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奏响紫禁城里曾为康熙演奏的巴洛克之音
2015年11月22日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行的“音乐下午茶”活动中,我将与小提琴家丽达,大提琴家俞佳一起与大家分享演奏德理格献给康熙的十二首奏鸣曲的心得与体会,并且再次奏响三百年前曾在紫禁城里回荡的巴洛克之音。
说起德理格献给康熙的这十二首奏鸣曲,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进程中的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自利玛窦携“大西洋琴”来中国以后,紫禁城里就曾奏响了来自欧洲的音乐,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康熙时代,从意大利来了一位在音乐方面造诣颇深的德理格(Teodoricus Pedrini,1671-1746),深受康熙的赏识,任命他为几位王子(包括后来登基的雍正和乾隆)的音乐教师。由他主持撰写的《律吕正义·续篇》,把当时在欧洲刚刚形成的五线谱介绍到中国。此外,他还把进宫为康熙演奏的西洋乐曲汇编成册,烫上金边,恭恭敬敬的献给康熙。后来这部作品不曾出现在宫廷的任何记载中,也就杳无音信,无影无踪了。1937年日本人占领北平前夕,人们在西什库教堂的图书馆里发现一本封面上用的名字是NEPRIDI的奏鸣曲抄件,经专家鉴定为正是传说中的这部德理格献给康熙的奏鸣曲。这部作品的再次出现为人们研究西学东渐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从此不少致力于研究巴洛克时期演奏方法的音乐家都曾演奏过此曲。在2005年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拍摄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还专门邀请我和大提琴家朱亦兵教授,小提琴家谭利玮教授和当时还是学生的丽达老师在紫禁城演奏此曲。2012年我又与丽达老师和俞佳老师录制出版了德理格全部十二首奏鸣曲的CD。
为此,在这里再把10年前(2005年5月)我与朱亦兵、谭利玮和丽达在故宫录制演奏德理格奏鸣曲的现场照片翻出来,分享给大家。
说起德理格献给康熙的这十二首奏鸣曲,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进程中的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自利玛窦携“大西洋琴”来中国以后,紫禁城里就曾奏响了来自欧洲的音乐,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康熙时代,从意大利来了一位在音乐方面造诣颇深的德理格(Teodoricus Pedrini,1671-1746),深受康熙的赏识,任命他为几位王子(包括后来登基的雍正和乾隆)的音乐教师。由他主持撰写的《律吕正义·续篇》,把当时在欧洲刚刚形成的五线谱介绍到中国。此外,他还把进宫为康熙演奏的西洋乐曲汇编成册,烫上金边,恭恭敬敬的献给康熙。后来这部作品不曾出现在宫廷的任何记载中,也就杳无音信,无影无踪了。1937年日本人占领北平前夕,人们在西什库教堂的图书馆里发现一本封面上用的名字是NEPRIDI的奏鸣曲抄件,经专家鉴定为正是传说中的这部德理格献给康熙的奏鸣曲。这部作品的再次出现为人们研究西学东渐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从此不少致力于研究巴洛克时期演奏方法的音乐家都曾演奏过此曲。在2005年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拍摄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还专门邀请我和大提琴家朱亦兵教授,小提琴家谭利玮教授和当时还是学生的丽达老师在紫禁城演奏此曲。2012年我又与丽达老师和俞佳老师录制出版了德理格全部十二首奏鸣曲的CD。
为此,在这里再把10年前(2005年5月)我与朱亦兵、谭利玮和丽达在故宫录制演奏德理格奏鸣曲的现场照片翻出来,分享给大家。
![]() |
![]() |
![]() |
![]() |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