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向北/非情节剧/
北方向北
一一为一个必将失败所写
人物
旅行者
锅炉工
望树孩子
老年替班
众昏睡旅客
(背景为广袤迷茫的雪原和一列老旧列车的内部)
场1雪原
镜头1(侧面视角)
起初一片荒凉的纯白色,风声似从远方吹刮飞旋到面前,一点一点声音清晰起来。(进入)
镜头2 与此同时,画面色调稍暗,出现灰色白色掺杂的颗粒和沿风的方向摆动发抖的细线(细雪的轨迹像一尾尾极纤细的鱼)。(似老电视画面)
背景逐渐浮现,远方山脉起伏绵延,是恍惚的铁青色或乌黑色。
镜头3 近处风雪稍歇,白色淡去,一棵枯树的轮廓开始显现——树不高大,部分发黑的棕褐色树皮像是经历过林火,已炭化。形状狰狞,铁一般的枯枝歪扭的通通刺向天空。在茫然一片的白色风雪之中,方圆几里视线所及之内,只有这一棵树像一个跪倒在地的人,将扭曲的胳膊擎向天空作索取状。
风雪起。
镜头4 脚踩积雪的吱嘎声由远及近响起(声音过渡),镜头中出现一个被风雪模糊的人形(侧影)——风雪中顶风前行的旅行者(摄影机位置不变,视角随其步伐旋动并推移,摆拍)人形逐渐清晰。(始终不靠近,不近不远的距离)
镜头5 /人像/(不进行面部特写,只是行走的侧影)
旅行者穿戴像是个越狱的逃犯,贴身穿着一件单薄的囚服,囚服被撕扯的不成样子,几处破口露出被冻的发红的皮肤。两件大衣被潦草的匆匆套在身上(因不合身而显得格外臃肿)一件黑色一件棕色但都同样破旧,两件衣服都大敞着怀,任冷风灌满,衣摆上下剧烈飘动。胸前覆盖一片落雪,晶莹莹的反射着艰难穿透云层的阳光。一块像拖把条的脏布给他当做围巾围在脖子上。在满目灰白色中,他戴着的那顶红色毡帽显得刺眼,他需左手紧紧摁住毡帽,否则不停息的劲风将会轻而易举把他的宝贝帽子卷走。而他的右手拄着一根拐棍,说的好听是拐棍,实际上好像就是从之前那棵树上折下的枯枝,拐棍弯弯扭扭像条冻僵的蛇。
镜头6 他身子前倾,一深一浅,步履缓慢,但不停止不中断。路过那棵树。不时被两侧突袭的疾风吹刮的打个趔趄。
镜头7 旅行者在风雪中缓缓走远,视线跟随他逐渐模糊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场2 列车锅炉房 (气氛燥热烦闷,给人以压抑感觉)
镜头1 灯光油腻昏暗,列车特有的呼吸声(镜头微晃动)
车厢内劣质烟草燃烧的烟雾和温热的水汽聚集在顶部,四壁被煤炭染成黑色,焦黑铁皮上的铆钉映着炉火忽闪忽闪的亮光。暗红的炉火在烟雾缭绕中流动。
(铲煤声,煤炭在炉中炸裂发出嗡嗡响声。)
镜头2
锅炉工赤着后背,光溜溜的脊梁蒙一层汗气,围着一条肮脏的皮质围裙,油渍反射火光,红光一跳一跳。俯身铲煤,煤炭落入火炉升起一阵转瞬即逝的火星。黝黑的肩膀随列车前行而左右摇晃。
镜头3 /人像/
锅炉工被炉中映出的红光照亮,普通人的面相。前额明显的横着几条深浅不一的皱纹,皱纹里是经年炭火烧熏形成的一条条黑线,汗雾贴在他的脸上,漫射出一层迷茫的橘黄色光晕。他的两颗眼珠浑浊,带着血丝和深深疲倦。
场3 雪原
镜头1(俯拍)一辆老式铁皮列车奔驰在空旷迷茫的雪原,周遭一片风雪烟雾弥漫。列车像是一张白纸上划过的一道黑色线条,又像是白色大地上撕裂又快速愈合的一道移动的细小伤口。
