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词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摘要
本文根据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汉字教学课来分析对外汉语词语教学。词语是汉语的建筑材料,在教学中占有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中的形声字则占据汉字的大半壁江山。毋庸置疑,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重头戏就是关于形声字的教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分析对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现状。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详细展示了关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汉字示范课,其中包括课堂的详细教学步骤。第三章是针对汉字示范课的分析评价以及建议。
关键字: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第一章:绪论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尤其与英文、西班牙文等表音文字有着质的区别。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最大的难点就是认识并掌握汉字。有研究者对英国杜伦大学中文专业两届毕业生的42份写作试卷(约4万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错误有66%是词语运用方面的。而我们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认为重点难点是汉语语法的教学,从而忽略了词语的教学与讲解。汉语词语有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要想学好汉语掌握地道的汉语就必须认真领略汉语词语的真谛,对外汉语教师也应该在汉语词语教学方面加以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对外汉语关于词语的教案,想为对外汉语教学宏伟而光荣的事业添砖揭瓦,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也为本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积累经验,拓宽视野。
2. 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新HSK第1-6级词汇(5000字词)和对外汉语关于词语教学的教案,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教学现状。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准化考试,也与时俱进,随时代发展不断跟新并得到良好的改善。根据最新汉语的发展情况并借鉴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于2009年11月推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新HSK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考试设计与目前国际汉语教学现状、使用教材紧密结合,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外汉语教案的制定也应该以新HSK词语大纲为参考,进行循序渐进的词语教学。此外,1996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有很多权威专家就已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研究滞后等问题,有关汉字与汉字大学教学研究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于2010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以世界汉语教学的新教材与新教法为研讨会主题,更是将汉语词语教学放到了重中之重。从关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会议中,我们也得知词语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第二章:对外汉语关于形声字的范课分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示范课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志愿者们应认真研究的。本人将重点分析广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关于形声字一课,从中来探讨对外汉语关于词语的教学问题。
1.汉字示范课的步骤剖析
1.1课堂授课——形声字形旁声旁和结构讲解
首先跟学生讲解形声字的概念,即由形旁和音旁构成的字,用英文解释是Idea和Sound。因为是对外教学,所以对于讲解抽象且难以掌握的汉语语法时,应直截了当的运用例子或相类似的教学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克服学习汉字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有效率的掌握教学内容。为了教学方便,老师讲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将形旁简写成i,声旁简写成s。
形→Idea→I 声→Sound→S
举例再运用归纳法总结知识点是任何教学中最简单最具直观性的教学形式,尤其是针对汉语语法这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来说。该汉字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举例归纳法。提出了形声字概念后,让同学们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词语,并总结出哪些是形声字。比如:
们:与“门”同音,是表示人的复数的意思,如“人们”,“他们”,注意不能表示动植物,如“小狗们”(×)。
汽:与“气”同音,一般组合成“汽车”,“汽水”等词语。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听字默写。第一组选个学生上来写“饱”、“试”,老师再补充两个字“城”“清”。板书如下:
1.饱 试 城 清
和学生们一起逐个分析字的形旁和声旁。首先“吃饱”的“饱”声旁是“包”,用粉笔把“饱”中的“包”圈出来,加以强调。“考试”的“试”,我们经常有的考试。这个字的声旁是“式”。“城市”的“城”,比如我们中国的“长城”,它的声旁是“成”。“清水”的“清”,声旁为“青”。通过这四个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左边为形旁,右边为声旁,那么这组字可以表示为左形右声,即IS.
同样,接下来的第二组,请个学生上台听写前面两个字,“期”“歌”,老师补充两个字“功”“郊”。注意学生写汉字的时候的笔顺。因为这个学生把“歌”的比顺弄错了。老师当场改正并让学生引起注意。板书如下:
2.期 歌 功 郊
第一个字“期”是星期一、星期二的“期”,它的声旁是“其”,唱歌的“歌”,声旁为“哥”,“哥哥”的“哥”。第三个字“功”,这个字的声旁是“工”,“工人”的“工”。最后一个字“郊”的声旁是“交”。这四个字归纳出来为右形左声,即SI.
