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在谈品位,其实只是在缴智商税
你以为自己在谈品位,其实只是在缴智商税
寺主人
寺主人
前微软交互设计师
发表时间:2015-12-03 07:45:50
80
字号:A-AA+
关键字: 品位时尚潮流阔腿裤2015年秋冬单品
1.
我一直用的大卫杜夫的冷水,我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周围也很少有人会讨厌。今年夏天的时候参加一个活动。一个自称“对时尚非常有sense”的男生说:“你用的是冷水吧。”
我说:“对。”
然后他一脸很惊讶的表情说“哎呀,想不到你会用这种街香!”
我也很惊讶:“嗯?为什么?”
他嘴角划过一丝不屑:“不都是应该用祖马龙自己调配么?”
这样的事情偶有发生,当你以一个所谓“时尚KOL”的身份参加一些活动,就会有人根据他们对“时尚”的理解来问你:
“你居然没有Christian Louboutin的那个口红?”
“哎?你为什么连耳洞都没有?”
“为什么你不戴配饰?”
“为什么你……”
仿佛一定要是需要某些必需品或者某个特定品牌才能显示出你属于“时尚KOL”这个群体似的。很多声称自己热爱“时尚”的“达人”们,看了几本杂志,知道了几个牌子,被品牌故事洗了几次脑以后就忘记了自己原先穿衣打扮是为了什么。
2.
经常能看见街上穿着与自己气质长相完全不符的彩袜,巴洛克皮鞋,三件套,梳着铲车头的男生。并不是这风格有什么问题,穿成这样非常好看的男生大有人在,我也看到过穿着干净整齐版式合身三件套的男生,非常养眼。但或许是因为这些元素出现频率过高的缘故,让很多人误以为这种风格就是时尚,导致很多偏偏不适合这风格的男生也强行在模仿。
不知道他们在这么打扮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适不适合穿成这样,或者自己真的超级热爱这样。更多的是我觉得他们可能只是在想“哥简直时尚时尚最时尚了好嘛”,还有很多正在想“这样一定能吸引很多妹纸吧”。但或许在旁人看来只是不伦不类的做作,女生见了就想逃的效果。
明明喜欢喝甜酒,却因为看了几篇“男人9瓶高品位红酒”这类文章,误以为甜酒就是没有品位的象征,而去逼着自己喝自己不喜欢喝的酒。只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会选酒”,强忍着喝下去,不忘还要用“酒体丰满”“单宁成熟”这样的词来点评赞美一句,看到别人喝便宜的甜酒,就暗自摇头。
借用以前流行的一句话:
时尚杂志就是月薪三千编辑在教月薪一万的人如何过月薪十万人的生活。
3.
“唤起需求”,这是八十年代就被广告业所熟知的词。原本没有的需求,通过设立一个消费者倾慕的群体,将品牌与该群体绑定,于是观众便想要过那样的生活,关联到想要那样的产品,达到唤起需求,所谓“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这个原理。
商家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新的产品卖点,努力让你觉得自己先前的使用的品牌或者产品很低劣,给你植入新的品牌故事和仪式感。利益相关的媒体自然全力以赴配合商家大打品牌战略。
如果你不够了解你自己,不够了解一件商品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如何使用,很容易就被这样牵着鼻子跑。“意见领袖”给你种草,你就买,给你种草,你就买,买了如果不向别人普及一下这个品牌还会心有不甘。
单说“自己喜欢就是品位好”是不负责任的,只要随便穿穿随便吃吃即可,这样也无需来谈论“品位”,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但如果我们要来谈品位,品位固然有高低。但绝对不会是“你还没买这个牌子你就out了”,穿什么今年“必买单品”,买了什么牌子的表。品位也不是知道几家别人不知道冷门餐馆的地址和招牌菜,牛排必须要Medium Rare,什么奶酪必须配什么酒。
你就是喜欢吃Well Done胜过Medium Rare,何必遵循“专家”说的几分熟才好吃?你的舌头又不是长在别人嘴里的。你的身材就是适合穿小脚裤而非穿阔腿裤,何必在乎杂志上说“小脚裤out了,阔腿裤才是王道”?你的环境就是T恤牛仔裤而非西装革履,若非自己强烈喜爱,何必非要因为“时尚专家”的建议,Overdressed穿着三件套坐在电脑前敲代码?