镜头2 (视角是沿列车前进方向靠近侧窗)风雪中,冒出的白雾瞬间就变作厚厚的冰霜封冻覆盖住车顶和车窗。(大风与列车摩擦产生的呼啸声中,车轮与轨道碰撞相轧的声音突兀孤独。)
*场1镜头7与场3镜头2之间平行蒙太奇切换,间隔五秒,直至场1镜头7中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的出现列车的汽笛声和模糊的飞驰的轮廓。
场4 列车锅炉房
镜头1锅炉工使劲铲了满满一铲子的煤,添进炉中,抬起头伸伸腰,将铁铲扔到一旁的煤堆上。晃动脖子,用手背擦去额头的汗珠,又在围裙上抹了抹手,将夹在耳朵上的还燃着的烟取下,用力深吸一口,呼出长长的烟雾,仿佛要将疲惫一并全部排出。而后慢慢移到乌黑墙壁边,打开一扇铁皮小窗(车厢并不是封闭的)
镜头2 纷飞的雪立即涌进车厢里,白亮的光线挤进昏暗中,清理出一小块空地,他鼻子里呼出团团白汽。锅炉工凝望远处,出神。
镜头3(将窗口作为镜框,视线透过窗子向外)
窗外白茫茫一片中,不远处有一个人踉跄步行的恍惚的身影,被如同撒盐的雪花冰粒大意粗略的掩盖着。
场5 雪原
镜头1 旅行者仍然艰难前行,脚下积雪已经因极度严寒冻成坚硬的冰凌,他行走的姿态已经将他的疲惫暴露无遗——他完全是在拖着沉重身子缓慢步行。再次路过那树,他没有驻足,全身重心倚在拐棍上,一步一步挪动——他的双脚已冻烂,麻木中的阵阵刺痛爬上他的面容,极度的懊丧在眉间眼中清晰可辨。
镜头2 /人像/(正面特写)
他用那块脏布将自己的脑袋尽可能的包裹得严实,睫毛上挂满了白霜,下面一双疲乏的眼布满血丝。脏布远远不够,无奈露出的耳朵通红,一碰仿佛就会掉下来。他在行走,热汽从破布缝隙中冒出又迅速消失。(喘息声被突出)那顶红色毡帽上已经积起一小撮白雪。
镜头3 他越发靠近铁路,列车的声音便越发清晰可闻,周围的雪花都因列车行驶而颤抖变形。他驻足抬头,眯起眼望着列车驶来的方向。
场6 列车锅炉房/雪原
镜头1 锅炉工的视线穿过小窗注视着越来越近的人影,燃着的香烟被遗忘在手指之间继续缭绕着烟。
镜头2(慢放)(视角是沿列车行进方向,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是列车,锅炉工的上身出现在小窗里,左侧是旅行者站立在风雪中。)
旅行者停在轨道旁,身子撑在拐棍上,稍有些歪,仰头,毡帽上的积雪掉落。锅炉工在窗内向下注视面前风尘仆仆的陌生人。
旅行者呼出白汽,窗户向外扩散白汽。
(一切声响止,仅留风声)
镜头3 旅行者面部(光线白亮)
突然以一种倨傲却可笑的姿态直挺挺的站立,将脑袋过分的仰起,死死盯住锅炉工的眼睛,眼神恶狠狠的(但深处藏不住自卑与畏惧),想要阻止任何有可能发生的询问。(骄傲/寂寞/像被玩伴们抛弃在一旁装冷眼相看的孩子)
镜头4 锅炉工面部(光线晦暗)
蹙起眉头,眼神中混杂着满满的疑惑和一丝钦慕,俯视旅行者。
镜头5 旅行者面部 (光线飘忽不定)
视线不自觉的摇晃了几下,不再仰视锅炉工(在锅炉工注视下感到压迫感),将头低下,沮丧的厌恶的将视线挪到一旁。
镜头6(列车声音增大,慢镜头结束)
