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古道翠华山一日穿越行
像我这么懒的人,真不知道当时是哪根神经抽抽了,竟然选择和人家一起走穿越。虽然之前爬过的山也不算太少,华山十五岁前是年年爬,峨眉山爬的我各种惊心,周围一圈的骊山终南山也都爬过了,南方秀气的小山头如岳麓山那根本不算爬。所以,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相约秦楚古道翠华山一日穿越,虽然已经大半年没有爬过了,心一痒痒,去了。
一路上还是相当顺利的,周末看起来对爬山这项运动情有独钟的人还不少,至少一辆大巴车是塞得满满当当。到了终南山脚底下,换了一辆依维柯拉我们到耍钱场,这一路上处处是大转弯急转弯,充分考验大家的肠胃功能,晕车想吐的大凡肠胃不好,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肠胃还很坚强,不错不错。每过一个转弯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和上一个根本没什么大差别,坐在车里的感觉和被洗衣机狂甩的衣服们心境大概是相似的。
其实我有点搞不灵清到底是在花门楼还是耍钱场往上徒步的,只记得下了依维柯,外面一片雾茫茫,可以直接拍西游记丝毫不用特效,很冷,像南方冬天女鬼附身阴风还阵阵吹的冷。刚开始往上爬,过了一段不规则没规律的古石阶,爬上去喘得不行,差点觉得自己可能搞不定这五六十里路了。没想到一咬牙坚持,再加上之后的路倾斜度不高,过了那个临界点,好像没那么累了。因为路面又湿又有腐败的枯叶,所以一直注意着脚底下,很少看远处的风景,不过因为雾太大,太阳迟迟不肯露脸,所以也看不清什么。直到爬到中午十二点多,到了南北分界线黄河长江分界线的界碑那里,能够看到附近灰黑色的山,不够挺拔,也没那么秀气,就悠然自得的杵在那里,任你百般打探也丝毫不露情绪。到了高山草甸的时候看到南草北木,大家纷纷议论这一奇景,有人说是因为北边风太大,草长不起来,那为啥南边不长树呢?搞不懂,都没人懂。站在半山腰,一边是往上倾斜的山坡,一边是朝下倾斜的山坡,枯黄的草覆盖着,让人有种不真实的虚幻感,今夕何夕兮,是耶非耶的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中午停在界碑附近开始扎营生火吃起饭来,老驴们准备齐全极啦!就我一个笨驴带了点面包方便面啥的,最后和大家凑热闹吃了好多,有几个韩国人因为用了带队的热水,于是热情的给我们带来了他们韩国的泡菜,讲真,我还是喜欢四川泡菜,那才叫酸爽够味辣又麻,韩国的泡菜还是别人好好欣赏吧。饱餐过后重新上路,穿越翠华山到达翠华滑雪场。费了老鼻子劲终于爬到半山腰接近山顶的位置,有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我忽然想到,其实爬山好像人生路,拼死拼活到达一个高度会发现这里也有适宜自己的平台,假如爬不到这个高度,也许你永远不会发现。
之后一路向下走,鞋子经过一冬没有被认真保养,下山的时候超级磨脚,顶的大拇指痛不可抑,只能想尽办法用脚心的位置着地。后来大概看我拧的太奇怪,一个大叔告诉我把鞋带系紧点,脚在鞋里就不会乱跑,这样的大拇指就不会被顶到了。哎呦,一开始还不相信,过了一会实在痛的不得了,刚好大家都在休息,于是好好把鞋带绑紧,之后一路上果然没刚才那么痛苦了。经过一段路时,大概因为水份充沛,稀稀疏疏的小树枝底下全是覆满了墨绿色苔藓的大石头,景色特别美,我们同行三人在这里休息了一会顺便拍了几张照片,除了人不够美之外一起都美美哒。
之后就是一路忍耐不舒服和痛苦的脚与膝盖,大腿小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下台阶各种疼痛。幸运的是之前走得比较快,终于在五点多到了滑雪场,一点再走路的心劲都没了,大家累泱泱的爬上一辆依维柯,半死不活的到了来时的大巴车上,气喘吁吁开始等待大部分还没有结束穿越的队友。
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可我的腿和脚还是剧痛,下楼梯各种艰难,终于明白为什么中老年人下台阶那么艰辛了,实在没法子啊!走平路也是一瘸一拐,好似残疾人,回家路上只好把脸定的平平的,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无视路人奇异的眼神呜呜。下次再有过于剧烈的运动,我这种死宅是坚决不去了,坚决!至少这个冬天我是再也不想出门了,明年开春再说吧。