品位是一个人对自己、对环境和对精神或物质的了解程度,善于使用精神或物质达到对前两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悦己,悦人,才是好品味。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女神进化论”:hibetterme,成为更好的自己)
寺主人
寺主人
前微软交互设计师
发表时间:2015-12-03 07:45:50
80
字号:A-AA+
关键字: 品位时尚潮流阔腿裤2015年秋冬单品
1.
我一直用的大卫杜夫的冷水,我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周围也很少有人会讨厌。今年夏天的时候参加一个活动。一个自称“对时尚非常有sense”的男生说:“你用的是冷水吧。”
我说:“对。”
然后他一脸很惊讶的表情说“哎呀,想不到你会用这种街香!”
我也很惊讶:“嗯?为什么?”
他嘴角划过一丝不屑:“不都是应该用祖马龙自己调配么?”
这样的事情偶有发生,当你以一个所谓“时尚KOL”的身份参加一些活动,就会有人根据他们对“时尚”的理解来问你:
“你居然没有Christian Louboutin的那个口红?”
“哎?你为什么连耳洞都没有?”
“为什么你不戴配饰?”
“为什么你……”
仿佛一定要是需要某些必需品或者某个特定品牌才能显示出你属于“时尚KOL”这个群体似的。很多声称自己热爱“时尚”的“达人”们,看了几本杂志,知道了几个牌子,被品牌故事洗了几次脑以后就忘记了自己原先穿衣打扮是为了什么。
2.
经常能看见街上穿着与自己气质长相完全不符的彩袜,巴洛克皮鞋,三件套,梳着铲车头的男生。并不是这风格有什么问题,穿成这样非常好看的男生大有人在,我也看到过穿着干净整齐版式合身三件套的男生,非常养眼。但或许是因为这些元素出现频率过高的缘故,让很多人误以为这种风格就是时尚,导致很多偏偏不适合这风格的男生也强行在模仿。
不知道他们在这么打扮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适不适合穿成这样,或者自己真的超级热爱这样。更多的是我觉得他们可能只是在想“哥简直时尚时尚最时尚了好嘛”,还有很多正在想“这样一定能吸引很多妹纸吧”。但或许在旁人看来只是不伦不类的做作,女生见了就想逃的效果。
明明喜欢喝甜酒,却因为看了几篇“男人9瓶高品位红酒”这类文章,误以为甜酒就是没有品位的象征,而去逼着自己喝自己不喜欢喝的酒。只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会选酒”,强忍着喝下去,不忘还要用“酒体丰满”“单宁成熟”这样的词来点评赞美一句,看到别人喝便宜的甜酒,就暗自摇头。
借用以前流行的一句话:
时尚杂志就是月薪三千编辑在教月薪一万的人如何过月薪十万人的生活。
3.
“唤起需求”,这是八十年代就被广告业所熟知的词。原本没有的需求,通过设立一个消费者倾慕的群体,将品牌与该群体绑定,于是观众便想要过那样的生活,关联到想要那样的产品,达到唤起需求,所谓“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就是这个原理。
商家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新的产品卖点,努力让你觉得自己先前的使用的品牌或者产品很低劣,给你植入新的品牌故事和仪式感。利益相关的媒体自然全力以赴配合商家大打品牌战略。
如果你不够了解你自己,不够了解一件商品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如何使用,很容易就被这样牵着鼻子跑。“意见领袖”给你种草,你就买,给你种草,你就买,买了如果不向别人普及一下这个品牌还会心有不甘。
单说“自己喜欢就是品位好”是不负责任的,只要随便穿穿随便吃吃即可,这样也无需来谈论“品位”,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但如果我们要来谈品位,品位固然有高低。但绝对不会是“你还没买这个牌子你就out了”,穿什么今年“必买单品”,买了什么牌子的表。品位也不是知道几家别人不知道冷门餐馆的地址和招牌菜,牛排必须要Medium Rare,什么奶酪必须配什么酒。
你就是喜欢吃Well Done胜过Medium Rare,何必遵循“专家”说的几分熟才好吃?你的舌头又不是长在别人嘴里的。你的身材就是适合穿小脚裤而非穿阔腿裤,何必在乎杂志上说“小脚裤out了,阔腿裤才是王道”?你的环境就是T恤牛仔裤而非西装革履,若非自己强烈喜爱,何必非要因为“时尚专家”的建议,Overdressed穿着三件套坐在电脑前敲代码?
品位是一个人对自己、对环境和对精神或物质的了解程度,善于使用精神或物质达到对前两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悦己,悦人,才是好品味。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女神进化论”:hibetterme,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