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几次离职
我第一次离职是从中国纺织出版社。怎么说呢嗯,那是一个出垃圾畅销书的地方,但是很不幸,许多书都不畅销,所以变成了出垃圾书的地方,出垃圾畅销书只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理想。
我在纺织社做策划编辑,待了整整一年,出了30多本书,平均一个月3本。那个时候,刚踏入图书出版行业。宏观来讲,许多前辈和学中文、新闻等所谓对口专业的同学都告诉我这个行业日薄西山,属于夕阳产业。那时候,对夕阳不夕阳的没什么清晰概念,只知道先就业再择业,在偌大的京城,能找个靠谱的单位已经不错了。微观来讲,确实感受到了图书行业海量的生产潮,民营公司遍地开花,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世纪之交图书行业爆棚以致产能过剩的产物。每个月收到的选题塞满了一个个u盘,点开的文件夹铺平了整个桌面。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被忽悠,公众期待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不是各种大合集、白金版。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运行的轨道。当你看到它有诸多问题的时候,偏激的人往往血脉喷张:为何这样!为何不变革?但黑格尔那句话几乎可以说明一切奇怪的现象:存在即合理。
首先,大合集和脑白金依然有市场。正如你不明白世界上为何会有人被骗但却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着。其次,固有的运营模式、利润划分模式、产业链搅和在一起,让我等p民实在无法替体制思考它的出路。总之我不关心这个行业该怎么样了,在刚好遇到一次机会时,我便跑去了中信出版社。
在中信的日子有苦有乐,最大的收获是一堆堆看不完的、喜欢的书,尽管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完,于是对它们的欲求演变成了一有空就用手摩挲一遍,用目光扫荡一遍的YY;还有就是结识到的一票朋友,即所谓资源。当然,不得不承认,我在出版圈的资源积累是始自于纺织社的。尽管这家出版社名不见经传,但正因如此,我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地重视和锻炼,而且从这里也走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出版人,我认识了他们,建立了比较顺畅的联系。然而,我并没有拿得出手的畅销书。所以在中信,我依然要从头学起,文字编辑、营销编辑和策划编辑,依次轮奸。
在被底层资源的各种烂稿子、堆积如山的杂务狂轰滥炸之后,我想做一个甲方的意愿变得无比强烈而狂热。不愿再给文笔烂的一塌糊涂而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跪舔,修改因为他的时间过于宝贵所以只好压榨我的时间来给他处理错别字、语法、结构问题的问题;更加不愿见到不负责任但其实她们也有诸多苦衷和不得已的翻译交过来的文字不通的译稿,最后扯皮扯到搞不清楚是原版作者本身就是个文笔不通的蠢货还是翻译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换句时下最流行的话就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呵呵。
我换了工作,接触了更多的资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导致事实上比以前加倍疯狂地跪舔了权贵。在我踏遍格拉丹雪域,冲浪腾格里沙漠,走过内蒙大草原、丽江私奔地、汉水小城、华丽大上海之后,我依然没有时间成为一名甲方,或者说,这根本不是时间的问题。这时,我想到一句话:不如归去。
站在而立之年,脊梁骨才有一种慢慢挺立的感觉,或许,那不过是幻觉,但依然有着幽灵学意义上的价值。
我在纺织社做策划编辑,待了整整一年,出了30多本书,平均一个月3本。那个时候,刚踏入图书出版行业。宏观来讲,许多前辈和学中文、新闻等所谓对口专业的同学都告诉我这个行业日薄西山,属于夕阳产业。那时候,对夕阳不夕阳的没什么清晰概念,只知道先就业再择业,在偌大的京城,能找个靠谱的单位已经不错了。微观来讲,确实感受到了图书行业海量的生产潮,民营公司遍地开花,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世纪之交图书行业爆棚以致产能过剩的产物。每个月收到的选题塞满了一个个u盘,点开的文件夹铺平了整个桌面。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被忽悠,公众期待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不是各种大合集、白金版。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运行的轨道。当你看到它有诸多问题的时候,偏激的人往往血脉喷张:为何这样!为何不变革?但黑格尔那句话几乎可以说明一切奇怪的现象:存在即合理。
首先,大合集和脑白金依然有市场。正如你不明白世界上为何会有人被骗但却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着。其次,固有的运营模式、利润划分模式、产业链搅和在一起,让我等p民实在无法替体制思考它的出路。总之我不关心这个行业该怎么样了,在刚好遇到一次机会时,我便跑去了中信出版社。
在中信的日子有苦有乐,最大的收获是一堆堆看不完的、喜欢的书,尽管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完,于是对它们的欲求演变成了一有空就用手摩挲一遍,用目光扫荡一遍的YY;还有就是结识到的一票朋友,即所谓资源。当然,不得不承认,我在出版圈的资源积累是始自于纺织社的。尽管这家出版社名不见经传,但正因如此,我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地重视和锻炼,而且从这里也走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出版人,我认识了他们,建立了比较顺畅的联系。然而,我并没有拿得出手的畅销书。所以在中信,我依然要从头学起,文字编辑、营销编辑和策划编辑,依次轮奸。
在被底层资源的各种烂稿子、堆积如山的杂务狂轰滥炸之后,我想做一个甲方的意愿变得无比强烈而狂热。不愿再给文笔烂的一塌糊涂而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跪舔,修改因为他的时间过于宝贵所以只好压榨我的时间来给他处理错别字、语法、结构问题的问题;更加不愿见到不负责任但其实她们也有诸多苦衷和不得已的翻译交过来的文字不通的译稿,最后扯皮扯到搞不清楚是原版作者本身就是个文笔不通的蠢货还是翻译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换句时下最流行的话就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呵呵。
我换了工作,接触了更多的资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导致事实上比以前加倍疯狂地跪舔了权贵。在我踏遍格拉丹雪域,冲浪腾格里沙漠,走过内蒙大草原、丽江私奔地、汉水小城、华丽大上海之后,我依然没有时间成为一名甲方,或者说,这根本不是时间的问题。这时,我想到一句话:不如归去。
站在而立之年,脊梁骨才有一种慢慢挺立的感觉,或许,那不过是幻觉,但依然有着幽灵学意义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