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的改写--从阿随视角看子君与涓生
我叫阿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应该是叫阿随的。
今天的太阳光难得的很好,又正好是赶集,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吵吵嚷嚷,颇有些打扰我的睡意,我趴在街角,斜对面正好是个庙会,人也是尤其的多,一切都像是过了很久,又像是一切都没变,只是街上学生打扮的小姑娘越发的多了起来,布的有条纹的裙子,配着玄色的裙,这几年也成为常态了。过了这些年,我眼前仍然晃着模糊的苍白的圆脸。对面的庙会里一个小姑娘拉着同伴正在抚摸着阿白,他们都说阿白像我,花白花白的叭儿狗,我也觉得像,不过是年轻的我。当时抱住我的小姑娘叫什么呢?
这些年过去,我也老了。不过我还是清楚的记着。
她叫子君。
她的夫君嘛······叫什么?涓······涓什么来着?涓生!我可不喜欢他,每次我想和他亲近亲近的时候,他便颇有些嫌恶地躲开,又或是伤脑筋的样子,还常常叹气着欲言又止。这些读书人,天下没有再比他们更麻烦的人了。
我想了一想,今日也没什么事可做,阿白好像也要被抱走了,他现在正依恋地躺在那个小姑娘的怀里,嘿这小子,跟我当年如出一辙。我抖抖身上的灰,伸个懒腰,好几天没有去过了,应该过去看看。也不知道子君到底去了哪里,院子早就荒废,野草丛生。涓生也离开了,留下了一垛写着密密麻麻字的纸,上面有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听子君原来说,那是西洋文。这些读书人,唉······罢了罢了,今天继续去给他藏起来,免得被其他什么人拿走了。
庙会离院子可不近,脚程也得一个时辰,不过胜在清静,这点可比闹哄哄的庙会不知道好到哪里去。我慢慢地晃悠着,偶尔哼个小曲儿,子君原来夸过我,说我唱的好听。啊,原话是叫得好听。院子几日没来,几个小孩子在院子里面捉迷藏,又是这几个小子,和当年那些个官太太雪花膏一模一样的德行,我可看不过。老夫尚有当年勇,憋足一口气,我这一吼,几个孩子倒确实被吓了一跳,我追着其中看上去最文弱的一个跑,这一吓,他裤子可差点掉了,嘿这没出息的小子。子君当年教我的招数,现在也仍然管用,我的子君,真是厉害。比她夫君不知道厉害到哪里去。
诶哟,疼死我啦。这是什么?欸,这不是当年子君给我盛饭的碗吗?白底青花,素素静静的,是子君的爱好,我差不多翻了整个院子想找找子君的痕迹,今日倒有个大收获,子君不知道去了哪里,有个念想也好。
当年子君是最疼我的。这点史先生经常说。他可不知道,整个家里,子君最上心的除了他史涓生之外还能有谁。子君做饭,文化人做的,即便我喜欢她,真不好吃。比我原来的主人可差远了。我现在都还记得她第一次尝自己辛苦成果的时候圆脸上皱在一起的眉头和瘪着的嘴。她可倒好,把那东西直接倒在我碗里,转身去洗碗去了。这可是当年他们最为阔气的时候,我也才来不久,不过也是真不好吃。后来子君的厨艺倒是越发长进了,不过桌上的菜色也是一天少于一天。再后来那几只聒噪的小油鸡也被杀来吃了,连着一个多星期,我嘴里都是小油鸡的骨头味。誒·····更后来,什么都没得吃的了,清清淡淡一点米汤,偶尔有点油水也给史涓生那家伙吃了,我便只能巴巴地望着,虽然我总是比他先吃,不过他吃的确确实实是子君挑出来的,我以我的人格保证。
我看着他们从如漆似胶到后来的凄凄惶惶,两人似乎各有所思却又互相试探,着实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生活在悄无声息中变化着,像燃烧的引信后面的稻草,就等着某一天引信燃得到头。
拿到局长免他职务的信的几天后爆发了一场争吵,家里的碗甚至都被摔碎了一个。我吓了一跳,起初以为是进贼了,想进里屋去看看,却被涓生就着门给摔了出来。两人说是争吵,其实也只是终于说了几句话。涓生总是嫌子君打断他的思路,说子君太过于吵闹,家里也没有一处静处可以让他安心。然而我却觉得有些奇怪,那几日我已饿得骨瘦嶙峋,被旁边的太太笑过好几次,没什么力气闹腾,子君也终日不郁沉寂,家里除了能偶尔听得见烧水的声音,和子君晃动着擦抹家具的身影,都已然静如一潭死水。这些读书人的心可真让人摸不准。
那日子君小声嘟囔了几句,然而终没有大吵一架。涓生急促的呼吸着,看来有诸多不满,子君愣愣地看了他一会,好像在看一个不认识的人,然而又转过来,微微低头眼里波光粼粼,我透过门缝看着她像是在哭泣,然而眼泪终是没有流下来,亦或是那日阴雨绵绵,搞得整个屋子都有些潮湿。家里十分寂静,水要烧好的咕噜咕噜声便十分明显。先生颇有些忍受不得,围上围巾,拿了把伞匆匆出了门去。子君没有说话,把我放进里屋,又拿毛巾帮我擦了一擦,我顺势抖了抖身上的水珠,蹭蹭她的裤脚,她空洞的望着我,又像是通过我在看着其他什么东西,我看不懂,只看见她微微敛了目光,仿佛收回了思绪。她终于开口,轻声的无力的样子,“阿随,涓生他·····出去带了伞的吧。”