列车继续加速前行,车轮碾过轨道上结成冰的积雪。(嘎吱破碎声,随后各种声响逐渐进入)
镜头7(旅行者身后视角)
旅行者依旧僵直站立,目送列车一节一节驶过,视线跟随最后一节车厢直到连声音也被吞没在无边弥漫的风雪中。
旅行者压了压红色毡帽,呼出长长的一口气,继续上路。刚一走动,风雪又大起来,漫漶了旅行者前进的身影。旅行者渐渐走远,消失在前方。
镜头8 (镜头下摇)曾经被充当拐棍的木棍从中间折断,木刺交叉着躺在铁轨上。看得见的雪砾走过,被截留在拐棍一侧。
场7 列车锅炉房
镜头1 锅炉工望着窗外漫无边际的辽远雪原,打了个寒颤。于是叹气,关上小窗,继续工作。
场8 雪原
镜头1 白茫一片的风声呼啸中,传来的一声响亮的汽笛声,而后耳边只有孤寂单调的风声。一个模糊人影在远处浮动,若隐若现。
场9 列车锅炉房
镜头1 锅炉工的替班推开门,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老人露出的胸膛骨瘦如柴,嶙峋的肋骨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皮,脊骨突出,背驼的令人惊心。老人一双浑浊的覆盖云翳的眼嵌在深深凹陷的眼眶里,焦黑皱缩的手不住的震颤。
镜头2 二人寒暄几句,老人咳嗽几声。锅炉工摘下漆黑的手套,他的手同样黑的如同两块焦炭,黑褐色纹路向更上的手臂蔓延,触目惊心的龟裂枯槁,手像鸡爪。
场10 列车车厢
镜头1 锅炉工穿过睡意沉沉的车厢,旅客们在暖洋洋甚至燥热的空气里睡得舒服。
镜头2 锅炉工注意到一个靠窗的孩子——那孩子正好奇的不断把玻璃上的哈气擦掉,又用手的温度融化窗户外覆盖的那层薄冰,小手通红却乐此不疲,见到锅炉工在看他,兴奋地在座位上蹦跳,朝锅炉工大叫:“树!树——树!”
锅炉工看看孩子,微笑。
镜头3 车厢过道尽头,一扇门通向外界,门前积攒了好像几世纪的杂物垃圾。门在风雪中吱呀摇晃,不时有风卷着雪花进入。
镜头4 锅炉工的喉结上下一动,走向前去,好像要打开门走出去。(脚步声在颠簸声中被突出,可加入有规律被放大的呼吸声或密密麻麻钟表滴答行走声)紧接着令人失望的毫不迟疑的向右转身。
锅炉工走到自己住的隔间门前。
推门。
*转场快,连接起场10镜头4和场11镜头1(即场10镜头4中锅炉工推开门,门中快速进入画面的是场11镜头1风雪迎面而来)
场11 雪原
镜头1 风雪迎面而来,没有了拐棍,旅行者步履越来越艰难、缓慢。突然旅行者被风吹刮得几近跌倒,伸出双手去扶地,头顶毡帽被风忽的一下卷走。旅行者惊讶地用双手捂住光溜溜还冒着热气的脑袋(脑袋上也似有炭一般的焦黑色的纹路蔓延),想摁住已经飞走的毡帽。
镜头2 旅行者有些不敢相信的呆滞的望着迅速在漫天弥漫的大雪中消失的红点。
镜头3 旅行者开始叱骂,伸出一根长长手指四处挥舞乱指,狂躁的叫嚷。骂声在风雪中被模糊,没人知道他破口大骂的是谁。
镜头4 旅行者的气急败坏以垂头丧气为结束,一番折腾后旅行者无可奈何继续前行。他已经到达了极限,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每一次呼吸对他来说仿佛都是一次艰难的挑战,痛苦和寒冷一齐刻骨铭心。
