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与企业估值--第一次课笔记整理
昨天上课,《IPO与企业估值》第一节课,感觉很有启发,记录下来。
未来券商、基金、投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估值的竞争。
IPO是指上创业板、、战略新兴板、中小板、主板首次公开募股,具有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能力。
IPO的好处:
1、可以获得长久、不还本、巨大的股权融资。长久,可以让企业做一些长期资金投入;不还本,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减小经营风险;巨大,是相对企业体量而言,债券融资需要企业实物抵押,但是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看的是未来预期。
2、IPO过程中,会倒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董事会通常在5-15人。独立董事通常在董事会人数的1/3-1/2。内部董事不超过总人数的1/2。
独立董事主要由:财务专家、法律专家、行业专家、社会贤达名流(比如:马云)构成。
3、提高企业知名度。
(1)使供应商、银行、消费者资源向自己的倾斜。
(2)用股权激励吸引优秀人才。
(3)吸引优质项目。
现在IPO的核准制其实是政府和中介机构的背书。政府选出的企业上市,用公信力对企业进行初步筛选,让大家在资本市场对他们进行投资。中介机构的佣金在企业上市以后才能获取,所以,中介机构投入的是时间和费用,对企业上市没有足够把握,也不会参与服务。中介机构佣金通常为秘籍资金的5-10%,从参与到上市整个过程通常2-3年。
4、可以优化企业资产、资本和股东结构。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低,则实现了资本的优化。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回购、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改变企业负债率。还有,股权资金成本大于债权资金成本。
(2)对资产进行优化,让资本更好的支撑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比例的对应。
5、实现了财富的退出机制。
6、民企天花板效应会上升。
IPO坏处:
1、直接间接成本非常高。
直接费用:
(1)补税,税收占销售收入40%以上。
(2)中介机构费用大概几百万。(会计师、律师服务费用;招股说明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风控,内控,环评,安评,质检报告等)
(3)必须有自己的自建办公场所和生产线。
(4)为满足要求的各种人员招募,政府招待,各种不可预见费用。
间接费用:
(1)各种整改会议,各种系统,体系的建设。
(2)各种信息真实完整及时的披露,对企业市场竞争未必有利。
(3)公司控制权被稀释,管理效率降低,可能被恶意收购
(4)股价大幅波动,对企业经营照成压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取悦股民,刺激股价,财务造假等。
未来券商、基金、投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估值的竞争。
IPO是指上创业板、、战略新兴板、中小板、主板首次公开募股,具有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能力。
IPO的好处:
1、可以获得长久、不还本、巨大的股权融资。长久,可以让企业做一些长期资金投入;不还本,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减小经营风险;巨大,是相对企业体量而言,债券融资需要企业实物抵押,但是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看的是未来预期。
2、IPO过程中,会倒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董事会通常在5-15人。独立董事通常在董事会人数的1/3-1/2。内部董事不超过总人数的1/2。
独立董事主要由:财务专家、法律专家、行业专家、社会贤达名流(比如:马云)构成。
3、提高企业知名度。
(1)使供应商、银行、消费者资源向自己的倾斜。
(2)用股权激励吸引优秀人才。
(3)吸引优质项目。
现在IPO的核准制其实是政府和中介机构的背书。政府选出的企业上市,用公信力对企业进行初步筛选,让大家在资本市场对他们进行投资。中介机构的佣金在企业上市以后才能获取,所以,中介机构投入的是时间和费用,对企业上市没有足够把握,也不会参与服务。中介机构佣金通常为秘籍资金的5-10%,从参与到上市整个过程通常2-3年。
4、可以优化企业资产、资本和股东结构。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低,则实现了资本的优化。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回购、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改变企业负债率。还有,股权资金成本大于债权资金成本。
(2)对资产进行优化,让资本更好的支撑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比例的对应。
5、实现了财富的退出机制。
6、民企天花板效应会上升。
IPO坏处:
1、直接间接成本非常高。
直接费用:
(1)补税,税收占销售收入40%以上。
(2)中介机构费用大概几百万。(会计师、律师服务费用;招股说明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风控,内控,环评,安评,质检报告等)
(3)必须有自己的自建办公场所和生产线。
(4)为满足要求的各种人员招募,政府招待,各种不可预见费用。
间接费用:
(1)各种整改会议,各种系统,体系的建设。
(2)各种信息真实完整及时的披露,对企业市场竞争未必有利。
(3)公司控制权被稀释,管理效率降低,可能被恶意收购
(4)股价大幅波动,对企业经营照成压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取悦股民,刺激股价,财务造假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