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款胭脂红描金小碗
薄胎,撇口,外施胭脂红釉,内施白釉,底部白釉,“雍正年制”楷书款。据文献记载,胭脂红由荷兰人卡西亚发明,于康熙时传入景德镇。胭脂红由微量的黄金元素作为呈色剂,是一种名贵的彩瓷品种。由于胭脂红是从欧洲传入,又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中有载,称之“西洋红色器皿”,《陶雅》谓之“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胭脂红属于低温釉,即炉内约800-900度炉温烘烧,由于这种颜色与妇女化妆用的胭脂色相似,故称之为胭脂红。胭脂红始烧康熙一朝,以后历朝多有烧造,数雍正时烧造最为精致。
这件清雍正胭脂红釉小碗,品相上乘,器体玲珑秀雅,表面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美人盛妆,令人一见心醉。造型秀美,描金小边,釉面莹润,色泽娇艳,富贵高雅,足以代表雍正一朝胭脂红作品的最高成就。
此珍品展览于新疆西域民间艺术文化研究院
![]() |
这件清雍正胭脂红釉小碗,品相上乘,器体玲珑秀雅,表面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美人盛妆,令人一见心醉。造型秀美,描金小边,釉面莹润,色泽娇艳,富贵高雅,足以代表雍正一朝胭脂红作品的最高成就。
![]() |
此珍品展览于新疆西域民间艺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