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最近似乎空闲了起来,让我终于有时间去思考那些最空虚的事情。
尼采说过,作为哲学家,其要求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克服时代性。
什么叫克服时代性呢?最浅显的理解就是在时代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然而,每当一个人作出价值判断的时候,当他以为是以自己的意志作出判断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时代性的陷阱中。因为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具有其自己的时代特征,因为他本身就是由他所经历过的一切事件所建立起来的。
尼采将道德描述为弱者对强者的反动,表达了从绝对意义上来说,道德本身是虚幻的。有人路上随地吐痰,你看不惯。你发现那人比你强壮,你就当没看到,而如果你本身是个壮汉,就可能上去把他打一顿。又如果那是个弱女子,你就上去骂她,而如果是个上海中年妇女,你可能又会当没看到。也就是说,只有可能以一种不道德的手段去制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就如同新加坡的鞭刑。
而平时最常见的情况是,我们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只会什么都不做,然后在其他场合更加强调道德,事实上这正是一种弱者对强者反动的显著表现。
毫无疑问,任何价值都具有不可避免的虚无性,因为价值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所谓的好坏,有用无用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都没有意义。
叔本华曾写道,个体摆脱意志的一种可能形式是经由艺术。当人沉浸在雕塑或音乐中,他就脱离了意志而达到了自由。很显然,这里明显的隐喻了这样一个理念,艺术是有价值的,是好的。以叔本华的学识和背景,这个理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以尼采的理论,这样的解决方式显然是有瑕疵的。但尼采所谓时代性的见解,在叔本华这里已经若隐若现了,因为艺术正是一种游离于时代之外的东西,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显然是超越了时代的。
很显然,叔本华所描述的那样一种超越的体验是极少见的。我曾在bob dylan的某张专辑评论中写道,当你在毫无目的的听一张专辑的时候,很有可能对里面一些歌毫无感觉,然而你不会想到去跳过它。事实上,以我现在的理解,很可能这时候你就超越了意志而达成了自由,只是毫无印象而已。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超越时代性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身上体验到时间的静止,由此我才能明白所谓的坐禅的意义。
有一次去日本我偶然去了天草,然后去了千严山。那时候我还是初访日本,当天事实上出了许多差错,然而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体验到了某种时间的静止。很显然,当你到了观景点,旁边绝不可有人,因为他们会提醒你时间的流动。景观本身应是静止的,诸如流水抑或瀑布显然都不是好的对象,宏大自然是好的,然而相对于静止来说并不是必须的。而观者本身应是思绪清净,身心没有疲惫感。
所以打从那次以后,当我到了那些绝妙的地方的时候,我都自然的会试图让自己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也终于意识到,当我到了一个观景点,有时候那边已经坐着一个动也不动的人,他是在干什么了。
在日本很多时候都能看到这样一个词,“上質な時間”。很显然,日本人普遍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一个人来说,他度过的不同时间是有质量高低的。这一简单的事实,显然不是不经反思便能得出的。下午,你去中意的咖啡馆要了一杯咖啡,一块蛋糕,在露天的位置下晒晒太阳发发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行为就是去消费一种“上質な時間”,然而以我看,事实上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消费以外更多的含义。
在日本经常还能看到这样四张图组成的一幅图景。一间房间,对着一扇打开的窗,四张图分别对应窗外四季不同的景色。这样一种对于时间的隐喻,显然超越了世俗。也不免让人对于坐定于其中,一壶清茶渡过一下午时间的遐想。
尼采说过,作为哲学家,其要求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克服时代性。
什么叫克服时代性呢?最浅显的理解就是在时代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然而,每当一个人作出价值判断的时候,当他以为是以自己的意志作出判断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陷入时代性的陷阱中。因为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具有其自己的时代特征,因为他本身就是由他所经历过的一切事件所建立起来的。
尼采将道德描述为弱者对强者的反动,表达了从绝对意义上来说,道德本身是虚幻的。有人路上随地吐痰,你看不惯。你发现那人比你强壮,你就当没看到,而如果你本身是个壮汉,就可能上去把他打一顿。又如果那是个弱女子,你就上去骂她,而如果是个上海中年妇女,你可能又会当没看到。也就是说,只有可能以一种不道德的手段去制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就如同新加坡的鞭刑。
而平时最常见的情况是,我们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只会什么都不做,然后在其他场合更加强调道德,事实上这正是一种弱者对强者反动的显著表现。
毫无疑问,任何价值都具有不可避免的虚无性,因为价值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所谓的好坏,有用无用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都没有意义。
叔本华曾写道,个体摆脱意志的一种可能形式是经由艺术。当人沉浸在雕塑或音乐中,他就脱离了意志而达到了自由。很显然,这里明显的隐喻了这样一个理念,艺术是有价值的,是好的。以叔本华的学识和背景,这个理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以尼采的理论,这样的解决方式显然是有瑕疵的。但尼采所谓时代性的见解,在叔本华这里已经若隐若现了,因为艺术正是一种游离于时代之外的东西,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显然是超越了时代的。
很显然,叔本华所描述的那样一种超越的体验是极少见的。我曾在bob dylan的某张专辑评论中写道,当你在毫无目的的听一张专辑的时候,很有可能对里面一些歌毫无感觉,然而你不会想到去跳过它。事实上,以我现在的理解,很可能这时候你就超越了意志而达成了自由,只是毫无印象而已。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超越时代性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身上体验到时间的静止,由此我才能明白所谓的坐禅的意义。
有一次去日本我偶然去了天草,然后去了千严山。那时候我还是初访日本,当天事实上出了许多差错,然而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体验到了某种时间的静止。很显然,当你到了观景点,旁边绝不可有人,因为他们会提醒你时间的流动。景观本身应是静止的,诸如流水抑或瀑布显然都不是好的对象,宏大自然是好的,然而相对于静止来说并不是必须的。而观者本身应是思绪清净,身心没有疲惫感。
![]() |
所以打从那次以后,当我到了那些绝妙的地方的时候,我都自然的会试图让自己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也终于意识到,当我到了一个观景点,有时候那边已经坐着一个动也不动的人,他是在干什么了。
![]() |
在日本很多时候都能看到这样一个词,“上質な時間”。很显然,日本人普遍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一个人来说,他度过的不同时间是有质量高低的。这一简单的事实,显然不是不经反思便能得出的。下午,你去中意的咖啡馆要了一杯咖啡,一块蛋糕,在露天的位置下晒晒太阳发发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行为就是去消费一种“上質な時間”,然而以我看,事实上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消费以外更多的含义。
在日本经常还能看到这样四张图组成的一幅图景。一间房间,对着一扇打开的窗,四张图分别对应窗外四季不同的景色。这样一种对于时间的隐喻,显然超越了世俗。也不免让人对于坐定于其中,一壶清茶渡过一下午时间的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