说起来我阿随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多少有些记不清了,这个名字之前我是有另外一个名字的,不过那个名字太过于土气,我便将他从我的记忆里抹去。不过,当时我躺在子君的怀里,看见她侧着头看着涓生笑得开心而依赖:“涓生,不如我们叫它阿随吧。”先生却好像并不喜欢这个名字,或许也是不在意,有些敷衍的微微颔了颔首,便大步走在前面去了。子君看着我,我恍然有一种她在看着孩子的感觉,我心里莫名有些被热血充盈的感觉,更加深钻进她的怀里,确实有好久没有人这样珍惜的抱住过我了。
我才回家那会儿,家里的确是十分温馨的,虽然有时也沉默无声,然而气氛却是完全不同。我常常看见子君爱慕地偷偷瞧着先生,偶尔突然就微笑,我其实拿不准这微笑的含义,不过子君高兴,我也就十分高兴。子君那时是个活泼的姑娘,举手投足都是少女的韵味与骄傲,有时一阵风带过,也能闻得到她身上衣服皂角的味道。涓生偶尔也帮着做一做家务,做的都是轻活儿,神色却是不乐意的。他有时探究地望着子君,表情凝滞。不过几个星期,家里的气氛却开始逐渐沉重。
涓生没了职务之后,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眼见着捉襟见肘起来,也一日更比一日沉默,连空气中的皂角味道也变得寡淡。他们俩好像约好了一样,彼此都默契地避开说话,吃饭时也便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碗碟的声音。两人都是极有家教的,于是便更加了无生息。我有些想念抱我回来的那个子君,然而我也什么都不懂,什么也帮不上。我偶尔半夜睡醒过来能看见子君沉溺在黑暗中的剪影,十分萧索,她坐在床边,旁边先生不安稳的沉睡着,她帮他掖掖被角,起身走向窗边看一看天色。然后便是后半夜的无眠。
子君其实红润过一段时间,然而即将送我走的那段时间里却消瘦了许多,苹果肌也渐渐消失,脸色原本只是苍白,那段里却透着青色,眼下的卧蚕也糅合了眼袋的黑色。先生白天不在的日子,子君蹲着也到了需要扶着桌角才能站起来的程度。我虽然不大喜欢先生,不过其实我也看得出来先生的烦闷。子君有时接近日出时便回到床上去睡一会儿,先生往往也就醒过来。他无声地望着子君的脸,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偶尔会突然向我投来视线,十分迷茫地盯着我,然后又转过头斜望着子君。先生脸色也不好,渐渐到了冬天,先生饭量却减少了很多,头发也失去了原来的光泽,眼神很难再像原来那般专注。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失去生气,失去光芒,失去骄傲,失去最初本身的样子。
送我走的那天,官太太跑过来让他们在我的头上绑个草标,还能卖几个钱,先生和子君难得一见的同时反驳了回去,忽然有一点第一眼看见他们时候的样子,明明是要离开他们,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欣慰。然而我也知道这是不长久的。没有钱,什么都是不长久的。
子君我知道她是不舍我的,我也不舍得,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的难处。子君松开抱我的手的那一刻,我终于清楚地看到她眼里的泪意。她鼻尖变红,眼底也变红,却又咬着牙,我知道她辛苦,却也没办法安慰她。只能蹭蹭她的裤脚。天气冷淡,他们却穿的十分单薄。先生拉住她转身走,子君却一直回过头来看我,我跟着跑了几步。她真是很好的主人。先生有些决然的转过她的头,她侧抬着头望着先生的脸,第一次如此明显的不可置信又夹杂着绝望,颈上的青筋都清晰可见。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这样平静地望着她。我知道不该再向前追着他们跑,我也就满心疲累地隐在草丛中间。他们俩终于是走了。先生临走前看了看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知道他的意思,缘分只此,不可强求。
他们走时已是黄昏,涓生牵着子君的手,从背后看,那橙红的太阳下他们的影子缠绵在一起。不过,却竟然始终没有亲近的意味。
我被送走之后,艰难地在街上,草丛,垃圾堆里讨着生活,一直回避着他们俩会经过的路。大概过了一年,我终于偷偷回去了一次,却发现子君不在。我有些愕然,便守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盼了几日。偶尔会看见涓生急匆匆地跑出来着急又迷惑地望着小路,然而看见什么也没有又理所当然而堂皇地垂下肩膀,摇摇晃晃地回到房间。子君真的不知道去了哪里。子君······是走了吗?
