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记、新闻及网页收藏
伊斯兰教滋生了敌对情绪和社会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孕育了伊斯兰?恐怕不管自封是左还是右的铁血小将们,心中的答案都是前者。我嘛,作为一个柿油派老狗,答案当然是老一套: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
根据,就是最近看到的这个关于“基要派摩门教”的新闻。故事里的摩门教社区反对现代价值、主张一夫多妻、儿童接受宗教教育、警察机构行使意识形态职能、社区内部充斥财产人身侵害……听上去真是太熟悉了。以至于有人真的写了一本书,说摩门教就是“美国本土的伊斯兰教”。
在这个维基词条中我们可以看到,摩门教的许多核心主张,与伊斯兰不谋而合。他们都是次生宗教,是在某个古老宗教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他们都回应新生群体(中东部落,美国边民)渴望共同的身份认同的需要,都包含对自身持续的政治经济相对弱势状态的反抗。在神学上,他们都包含先知受感应而开始传教的过程,也都面临着内部领导权的纷争;都规定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显然,相比起来,同一词条中所列出的那些区别,反倒是可有可无的神学细节。
至于外部环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贫瘠荒凉的自然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需要依靠血缘关系互相扶持、小社群对外部文化的排斥、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的机会等……幸而美国总体上是个开放社会,摩门教最终没有能成势,但我们依然能从美国新教的基要派身上看到这些特点。
总而言之,我认为伊斯兰教的种种特点,是被其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所塑造的,当然它也进一步地影响了外部环境(比如用敌对换来敌对),但谁先谁后必须明确:社会存在塑造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哺社会存在。这个结论虽然草率,但却是进一步研究的好起点。而且比起那些什么人种决定论、文化决定论、西方万能论、王师永远正确论来说,要谦虚的多。
最后,一个很欢乐的新闻,美国最著名的摩门教大学——杨柏瀚大学的夏威夷分校,诞生了第一位非摩门教的学生会长。
是的,你没猜错,他是个穆斯林。
根据,就是最近看到的这个关于“基要派摩门教”的新闻。故事里的摩门教社区反对现代价值、主张一夫多妻、儿童接受宗教教育、警察机构行使意识形态职能、社区内部充斥财产人身侵害……听上去真是太熟悉了。以至于有人真的写了一本书,说摩门教就是“美国本土的伊斯兰教”。
在这个维基词条中我们可以看到,摩门教的许多核心主张,与伊斯兰不谋而合。他们都是次生宗教,是在某个古老宗教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他们都回应新生群体(中东部落,美国边民)渴望共同的身份认同的需要,都包含对自身持续的政治经济相对弱势状态的反抗。在神学上,他们都包含先知受感应而开始传教的过程,也都面临着内部领导权的纷争;都规定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显然,相比起来,同一词条中所列出的那些区别,反倒是可有可无的神学细节。
至于外部环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贫瘠荒凉的自然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需要依靠血缘关系互相扶持、小社群对外部文化的排斥、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的机会等……幸而美国总体上是个开放社会,摩门教最终没有能成势,但我们依然能从美国新教的基要派身上看到这些特点。
总而言之,我认为伊斯兰教的种种特点,是被其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所塑造的,当然它也进一步地影响了外部环境(比如用敌对换来敌对),但谁先谁后必须明确:社会存在塑造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哺社会存在。这个结论虽然草率,但却是进一步研究的好起点。而且比起那些什么人种决定论、文化决定论、西方万能论、王师永远正确论来说,要谦虚的多。
最后,一个很欢乐的新闻,美国最著名的摩门教大学——杨柏瀚大学的夏威夷分校,诞生了第一位非摩门教的学生会长。
是的,你没猜错,他是个穆斯林。
-
LEJ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16 16:24:21
-
鼋鸣鳖至/来去无踪@我叫刘亚玲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3 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