镜头5 他再次路过那树,搀扶着树干歇息(气喘声逐渐加大清晰),抬头仰望颤栗的树枝,出神。
镜头6 (视线穿过枝桠)前方似有村庄的灯火飘摇不定。
镜头7 旅行者的瞳孔因惊喜而扩大,冻僵的脸上肌肉横过来异样的扭曲着企图表达内心的激动亢奋,他的呼吸一下子有力而急促起来
镜头8 (镜头拉远)旅行者扶住树干动作像暴风雨中抓住桅杆眺望陆地的水手。(列车行驶声进入)
场12 隔间
镜头1 锅炉工推开门,一个狭小逼仄的小隔间在眼前呈现。锅炉工弯着腰摸黑点亮一盏熏黑的油灯,隔间没有窗户。
镜头2 (灯光晃动中的画 特写)昏黄的火苗随列车颠簸而忽大忽小,黯淡的火光跃动照见墙壁上一幅残缺了下半部分的画:
风雪过后,原野上安详静卧的村庄。
画已经有些年头,边边角角有翘起有缺损,灯光在泛黄的画纸上流动,氛围像黄昏。
镜头3 锅炉工坐在床上,凝视着画,出神。
场13 雪原
镜头1 旅行者亢奋的气喘声越来越大且急促,与风声并驾齐驱。他猛地直起身来。眼前村庄越来越清晰。他昂起头往前大垮了一步。
场14 隔间
镜头1 锅炉工收拾东西准备休息。车厢外凛冽的寒风从铁皮的缝隙中挤进来,在狭小的空间里发出近乎呜咽的声音。
镜头2(俯拍)锅炉工慢慢躺倒在床上,安详闭上眼,头陷进舒适的枕头里。
*转场快,同场10镜头4与场11镜头1之间。
场15 雪原
镜头1(俯拍)旅行者面朝下僵硬的扑倒在硬邦邦的雪地里,死。
镜头2(镜头上摇,视角由俯到平)越过旅行者倒下的尸体,一个村庄正安详静卧在雪后黄昏余晖之中,一派平安。像极了锅炉工隔间里的那幅画。
风雪骤然停止,最后一丝风声滑落进村庄背后余晖里。村庄背后仿佛还是风雪肆虐,隐约看见列车的轮廓飞快驶过。
剧终。
一一为一个必将失败所写
人物
旅行者
锅炉工
望树孩子
老年替班
众昏睡旅客
(背景为广袤迷茫的雪原和一列老旧列车的内部)
场1雪原
镜头1(侧面视角)
起初一片荒凉的纯白色,风声似从远方吹刮飞旋到面前,一点一点声音清晰起来。(进入)
镜头2 与此同时,画面色调稍暗,出现灰色白色掺杂的颗粒和沿风的方向摆动发抖的细线(细雪的轨迹像一尾尾极纤细的鱼)。(似老电视画面)
背景逐渐浮现,远方山脉起伏绵延,是恍惚的铁青色或乌黑色。
镜头3 近处风雪稍歇,白色淡去,一棵枯树的轮廓开始显现——树不高大,部分发黑的棕褐色树皮像是经历过林火,已炭化。形状狰狞,铁一般的枯枝歪扭的通通刺向天空。在茫然一片的白色风雪之中,方圆几里视线所及之内,只有这一棵树像一个跪倒在地的人,将扭曲的胳膊擎向天空作索取状。
风雪起。
镜头4 脚踩积雪的吱嘎声由远及近响起(声音过渡),镜头中出现一个被风雪模糊的人形(侧影)——风雪中顶风前行的旅行者(摄影机位置不变,视角随其步伐旋动并推移,摆拍)人形逐渐清晰。(始终不靠近,不近不远的距离)
镜头5 /人像/(不进行面部特写,只是行走的侧影)
旅行者穿戴像是个越狱的逃犯,贴身穿着一件单薄的囚服,囚服被撕扯的不成样子,几处破口露出被冻的发红的皮肤。两件大衣被潦草的匆匆套在身上(因不合身而显得格外臃肿)一件黑色一件棕色但都同样破旧,两件衣服都大敞着怀,任冷风灌满,衣摆上下剧烈飘动。胸前覆盖一片落雪,晶莹莹的反射着艰难穿透云层的阳光。一块像拖把条的脏布给他当做围巾围在脖子上。在满目灰白色中,他戴着的那顶红色毡帽显得刺眼,他需左手紧紧摁住毡帽,否则不停息的劲风将会轻而易举把他的宝贝帽子卷走。而他的右手拄着一根拐棍,说的好听是拐棍,实际上好像就是从之前那棵树上折下的枯枝,拐棍弯弯扭扭像条冻僵的蛇。