然而我却始终不信,隔一两天又躲着回来看几次,除了日复一日院子里的死寂和疯长的杂草,除了涓生没有焦距的表情和萧瑟的身形。什么也没有。
有一次我去和其他狗抢一个掉下来的肉包子,被打得重伤,幸运被一个掌柜捡回去,奄奄一息的躺着休息大半月,终于可以起身走路。我急急忙忙回到那个院子,这次却什么都没有了。连先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自那以后,我隔着几日便回去一趟,然而除了无声生长的野草和周围的人声,院子里什么也没有。
我起身抖抖身上的虫子,看着太阳要下山的样子,算着该回去了。我回头望望这院子,却听见旁边院子里传来的讲话声:“旁边那个院子终于有人要搬来了,听说又是一对小夫妻,隔了这么久,也有人肯来了。这院子阴森森地,有人来了倒还好些······唉······”
我愣在原地一会儿,不知道该迈哪只脚走第一步,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
太阳马上就要完全隐没在地平线之下。
我的子君,你在哪里呢?
今天的太阳光难得的很好,又正好是赶集,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吵吵嚷嚷,颇有些打扰我的睡意,我趴在街角,斜对面正好是个庙会,人也是尤其的多,一切都像是过了很久,又像是一切都没变,只是街上学生打扮的小姑娘越发的多了起来,布的有条纹的裙子,配着玄色的裙,这几年也成为常态了。过了这些年,我眼前仍然晃着模糊的苍白的圆脸。对面的庙会里一个小姑娘拉着同伴正在抚摸着阿白,他们都说阿白像我,花白花白的叭儿狗,我也觉得像,不过是年轻的我。当时抱住我的小姑娘叫什么呢?
这些年过去,我也老了。不过我还是清楚的记着。
她叫子君。
她的夫君嘛······叫什么?涓······涓什么来着?涓生!我可不喜欢他,每次我想和他亲近亲近的时候,他便颇有些嫌恶地躲开,又或是伤脑筋的样子,还常常叹气着欲言又止。这些读书人,天下没有再比他们更麻烦的人了。
我想了一想,今日也没什么事可做,阿白好像也要被抱走了,他现在正依恋地躺在那个小姑娘的怀里,嘿这小子,跟我当年如出一辙。我抖抖身上的灰,伸个懒腰,好几天没有去过了,应该过去看看。也不知道子君到底去了哪里,院子早就荒废,野草丛生。涓生也离开了,留下了一垛写着密密麻麻字的纸,上面有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听子君原来说,那是西洋文。这些读书人,唉······罢了罢了,今天继续去给他藏起来,免得被其他什么人拿走了。
庙会离院子可不近,脚程也得一个时辰,不过胜在清静,这点可比闹哄哄的庙会不知道好到哪里去。我慢慢地晃悠着,偶尔哼个小曲儿,子君原来夸过我,说我唱的好听。啊,原话是叫得好听。院子几日没来,几个小孩子在院子里面捉迷藏,又是这几个小子,和当年那些个官太太雪花膏一模一样的德行,我可看不过。老夫尚有当年勇,憋足一口气,我这一吼,几个孩子倒确实被吓了一跳,我追着其中看上去最文弱的一个跑,这一吓,他裤子可差点掉了,嘿这没出息的小子。子君当年教我的招数,现在也仍然管用,我的子君,真是厉害。比她夫君不知道厉害到哪里去。
诶哟,疼死我啦。这是什么?欸,这不是当年子君给我盛饭的碗吗?白底青花,素素静静的,是子君的爱好,我差不多翻了整个院子想找找子君的痕迹,今日倒有个大收获,子君不知道去了哪里,有个念想也好。
当年子君是最疼我的。这点史先生经常说。他可不知道,整个家里,子君最上心的除了他史涓生之外还能有谁。子君做饭,文化人做的,即便我喜欢她,真不好吃。比我原来的主人可差远了。我现在都还记得她第一次尝自己辛苦成果的时候圆脸上皱在一起的眉头和瘪着的嘴。她可倒好,把那东西直接倒在我碗里,转身去洗碗去了。这可是当年他们最为阔气的时候,我也才来不久,不过也是真不好吃。后来子君的厨艺倒是越发长进了,不过桌上的菜色也是一天少于一天。再后来那几只聒噪的小油鸡也被杀来吃了,连着一个多星期,我嘴里都是小油鸡的骨头味。誒·····更后来,什么都没得吃的了,清清淡淡一点米汤,偶尔有点油水也给史涓生那家伙吃了,我便只能巴巴地望着,虽然我总是比他先吃,不过他吃的确确实实是子君挑出来的,我以我的人格保证。
