那么一点儿酸。 后来有一天,曾若琳回头对等了许久的林霖说:“你先回去吧,有人送我。” 培训班楼下停了一辆小汽车,那个广告导演走下来,给曾若琳开门。 林霖沉默了很长时间。 杨小溪犹豫了半天,写废了两张纸,才终于把一张纸条,递到了身后。 片刻后,纸条传了回来。 【你也喜欢听陈奕迅吗?】 他俩聊天的内容慢慢转了方向。 也默契地再也没提过曾若琳。 后来纸条变成了大一宿舍里的固定电话,变成了大二那年的手机号。 变成了大三圣诞节,人群中的一个亲吻。 杨小溪心里的那点儿酸,终于酿成了甜。 可大四毕业季,杨小溪和林霖发生了第一次争吵。 那天,杨小溪签下了去艺术培训机构当钢琴老师的合同,却也在娱乐新闻里,看见了曾若琳。 哭到最汹涌的时候,杨小溪问林霖:“你心里还有曾若琳吗?” 林霖一愣。 杨小溪转身就走。 林霖追上去说:“傻瓜,我现在喜欢的是你啊。” 他们当然和好了。 可杨小溪却忍不住想,我们,都是被曾若琳抛弃的人呢。 7. 杨小溪和林霖结婚那天,来了不少以前的老同学。 她换了敬酒服,那桌同学说完了恭喜,又说:“你还记得咱们以前的同学曾若琳嘛,她发新电影了,有激情镜头!我这儿有片段!” 一群人就凑过去看。 杨小溪刚刚喝下去的酒,化作了心中的一团火。 就连今天,自己一辈子唯一能做主角的今天,你也要抢我的风头吗? 老公赶紧拉走她到下一桌,对自己的一群朋友说:“我老婆是钢琴老师,等会儿给大家弹一曲。” 杨小溪冷冷说:“我不弹!” 弹钢琴有什么好看,你们都去看曾若琳好了! 她最终还是忍住了后面这半句话。 林霖的大学同学倒是反应快,倒满了酒开始说起祝福话。 杨小溪也知道,自己别扭得并不应该。 那些年杨小溪努力地练琴,却还是没能考上音乐学院,只进了师范类的第二志愿。 她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曾若琳和那个不知名的小导演很快分开了。 曾若琳也没能考进她心仪的那所影视学校。 杨小溪听见曾若琳坐在洗手间的格子里哭。 杨小溪很想过去安慰她一句,却终于假装没有看见,洗手擦干,转身走了。 8. 可是,曾若琳依然像一只凤凰那样,飞到了北京,飞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杨小溪觉得自己有点做病,只要一不高兴,就去刷曾若琳的微博。 曾若琳接了新戏,她和影迷互动发减肥餐,她的美拍上了热门,她义正言辞地痛斥说她整形的博主并得到了支持,她吃到了要提前月余定位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她过得各种美,各种好。 杨小溪知道自己看完之后会更不高兴。 可她忍不住。 她也曾经很想换了马甲,在曾若琳的微博底下评论,高中时的你哪儿有那么高的鼻梁和那么尖的下巴。 但她最后还是没有写。 因为,一旦写了,自己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一天傍晚,杨小溪给学生上完课回到家,看见女儿和同学在家披着围巾演戏玩儿。 女儿回头问:“妈妈你看我像秦声吗?” 秦声,是曾若琳新演的古装角色。 虽然只是女二号,但俏丽又神情,跟着那部电视剧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 杨小溪看着女儿说不出话来。 女儿又说,我好想要曾若琳的签名照啊! 杨小溪还是去了那个电视剧小说的签售会,排队去帮女儿要曾若琳的签名。 她特意穿了一条新买的裙子,还不顺路地拐去发艺店,把头发吹了。 杨小溪也曾幻想过她和曾若琳多年后见面的情景。 曾若琳也许会约她这个童年伙伴吃饭,酒过三巡,也许会红着眼说,我这些年,尽管名声远扬,可依然觉得孤独,你看你过得多幸福! 这种隐秘而又愚蠢的幻想,让杨小溪既舒坦又羞愧。 杨小溪排到了曾若琳面前。 曾若琳带着明星们都有的那种笑容,问她要签什么内容。 “雪晴小朋友天天快乐,听小溪妈妈的话。下雪的雪,晴天的晴。”杨小溪说。 曾若琳写了几笔,头也没抬地问:“山间小溪的小溪?” 杨小溪愣在当场,可很快就被后头排队的人挤到一边。 曾若琳居然不记得自己了。 杨小溪拿着书,默默走在回家路上。 也是,一个大明星,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同样闪着光的人,早应该忘记了平凡的自己。 9. 杨小溪拿着那本签名书,恍恍惚惚地去给学生上钢琴课。 学生弹的是肖邦。降E大调第9号第2首。 这首曲子他练了一个多月,却还是找不到感觉。 学生深呼吸,开始弹奏。 一曲弹完,学生停下来,犹豫了一下问她:“杨老师你怎么了?” 杨小溪这才发现,自己掉了眼泪。 她笑了一下,说,你弹的真好,老师很感动。 杨小溪一直沉默到了晚饭后,帮女儿打包好了明天去英语夏令营的东西。 女儿抽出了背包里的围巾,吵着要玩“我是秦声”的游戏。 林霖在一旁笑着说:“让你妈给你演女一号,她喜欢演主角。” 杨小溪突然爆发了,她一把就撕了那本带着曾若琳签名的小说。 女儿吓了一跳,大哭起来。 林霖赶紧把她往卧室里推。 “我什么都不如她!什么都不如!”杨小溪控制不住地喊。 林霖叹了口气:“怎么会呢,你有我啊,还有晴晴。” 杨小溪却一下推开了他:“这不是我想要的,全都不是我想要的……” 林霖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我想不通,你为什么一定要跟她比?” “你说为什么?”杨小溪眼神冰冷,那句忍了很多年的话,从她的心底呼啸而出。
------“你当时不也觉得她比我好吗?” 林霖却似乎松了一口气:“都多少年了,我早就忘掉曾若琳这个人了,你又为什么要一直记着她呢?”