接下来四组都是同样的教学步骤,先分析字的形旁声旁,再总结形声字的结构。
3.筷 花 客 房
第三组都是下形上声结构,即I/S。
4.想 华 梨 近
第四组都是上形下声结构,即S/I。
5.园 围 圆
第五组都是外形内声结构,即I(S)。
6.问 闷
第六组都是内形外声结构,即S(I)。
最后板书如下:
1.饱 试 城 清 IS
2.期 歌 功 郊 SI
3.筷 花 客 房 I/S
4.想 华 梨 近 S/I
5.园 围 圆 I(S)
6.问 闷 S(I)
讲解完第一部分后带学生们每个字读两遍,加深印象。
1.2课堂授课——学生名字中的形声字讲解
形声字在汉语词语中占了80%多的比例,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掌握好形声字就相当于掌握了汉语的词语。不信?那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自己的名字吧,看看我们的名字中有没有形声字。
首先“何玉源”,你这个名字中有没有形声字?有的话是哪个?该生答“源”。老师继续问,那么这个字的形旁和声旁分别是什么?“源”字的声旁是“原”,“原来”的“原”。
接下来“吴秀虹”,你的名字有形声字吗?答:“有,‘虹’字”。
“虹”字的声旁是“工”。还有个字跟这个“虹”同音,是哪个字?
“红”“红色”,这个字的声旁也是“工”。
“陈妮”,你的名字里有形声字吗?答:“妮”,这个字的声旁是“尼”,“印度尼西亚”的“尼”。
“李恩熙”,你的名字有没有形声字?答“恩?熙?……不知道。”老师引导学生说,“李字上面是木字,下面是子字,是不是形声字”“不是”。那“恩”呢,上面是“因”“心”,所以说是下形上声的形声字。
“蔡珊达”,你的名字有吗?“达”的声旁是“大”,所以也是形声字。
归纳:所以看看我们学生的名字,是不是很多都是形声字。
1.3课堂授课——详细分析形声字中声韵调的异同。
首先举例子板书。
声 韵 调
1.苹 证 惊 界 ∨ ∨ ∨
2.认-人 饭-反 ∨ × ∨
3.价 绿-录 ∨ × ∨
4.现 姐 × ∨ ∨
5.红 打 冷 ∨ /∨ /∨①
6.怕 凉 × × ×
这六组中,本字的声母韵母声调与声旁的声母韵母声调都是一致的,用图示意如上。如“苹”的声韵调与该字的声旁“平”的声韵调是一致的。
1.4课堂授课——总结回顾课堂内容
老师板书让学生们来找形声字的声旁形旁。
汽 饱 讲 现 话 基 法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更正并和学生一起重新分析每个字的声旁形旁。
第三章:汉字示范课的评价与建议
1. 汉字教学中的亮点
首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教学内容即形声字的讲解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堂的每个知识点讲解,每个练习都是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课堂中关于形声字的结构分析,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操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通过对形声字的讲解,让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形声字的概念,并能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形声字并能很好的分析。整个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以教学目标为导航,充分的讲解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加强了学生运用汉语思维来分析汉字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学生对汉字这一相当陌生的字体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是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尤其是针对学生名字来分析形声字的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语速较慢,语气温和,和学生互动多,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板书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可以很好的通过板书来掌握课堂的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这堂课的框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用英文的简写来标注形旁声旁,让学生一目了然。
2. 课堂中的不足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就算是同一个老师上同一内容的课,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改变。有些错误是无意识或是由于粗心犯下的,有些确实是由于老师备课不充分或某个知识板块不太熟练而引起的失误。比如课堂中的板书方面,为了突现字的声旁,用粉笔标记出来这个想法是很正确的,但老师教学中却用了和该字同一色系的粉笔,这样不利于学生识读字词,应该在用白色粉笔板书的情况下,运用其他色系的粉笔来标注其声旁。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原有字形的情况下清晰明了的展现该字的声旁。
