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子

去年春节,在家过得特别匆忙。返校的时候,笼罩在火车站里的雾气依旧如同我归家时那样浓稠。我望着火车站里熙熙攘攘的人们,带着清晨的倦意,似乎还不知道应该唤醒什么表情,木然地看着前方。 不过这样也好,他那张充满初春暖意的表情,显得更加明媚可爱了。这一刻,他正对视这我,我也真实地感受到他来送我。 我们一路话并不多,多半都是一些对我关心的叮嘱,如一路小心,注意安全,路途遥远,要多留心等等;也有些具体的,如晚上用保温杯装好一壶开水,第二天起来就能喝到刚好沁满全是的热水了。 时间依旧那样有原则,不紧不慢地走到八点一刻,我要走了。他看着我,想了一会,最终也没说出什么,而是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纸盒,递到我手里,说:记得,上车后再打开,恩,那,你,好吧,我就送到这了,一路平安。 平淡中,我忽然有了一些惊喜,笑着说:哈,那么神秘,好,我上车再看你的小秘密。 一声长鸣,车缓缓地启动了,我也找好位置,放好行李,开始若惊若喜地一探究竟。 我拿出盒子,停了一下,然后才慢慢打开,发现里面有一瓶益达,一块眼镜布,一把梳子,一面镜子,还有一张便签,上面还是写着关心我的话,注意这主意那的。我的失望情绪蔓延着,浇灭了我思考这几件物品的深意。或者,其实压根就没有深藏着寓意,只不过依旧是一种关心我的方式罢了。 而后,因为距离,我们还是一如往日那样,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波澜不惊,静如凉水。 其实,对于人们渐行渐远这种现象,我曾简单地想过一个公式: 心灵距离=两个人的心在现实中最近的距离*分离天数/平均每天联系次数 我和他心最近的时候,是春节返校时在火车站拥抱的时候,隔着冬天的棉衣,大概10厘米吧,如今一年过去了,我们平均一个月大概只有一次联系,一天只有三十分之一次,原来心灵距离已经从10cm增加到1.095公里,正好记忆中他的模样,就像我隔着一公里的空气看着他,纯粹就是想象中的模样。而他送给我的那把木梳,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失去了光泽,变得暗暗的,仿佛披着隔着一层纱。 梳子对于我来说,是有特别的意义的,而这个意义是最爱我的外婆赋予的。童年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我出生的时候,家里被罚了一大笔钱,生活更加拮据,后来我弟弟出生后,我就被送到外婆家。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特别没有安全感,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什么就被送到其他地方去。后来,外婆的疼爱,加上我日渐懂事,我才慢慢地有了一份家的踏实。 初三那年,我每天早读回家都会帮外婆梳头,哄她开心,祝她长长久久,健康百岁。有一天,因为值日回来得晚,外婆让我帮她梳头,我推至中午。然而,中午回来的时候,外婆已不在家了,妈妈说舅舅接走了,我心理除了失落,还有几分亏欠。直到升学考后才知道外婆其实已经与世长辞,我泣不成声。 百日那天,我梦见了外婆,梦见她让我帮她梳头,于是我连忙跑去找梳子,找啊找,找啊找,我却怎么都找不到,我越找越着急,越着急心理越慌张,怎么就找不到呢,我急得跺着腿,紧紧捏着手。终于,我急得哭了,哭醒了,眼前的黑夜像要吞噬掉我那样,黑得毫无缝隙。好久一会后,我才下意识地开了灯,看着苍白的墙壁,双手抱着脚,裹着被子,呆呆地坐着,那种噬魂似得孤独与不安在我一滴一滴的泪水中落下,散开,不知多久后,我才觉得身体恢复了力气,一夜无寐。 最近找工作,屡屡受挫,内心的自信与勇气在不断被否定。毕业后,工作依旧未定,而公开考试也日益稀少,最后一次笔试的前夕,我紧张得无法入睡,好不容易睡着后,我又梦见了外婆,这次她拉我依靠在她身旁,握着我的手,我倍感温暖而且有力,她说:别怕,你能考进的,别怕,你能考进的…… 第二天,我不知哪来的踏实,给我送来了久违的自信,我真切感觉到有一份期待,一直跟随着我走进考场。但是,答完题后的心里落差,把我拉回了现实。在那段等成绩的日子里,我变得寡言少语,一个人去市场买菜做一个人的饭,看一个人的电视,听一个人的歌,内心的失落笼罩在我的天空里,氤氲且混沌。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通过了,内心的感动和高兴似乎让我觉得生命有着从未感受过的力量,我手握拳头,对自己说:Yes! 有一天,我整理抽屉的时候,打翻了一个盒子,梳子掉了,镜子碎了,我看见镜子的背后写着一些东西,我捡起来认真一看,原来是苏曼殊的一句诗: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那一刻,我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