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蠢哭的一次退赛—记止步于CP14的2015年HK168(一)
即使距离做出退赛决定的周日下午已经过去了将近48小时,不再处于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状态,也从当时悔恨、自责、懊恼的情绪中平复下来,但我依然无法确定那时的退赛决定,是否为一个理性、正确的选择。
我甚至无法回忆起来,那时的我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在距离下一个赛事关门点只有12公里,还有3个多小时富余时间,因为手机耗尽电力无法导航四处奔跑找不到路标,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而满山都是猴子,问路人到底离大埔道还有多远时,在金山道和卫径上下来回跑了两趟时,是否已经做到了尽力而为。
因为尽力是我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也是赛前对自己的唯一要求。
一、为什么中止比赛
没能完赛并不可惜,但可怕的是弃赛。如果是在有体力的情况下自己弃赛,这一点我无法容忍,我能接受只能是权衡过风险,为了避免半途迷路在山上无电量无法求救选择弃赛。因为前面的赛程我拼得很辛苦,也得到了很多人帮助,如果有那么一丝希望能完赛,我不应该主动放弃。
但我无法回到29日下午,无法告诉我自己,当我从13:44:45在CP13金山道打完卡,焦急的四处寻找168白色路标以及麦径(M101-M099)路标时,我实际上是穿行在卫径(W066-047)之间。而由于手机没电,无法查看轨迹,又因为大会路标严重缺失,所以我根本是慌不择路,最后只能是作出回到金山道,再沿着金山道走出去路口,打车到终点领取物品的举措。
虽然,在沿着金山道往路口走的那一段路,我还做出了向路人借充电宝和借手机,企图打电话给朋友,让他赶紧给我送充电宝的努力。如果那时能够联系上他,拿到充电宝,有了轨迹我还是愿意继续跑到被关门,但是,朋友的号码只存在手机,想借路人手机上网查,但金山道没有网络信号!而我居然忘了把他的手机号码抄下来!
这时我真的被我惊人的愚蠢给惊呆了。
而且,事后回想,我其实是有好几次机会拿到充电宝的:
1.当我在CP6-cp7迷路后往大帽山拼命奔跑时,给朋友打电话时,应该说清楚让他第二天早点送过来的。
2.在CP11中转站,跟BONO同学聊了几句,那时应该问他有无充电宝的。
3.在CP12碰见由全程转半程的罗前辈时,我在打完卡后应该往回走,向他借手机甚至充电宝的。
4.即使在CP13—14赛段真的迷路,但我仍有机会找到路,在天黑之前的CP14于关门时间5:30前打卡,见到朋友并拿到充电宝……
5.也是我最不愿意去想的一点,那就是即使我没有导航,我都可以找到路,并且完赛(但是这个设想太残酷了,我不太忍心这样严苛自己)。而且万一真的迷路被困在山里呢?那我家人岂不是就会在本港台或翡翠台上见到“年轻女子独自外出爬山被猴子抢劫,手机无电深夜滞留岩洞”的新闻?那其实应该是来香港参加马拉松的我应该怎么跟老妈交代马拉松为什么会跑到山上去呢?
(12月2日午休补充:又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思考,我发现其实那天下午只要我下定决心往前跑,即使中途迷路几次,考虑太阳还未下山,应该可以找到路在下午5点抵达CP14并见到朋友拿到充电宝吃到青椒炒豆腐秋葵等私人补给装满饮料继续前行嫁给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不,是抵达终点戴上小奖牌。我去!大概是因为从CP9之后就没吃过东西,血糖骤降,智商下降得太猛了。要吸取教训啊。)
总而言之,白白放过了这么多次机会,当我在酒店见到朋友后,拿出纸和笔两人画图分析时,我才发现当时确实是脑袋短路了,其实时间还有(除了CP12就是踏着关门的点跑过),如果冷静下来还是能想到办法的。
而之所以当时脑残,主要有几个原因,但首先还要从HK168的赛事特点说起。
二、HK168赛事的特点