有一个是教学的侧重点问题。本课重点是讲解形声字,这一重点把握的很好。可是在讲解“问”“恩”“怕”“凉”的时候只是稍微提示了一下这是形声字。因为在学生眼里形声字就是指那些声旁的读音与本字读音差不多甚至是一致的。至于为什么声旁与本字的读音有一些出入,甚至有些字根本就与声旁读音完全不同,却还是属于形声字。就这一点老师并没有涉及到。本人认为既然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形声字,且鉴于整个课时都只围绕这一知识点来展开,老师应该稍微向学生们简单说明下中国汉字语音的发展以及读音相同或相近中的“音”是指声韵调整体,只要有一个类似就可能为同音。如“凉”的读音是liang,其声旁“京”的读音是jing。看似这两个读音不一样,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两个读音都以i为韵头,以ng为韵尾。这样学生就不会困惑,为什么形声字的声旁与本字读音有出入却还是形声字了。
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很大不同的,有时候我们互相交流沟通会为了省时省力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发音,当然这样并不妨碍沟通。但作为老师,尤其是对外汉语的老师再课堂上应该注意自己的每一字词的发音,因为我们就是学生的活字典,他们会无意识的学习我们的表达。在汉字示范课中老师几次把“陈妮”中的“妮”错读成了阳声,该字正确读音应该是阴声。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平时稍加注意自己的发音。当然在现场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会偶尔有的问题,我们的要求是尽量减到最少,一定不要在关键性知识点上误导学生。
最后一点就是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学素材应该具有典型性很确定性,因为教学中的例子本来就具有解释说明知识点的作用,如果在举例子上面出现了分歧不仅引起学生的困扰,更有可能误导学生。本课在讲解形声字的第四组下形上声结构的时候,最后一个例子“近”。“近”字本身按结构是划分为半包围结构,然而第四组其他字“想”“华”“梨”却都是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分析为下形上声的形声字,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形声字划分形旁声旁的时候标注为下形上声,有点牵强。因此在讲解形声字第四组下形上声结构的时候,应该回避此类字,可以用“基”来代替。这样也呼应了在最后作总结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基”字。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词汇教学,应该要更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语来创造语境,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汉语词汇的内涵。
本文根据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汉字教学课来分析对外汉语词语教学。词语是汉语的建筑材料,在教学中占有了很大一部分,而其中的形声字则占据汉字的大半壁江山。毋庸置疑,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重头戏就是关于形声字的教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该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分析对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现状。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详细展示了关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汉字示范课,其中包括课堂的详细教学步骤。第三章是针对汉字示范课的分析评价以及建议。
关键字: 对外汉语教学 词汇教学
第一章:绪论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尤其与英文、西班牙文等表音文字有着质的区别。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最大的难点就是认识并掌握汉字。有研究者对英国杜伦大学中文专业两届毕业生的42份写作试卷(约4万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错误有66%是词语运用方面的。而我们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认为重点难点是汉语语法的教学,从而忽略了词语的教学与讲解。汉语词语有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要想学好汉语掌握地道的汉语就必须认真领略汉语词语的真谛,对外汉语教师也应该在汉语词语教学方面加以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对外汉语关于词语的教案,想为对外汉语教学宏伟而光荣的事业添砖揭瓦,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也为本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积累经验,拓宽视野。