镜头6 他身子前倾,一深一浅,步履缓慢,但不停止不中断。路过那棵树。不时被两侧突袭的疾风吹刮的打个趔趄。
镜头7 旅行者在风雪中缓缓走远,视线跟随他逐渐模糊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场2 列车锅炉房 (气氛燥热烦闷,给人以压抑感觉)
镜头1 灯光油腻昏暗,列车特有的呼吸声(镜头微晃动)
车厢内劣质烟草燃烧的烟雾和温热的水汽聚集在顶部,四壁被煤炭染成黑色,焦黑铁皮上的铆钉映着炉火忽闪忽闪的亮光。暗红的炉火在烟雾缭绕中流动。
(铲煤声,煤炭在炉中炸裂发出嗡嗡响声。)
镜头2
锅炉工赤着后背,光溜溜的脊梁蒙一层汗气,围着一条肮脏的皮质围裙,油渍反射火光,红光一跳一跳。俯身铲煤,煤炭落入火炉升起一阵转瞬即逝的火星。黝黑的肩膀随列车前行而左右摇晃。
镜头3 /人像/
锅炉工被炉中映出的红光照亮,普通人的面相。前额明显的横着几条深浅不一的皱纹,皱纹里是经年炭火烧熏形成的一条条黑线,汗雾贴在他的脸上,漫射出一层迷茫的橘黄色光晕。他的两颗眼珠浑浊,带着血丝和深深疲倦。
场3 雪原
镜头1(俯拍)一辆老式铁皮列车奔驰在空旷迷茫的雪原,周遭一片风雪烟雾弥漫。列车像是一张白纸上划过的一道黑色线条,又像是白色大地上撕裂又快速愈合的一道移动的细小伤口。
镜头2 (视角是沿列车前进方向靠近侧窗)风雪中,冒出的白雾瞬间就变作厚厚的冰霜封冻覆盖住车顶和车窗。(大风与列车摩擦产生的呼啸声中,车轮与轨道碰撞相轧的声音突兀孤独。)
*场1镜头7与场3镜头2之间平行蒙太奇切换,间隔五秒,直至场1镜头7中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的出现列车的汽笛声和模糊的飞驰的轮廓。
场4 列车锅炉房
镜头1锅炉工使劲铲了满满一铲子的煤,添进炉中,抬起头伸伸腰,将铁铲扔到一旁的煤堆上。晃动脖子,用手背擦去额头的汗珠,又在围裙上抹了抹手,将夹在耳朵上的还燃着的烟取下,用力深吸一口,呼出长长的烟雾,仿佛要将疲惫一并全部排出。而后慢慢移到乌黑墙壁边,打开一扇铁皮小窗(车厢并不是封闭的)
镜头2 纷飞的雪立即涌进车厢里,白亮的光线挤进昏暗中,清理出一小块空地,他鼻子里呼出团团白汽。锅炉工凝望远处,出神。
镜头3(将窗口作为镜框,视线透过窗子向外)
窗外白茫茫一片中,不远处有一个人踉跄步行的恍惚的身影,被如同撒盐的雪花冰粒大意粗略的掩盖着。
场5 雪原
镜头1 旅行者仍然艰难前行,脚下积雪已经因极度严寒冻成坚硬的冰凌,他行走的姿态已经将他的疲惫暴露无遗——他完全是在拖着沉重身子缓慢步行。再次路过那树,他没有驻足,全身重心倚在拐棍上,一步一步挪动——他的双脚已冻烂,麻木中的阵阵刺痛爬上他的面容,极度的懊丧在眉间眼中清晰可辨。
镜头2 /人像/(正面特写)