注意了,同学们,HK168不是一般的越野赛,它是一个生存大挑战越野赛,具有以下特点:
A.关门时间短。当全世界的百英里赛事关门时间为46小时时,它别出心裁的设定为38小时,并且每个赛段全程关门时间比半程都要快半小时。
B.路标丝带缺失严重。赛道总长约168公里,翻越几十座山峰,累积爬升8200米,下降8060米,限时38小时内完成。在这样险峻的赛道上,路标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居然很多岔路口都没有明显路标和丝带,如果没轨迹导航,你只能连蒙带猜往前跑,碰碰运气。我在这种情况下跑完了CP8-CP9,CP12-13,跑得那种心慌意乱估计也是后来不想继续的主要原因之一。
C.夜间赛段没有反光条。我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组委会要冒着让选手夜间迷路在山上的可能性去节约这个成本。赛后跟赛事总监提意见时,他说:其实拐弯处还是有一点的。
D.补给寒碜。起点和终点之前有15个Checkpoint检查点,每个检查点之间大约10公里左右。在我跑过的13个检查站,只有中转站和CP8有杯面,汤只在CP5见过一次,运动饮料只有一半CP站才有。食物在CP3之后才提供,而且永远就是甜饼干、提子包和香蕉这三剑客。其中香蕉在CP10每人只能拿一根。但好歹我们至少交了1000元的报名费啊。
当然,我事先也知道是这个状况,因此自己还算有点准备补给,但实在架不住距离长,所有食物和饮料都是甜滋滋的,自带的能量胶是甜的,运动饮料是甜的,面包也是甜的,我虽然嚼了口香糖,但也在CP9之后彻底放弃了补给站的食物,因为我再吃这些感觉自己快要溺死在糖海里。
综上,参加HK168,你不是能跑就行,你还要会导航,找路标,猜路线,自备168公里的食物饮料补给等等,考验的是户外生存大挑战技能,我觉得很能锻炼人。当然,这都是我赛中才意识到的,而之前,我虽然有听闻,但真的没有料想到会这么溃不成军,而最主要原因,就是我赛前准备不足。
三、赛前准备
1.关于导航。
这是我的弱项。其实开始玩户外和越野以来,我就想学会这个,但一直没有下狠心去学。所以这次即使是在手机里下载了ourx、六只脚等app,也把168轨迹导进去了,但对于如何在比赛中查看实际比赛路程与轨迹的偏差还不是很熟悉,而且我也发现手机用导航耗电量惊人,所以我的打算是发现自己迷路了,再现场定位,查看与比赛路线的偏差。
这个情况跟朋友说了之后,他推荐了runkeeper软件并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帮我把轨迹导进去了。但我由于在CP3-4赛段跟北京的无名跑,他一直用手机导航,所以我就没开(北京的哥们“无名”和“重光”,如果你们碰巧看到这篇文章,请联系我。他们的事情我后头再说),结果在CP6-7,也就是从梧桐寨前往大帽山路上居然误入瀑布群看瀑布去了!最后只能折返,这次迷路耗费了近2个多小时,导致我只有15分钟就差点要被关在CP7。
后来我是在比赛途中学会如何导航的,之前两个周末试用导航软件研究了半天都没搞清到底怎么跑(也跟runkeeper在大陆信号不佳有点点关系),其实周末拉练经常见到CBN大神,但我都没请教……唉,对此我有点吐槽无力了。
2.关于手机电量和充电宝。
为什么我带了两个充电宝却将其放终点而不是中转站,并且带在身上的那个在中途还跟朋友交换了更小毫安的这件事情简直就是个迷。如果让心理学家来分析,那就是我潜意识就不想让自己完赛……我只能这么想,因为尽管中转站寄存包很小但毕竟能塞进去,充电宝很重但即使背上两个就能拉慢我本来就像蜗牛般的速度吗?
所以我只能说一切症状都指向我不想完赛的潜意识。
3.完赛意愿。
赛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跑168,我憋了半天也想不出理由,只能说是想把自己体能和精神逼到极限,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吧(我去,你是准备看自己好戏啊)。所以我到底想不想完赛?
我应该想完赛,毕竟跑完了百公里再跑个百英里不是很理所当然吗?香港百英里跑完了就跑日本百英里,然后UTMB还会远吗?巨人之旅身边的人不是也有BONO完赛了吗?
