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一碗阳春面
昨天不知道有几人猜对了,答案就是猪油。
想到做猪油还是前一段时间看的灵魂摆渡人2里的一个故事《长生》。
一对乱世情侣为逃避现实也为了能长长久久在一起而吃了太岁肉追求永生。后遗症各有不同,女人变得需要吸食人的寿命来维持不衰老的容颜,而男人则变成了他的女人。
不说其它,这个故事里关于阳春面有这么一段话被反复提及: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烫上两颗挺脆扩爽的小白菜。
听到这台词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冬天晚上,打开锅盖,沸腾的煮面锅上热气氤氲,调配好的碗里浇上一勺面汤香气四溢,然后一家人围着桌子边看电视边吃着阳春面的情形。
逛超市和姐姐说起现在不知道哪里还有猪板油可买,周日一早就接到她的电话邀我到她家一起熬猪油。这就是昨天那瓶猪油的来历。
在百度百科里关于阳春面有这样的介绍:
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阳春面,又称清汤光面。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也统一了历法。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这个月又称小阳春,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阳春就是“十”。另一种说法 从《阳春白雪》而来,面光光什么都没有。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成面名。
关于阳春面的做法,在网上可以搜出一大堆。总结一下,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葱油和猪油。紫皮洋葱炸出的葱油味道非常浓郁,而猪油才能确保葱油、面条的香味。阳春面清汤白面看似无味,实际上精华都在这里。因为家里没有洋葱和高汤,便忽略了葱油和高汤,仅用猪油和面汤来做。
材料:
龙须面、猪油、盐、酱油、 青蒜苗、香菜、香葱、小青菜。
步骤:
1,烧水煮面就不用多说了吧。重要一点就是别把面煮的太烂。
2,在烧开水的同时可以处理蔬菜。洗净,青蒜苗斜切段,香葱切圈,香菜切段。
3,在面碗里加入一勺猪油,少许盐,适量酱油,放入青蒜苗。
4,把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同时把小青菜放入面汤中烫熟。
5,把烫熟的小青菜以及葱花和香菜放入碗中,浇上沸腾的面汤即可。
到现在,阳春面可加的东西就更多了,海鲜,卤蛋,肉燥,只要你想,没什么不可以。但总觉得阳春面就应该只是“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烫上两颗挺脆扩爽的小白菜”这样才是真味。《菜根谭》中写:“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约把简单的食物做的美味与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味一样是种境界。
![]() |
想到做猪油还是前一段时间看的灵魂摆渡人2里的一个故事《长生》。
一对乱世情侣为逃避现实也为了能长长久久在一起而吃了太岁肉追求永生。后遗症各有不同,女人变得需要吸食人的寿命来维持不衰老的容颜,而男人则变成了他的女人。
不说其它,这个故事里关于阳春面有这么一段话被反复提及: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烫上两颗挺脆扩爽的小白菜。
听到这台词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冬天晚上,打开锅盖,沸腾的煮面锅上热气氤氲,调配好的碗里浇上一勺面汤香气四溢,然后一家人围着桌子边看电视边吃着阳春面的情形。
逛超市和姐姐说起现在不知道哪里还有猪板油可买,周日一早就接到她的电话邀我到她家一起熬猪油。这就是昨天那瓶猪油的来历。
![]() |
在百度百科里关于阳春面有这样的介绍:
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他避开了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要弄点吃的。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什么,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汪廷珍听后赶紧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请乾隆御笔赐名“阳春面”。
阳春面,又称清汤光面。相传秦始皇统一了度衡量,也统一了历法。以夏历的十月为正月。这个月又称小阳春,而当时每碗面售十个铜钱。后被引用到苏州的切口中,阳春就是“十”。另一种说法 从《阳春白雪》而来,面光光什么都没有。这雪白白也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成面名。
关于阳春面的做法,在网上可以搜出一大堆。总结一下,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葱油和猪油。紫皮洋葱炸出的葱油味道非常浓郁,而猪油才能确保葱油、面条的香味。阳春面清汤白面看似无味,实际上精华都在这里。因为家里没有洋葱和高汤,便忽略了葱油和高汤,仅用猪油和面汤来做。
![]() |
材料:
龙须面、猪油、盐、酱油、 青蒜苗、香菜、香葱、小青菜。
步骤:
1,烧水煮面就不用多说了吧。重要一点就是别把面煮的太烂。
2,在烧开水的同时可以处理蔬菜。洗净,青蒜苗斜切段,香葱切圈,香菜切段。
3,在面碗里加入一勺猪油,少许盐,适量酱油,放入青蒜苗。
4,把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同时把小青菜放入面汤中烫熟。
5,把烫熟的小青菜以及葱花和香菜放入碗中,浇上沸腾的面汤即可。
![]() |
到现在,阳春面可加的东西就更多了,海鲜,卤蛋,肉燥,只要你想,没什么不可以。但总觉得阳春面就应该只是“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桥头老陈家的酱油,烫上两颗挺脆扩爽的小白菜”这样才是真味。《菜根谭》中写:“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约把简单的食物做的美味与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味一样是种境界。
![]() |
fanr (fanrfc) 一枚简单生活的射手女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