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园:广告不是公信力 P2P莫把媒体当天梯
![]() |
左右逢园总裁付丰玲女士 |
近日,伴随着数家在央视等媒体上重金投入广告的P2P平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又一次将新闻媒体的焦点聚集到了那些财大气粗的广告明星平台。瞬时间,一场关于知名度与平台安全的大讨论迅速引爆了整个行业。媒体广告能否作为P2P平台的公信背书呢?对此,左右逢园P2P网贷平台总裁付丰玲女士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P2P平台的发展,再好的形象包装都不如有个好身体”。
近年来,P2P行业持续不断的火爆发展引来了数以亿计的风投资金,大家在看好这一新兴互联网行业发展未来的同时,也催生了各平台之间的疯狂竞争。面对着与日俱增的平台,实力雄厚的老平台通过不断拉高营销成本的方式来阻挡新平台进军的步伐。从2014年各种红包、体验金、加息卷等营销手段掀起的烧钱大战,再到2015年P2P行业的媒体广告大战,各种新旧营销手段可以说都已经被P2P玩了数遍。
曾经行业内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烧钱是找死,不烧钱就是等死”。但是烧钱、打广告,这并不会改善一个平台原有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却是被搅乱的行业竞争秩序。高昂的营销费用耗尽了企业大量的可用资金,而平台的盈利能力却依然有限,扭亏的期限变的更加遥不可及。
一直以来,媒体都被视作是一种公信力的代表,掌握着最具传播性的公众话语权,貌似哪家企业有了媒体的撑腰就等于有了品牌的公信力,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愿意不惜重金也要在媒体上打广告、做报道的原因所在。平台的名气火了,但名气却无法换成严格的风控手段和完善的平台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他所能够感受到的平台安全是良好的平台体验、较高的平台知名度和较少的负面消息。而在一个从业者看来,一个健康的P2P平台,它安全更多的是来自于完善的业务流程和严谨的风控措施。如果说平台的知名度是人的外表,可以通过形象包装去改变,那么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则是这个人的内在健康状况,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调养和锻炼去打造的。
媒体不是美容师,更不是P2P平台通向成功的天梯,它只是一面镜子,一面既能照美,又能照丑的镜子。P2P平台的公信力不能只靠在媒体上砸广告来换取,只有不断地去打磨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才能换来投资者最终的信任。也只有这样,当P2P平台再次站在媒体这面镜子面前时,它才是一个内外兼修、底气十足的健康平台。而只有整个P2P行业都回归到这样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之中,投资人才能更加信赖这个新兴的投资理财市场。
左右逢园P2P网贷平台总裁付丰玲女士表示,P2P平台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嗓门儿之争,需要平台的经营者能够明确的认识到竞争的实质,P2P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折不扣的金融行业,“风险控制”才是平台发展的真正核心问题,才是P2P平台公信力的源头所在。
文/周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