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聊音乐节的时候,我们能干些什么?
是的,当音乐节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的时候,我们还能聊些什么?
经过了十年的蓬勃发展,音乐节身上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光环早已消褪。能有票房、能让大家热血沸腾的乐队,来来去去就是那些,在阵容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形下,除了做出差异化的阵容及内容设计,“音乐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和铺天盖地的“互联网+”遥相呼应,“音乐节+”代表了内涵和外延的扩大。
首先,“音乐节+”体现的是音乐内容的升级。比如在即将到来的“2015 南方草莓音乐节”里,你能看到代表流行音乐的卢广仲、蔡健雅、杨乃文等,还能看到痛仰、万能青年旅店、左小祖咒等摇滚巨星,也少不得宋东野、尧十三等民谣新贵。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至今,早已并非只有摇滚,它能涵盖包括流行、电子、民谣、爵士等各类型的音乐范畴,让年轻人各取所需,总有一款适合你。从以前的死磕到现在的包容,音乐节创立最初的“爱与和平”的理念才算是慢慢地实现着。这是内涵上的“+”。
紧接着,“音乐节+”更体现在外延上。如更深度地结合互联网,探索那片蓝海,例如国庆期间的“优酷土豆理想音乐节”以及在上海举行的“简单生活节”,“在线直播”或曰音乐O2O成为了当下时髦的话题。通过多机位的高清摄像头,给于乐迷如临现场的观感,甚至通过弹幕等方式,乐迷在网上进行更快速地交流和表达。
当然,对于音乐节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现场!现场!现场!我在现场,是音乐节最大的生命力。除了音乐之外,让其他元素和现场有机交融,是“音乐节+”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创意市集、露营区、啤酒,组成了“音乐节三宝”。
“音乐节+创意市集”丰富了音乐节的文化内核,创意手工及商品交易增加了音乐文化的有形载体;“音乐节+露营区”除解决乐迷们的住宿需求,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音乐社交的重要作用。经历了一整日的音乐狂欢,当天的演出落幕之后,露营区便是音乐节夜空下最亮的星;而“音乐节+啤酒”可谓是最受乐迷喜爱的部分,在1969年的美国,伍德斯托克定义了音乐节的同时,也把“听摇滚乐、看音乐节必须喝啤酒”这个观念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自此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音乐节都离不开啤酒的身影,台上的乐队台下的歌迷,虽不至于人手一瓶,但肯定比所能见到的纹身还多。就像一直积极实践“音乐节+啤酒”的乐堡啤酒,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音乐节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以及罗斯基勒音乐节(Roskilde)、雷丁音乐节(Reading)音乐节等随处可见。在音乐节的现场没有啤酒的助兴,会感觉到现场缺少了一种色彩。
想起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2001年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天团的五月天,偷偷溜出录音棚,来到“春呐”现场,果断被乐迷逮到,各种索要合照,对阿信怪兽又搂又抱。见势不妙,五月天忽然想到妙招:怪兽拉了几箱啤酒,旁边竖一牌子——要想和五月天合照,请先一口气干掉一罐啤酒。果真,大批粉丝知难而退,可问题又来了:不知道谁说五月天请大家免费喝啤酒,结果根本没人在意和他们合照,自顾自地干了一罐,甩甩头走了。这像不像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新编?
无论是创意市集、露营区或是啤酒,都代表着音乐节除了演出本身以外的重要体验。除了听音乐,大伙儿是来玩儿的,“音乐节+”同时也满足了玩乐和社交的需求。目前,各大音乐节也逐步摸到了一套成熟的“音乐节+玩乐社交”的经验和模式。像草莓音乐节里的“乐堡酒镇”,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啤酒摊位,你除了可以在酒蓬买到冰爽可口的啤酒外,还有这些好玩的事情:蒙面歌王之搞siao变装;无毒无副作用可涂洗纹身涂鸦一日体验装;大人小孩都爱玩的疯狂滑滑梯;以及你圈我我圈你圈着圈着就成一对儿的手环速配游戏。这些精奇古怪的项目无疑大大丰富了音乐节的线下体验,使得音乐节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个盛大狂欢的节日。
因此,“音乐节+”是个有着无限畅想可能的未来,因为音乐本质就是有着无限创新可能性的事物,如何能够更好的丰富乐迷的体验,便能孵化出更多有趣的想法和操作。步入21世纪已经15个年头,音乐节也早非上世纪的场景,更多好玩的无限可能不仅需要音乐节的主办方去思考,乐迷的力量更不可忽视,代表着消费者的乐迷们拥有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未来的音乐节应该由乐迷去创造和改变。
最后,让我们高喊一句:有妹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友情提醒:第一次来到我们家门口的草莓音乐节,将于11月28、29两天,在东莞麻涌举行。离广州市区不足50公里,交通方便。吃喝玩,并感受远近驰名的中国最多正妹的音乐节,你看着办。)
