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ASICS MetaRun
大概就在两个月前的这天,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100KM奖励计划,也就是跑100km后就可以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奖励,一方面为了激励秋冬季节永远在懒惰的自己多活动,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跃动的购物欲一个更心安的理由。
第一期的奖品我当时选择了Kayano22,只因脚下的K20已经陪我跑过了500多公里,虽然它预期的寿命要更长一些,但既然是我第一双公路鞋,我也希望能给它找个伴。
既然决定了,那么就动起来。一开始的计划进展都蛮顺利,三个星期不到我就完成了66km,但之后因为创作团队的集合训练,北京GP的筹备还有接下来的手术,把整个计划拖住有半个月之久,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奥森的大道已经从青葱的夏日余韵跑向了银装素裹。还记得拆线后第一个早晨,兴冲冲的换上新买的压缩裤,拉开窗帘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在窗口发了好久的呆,今年北京的冬天来得这么早,我还没赶上去西堤喝茶,没来得及去前门branch,没动身去景山学太极,甚至连历年三里屯的银杏路都没有溜达一遍,时间就这么急匆匆的过去了。
就在快要完成第一个100km计划的时候,asics公布了新一代的metarun,虽然预算稍微增加了一些,但看在更轻更科技和更限量(喂)的份上,我还是守在官网,早早抢了双。今年双十一的快递感觉并不拥堵,下单次日我就收到快递的电话,然而我却还守在雁栖湖和创作团队修改剧本,迟了几日和它见面。
“半个世纪前,亚瑟士的创办人─鬼塚喜八郎做出第一双马拉松专用的鞋款Tabi Shoes起,亚瑟士就拥有走在尖端的创新表现,从此以后,我们就致力于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我们设计的每双鞋都要比去年好,所以我为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创造出MetaRun,感到相当的骄傲。” 西脇刚史( Tsuyoshi Nishiwaki)这麽说着,“MetaRun就是亚瑟士的新标竿,未来所创造的每一双鞋都只会提供更棒的加乘效果给消费者,这只是个开始。”
上脚之后感觉相比一直被诟病重量的K系列,metarun在触感和重量上又有了更好的优化。
MetaRun沿袭了K22的FluidFit鞋面技术以外,首次使用了单层Jacquard网布,体验上会发现这样的网布结构使得鞋面和脚面有了更紧密的贴合度,跑步时双脚和鞋面的摩擦会响应减少许多。同时这样的设计相比K22来说更加轻盈。
鞋带换为了Power Hold鞋带,据称是A家为了专业竞赛而精心设计的型号,与Kayano对比最大的特点是纤细了很多,乍看让人担心系紧时的紧致程度,但实际上脚后发现可能是材质的原因,相对普通鞋带而言更不容易松散。
IGS冲击力引导系统是A家的招牌黑科技了。体验上也是非常惊人,当年面对近一半的差价我还是为了IGS购买了K20,由此可见一斑。
新支撑结构MetaClutch下的菱形反光标签初见时也很夺人眼球,它使得整个设计偏重保守和沉稳的metarun有了一抹独特的韵味,也是安全上的保障。
鞋底上方暗色的菱形果冻色泽的小块是这次metarun的新黑科技缓震材质X-GEL,手感非常爽滑Q弹,据说它可以让整个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升20%,上脚跑跑跳跳的确能感受到反馈到膝盖和大腿的力度和以往不同,更多的体验还是要靠路跑来确定。
这次的鞋底Asics选择了使用两片被称作AdaptTruss的碳纤维加固,据说可以增强支撑的稳定性与柔韧性,从而使得跑鞋适应跑者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姿态,减少足弓内测的冲击力和压力。另一面则是看上去非常有科技感的泡沫材质FlyteFoam,卖点可能不过是“更轻更软更科技”,一般而言跑者不会有太直观的感受。
ASICS自己在官网上这样描述MetaRun——“突破限制,毫不妥协。每一个细节设计都为了成就卓越性能。”定位于ASICS品牌史上最强长距离跑鞋,又有全球限量的噱头,的确能让人在个产品上看到很多眼前一亮的设计和用心的细节。