但实际上我到底是否想要这样的生活呢?周末上山训练,减少与家人朋友相处;旅行经费挪去买装备和机票;读书刷剧听歌看演出时间都挪去跑步了,作为一个有点追求的资深文青没有了这些生活还有乐趣吗?再说工作业务上也该好好努力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清楚,原本我想跑完HK168休息一下,玩玩徒步,如果这次完赛了我就可以至少走个马丘比丘再作决定。
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啊,我是否其实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我是否除了安逸的生活之外还有其他想法呢?难道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个疑问,然后企图在HK168这场赛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4.训练不足。大概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今年几乎没跑过长距离拉练,都是半天进山就回家。然后在最关键的9月份还出去旅行了十来天,我一直不想让比赛打乱我的生活节奏,可是到头来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EBC徒步时同伴们因饮食和路程什么的抱怨时,我却想这简直太舒服了,玩户外就应该这样啊。
(未完待续)
被自己蠢哭的一次退赛—记止步于CP14的2015年HK168(二):
https://www.douban.com/note/527136949/
被自己蠢哭的一次退赛—记止步于CP14的2015年HK168(完):
https://www.douban.com/note/528189317/
我甚至无法回忆起来,那时的我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在距离下一个赛事关门点只有12公里,还有3个多小时富余时间,因为手机耗尽电力无法导航四处奔跑找不到路标,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而满山都是猴子,问路人到底离大埔道还有多远时,在金山道和卫径上下来回跑了两趟时,是否已经做到了尽力而为。
因为尽力是我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也是赛前对自己的唯一要求。
![]() |
一、为什么中止比赛
没能完赛并不可惜,但可怕的是弃赛。如果是在有体力的情况下自己弃赛,这一点我无法容忍,我能接受只能是权衡过风险,为了避免半途迷路在山上无电量无法求救选择弃赛。因为前面的赛程我拼得很辛苦,也得到了很多人帮助,如果有那么一丝希望能完赛,我不应该主动放弃。
但我无法回到29日下午,无法告诉我自己,当我从13:44:45在CP13金山道打完卡,焦急的四处寻找168白色路标以及麦径(M101-M099)路标时,我实际上是穿行在卫径(W066-047)之间。而由于手机没电,无法查看轨迹,又因为大会路标严重缺失,所以我根本是慌不择路,最后只能是作出回到金山道,再沿着金山道走出去路口,打车到终点领取物品的举措。
虽然,在沿着金山道往路口走的那一段路,我还做出了向路人借充电宝和借手机,企图打电话给朋友,让他赶紧给我送充电宝的努力。如果那时能够联系上他,拿到充电宝,有了轨迹我还是愿意继续跑到被关门,但是,朋友的号码只存在手机,想借路人手机上网查,但金山道没有网络信号!而我居然忘了把他的手机号码抄下来!
这时我真的被我惊人的愚蠢给惊呆了。
而且,事后回想,我其实是有好几次机会拿到充电宝的:
1.当我在CP6-cp7迷路后往大帽山拼命奔跑时,给朋友打电话时,应该说清楚让他第二天早点送过来的。
2.在CP11中转站,跟BONO同学聊了几句,那时应该问他有无充电宝的。
3.在CP12碰见由全程转半程的罗前辈时,我在打完卡后应该往回走,向他借手机甚至充电宝的。
4.即使在CP13—14赛段真的迷路,但我仍有机会找到路,在天黑之前的CP14于关门时间5:30前打卡,见到朋友并拿到充电宝……
5.也是我最不愿意去想的一点,那就是即使我没有导航,我都可以找到路,并且完赛(但是这个设想太残酷了,我不太忍心这样严苛自己)。而且万一真的迷路被困在山里呢?那我家人岂不是就会在本港台或翡翠台上见到“年轻女子独自外出爬山被猴子抢劫,手机无电深夜滞留岩洞”的新闻?那其实应该是来香港参加马拉松的我应该怎么跟老妈交代马拉松为什么会跑到山上去呢?
(12月2日午休补充:又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思考,我发现其实那天下午只要我下定决心往前跑,即使中途迷路几次,考虑太阳还未下山,应该可以找到路在下午5点抵达CP14并见到朋友拿到充电宝吃到青椒炒豆腐秋葵等私人补给装满饮料继续前行嫁给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不,是抵达终点戴上小奖牌。我去!大概是因为从CP9之后就没吃过东西,血糖骤降,智商下降得太猛了。要吸取教训啊。)
总而言之,白白放过了这么多次机会,当我在酒店见到朋友后,拿出纸和笔两人画图分析时,我才发现当时确实是脑袋短路了,其实时间还有(除了CP12就是踏着关门的点跑过),如果冷静下来还是能想到办法的。
而之所以当时脑残,主要有几个原因,但首先还要从HK168的赛事特点说起。
二、HK168赛事的特点
注意了,同学们,HK168不是一般的越野赛,它是一个生存大挑战越野赛,具有以下特点:
A.关门时间短。当全世界的百英里赛事关门时间为46小时时,它别出心裁的设定为38小时,并且每个赛段全程关门时间比半程都要快半小时。
B.路标丝带缺失严重。赛道总长约168公里,翻越几十座山峰,累积爬升8200米,下降8060米,限时38小时内完成。在这样险峻的赛道上,路标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居然很多岔路口都没有明显路标和丝带,如果没轨迹导航,你只能连蒙带猜往前跑,碰碰运气。我在这种情况下跑完了CP8-CP9,CP12-13,跑得那种心慌意乱估计也是后来不想继续的主要原因之一。
