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超级思维做的出版讲座,是在我做的第11次出版讲座,我讲过课的出版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世界图书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森冠文化、华文经典等,今年讲了三场,前两场分别是中原大地出版传媒和儒意欣欣,中原大地出版传媒是第一次整天6个小时给整个河南出版集团讲课,儒意欣欣是出版有未来趋势,尤其是影视方向的公司,小说是金矿,在这里讲的小说策划。超级思维应该是今年最后一场出版的培训,也是我的第11场出版培训。以后也许会从出版这块减少培训,大家多珍惜吧。
在超级思维的这次讲课采用了新的形式,因为人数不算多,所以采取了先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惑,全程没有PPT,随性而谈,这次还是第一次。通过大家提出的问题,讲座分为四个大的方面:
1.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编辑个人该如何发展
3.自媒体发展趋势
4.策划小说的技巧
关于出版现状,是出版从2012年开始图书品种和增长率都开始负增长,图书渠道开始拓展力受限,甚至萎缩。以图书为销售目标的公司,在图书销售额和回款上不断遭受困境。畅销书占据整个出版单位的比例越来越大,出版的蛋糕利润却越来越小,出版遭受的困境不再是出版单位本身的,而是变成整个大的出版环境的。
关于出版的发展趋势,出版的发展开始以图书销售为主,转向以图书延伸价值甚至图书产业链转化。比如小说的电子版权、影视版权、音频版权、繁体版权、外文版权转化,目前大家看到的富矿是影视转化,更新的形式是转化为游戏、网络自制剧、动漫等。全媒体、全版权,整个产业链运作成为一大趋势,出版单位开始大肆版权圈地,垄断版权,但是版权转化需要精细化和落地,希望不要只是囤积版权,而销售不出去。
许多编辑、出版人开始加入到影视版权售卖,培养编剧,做和影视方的对接口的关键节点上来,另一些更深层次介入的是,开始参与到剧本,甚至参与到投资中来。互联网的发展从视频这方面开始进入自制剧时代,爱奇艺、优酷、乐视、搜狐视频等互联网公司对好的本子有庞大的需求。
关于编辑,现在的编辑已经不能再是只能加工稿子的出版工匠了,应该首先是能具备策划、营销、发行等整体思维和能力的人,可以这么说,现在对编辑的要求现在从要有重点能力向有全面能力发展了。实际上编辑一直是前段,受非议多,书卖不好编辑多被指责;营销和发行是中后段,总有图书卖的好,卖的好,不容易受指责。我知道有些单位开始尝试编辑项目制,把一个出版选题作为一个项目由编辑来承担,所得利润看能力分配。有责任有利润,也算是个小小的创新。即使这样,也只是出版领域内的出版人才。
现在的编辑,对出版的理解只是内容产业都不够了,应该是跨界整合,只是简单的内容输送现在的比较粗糙了,许多朋友问我是不是直接转到去做影视公司做会更好,我感觉如果你已经是很棒的出版人了,大可不必。我和影视公司的朋友聊,他说400本小说找不到3个好的本子,这说明从小说到剧本之间需要一个转化。一边是海量的资源,一边是专业的筛选人和深度参与者。另一个朋友告诉我版权转化的人特别需要,因为可以给他们节省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假如你了解影视,推荐给影视公司的作品有10部,3部都是需要的,会怎样呢?有出版经验懂影视的出版编辑,能打通出版和影视,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的人才是未来的热门人才,比如影视编导或者影视的专业推荐人,对内容和规则都懂的人是未来需要的。影视公司从出版方想要的只是一个好的故事,所以小说是一个金矿,这个金矿的核心是好故事。
关于小说的策划,我讲了下类型小说中的言情小说、悬疑小说、历史小说等几个类型的差异和各自特色,从故事、人物、情节设置、语言四个方面说了下好小说的标准和如何选择,也从书名、文案、构图等方面说了下封面设计等。
听完讲座后,总编欧峰有所感悟,以下为总编欧峰对编辑讲的话:
1. 强调知识储备。“杂家”的要求,对编辑来说永远不过时。“专家”的追求,永远是编辑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2. 随时做个有心人。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皆学问。积极做事,谦虚做人。
3. 所谓基本功扎实,在于两个方面:一者是专业能力的专、精、深。一者是对协调配合机制的统御能力。这里大家可以琢磨,不展开讲了。之所以说这是基本功,原因即在于,未来社会的一体多元要求,讲究的是综合实力。所以原来的拔高的能力,在未来,即使对编辑来说,也是基本功的要求。
4. 做好规划。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好发展规划。很难想象人一辈子就做一个工作。我们永远都是历史和时间长河里的一条鱼而已。既然不能跳上河岸变成龙,那就享受在这条河里游的不那么艰难的快乐。这个规划,即是职业规划,也是人生规划。关键是反求诸己。听到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定位。