他用那块脏布将自己的脑袋尽可能的包裹得严实,睫毛上挂满了白霜,下面一双疲乏的眼布满血丝。脏布远远不够,无奈露出的耳朵通红,一碰仿佛就会掉下来。他在行走,热汽从破布缝隙中冒出又迅速消失。(喘息声被突出)那顶红色毡帽上已经积起一小撮白雪。
镜头3 他越发靠近铁路,列车的声音便越发清晰可闻,周围的雪花都因列车行驶而颤抖变形。他驻足抬头,眯起眼望着列车驶来的方向。
场6 列车锅炉房/雪原
镜头1 锅炉工的视线穿过小窗注视着越来越近的人影,燃着的香烟被遗忘在手指之间继续缭绕着烟。
镜头2(慢放)(视角是沿列车行进方向,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右侧是列车,锅炉工的上身出现在小窗里,左侧是旅行者站立在风雪中。)
旅行者停在轨道旁,身子撑在拐棍上,稍有些歪,仰头,毡帽上的积雪掉落。锅炉工在窗内向下注视面前风尘仆仆的陌生人。
旅行者呼出白汽,窗户向外扩散白汽。
(一切声响止,仅留风声)
镜头3 旅行者面部(光线白亮)
突然以一种倨傲却可笑的姿态直挺挺的站立,将脑袋过分的仰起,死死盯住锅炉工的眼睛,眼神恶狠狠的(但深处藏不住自卑与畏惧),想要阻止任何有可能发生的询问。(骄傲/寂寞/像被玩伴们抛弃在一旁装冷眼相看的孩子)
镜头4 锅炉工面部(光线晦暗)
蹙起眉头,眼神中混杂着满满的疑惑和一丝钦慕,俯视旅行者。
镜头5 旅行者面部 (光线飘忽不定)
视线不自觉的摇晃了几下,不再仰视锅炉工(在锅炉工注视下感到压迫感),将头低下,沮丧的厌恶的将视线挪到一旁。
镜头6(列车声音增大,慢镜头结束)
列车继续加速前行,车轮碾过轨道上结成冰的积雪。(嘎吱破碎声,随后各种声响逐渐进入)
镜头7(旅行者身后视角)
旅行者依旧僵直站立,目送列车一节一节驶过,视线跟随最后一节车厢直到连声音也被吞没在无边弥漫的风雪中。
旅行者压了压红色毡帽,呼出长长的一口气,继续上路。刚一走动,风雪又大起来,漫漶了旅行者前进的身影。旅行者渐渐走远,消失在前方。
镜头8 (镜头下摇)曾经被充当拐棍的木棍从中间折断,木刺交叉着躺在铁轨上。看得见的雪砾走过,被截留在拐棍一侧。
场7 列车锅炉房
镜头1 锅炉工望着窗外漫无边际的辽远雪原,打了个寒颤。于是叹气,关上小窗,继续工作。
场8 雪原
镜头1 白茫一片的风声呼啸中,传来的一声响亮的汽笛声,而后耳边只有孤寂单调的风声。一个模糊人影在远处浮动,若隐若现。
场9 列车锅炉房
镜头1 锅炉工的替班推开门,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老人露出的胸膛骨瘦如柴,嶙峋的肋骨上挂着一层薄薄的皮,脊骨突出,背驼的令人惊心。老人一双浑浊的覆盖云翳的眼嵌在深深凹陷的眼眶里,焦黑皱缩的手不住的震颤。
镜头2 二人寒暄几句,老人咳嗽几声。锅炉工摘下漆黑的手套,他的手同样黑的如同两块焦炭,黑褐色纹路向更上的手臂蔓延,触目惊心的龟裂枯槁,手像鸡爪。
场10 列车车厢
镜头1 锅炉工穿过睡意沉沉的车厢,旅客们在暖洋洋甚至燥热的空气里睡得舒服。
镜头2 锅炉工注意到一个靠窗的孩子——那孩子正好奇的不断把玻璃上的哈气擦掉,又用手的温度融化窗户外覆盖的那层薄冰,小手通红却乐此不疲,见到锅炉工在看他,兴奋地在座位上蹦跳,朝锅炉工大叫:“树!树——树!”