我看着他们从如漆似胶到后来的凄凄惶惶,两人似乎各有所思却又互相试探,着实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生活在悄无声息中变化着,像燃烧的引信后面的稻草,就等着某一天引信燃得到头。
拿到局长免他职务的信的几天后爆发了一场争吵,家里的碗甚至都被摔碎了一个。我吓了一跳,起初以为是进贼了,想进里屋去看看,却被涓生就着门给摔了出来。两人说是争吵,其实也只是终于说了几句话。涓生总是嫌子君打断他的思路,说子君太过于吵闹,家里也没有一处静处可以让他安心。然而我却觉得有些奇怪,那几日我已饿得骨瘦嶙峋,被旁边的太太笑过好几次,没什么力气闹腾,子君也终日不郁沉寂,家里除了能偶尔听得见烧水的声音,和子君晃动着擦抹家具的身影,都已然静如一潭死水。这些读书人的心可真让人摸不准。
那日子君小声嘟囔了几句,然而终没有大吵一架。涓生急促的呼吸着,看来有诸多不满,子君愣愣地看了他一会,好像在看一个不认识的人,然而又转过来,微微低头眼里波光粼粼,我透过门缝看着她像是在哭泣,然而眼泪终是没有流下来,亦或是那日阴雨绵绵,搞得整个屋子都有些潮湿。家里十分寂静,水要烧好的咕噜咕噜声便十分明显。先生颇有些忍受不得,围上围巾,拿了把伞匆匆出了门去。子君没有说话,把我放进里屋,又拿毛巾帮我擦了一擦,我顺势抖了抖身上的水珠,蹭蹭她的裤脚,她空洞的望着我,又像是通过我在看着其他什么东西,我看不懂,只看见她微微敛了目光,仿佛收回了思绪。她终于开口,轻声的无力的样子,“阿随,涓生他·····出去带了伞的吧。”
说起来我阿随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多少有些记不清了,这个名字之前我是有另外一个名字的,不过那个名字太过于土气,我便将他从我的记忆里抹去。不过,当时我躺在子君的怀里,看见她侧着头看着涓生笑得开心而依赖:“涓生,不如我们叫它阿随吧。”先生却好像并不喜欢这个名字,或许也是不在意,有些敷衍的微微颔了颔首,便大步走在前面去了。子君看着我,我恍然有一种她在看着孩子的感觉,我心里莫名有些被热血充盈的感觉,更加深钻进她的怀里,确实有好久没有人这样珍惜的抱住过我了。
我才回家那会儿,家里的确是十分温馨的,虽然有时也沉默无声,然而气氛却是完全不同。我常常看见子君爱慕地偷偷瞧着先生,偶尔突然就微笑,我其实拿不准这微笑的含义,不过子君高兴,我也就十分高兴。子君那时是个活泼的姑娘,举手投足都是少女的韵味与骄傲,有时一阵风带过,也能闻得到她身上衣服皂角的味道。涓生偶尔也帮着做一做家务,做的都是轻活儿,神色却是不乐意的。他有时探究地望着子君,表情凝滞。不过几个星期,家里的气氛却开始逐渐沉重。
涓生没了职务之后,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眼见着捉襟见肘起来,也一日更比一日沉默,连空气中的皂角味道也变得寡淡。他们俩好像约好了一样,彼此都默契地避开说话,吃饭时也便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碗碟的声音。两人都是极有家教的,于是便更加了无生息。我有些想念抱我回来的那个子君,然而我也什么都不懂,什么也帮不上。我偶尔半夜睡醒过来能看见子君沉溺在黑暗中的剪影,十分萧索,她坐在床边,旁边先生不安稳的沉睡着,她帮他掖掖被角,起身走向窗边看一看天色。然后便是后半夜的无眠。