5. 要明白,社会的发展,一直是处于在越来越弱化单个人的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的过程中。而反过来说,则是越来越要求单个人能力的突破。我们都是在一个形如蜘蛛网般的社会关系结构中。这就要求我们,做编辑工作的,如何在这蛛网般复杂的关系里,找到一条最好的做成事情的路径。现代社会,及未来,越来越讲究这种连接的紧密,以及群体的协作关系。
6. 每天做好小事,时间久了,奇迹也就出现了。
在超级思维的这次讲课采用了新的形式,因为人数不算多,所以采取了先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惑,全程没有PPT,随性而谈,这次还是第一次。通过大家提出的问题,讲座分为四个大的方面:
1.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编辑个人该如何发展
3.自媒体发展趋势
4.策划小说的技巧
关于出版现状,是出版从2012年开始图书品种和增长率都开始负增长,图书渠道开始拓展力受限,甚至萎缩。以图书为销售目标的公司,在图书销售额和回款上不断遭受困境。畅销书占据整个出版单位的比例越来越大,出版的蛋糕利润却越来越小,出版遭受的困境不再是出版单位本身的,而是变成整个大的出版环境的。
关于出版的发展趋势,出版的发展开始以图书销售为主,转向以图书延伸价值甚至图书产业链转化。比如小说的电子版权、影视版权、音频版权、繁体版权、外文版权转化,目前大家看到的富矿是影视转化,更新的形式是转化为游戏、网络自制剧、动漫等。全媒体、全版权,整个产业链运作成为一大趋势,出版单位开始大肆版权圈地,垄断版权,但是版权转化需要精细化和落地,希望不要只是囤积版权,而销售不出去。
许多编辑、出版人开始加入到影视版权售卖,培养编剧,做和影视方的对接口的关键节点上来,另一些更深层次介入的是,开始参与到剧本,甚至参与到投资中来。互联网的发展从视频这方面开始进入自制剧时代,爱奇艺、优酷、乐视、搜狐视频等互联网公司对好的本子有庞大的需求。
关于编辑,现在的编辑已经不能再是只能加工稿子的出版工匠了,应该首先是能具备策划、营销、发行等整体思维和能力的人,可以这么说,现在对编辑的要求现在从要有重点能力向有全面能力发展了。实际上编辑一直是前段,受非议多,书卖不好编辑多被指责;营销和发行是中后段,总有图书卖的好,卖的好,不容易受指责。我知道有些单位开始尝试编辑项目制,把一个出版选题作为一个项目由编辑来承担,所得利润看能力分配。有责任有利润,也算是个小小的创新。即使这样,也只是出版领域内的出版人才。
现在的编辑,对出版的理解只是内容产业都不够了,应该是跨界整合,只是简单的内容输送现在的比较粗糙了,许多朋友问我是不是直接转到去做影视公司做会更好,我感觉如果你已经是很棒的出版人了,大可不必。我和影视公司的朋友聊,他说400本小说找不到3个好的本子,这说明从小说到剧本之间需要一个转化。一边是海量的资源,一边是专业的筛选人和深度参与者。另一个朋友告诉我版权转化的人特别需要,因为可以给他们节省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假如你了解影视,推荐给影视公司的作品有10部,3部都是需要的,会怎样呢?有出版经验懂影视的出版编辑,能打通出版和影视,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的人才是未来的热门人才,比如影视编导或者影视的专业推荐人,对内容和规则都懂的人是未来需要的。影视公司从出版方想要的只是一个好的故事,所以小说是一个金矿,这个金矿的核心是好故事。
关于小说的策划,我讲了下类型小说中的言情小说、悬疑小说、历史小说等几个类型的差异和各自特色,从故事、人物、情节设置、语言四个方面说了下好小说的标准和如何选择,也从书名、文案、构图等方面说了下封面设计等。
听完讲座后,总编欧峰有所感悟,以下为总编欧峰对编辑讲的话:
1. 强调知识储备。“杂家”的要求,对编辑来说永远不过时。“专家”的追求,永远是编辑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2. 随时做个有心人。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皆学问。积极做事,谦虚做人。
3. 所谓基本功扎实,在于两个方面:一者是专业能力的专、精、深。一者是对协调配合机制的统御能力。这里大家可以琢磨,不展开讲了。之所以说这是基本功,原因即在于,未来社会的一体多元要求,讲究的是综合实力。所以原来的拔高的能力,在未来,即使对编辑来说,也是基本功的要求。
4. 做好规划。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好发展规划。很难想象人一辈子就做一个工作。我们永远都是历史和时间长河里的一条鱼而已。既然不能跳上河岸变成龙,那就享受在这条河里游的不那么艰难的快乐。这个规划,即是职业规划,也是人生规划。关键是反求诸己。听到内心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定位。
5. 要明白,社会的发展,一直是处于在越来越弱化单个人的社会化分工的要求的过程中。而反过来说,则是越来越要求单个人能力的突破。我们都是在一个形如蜘蛛网般的社会关系结构中。这就要求我们,做编辑工作的,如何在这蛛网般复杂的关系里,找到一条最好的做成事情的路径。现代社会,及未来,越来越讲究这种连接的紧密,以及群体的协作关系。
6. 每天做好小事,时间久了,奇迹也就出现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