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
最近开心的事不少,但印象深刻的却是一件不开心的事!
我有一个网友姐姐,认识好多年了,一直相处的很好,彼此情况也比较了解。她很早结了婚,有两个儿子,但是婚姻不太幸福,这些年一直想离婚,可男方就是拖着,不同意。现在他们分居已经两年多了,姐姐想起诉离婚,问我有没有律师朋友,想咨询一下。
认识的律师倒是有,但关系一般,我不好意思打扰,也担心人家不给面子。前段时间因为朋友,接触过离婚诉讼,当时看了一些法律条款,对离婚诉讼多少知道点,所以姐姐就和我聊了聊。
姐姐在外地打工,有收入,可以不要财产,底线是小儿子判给她,麻烦的是在老家当地诉讼怕男方纠缠,影响家里人,在异地诉讼需要的材料繁杂,最重要的是男方不同意离婚。
如果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第一次诉讼一般会判不离,至少6个月后,才能再起诉,第二次起诉一般都会判离。
姐姐觉得麻烦,感觉别人离婚那么简单,为啥到她这这么难。
我告诉她能不起诉就别起诉,最好是协议离婚,告诉她要利用好自己的筹码,怎样以进为退,如何谈判,告诉她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半途而废,要有这个婚一定离的姿态。
姐姐说她自己从小就压抑,是个软柿子,怕吵架,气自己没用。
我开玩笑说,不行你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家也受不了!方法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你的勇气和魄力,别怕事,越怕越不行,试着活活不一样的自己!
这时正好朋友打来电话叫我出去,就没再和姐姐聊。等到中午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她发的动态:难道你们真想逼我走绝路吗?我死了你们高兴吗?
一下子,我蒙了!
看了一下发送时间,正好是我和她聊天结束之后,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又做错了一件事。我没想到自己的建议,居然有了这样的后果!
虽然姐姐用了“你们”,但肯定包括我啊!
我以为自己了解人性,以为自己知道问题的根源,事实上都是我的自以为是!
姐姐只是咨询,我何必说那么多建议呢?我真的了解情况吗,我能做到感同身受吗?初心再好,可对方接受不了,又有什么用呢?
还是自己没有把握好分寸,是自己没有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是自己一厢情愿让建议变成了逼迫,本想帮她却成了害她。
有时候想想自己挺装逼的,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别人!
这是病,得治!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老同学和父亲因为处对象的事吵架,和我闲聊。我明知道他心情不好,需要安慰,需要理解,可我说着说着,又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了他一顿。
我告诉他,要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轻易发脾气,要多和父母沟通,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本意是希望他能解决问题,希望他能和父母好好相处,这一点我想老同学也能理解,但问题是我说的那些,他能接受吗?即使接受了,能做到吗?
我又自以为是了!
即便我说的话有些道理,可如果选择的对象不对,选择的时机不对,说话的方式不对,其实说啥都是无用的。
有些人和你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烦恼,并不是需要你帮他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只是想找个人聊聊而已,他们只是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个时候,你只需做好一个倾听者就够了。
道理都懂,可有时候自己还是控制不住,尤其是遇到自己在乎的人。在乎他就会希望他好,希望他好就会不自觉的想为他做点什么。于是便有了“自以为是”,有了“我这都是为你好”!
只是这种想法往往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适合的“为你好”!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舒服的样子活着,多年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岂能几句话就能改变!
想一想别人劝自己的时候,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东西,自己认识不到,谁也改变不了!
突然就想起那年火车里遇到的老头,应该尊称老前辈。路上,他给我们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谈了一些人生感触,具体原话我记不得了,但大体意思,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第一句:少管别人的家事,管好了没你啥事,管不好落一身不是。
第二句:少给别人提建议,提了做到了,那是人家自己本事,提了做不到,那是给自己找事!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人生偶记(renshengouji)
我有一个网友姐姐,认识好多年了,一直相处的很好,彼此情况也比较了解。她很早结了婚,有两个儿子,但是婚姻不太幸福,这些年一直想离婚,可男方就是拖着,不同意。现在他们分居已经两年多了,姐姐想起诉离婚,问我有没有律师朋友,想咨询一下。
认识的律师倒是有,但关系一般,我不好意思打扰,也担心人家不给面子。前段时间因为朋友,接触过离婚诉讼,当时看了一些法律条款,对离婚诉讼多少知道点,所以姐姐就和我聊了聊。
姐姐在外地打工,有收入,可以不要财产,底线是小儿子判给她,麻烦的是在老家当地诉讼怕男方纠缠,影响家里人,在异地诉讼需要的材料繁杂,最重要的是男方不同意离婚。
如果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第一次诉讼一般会判不离,至少6个月后,才能再起诉,第二次起诉一般都会判离。
姐姐觉得麻烦,感觉别人离婚那么简单,为啥到她这这么难。
我告诉她能不起诉就别起诉,最好是协议离婚,告诉她要利用好自己的筹码,怎样以进为退,如何谈判,告诉她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半途而废,要有这个婚一定离的姿态。
姐姐说她自己从小就压抑,是个软柿子,怕吵架,气自己没用。
我开玩笑说,不行你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他家也受不了!方法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你的勇气和魄力,别怕事,越怕越不行,试着活活不一样的自己!
这时正好朋友打来电话叫我出去,就没再和姐姐聊。等到中午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她发的动态:难道你们真想逼我走绝路吗?我死了你们高兴吗?
一下子,我蒙了!
看了一下发送时间,正好是我和她聊天结束之后,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又做错了一件事。我没想到自己的建议,居然有了这样的后果!
虽然姐姐用了“你们”,但肯定包括我啊!
我以为自己了解人性,以为自己知道问题的根源,事实上都是我的自以为是!
姐姐只是咨询,我何必说那么多建议呢?我真的了解情况吗,我能做到感同身受吗?初心再好,可对方接受不了,又有什么用呢?
还是自己没有把握好分寸,是自己没有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是自己一厢情愿让建议变成了逼迫,本想帮她却成了害她。
有时候想想自己挺装逼的,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别人!
这是病,得治!
记得前段时间,一个老同学和父亲因为处对象的事吵架,和我闲聊。我明知道他心情不好,需要安慰,需要理解,可我说着说着,又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了他一顿。
我告诉他,要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轻易发脾气,要多和父母沟通,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本意是希望他能解决问题,希望他能和父母好好相处,这一点我想老同学也能理解,但问题是我说的那些,他能接受吗?即使接受了,能做到吗?
我又自以为是了!
即便我说的话有些道理,可如果选择的对象不对,选择的时机不对,说话的方式不对,其实说啥都是无用的。
有些人和你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烦恼,并不是需要你帮他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只是想找个人聊聊而已,他们只是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这个时候,你只需做好一个倾听者就够了。
道理都懂,可有时候自己还是控制不住,尤其是遇到自己在乎的人。在乎他就会希望他好,希望他好就会不自觉的想为他做点什么。于是便有了“自以为是”,有了“我这都是为你好”!
只是这种想法往往忽略了什么才是真正适合的“为你好”!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舒服的样子活着,多年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岂能几句话就能改变!
想一想别人劝自己的时候,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东西,自己认识不到,谁也改变不了!
突然就想起那年火车里遇到的老头,应该尊称老前辈。路上,他给我们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谈了一些人生感触,具体原话我记不得了,但大体意思,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第一句:少管别人的家事,管好了没你啥事,管不好落一身不是。
第二句:少给别人提建议,提了做到了,那是人家自己本事,提了做不到,那是给自己找事!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人生偶记(renshengouji)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