他的语气是那样平静,仿佛这些年,也一直在等这一个问句。 杨小溪看着他,还想说点什么什么,却没能再说,被吓坏的女儿在外头怯怯敲门,声音越来越急。 她俩费了老大劲,才让女儿相信,爸爸妈妈“不是要分开”。 杨小溪看着女儿熟睡后恬恬的面容,觉得自己无比失败。 10. 天亮之后,女儿去了夏令营,杨小溪和林霖则进入了结婚后的第一次冷战。 很多话一说出,覆水难收。 而谁也不愿意做先妥协的那一个。 他们取消了原本的旅行,各自回了老家看父母。 家乡的纺织厂早年就关了,但母亲还是没放下打毛衣的习惯。 杨小溪陪母亲看电视,顺手帮母亲绕着毛线团。 她又看见了曾若琳。 电视中,曾若琳正在一个卫视台的歌手比赛里当评委。 淘汰环节后,面对自己队伍里眼泪汪汪的小歌手,曾若琳突然说,我送她们一首曲子吧。 然后曾若琳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 现场直播下,没有手替,音符一个又一个,从曾若琳的指尖缓缓滑出。 那曲子虽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扎扎实实地练习过的。 一曲结束,曾若琳笑得真诚,拿着话筒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特长,来了北京之后,看到了许多很有本事的人。有一阵子,我特别害怕被人比下去,可我渐渐知道,人各有专长,我也希望自己能多学一点东西。所以我想对每一个被淘汰的选手说,你们的比赛结束了,但生活才刚刚开始,愿你们未来都能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并且永远也不要轻言放弃。” 杨小溪一时怔愣。 突然,母亲把做好的毛衣往杨小溪身上一套。 严丝合缝,颜色衬得脸色极好。 母亲的手工毛衣一点儿都不土气,她经常到大牌子店里看样子,织得几乎一模一样。 母亲笑着说,我家囡囡最好看了。 杨小溪想问真的吗,却先红了眼眶。 这些年,曾若琳一直在努力,在改变,在学习。 就连早已跟不上的时代的母亲也是。 而自己,除了自怨自艾,并没有长什么别的本事。 怎么就那么傻,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11. 后来杨小溪主动给林霖打了电话。 她说了对不起,又沉默了半晌,林霖却先说,我都知道。 杨小溪就觉得,此刻所有的语言,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林霖就在电话那头。 多么好,电话那头的人,是他。 杨小溪和林霖一起去接女儿回夏令营。 女儿还有一点怯怯,拿出一叠纸作的手工,说是夏令营的作业。 杨小溪正要夸奖,就听见自己的微信一响。 跃入眼帘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来自当年那个她没能考上的学校 下头还有一条信息:杨老师,当初因为种种原因,不自信的我差一点就要放弃钢琴了。但是那天你听我弹肖邦,你哭了,说我弹的真好。我特别感谢你! 杨小溪想,其实自己也有那么一点力量,和一点光芒。 曾经,为什么没看见呢。 林霖耐心地看着女儿展示手作,里头有一大一小,两个纸做的皇冠。 林霖给女儿戴了一个,手里拿起另一个,玩味地笑看着杨小溪。 皇冠上贴满了流行在小孩间的大大小小塑料“水钻”,五彩斑斓,还挺好看。 杨小溪关掉微信,也微笑着,把头凑了过去。 ============== 【每一颗真心开出一朵花】 之一:《IF小姐的上楼人生路》 “人生没有如果” 之二:《如何对待一双磨脚的高跟鞋》 “实在不适合的,丢掉要趁早” 之三:《你喜欢韦斯?安德森吗?》 “在柴米油盐中,抬头看一眼梦想” 之四:《不去想,我们会不会有未来》 “只先好好爱。一直爱到,爱不动的那天。” 之五:《不,谢,见》 “总要学会对某些人说,不行,谢谢,再见。” 之六:《世界上最美的三个字》 “从今往后,一起探险“ 之七:《三平米阳光》“只有失去后想办法找回来的心” 之八:《何夕与何希》 “相信什么,你就活成什么” 之九:《那些年,没能成真的约定》“为你,更为我自己” 之十:《一日主角》“总盯着他人,怎能做自己的主角“ 之十一:《客厅里的陌生人》“如果当初有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