2. 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新HSK第1-6级词汇(5000字词)和对外汉语关于词语教学的教案,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教学现状。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准化考试,也与时俱进,随时代发展不断跟新并得到良好的改善。根据最新汉语的发展情况并借鉴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于2009年11月推出了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新HSK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考试设计与目前国际汉语教学现状、使用教材紧密结合,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外汉语教案的制定也应该以新HSK词语大纲为参考,进行循序渐进的词语教学。此外,1996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有很多权威专家就已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研究滞后等问题,有关汉字与汉字大学教学研究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于2010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以世界汉语教学的新教材与新教法为研讨会主题,更是将汉语词语教学放到了重中之重。从关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的会议中,我们也得知词语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第二章:对外汉语关于形声字的范课分析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示范课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志愿者们应认真研究的。本人将重点分析广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关于形声字一课,从中来探讨对外汉语关于词语的教学问题。
1.汉字示范课的步骤剖析
1.1课堂授课——形声字形旁声旁和结构讲解
首先跟学生讲解形声字的概念,即由形旁和音旁构成的字,用英文解释是Idea和Sound。因为是对外教学,所以对于讲解抽象且难以掌握的汉语语法时,应直截了当的运用例子或相类似的教学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克服学习汉字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有效率的掌握教学内容。为了教学方便,老师讲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将形旁简写成i,声旁简写成s。
形→Idea→I 声→Sound→S
举例再运用归纳法总结知识点是任何教学中最简单最具直观性的教学形式,尤其是针对汉语语法这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来说。该汉字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举例归纳法。提出了形声字概念后,让同学们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词语,并总结出哪些是形声字。比如:
们:与“门”同音,是表示人的复数的意思,如“人们”,“他们”,注意不能表示动植物,如“小狗们”(×)。
汽:与“气”同音,一般组合成“汽车”,“汽水”等词语。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听字默写。第一组选个学生上来写“饱”、“试”,老师再补充两个字“城”“清”。板书如下:
1.饱 试 城 清
和学生们一起逐个分析字的形旁和声旁。首先“吃饱”的“饱”声旁是“包”,用粉笔把“饱”中的“包”圈出来,加以强调。“考试”的“试”,我们经常有的考试。这个字的声旁是“式”。“城市”的“城”,比如我们中国的“长城”,它的声旁是“成”。“清水”的“清”,声旁为“青”。通过这四个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左边为形旁,右边为声旁,那么这组字可以表示为左形右声,即IS.
同样,接下来的第二组,请个学生上台听写前面两个字,“期”“歌”,老师补充两个字“功”“郊”。注意学生写汉字的时候的笔顺。因为这个学生把“歌”的比顺弄错了。老师当场改正并让学生引起注意。板书如下:
2.期 歌 功 郊
第一个字“期”是星期一、星期二的“期”,它的声旁是“其”,唱歌的“歌”,声旁为“哥”,“哥哥”的“哥”。第三个字“功”,这个字的声旁是“工”,“工人”的“工”。最后一个字“郊”的声旁是“交”。这四个字归纳出来为右形左声,即SI.
接下来四组都是同样的教学步骤,先分析字的形旁声旁,再总结形声字的结构。
3.筷 花 客 房
第三组都是下形上声结构,即I/S。
4.想 华 梨 近
第四组都是上形下声结构,即S/I。
5.园 围 圆
第五组都是外形内声结构,即I(S)。
6.问 闷
第六组都是内形外声结构,即S(I)。
最后板书如下:
1.饱 试 城 清 IS
2.期 歌 功 郊 SI
3.筷 花 客 房 I/S
4.想 华 梨 近 S/I
5.园 围 圆 I(S)
6.问 闷 S(I)
讲解完第一部分后带学生们每个字读两遍,加深印象。
1.2课堂授课——学生名字中的形声字讲解
形声字在汉语词语中占了80%多的比例,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掌握好形声字就相当于掌握了汉语的词语。不信?那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自己的名字吧,看看我们的名字中有没有形声字。
首先“何玉源”,你这个名字中有没有形声字?有的话是哪个?该生答“源”。老师继续问,那么这个字的形旁和声旁分别是什么?“源”字的声旁是“原”,“原来”的“原”。
接下来“吴秀虹”,你的名字有形声字吗?答:“有,‘虹’字”。
“虹”字的声旁是“工”。还有个字跟这个“虹”同音,是哪个字?
