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笔记之三
7. 第七篇名为仲尼。此篇首先论述仲尼门徒羞称齐桓公,以其行霸道而非王道。王道与霸道之别,在于是否行仁政。后三段论述君子如何处高位而身安,如孔子说,巧而好度毕节,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
8. 第八篇名为儒效,论述了大儒对于国家社会的重大贡献。周公继文武之业,扶持成王,功成而身退,名高而不居,诚为古代中国之华盛顿也。华夏民族幸乃有如此人物,开一代大儒传统,创周朝八百年基业,亦奠定汉文明的根基。千年以降,此等精神一脉传承。此篇同时指出大儒性情并非天生,而是由于后天化性移情积累而得,人人可以积善而全尽以达圣人境界。
8. 第八篇名为儒效,论述了大儒对于国家社会的重大贡献。周公继文武之业,扶持成王,功成而身退,名高而不居,诚为古代中国之华盛顿也。华夏民族幸乃有如此人物,开一代大儒传统,创周朝八百年基业,亦奠定汉文明的根基。千年以降,此等精神一脉传承。此篇同时指出大儒性情并非天生,而是由于后天化性移情积累而得,人人可以积善而全尽以达圣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