这两日又赶上北京混糟的天空和雨雪交加的天气,很期待过几天雪停了,能够早些穿着这样的一双跑鞋开始一个新的计划周期,等适应和更多体验(至少80km吧)后可能会发一个更加系统一些的评测在跑步圣经的论坛,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一期的奖品我当时选择了Kayano22,只因脚下的K20已经陪我跑过了500多公里,虽然它预期的寿命要更长一些,但既然是我第一双公路鞋,我也希望能给它找个伴。
既然决定了,那么就动起来。一开始的计划进展都蛮顺利,三个星期不到我就完成了66km,但之后因为创作团队的集合训练,北京GP的筹备还有接下来的手术,把整个计划拖住有半个月之久,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奥森的大道已经从青葱的夏日余韵跑向了银装素裹。还记得拆线后第一个早晨,兴冲冲的换上新买的压缩裤,拉开窗帘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在窗口发了好久的呆,今年北京的冬天来得这么早,我还没赶上去西堤喝茶,没来得及去前门branch,没动身去景山学太极,甚至连历年三里屯的银杏路都没有溜达一遍,时间就这么急匆匆的过去了。
就在快要完成第一个100km计划的时候,asics公布了新一代的metarun,虽然预算稍微增加了一些,但看在更轻更科技和更限量(喂)的份上,我还是守在官网,早早抢了双。今年双十一的快递感觉并不拥堵,下单次日我就收到快递的电话,然而我却还守在雁栖湖和创作团队修改剧本,迟了几日和它见面。
![]() |
包装盒的配色与鞋保持了一致,是简洁又漂亮的黑色与金色的搭配。 |
![]() |
正面特别标注了研发西脇刚史博士研究所的签名 |
![]() |
正面标注了asics在研发中采用了运动界最顶尖的科技 |
“半个世纪前,亚瑟士的创办人─鬼塚喜八郎做出第一双马拉松专用的鞋款Tabi Shoes起,亚瑟士就拥有走在尖端的创新表现,从此以后,我们就致力于不断改进我们的产品,我们设计的每双鞋都要比去年好,所以我为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创造出MetaRun,感到相当的骄傲。” 西脇刚史( Tsuyoshi Nishiwaki)这麽说着,“MetaRun就是亚瑟士的新标竿,未来所创造的每一双鞋都只会提供更棒的加乘效果给消费者,这只是个开始。”
上脚之后感觉相比一直被诟病重量的K系列,metarun在触感和重量上又有了更好的优化。
![]() |
![]() |
相比之前的K系列,metarun在细节的做工上有了明显提升。 |
MetaRun沿袭了K22的FluidFit鞋面技术以外,首次使用了单层Jacquard网布,体验上会发现这样的网布结构使得鞋面和脚面有了更紧密的贴合度,跑步时双脚和鞋面的摩擦会响应减少许多。同时这样的设计相比K22来说更加轻盈。
鞋带换为了Power Hold鞋带,据称是A家为了专业竞赛而精心设计的型号,与Kayano对比最大的特点是纤细了很多,乍看让人担心系紧时的紧致程度,但实际上脚后发现可能是材质的原因,相对普通鞋带而言更不容易松散。
![]() |
这些年钻石切割图案在A家又开始流行开来。 |
IGS冲击力引导系统是A家的招牌黑科技了。体验上也是非常惊人,当年面对近一半的差价我还是为了IGS购买了K20,由此可见一斑。
新支撑结构MetaClutch下的菱形反光标签初见时也很夺人眼球,它使得整个设计偏重保守和沉稳的metarun有了一抹独特的韵味,也是安全上的保障。
鞋底上方暗色的菱形果冻色泽的小块是这次metarun的新黑科技缓震材质X-GEL,手感非常爽滑Q弹,据说它可以让整个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升20%,上脚跑跑跳跳的确能感受到反馈到膝盖和大腿的力度和以往不同,更多的体验还是要靠路跑来确定。
![]() |
这次的鞋底Asics选择了使用两片被称作AdaptTruss的碳纤维加固,据说可以增强支撑的稳定性与柔韧性,从而使得跑鞋适应跑者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姿态,减少足弓内测的冲击力和压力。另一面则是看上去非常有科技感的泡沫材质FlyteFoam,卖点可能不过是“更轻更软更科技”,一般而言跑者不会有太直观的感受。
![]() |
AHARPLUS耐磨橡胶,不过我真的蛮担心能磨多久…… |
ASICS自己在官网上这样描述MetaRun——“突破限制,毫不妥协。每一个细节设计都为了成就卓越性能。”定位于ASICS品牌史上最强长距离跑鞋,又有全球限量的噱头,的确能让人在个产品上看到很多眼前一亮的设计和用心的细节。
这两日又赶上北京混糟的天空和雨雪交加的天气,很期待过几天雪停了,能够早些穿着这样的一双跑鞋开始一个新的计划周期,等适应和更多体验(至少80km吧)后可能会发一个更加系统一些的评测在跑步圣经的论坛,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