一路上还是相当顺利的,周末看起来对爬山这项运动情有独钟的人还不少,至少一辆大巴车是塞得满满当当。到了终南山脚底下,换了一辆依维柯拉我们到耍钱场,这一路上处处是大转弯急转弯,充分考验大家的肠胃功能,晕车想吐的大凡肠胃不好,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肠胃还很坚强,不错不错。每过一个转弯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和上一个根本没什么大差别,坐在车里的感觉和被洗衣机狂甩的衣服们心境大概是相似的。
其实我有点搞不灵清到底是在花门楼还是耍钱场往上徒步的,只记得下了依维柯,外面一片雾茫茫,可以直接拍西游记丝毫不用特效,很冷,像南方冬天女鬼附身阴风还阵阵吹的冷。刚开始往上爬,过了一段不规则没规律的古石阶,爬上去喘得不行,差点觉得自己可能搞不定这五六十里路了。没想到一咬牙坚持,再加上之后的路倾斜度不高,过了那个临界点,好像没那么累了。因为路面又湿又有腐败的枯叶,所以一直注意着脚底下,很少看远处的风景,不过因为雾太大,太阳迟迟不肯露脸,所以也看不清什么。直到爬到中午十二点多,到了南北分界线黄河长江分界线的界碑那里,能够看到附近灰黑色的山,不够挺拔,也没那么秀气,就悠然自得的杵在那里,任你百般打探也丝毫不露情绪。到了高山草甸的时候看到南草北木,大家纷纷议论这一奇景,有人说是因为北边风太大,草长不起来,那为啥南边不长树呢?搞不懂,都没人懂。站在半山腰,一边是往上倾斜的山坡,一边是朝下倾斜的山坡,枯黄的草覆盖着,让人有种不真实的虚幻感,今夕何夕兮,是耶非耶的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中午停在界碑附近开始扎营生火吃起饭来,老驴们准备齐全极啦!就我一个笨驴带了点面包方便面啥的,最后和大家凑热闹吃了好多,有几个韩国人因为用了带队的热水,于是热情的给我们带来了他们韩国的泡菜,讲真,我还是喜欢四川泡菜,那才叫酸爽够味辣又麻,韩国的泡菜还是别人好好欣赏吧。饱餐过后重新上路,穿越翠华山到达翠华滑雪场。费了老鼻子劲终于爬到半山腰接近山顶的位置,有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我忽然想到,其实爬山好像人生路,拼死拼活到达一个高度会发现这里也有适宜自己的平台,假如爬不到这个高度,也许你永远不会发现。
之后一路向下走,鞋子经过一冬没有被认真保养,下山的时候超级磨脚,顶的大拇指痛不可抑,只能想尽办法用脚心的位置着地。后来大概看我拧的太奇怪,一个大叔告诉我把鞋带系紧点,脚在鞋里就不会乱跑,这样的大拇指就不会被顶到了。哎呦,一开始还不相信,过了一会实在痛的不得了,刚好大家都在休息,于是好好把鞋带绑紧,之后一路上果然没刚才那么痛苦了。经过一段路时,大概因为水份充沛,稀稀疏疏的小树枝底下全是覆满了墨绿色苔藓的大石头,景色特别美,我们同行三人在这里休息了一会顺便拍了几张照片,除了人不够美之外一起都美美哒。
之后就是一路忍耐不舒服和痛苦的脚与膝盖,大腿小腿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下台阶各种疼痛。幸运的是之前走得比较快,终于在五点多到了滑雪场,一点再走路的心劲都没了,大家累泱泱的爬上一辆依维柯,半死不活的到了来时的大巴车上,气喘吁吁开始等待大部分还没有结束穿越的队友。
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可我的腿和脚还是剧痛,下楼梯各种艰难,终于明白为什么中老年人下台阶那么艰辛了,实在没法子啊!走平路也是一瘸一拐,好似残疾人,回家路上只好把脸定的平平的,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无视路人奇异的眼神呜呜。下次再有过于剧烈的运动,我这种死宅是坚决不去了,坚决!至少这个冬天我是再也不想出门了,明年开春再说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