子君其实红润过一段时间,然而即将送我走的那段时间里却消瘦了许多,苹果肌也渐渐消失,脸色原本只是苍白,那段里却透着青色,眼下的卧蚕也糅合了眼袋的黑色。先生白天不在的日子,子君蹲着也到了需要扶着桌角才能站起来的程度。我虽然不大喜欢先生,不过其实我也看得出来先生的烦闷。子君有时接近日出时便回到床上去睡一会儿,先生往往也就醒过来。他无声地望着子君的脸,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偶尔会突然向我投来视线,十分迷茫地盯着我,然后又转过头斜望着子君。先生脸色也不好,渐渐到了冬天,先生饭量却减少了很多,头发也失去了原来的光泽,眼神很难再像原来那般专注。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年轻人失去生气,失去光芒,失去骄傲,失去最初本身的样子。
送我走的那天,官太太跑过来让他们在我的头上绑个草标,还能卖几个钱,先生和子君难得一见的同时反驳了回去,忽然有一点第一眼看见他们时候的样子,明明是要离开他们,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些欣慰。然而我也知道这是不长久的。没有钱,什么都是不长久的。
子君我知道她是不舍我的,我也不舍得,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的难处。子君松开抱我的手的那一刻,我终于清楚地看到她眼里的泪意。她鼻尖变红,眼底也变红,却又咬着牙,我知道她辛苦,却也没办法安慰她。只能蹭蹭她的裤脚。天气冷淡,他们却穿的十分单薄。先生拉住她转身走,子君却一直回过头来看我,我跟着跑了几步。她真是很好的主人。先生有些决然的转过她的头,她侧抬着头望着先生的脸,第一次如此明显的不可置信又夹杂着绝望,颈上的青筋都清晰可见。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这样平静地望着她。我知道不该再向前追着他们跑,我也就满心疲累地隐在草丛中间。他们俩终于是走了。先生临走前看了看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知道他的意思,缘分只此,不可强求。
他们走时已是黄昏,涓生牵着子君的手,从背后看,那橙红的太阳下他们的影子缠绵在一起。不过,却竟然始终没有亲近的意味。
我被送走之后,艰难地在街上,草丛,垃圾堆里讨着生活,一直回避着他们俩会经过的路。大概过了一年,我终于偷偷回去了一次,却发现子君不在。我有些愕然,便守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盼了几日。偶尔会看见涓生急匆匆地跑出来着急又迷惑地望着小路,然而看见什么也没有又理所当然而堂皇地垂下肩膀,摇摇晃晃地回到房间。子君真的不知道去了哪里。子君······是走了吗?
然而我却始终不信,隔一两天又躲着回来看几次,除了日复一日院子里的死寂和疯长的杂草,除了涓生没有焦距的表情和萧瑟的身形。什么也没有。
有一次我去和其他狗抢一个掉下来的肉包子,被打得重伤,幸运被一个掌柜捡回去,奄奄一息的躺着休息大半月,终于可以起身走路。我急急忙忙回到那个院子,这次却什么都没有了。连先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自那以后,我隔着几日便回去一趟,然而除了无声生长的野草和周围的人声,院子里什么也没有。
我起身抖抖身上的虫子,看着太阳要下山的样子,算着该回去了。我回头望望这院子,却听见旁边院子里传来的讲话声:“旁边那个院子终于有人要搬来了,听说又是一对小夫妻,隔了这么久,也有人肯来了。这院子阴森森地,有人来了倒还好些······唉······”
我愣在原地一会儿,不知道该迈哪只脚走第一步,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
太阳马上就要完全隐没在地平线之下。
我的子君,你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