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乡愁 舌尖上的油焖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乡愁,于我,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受,驱车回老家一个半小时,可在小时候,却也是一段漫长的距离。4岁离开老家,跟着城里的娃一起读书、长大,但每每回到那个青山绿水的故乡,总忘不掉自己流淌着的大山里的血液。回想起走过的岁月,身上似乎早已没有了老家的印记,属于当地的方言,我也只能是听听而已。可唯一忘不掉的是,属于老家的那些味道。
与20多年前相比,老家早已焕然一新,修葺一新的道路,因蒋介石原配毛福梅而闻名的古村吸引了不少人气,还有因为清澈的溪水而开发出的漂流项目,让原本还算比较偏僻的小村愈发热闹。可我最爱的始终是那一片又一片的竹林,在林间嬉戏耍闹,扛起一把小锄头,寻找正要露出来的笋尖儿,激发了所有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童趣。
每年4月份的清明时节,总要跟着长辈回一趟老家,那时候,家家户户会飘出来同一种香味,每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忙碌得剥着笋皮,露出洁白的笋肉,春天,也成了村里挨家挨户收获的季节。烧制油焖笋装罐,也许算是一种独特的发明,保留笋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却能让笋保存整整一年。记忆中,这个时候,也是舅舅家最热闹的时候,许多邻里都会来借用舅舅家的大灶,把所有的原材料放到锅里,烧上个七八个小时,时间越久,笋也就越入味。而我每每闻到这个味道,总忍不住要偷偷先去尝几口,似乎怎么也吃不够。
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全家人幸福团聚的时刻。记得小时候,几个小孩在大妈妈家吃饭,最受欢迎的竟也是这盘油焖笋,也许是大妈妈的手艺比较高超,总感觉能烧出不一样的味道,几个小孩围着这一盘菜,两口饭一块笋,吃的有滋有味。一旁的大人都会好奇的嗔怪,家里笋最多,居然还会抢起来。现在想想,该是一起抢着吃的感觉最棒,亦或是很难再这样热闹团聚的记忆值得回味吧。
回到老家,随处都可以倾听大自然的诉说,听虫鸣鸟叫,更体会着农家的鸡鸣而起的意义。凌晨四点,天微微亮,就听到舅舅要出发的声音,挣扎着起来,扛起锄头,走到山间,老家的山,所幸的都是低山,不需要爬,几步就能走到,然后慢慢清醒,开始劳作。劳动的快乐,也许真的很难言表,但是看着自己一支支的果实,就感觉了自己可以在山间跳舞。而舅舅的速度更是惊人,不一会,就满满的一袋。“最新鲜的,烧出来才最好吃。”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体会到了朴实的力量。
如今,老家的笋也慢慢走出村里,开始发往全国,我突然有种骄傲,作为大山儿女的骄傲,更感谢大山的赐予,这一番美味,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而我也认识了自己。老家的记忆,就是这样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无论我,在哪里。
与20多年前相比,老家早已焕然一新,修葺一新的道路,因蒋介石原配毛福梅而闻名的古村吸引了不少人气,还有因为清澈的溪水而开发出的漂流项目,让原本还算比较偏僻的小村愈发热闹。可我最爱的始终是那一片又一片的竹林,在林间嬉戏耍闹,扛起一把小锄头,寻找正要露出来的笋尖儿,激发了所有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童趣。
每年4月份的清明时节,总要跟着长辈回一趟老家,那时候,家家户户会飘出来同一种香味,每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他们忙碌得剥着笋皮,露出洁白的笋肉,春天,也成了村里挨家挨户收获的季节。烧制油焖笋装罐,也许算是一种独特的发明,保留笋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却能让笋保存整整一年。记忆中,这个时候,也是舅舅家最热闹的时候,许多邻里都会来借用舅舅家的大灶,把所有的原材料放到锅里,烧上个七八个小时,时间越久,笋也就越入味。而我每每闻到这个味道,总忍不住要偷偷先去尝几口,似乎怎么也吃不够。
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全家人幸福团聚的时刻。记得小时候,几个小孩在大妈妈家吃饭,最受欢迎的竟也是这盘油焖笋,也许是大妈妈的手艺比较高超,总感觉能烧出不一样的味道,几个小孩围着这一盘菜,两口饭一块笋,吃的有滋有味。一旁的大人都会好奇的嗔怪,家里笋最多,居然还会抢起来。现在想想,该是一起抢着吃的感觉最棒,亦或是很难再这样热闹团聚的记忆值得回味吧。
回到老家,随处都可以倾听大自然的诉说,听虫鸣鸟叫,更体会着农家的鸡鸣而起的意义。凌晨四点,天微微亮,就听到舅舅要出发的声音,挣扎着起来,扛起锄头,走到山间,老家的山,所幸的都是低山,不需要爬,几步就能走到,然后慢慢清醒,开始劳作。劳动的快乐,也许真的很难言表,但是看着自己一支支的果实,就感觉了自己可以在山间跳舞。而舅舅的速度更是惊人,不一会,就满满的一袋。“最新鲜的,烧出来才最好吃。”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体会到了朴实的力量。
如今,老家的笋也慢慢走出村里,开始发往全国,我突然有种骄傲,作为大山儿女的骄傲,更感谢大山的赐予,这一番美味,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而我也认识了自己。老家的记忆,就是这样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无论我,在哪里。
![]() |
村里有了景区导向标 |
![]() |
清澈的溪水 |
![]() |
油焖笋在水蒸气封盖 |
![]() |
美味的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