![]() |
经过了十年的蓬勃发展,音乐节身上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光环早已消褪。能有票房、能让大家热血沸腾的乐队,来来去去就是那些,在阵容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形下,除了做出差异化的阵容及内容设计,“音乐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和铺天盖地的“互联网+”遥相呼应,“音乐节+”代表了内涵和外延的扩大。
首先,“音乐节+”体现的是音乐内容的升级。比如在即将到来的“2015 南方草莓音乐节”里,你能看到代表流行音乐的卢广仲、蔡健雅、杨乃文等,还能看到痛仰、万能青年旅店、左小祖咒等摇滚巨星,也少不得宋东野、尧十三等民谣新贵。中国户外音乐节发展至今,早已并非只有摇滚,它能涵盖包括流行、电子、民谣、爵士等各类型的音乐范畴,让年轻人各取所需,总有一款适合你。从以前的死磕到现在的包容,音乐节创立最初的“爱与和平”的理念才算是慢慢地实现着。这是内涵上的“+”。
![]() |
音乐节多样化的舞台,才有台下百花齐放的妹子 |
紧接着,“音乐节+”更体现在外延上。如更深度地结合互联网,探索那片蓝海,例如国庆期间的“优酷土豆理想音乐节”以及在上海举行的“简单生活节”,“在线直播”或曰音乐O2O成为了当下时髦的话题。通过多机位的高清摄像头,给于乐迷如临现场的观感,甚至通过弹幕等方式,乐迷在网上进行更快速地交流和表达。
当然,对于音乐节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现场!现场!现场!我在现场,是音乐节最大的生命力。除了音乐之外,让其他元素和现场有机交融,是“音乐节+”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创意市集、露营区、啤酒,组成了“音乐节三宝”。
![]() |
草莓音乐节上的创意市集 |
“音乐节+创意市集”丰富了音乐节的文化内核,创意手工及商品交易增加了音乐文化的有形载体;“音乐节+露营区”除解决乐迷们的住宿需求,更重要的是能起到音乐社交的重要作用。经历了一整日的音乐狂欢,当天的演出落幕之后,露营区便是音乐节夜空下最亮的星;而“音乐节+啤酒”可谓是最受乐迷喜爱的部分,在1969年的美国,伍德斯托克定义了音乐节的同时,也把“听摇滚乐、看音乐节必须喝啤酒”这个观念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自此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音乐节都离不开啤酒的身影,台上的乐队台下的歌迷,虽不至于人手一瓶,但肯定比所能见到的纹身还多。就像一直积极实践“音乐节+啤酒”的乐堡啤酒,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音乐节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以及罗斯基勒音乐节(Roskilde)、雷丁音乐节(Reading)音乐节等随处可见。在音乐节的现场没有啤酒的助兴,会感觉到现场缺少了一种色彩。
![]() |
干了这杯酒,我们就是好朋友 |
想起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2001年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天团的五月天,偷偷溜出录音棚,来到“春呐”现场,果断被乐迷逮到,各种索要合照,对阿信怪兽又搂又抱。见势不妙,五月天忽然想到妙招:怪兽拉了几箱啤酒,旁边竖一牌子——要想和五月天合照,请先一口气干掉一罐啤酒。果真,大批粉丝知难而退,可问题又来了:不知道谁说五月天请大家免费喝啤酒,结果根本没人在意和他们合照,自顾自地干了一罐,甩甩头走了。这像不像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新编?
![]() |
无论是创意市集、露营区或是啤酒,都代表着音乐节除了演出本身以外的重要体验。除了听音乐,大伙儿是来玩儿的,“音乐节+”同时也满足了玩乐和社交的需求。目前,各大音乐节也逐步摸到了一套成熟的“音乐节+玩乐社交”的经验和模式。像草莓音乐节里的“乐堡酒镇”,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啤酒摊位,你除了可以在酒蓬买到冰爽可口的啤酒外,还有这些好玩的事情:蒙面歌王之搞siao变装;无毒无副作用可涂洗纹身涂鸦一日体验装;大人小孩都爱玩的疯狂滑滑梯;以及你圈我我圈你圈着圈着就成一对儿的手环速配游戏。这些精奇古怪的项目无疑大大丰富了音乐节的线下体验,使得音乐节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个盛大狂欢的节日。
![]() |
![]() |
玩嗨咯 |
因此,“音乐节+”是个有着无限畅想可能的未来,因为音乐本质就是有着无限创新可能性的事物,如何能够更好的丰富乐迷的体验,便能孵化出更多有趣的想法和操作。步入21世纪已经15个年头,音乐节也早非上世纪的场景,更多好玩的无限可能不仅需要音乐节的主办方去思考,乐迷的力量更不可忽视,代表着消费者的乐迷们拥有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未来的音乐节应该由乐迷去创造和改变。
最后,让我们高喊一句:有妹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 |
(友情提醒:第一次来到我们家门口的草莓音乐节,将于11月28、29两天,在东莞麻涌举行。离广州市区不足50公里,交通方便。吃喝玩,并感受远近驰名的中国最多正妹的音乐节,你看着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