C.夜间赛段没有反光条。我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组委会要冒着让选手夜间迷路在山上的可能性去节约这个成本。赛后跟赛事总监提意见时,他说:其实拐弯处还是有一点的。
D.补给寒碜。起点和终点之前有15个Checkpoint检查点,每个检查点之间大约10公里左右。在我跑过的13个检查站,只有中转站和CP8有杯面,汤只在CP5见过一次,运动饮料只有一半CP站才有。食物在CP3之后才提供,而且永远就是甜饼干、提子包和香蕉这三剑客。其中香蕉在CP10每人只能拿一根。但好歹我们至少交了1000元的报名费啊。
当然,我事先也知道是这个状况,因此自己还算有点准备补给,但实在架不住距离长,所有食物和饮料都是甜滋滋的,自带的能量胶是甜的,运动饮料是甜的,面包也是甜的,我虽然嚼了口香糖,但也在CP9之后彻底放弃了补给站的食物,因为我再吃这些感觉自己快要溺死在糖海里。
综上,参加HK168,你不是能跑就行,你还要会导航,找路标,猜路线,自备168公里的食物饮料补给等等,考验的是户外生存大挑战技能,我觉得很能锻炼人。当然,这都是我赛中才意识到的,而之前,我虽然有听闻,但真的没有料想到会这么溃不成军,而最主要原因,就是我赛前准备不足。
三、赛前准备
1.关于导航。
这是我的弱项。其实开始玩户外和越野以来,我就想学会这个,但一直没有下狠心去学。所以这次即使是在手机里下载了ourx、六只脚等app,也把168轨迹导进去了,但对于如何在比赛中查看实际比赛路程与轨迹的偏差还不是很熟悉,而且我也发现手机用导航耗电量惊人,所以我的打算是发现自己迷路了,再现场定位,查看与比赛路线的偏差。
这个情况跟朋友说了之后,他推荐了runkeeper软件并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帮我把轨迹导进去了。但我由于在CP3-4赛段跟北京的无名跑,他一直用手机导航,所以我就没开(北京的哥们“无名”和“重光”,如果你们碰巧看到这篇文章,请联系我。他们的事情我后头再说),结果在CP6-7,也就是从梧桐寨前往大帽山路上居然误入瀑布群看瀑布去了!最后只能折返,这次迷路耗费了近2个多小时,导致我只有15分钟就差点要被关在CP7。
后来我是在比赛途中学会如何导航的,之前两个周末试用导航软件研究了半天都没搞清到底怎么跑(也跟runkeeper在大陆信号不佳有点点关系),其实周末拉练经常见到CBN大神,但我都没请教……唉,对此我有点吐槽无力了。
2.关于手机电量和充电宝。
为什么我带了两个充电宝却将其放终点而不是中转站,并且带在身上的那个在中途还跟朋友交换了更小毫安的这件事情简直就是个迷。如果让心理学家来分析,那就是我潜意识就不想让自己完赛……我只能这么想,因为尽管中转站寄存包很小但毕竟能塞进去,充电宝很重但即使背上两个就能拉慢我本来就像蜗牛般的速度吗?
所以我只能说一切症状都指向我不想完赛的潜意识。
3.完赛意愿。
赛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跑168,我憋了半天也想不出理由,只能说是想把自己体能和精神逼到极限,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吧(我去,你是准备看自己好戏啊)。所以我到底想不想完赛?
我应该想完赛,毕竟跑完了百公里再跑个百英里不是很理所当然吗?香港百英里跑完了就跑日本百英里,然后UTMB还会远吗?巨人之旅身边的人不是也有BONO完赛了吗?
但实际上我到底是否想要这样的生活呢?周末上山训练,减少与家人朋友相处;旅行经费挪去买装备和机票;读书刷剧听歌看演出时间都挪去跑步了,作为一个有点追求的资深文青没有了这些生活还有乐趣吗?再说工作业务上也该好好努力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清楚,原本我想跑完HK168休息一下,玩玩徒步,如果这次完赛了我就可以至少走个马丘比丘再作决定。
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啊,我是否其实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我是否除了安逸的生活之外还有其他想法呢?难道我心里一直有这么个疑问,然后企图在HK168这场赛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4.训练不足。大概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今年几乎没跑过长距离拉练,都是半天进山就回家。然后在最关键的9月份还出去旅行了十来天,我一直不想让比赛打乱我的生活节奏,可是到头来我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EBC徒步时同伴们因饮食和路程什么的抱怨时,我却想这简直太舒服了,玩户外就应该这样啊。
(未完待续)
被自己蠢哭的一次退赛—记止步于CP14的2015年HK168(二):
https://www.douban.com/note/527136949/
被自己蠢哭的一次退赛—记止步于CP14的2015年HK168(完):
https://www.douban.com/note/528189317/
沙丁鱼2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假期训练日记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阅读笔记(3)|多维空间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阅读笔记(2)|平行宇宙 (2人喜欢)
- 量子力学与不确定性|阅读笔记(1) (1人喜欢)
- 社恐的晨跑日常3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