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茶非常道》读后感
《平常茶非常道》是本禅茶文化散文,由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所作。全书共分四个栏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间奇香、饮茶洗心和入清凉地。阅读《平常茶非常道》,如同听听林先生在作禅与茶的讲演。讲演深入浅出,颇能明心见性。
林清玄:台湾高雄旗山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
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
---------------------------------------------------------------------------------------------------------------------------------------------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益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
书画琴棋诗酒画,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
”无事最可贵“。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发生掣肘、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但是人世间总是有烦恼的。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可以无事,每一刻都尽情充满地、没有挂虑的去生活,活活泼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只有在无事时泡的茶最甘美,也唯有无事时喝的茶最有味。
泡茶的人比泡茶的技术重要,喝茶的心比茶叶重要。
-------------------------------------------------------------------------------
就像一个茶壶一个杯,我们不会计较喝的是什么茶。一斤二十五元的茶枝,饮起来也真有滋味。假使一个茶壶几个杯子也很好,因为大家喝的都是同款的茶,没什么计较。现代人的生活就是好几个茶壶,倒在几十个茶杯中,这就复杂了。大家总会想,别人的茶壶里不知道是什么茶,想喝一口看看,喝不多就用抢的。喝好茶的人也想喝另外的那壶,久了以后,即使是坐在一起喝茶的人,心里也充满了怨恨和嫉妒。。。。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当一个人往理想愿望迈进的时候,每一步历程其实都与目标无异,离开历程,目标也就不存在了。
------------
见地是为了提升境界,实践是为了印证境界,前者是未登山顶而知道山顶有好风光,后者是一步一步的登山,一定要爬上山顶的时候,才能同时汇流,豁然贯通。
林清玄:台湾高雄旗山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
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
---------------------------------------------------------------------------------------------------------------------------------------------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益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
书画琴棋诗酒画,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
”无事最可贵“。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发生掣肘、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但是人世间总是有烦恼的。唯有活在当下的人才可以无事,每一刻都尽情充满地、没有挂虑的去生活,活活泼泼,欢欢喜喜,全心全意。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只有在无事时泡的茶最甘美,也唯有无事时喝的茶最有味。
泡茶的人比泡茶的技术重要,喝茶的心比茶叶重要。
-------------------------------------------------------------------------------
就像一个茶壶一个杯,我们不会计较喝的是什么茶。一斤二十五元的茶枝,饮起来也真有滋味。假使一个茶壶几个杯子也很好,因为大家喝的都是同款的茶,没什么计较。现代人的生活就是好几个茶壶,倒在几十个茶杯中,这就复杂了。大家总会想,别人的茶壶里不知道是什么茶,想喝一口看看,喝不多就用抢的。喝好茶的人也想喝另外的那壶,久了以后,即使是坐在一起喝茶的人,心里也充满了怨恨和嫉妒。。。。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当一个人往理想愿望迈进的时候,每一步历程其实都与目标无异,离开历程,目标也就不存在了。
------------
见地是为了提升境界,实践是为了印证境界,前者是未登山顶而知道山顶有好风光,后者是一步一步的登山,一定要爬上山顶的时候,才能同时汇流,豁然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