锅炉工看看孩子,微笑。
镜头3 车厢过道尽头,一扇门通向外界,门前积攒了好像几世纪的杂物垃圾。门在风雪中吱呀摇晃,不时有风卷着雪花进入。
镜头4 锅炉工的喉结上下一动,走向前去,好像要打开门走出去。(脚步声在颠簸声中被突出,可加入有规律被放大的呼吸声或密密麻麻钟表滴答行走声)紧接着令人失望的毫不迟疑的向右转身。
锅炉工走到自己住的隔间门前。
推门。
*转场快,连接起场10镜头4和场11镜头1(即场10镜头4中锅炉工推开门,门中快速进入画面的是场11镜头1风雪迎面而来)
场11 雪原
镜头1 风雪迎面而来,没有了拐棍,旅行者步履越来越艰难、缓慢。突然旅行者被风吹刮得几近跌倒,伸出双手去扶地,头顶毡帽被风忽的一下卷走。旅行者惊讶地用双手捂住光溜溜还冒着热气的脑袋(脑袋上也似有炭一般的焦黑色的纹路蔓延),想摁住已经飞走的毡帽。
镜头2 旅行者有些不敢相信的呆滞的望着迅速在漫天弥漫的大雪中消失的红点。
镜头3 旅行者开始叱骂,伸出一根长长手指四处挥舞乱指,狂躁的叫嚷。骂声在风雪中被模糊,没人知道他破口大骂的是谁。
镜头4 旅行者的气急败坏以垂头丧气为结束,一番折腾后旅行者无可奈何继续前行。他已经到达了极限,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每一次呼吸对他来说仿佛都是一次艰难的挑战,痛苦和寒冷一齐刻骨铭心。
镜头5 他再次路过那树,搀扶着树干歇息(气喘声逐渐加大清晰),抬头仰望颤栗的树枝,出神。
镜头6 (视线穿过枝桠)前方似有村庄的灯火飘摇不定。
镜头7 旅行者的瞳孔因惊喜而扩大,冻僵的脸上肌肉横过来异样的扭曲着企图表达内心的激动亢奋,他的呼吸一下子有力而急促起来
镜头8 (镜头拉远)旅行者扶住树干动作像暴风雨中抓住桅杆眺望陆地的水手。(列车行驶声进入)
场12 隔间
镜头1 锅炉工推开门,一个狭小逼仄的小隔间在眼前呈现。锅炉工弯着腰摸黑点亮一盏熏黑的油灯,隔间没有窗户。
镜头2 (灯光晃动中的画 特写)昏黄的火苗随列车颠簸而忽大忽小,黯淡的火光跃动照见墙壁上一幅残缺了下半部分的画:
风雪过后,原野上安详静卧的村庄。
画已经有些年头,边边角角有翘起有缺损,灯光在泛黄的画纸上流动,氛围像黄昏。
镜头3 锅炉工坐在床上,凝视着画,出神。
场13 雪原
镜头1 旅行者亢奋的气喘声越来越大且急促,与风声并驾齐驱。他猛地直起身来。眼前村庄越来越清晰。他昂起头往前大垮了一步。
场14 隔间
镜头1 锅炉工收拾东西准备休息。车厢外凛冽的寒风从铁皮的缝隙中挤进来,在狭小的空间里发出近乎呜咽的声音。
镜头2(俯拍)锅炉工慢慢躺倒在床上,安详闭上眼,头陷进舒适的枕头里。
*转场快,同场10镜头4与场11镜头1之间。
场15 雪原
镜头1(俯拍)旅行者面朝下僵硬的扑倒在硬邦邦的雪地里,死。
镜头2(镜头上摇,视角由俯到平)越过旅行者倒下的尸体,一个村庄正安详静卧在雪后黄昏余晖之中,一派平安。像极了锅炉工隔间里的那幅画。
风雪骤然停止,最后一丝风声滑落进村庄背后余晖里。村庄背后仿佛还是风雪肆虐,隐约看见列车的轮廓飞快驶过。
剧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