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执
正如对空的通常误会一样,对执,概念也是模糊得比较多。
空对应的不是有,而是执。在这里,“执”的意思就是“有”。跟空一样,这个执所代表的有,也是有动作的有。拿起来,抓住,具有。如果对空理解的是妄空的话,就建立不起来执和空之间的逻辑关系了。因为妄空是否定一切有的,没有有,执也就无处站立。
我空的反面就是我执。
有个小小的故事,小时候我从爸爸那里听来的。他说,有一个瞎子,不小心掉到了桥下,他掉下去的时候紧紧抓住了栏杆。然后他大喊救命。路人看见桥下是没有水的,而且桥也不高,只是一个小桥。所以告诉这个瞎子,说,没事,你只要放手,就可以安全的落到地面了,你的脚下是平坦的,也没有水。但是这个瞎子不肯放手,他看不见,只是觉得放手了就会摔死,所以他一直死死的抓住栏杆。
这个故事当然有很多处理事情方面的问题,用它来形容我执并不是很到位。比如行人也许应该走到桥下去扶着瞎子下来,可能比言语告诉他要放手更好。不过有一点形容还是很准的,执,就像紧紧抓住栏杆不放手一样。
放开我,算是我空的话,剩下所有的不放开,都是我执。
抓住阑干,就不能继续走路。放开阑干,才能接着走。
有时候我执会呈现出“自信”或者“自卑”的样子来。自信地去做什么时,是我执住了我自己得意高兴的一面,自卑地去做什么时,执住的是害怕自己失败,害怕自己不行的一面。无论呈现什么面目,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都是杂染性质的,即,会干扰到事情本来的面目。
比如打网球,原本所有注意力都要集中在那只运动的网球上,而我执的杂染,担心自己失败,或者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执着,只能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在打球的过程中,“我”这个意识主体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意识主体,是运动的球。
那当一场比赛打完,赢了或者输了,意识主体如果是放在技术层面去考量输赢,执着是不会升起的。可是若意识主体又变成了“我”,那随之升起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执着。(杂染包括高兴和沮丧等等完全不同的情绪,染污则单指让人痛苦的情绪)
人人都有我执不假,只是人人都有机会放下我执。对意识主体敏感一点,会相对容易发现我执所在,并尝试放下。
空对应的不是有,而是执。在这里,“执”的意思就是“有”。跟空一样,这个执所代表的有,也是有动作的有。拿起来,抓住,具有。如果对空理解的是妄空的话,就建立不起来执和空之间的逻辑关系了。因为妄空是否定一切有的,没有有,执也就无处站立。
我空的反面就是我执。
有个小小的故事,小时候我从爸爸那里听来的。他说,有一个瞎子,不小心掉到了桥下,他掉下去的时候紧紧抓住了栏杆。然后他大喊救命。路人看见桥下是没有水的,而且桥也不高,只是一个小桥。所以告诉这个瞎子,说,没事,你只要放手,就可以安全的落到地面了,你的脚下是平坦的,也没有水。但是这个瞎子不肯放手,他看不见,只是觉得放手了就会摔死,所以他一直死死的抓住栏杆。
这个故事当然有很多处理事情方面的问题,用它来形容我执并不是很到位。比如行人也许应该走到桥下去扶着瞎子下来,可能比言语告诉他要放手更好。不过有一点形容还是很准的,执,就像紧紧抓住栏杆不放手一样。
放开我,算是我空的话,剩下所有的不放开,都是我执。
抓住阑干,就不能继续走路。放开阑干,才能接着走。
有时候我执会呈现出“自信”或者“自卑”的样子来。自信地去做什么时,是我执住了我自己得意高兴的一面,自卑地去做什么时,执住的是害怕自己失败,害怕自己不行的一面。无论呈现什么面目,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都是杂染性质的,即,会干扰到事情本来的面目。
比如打网球,原本所有注意力都要集中在那只运动的网球上,而我执的杂染,担心自己失败,或者觉得自己很厉害的执着,只能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在打球的过程中,“我”这个意识主体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意识主体,是运动的球。
那当一场比赛打完,赢了或者输了,意识主体如果是放在技术层面去考量输赢,执着是不会升起的。可是若意识主体又变成了“我”,那随之升起的就是源源不断的执着。(杂染包括高兴和沮丧等等完全不同的情绪,染污则单指让人痛苦的情绪)
人人都有我执不假,只是人人都有机会放下我执。对意识主体敏感一点,会相对容易发现我执所在,并尝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