“红”“红色”,这个字的声旁也是“工”。
“陈妮”,你的名字里有形声字吗?答:“妮”,这个字的声旁是“尼”,“印度尼西亚”的“尼”。
“李恩熙”,你的名字有没有形声字?答“恩?熙?……不知道。”老师引导学生说,“李字上面是木字,下面是子字,是不是形声字”“不是”。那“恩”呢,上面是“因”“心”,所以说是下形上声的形声字。
“蔡珊达”,你的名字有吗?“达”的声旁是“大”,所以也是形声字。
归纳:所以看看我们学生的名字,是不是很多都是形声字。
1.3课堂授课——详细分析形声字中声韵调的异同。
首先举例子板书。
声 韵 调
1.苹 证 惊 界 ∨ ∨ ∨
2.认-人 饭-反 ∨ × ∨
3.价 绿-录 ∨ × ∨
4.现 姐 × ∨ ∨
5.红 打 冷 ∨ /∨ /∨①
6.怕 凉 × × ×
这六组中,本字的声母韵母声调与声旁的声母韵母声调都是一致的,用图示意如上。如“苹”的声韵调与该字的声旁“平”的声韵调是一致的。
1.4课堂授课——总结回顾课堂内容
老师板书让学生们来找形声字的声旁形旁。
汽 饱 讲 现 话 基 法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更正并和学生一起重新分析每个字的声旁形旁。
第三章:汉字示范课的评价与建议
1. 汉字教学中的亮点
首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教学内容即形声字的讲解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堂的每个知识点讲解,每个练习都是与教学目标息息相关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课堂中关于形声字的结构分析,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操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通过对形声字的讲解,让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形声字的概念,并能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形声字并能很好的分析。整个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以教学目标为导航,充分的讲解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加强了学生运用汉语思维来分析汉字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学生对汉字这一相当陌生的字体的心理障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是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尤其是针对学生名字来分析形声字的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语速较慢,语气温和,和学生互动多,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板书整齐有序,一目了然,可以很好的通过板书来掌握课堂的学习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这堂课的框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用英文的简写来标注形旁声旁,让学生一目了然。
2. 课堂中的不足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尤其是针对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就算是同一个老师上同一内容的课,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改变。有些错误是无意识或是由于粗心犯下的,有些确实是由于老师备课不充分或某个知识板块不太熟练而引起的失误。比如课堂中的板书方面,为了突现字的声旁,用粉笔标记出来这个想法是很正确的,但老师教学中却用了和该字同一色系的粉笔,这样不利于学生识读字词,应该在用白色粉笔板书的情况下,运用其他色系的粉笔来标注其声旁。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原有字形的情况下清晰明了的展现该字的声旁。
有一个是教学的侧重点问题。本课重点是讲解形声字,这一重点把握的很好。可是在讲解“问”“恩”“怕”“凉”的时候只是稍微提示了一下这是形声字。因为在学生眼里形声字就是指那些声旁的读音与本字读音差不多甚至是一致的。至于为什么声旁与本字的读音有一些出入,甚至有些字根本就与声旁读音完全不同,却还是属于形声字。就这一点老师并没有涉及到。本人认为既然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形声字,且鉴于整个课时都只围绕这一知识点来展开,老师应该稍微向学生们简单说明下中国汉字语音的发展以及读音相同或相近中的“音”是指声韵调整体,只要有一个类似就可能为同音。如“凉”的读音是liang,其声旁“京”的读音是jing。看似这两个读音不一样,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两个读音都以i为韵头,以ng为韵尾。这样学生就不会困惑,为什么形声字的声旁与本字读音有出入却还是形声字了。
口语和书面语是有很大不同的,有时候我们互相交流沟通会为了省时省力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发音,当然这样并不妨碍沟通。但作为老师,尤其是对外汉语的老师再课堂上应该注意自己的每一字词的发音,因为我们就是学生的活字典,他们会无意识的学习我们的表达。在汉字示范课中老师几次把“陈妮”中的“妮”错读成了阳声,该字正确读音应该是阴声。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平时稍加注意自己的发音。当然在现场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基本上所有的老师都会偶尔有的问题,我们的要求是尽量减到最少,一定不要在关键性知识点上误导学生。
最后一点就是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学素材应该具有典型性很确定性,因为教学中的例子本来就具有解释说明知识点的作用,如果在举例子上面出现了分歧不仅引起学生的困扰,更有可能误导学生。本课在讲解形声字的第四组下形上声结构的时候,最后一个例子“近”。“近”字本身按结构是划分为半包围结构,然而第四组其他字“想”“华”“梨”却都是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分析为下形上声的形声字,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形声字划分形旁声旁的时候标注为下形上声,有点牵强。因此在讲解形声字第四组下形上声结构的时候,应该回避此类字,可以用“基”来代替。这样也呼应了在最后作总结的时候突然冒出来的“基”字。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词汇教学,应该要更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语来创造语境,让学生更充分的理解汉语词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