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与大陆
我很想承认而且也觉得应该承认自己真的不是拿吗“爱 国”,但是当用到大陆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很变扭的。总觉得大陆这个词是对中国的一种说讽刺也好,除了这个词来与台湾区分,或者说当我们把台湾单独拎出来的时候,又应该用什么词来表达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呢?不管是台湾人也好还是我们也好,都会用大陆这个词。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在一个冷清的下午,我看完了白先勇的《台北人》,曾经也就只是看过那篇《永远的尹雪艳》,没想到的是这原来是其中的一篇而已。白先勇在这个集子里几乎写到了所有地区所有阶层来到台湾“避难”的大陆人,有将军、有平民、有教书先生、有歌妓等等。而这所有的人都在向一个母题靠拢,就是表达一种对大陆,对台湾另一端的陆地的怀念,不同的阶层怀念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同的事,而对于每一个这样来到台湾的人来说,这些故事都是弥足珍贵的。我无法断定谁更伟大,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故事里的主角。
每一个主角用一种回忆的方式怀念曾经的祖国,自己的家乡。但家乡也只能留在辉煌的回忆里了,而在台湾有的就像那件本应该在灯光下闪耀的而如今却褪色的不和时宜的旗袍了。白先勇并没有太多的写到台湾原始民,即便出现在作品中,也是一些低素质的如那个洗衣女一般是无法与这些从大陆到台湾“正统”相提并论的。而尽管是“正统”的大陆人,在台湾的每一天无不是在思念着那段在大陆的时光,这里的一切是格格不入的。
我从小到大,去过的地方不多,作为在南方长大的我,北方对我来说是压抑的,这里的空气像是旧的,没有了希望一样。重重雾霾,把一切染上了绝望的痕迹。正如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所透露出来的那样,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够守住自己一直坚持并且引以为傲的信念。我不要求别人理解我,因为他们总不能真正理解我,我也不愿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仅仅是生命中的过客。像流星一闪而过,能在这舞台上永远亮的那颗星星其实也很寂寞,寂寞是人最好的陪伴。像影子一样,不会抛弃。所以《影子的告别》中的影子于明天,于昨天都不愿意去。就让寂寞包裹,阻止喧嚣的尘世打扰我的悲哀。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在一个冷清的下午,我看完了白先勇的《台北人》,曾经也就只是看过那篇《永远的尹雪艳》,没想到的是这原来是其中的一篇而已。白先勇在这个集子里几乎写到了所有地区所有阶层来到台湾“避难”的大陆人,有将军、有平民、有教书先生、有歌妓等等。而这所有的人都在向一个母题靠拢,就是表达一种对大陆,对台湾另一端的陆地的怀念,不同的阶层怀念着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同的事,而对于每一个这样来到台湾的人来说,这些故事都是弥足珍贵的。我无法断定谁更伟大,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故事里的主角。
每一个主角用一种回忆的方式怀念曾经的祖国,自己的家乡。但家乡也只能留在辉煌的回忆里了,而在台湾有的就像那件本应该在灯光下闪耀的而如今却褪色的不和时宜的旗袍了。白先勇并没有太多的写到台湾原始民,即便出现在作品中,也是一些低素质的如那个洗衣女一般是无法与这些从大陆到台湾“正统”相提并论的。而尽管是“正统”的大陆人,在台湾的每一天无不是在思念着那段在大陆的时光,这里的一切是格格不入的。
我从小到大,去过的地方不多,作为在南方长大的我,北方对我来说是压抑的,这里的空气像是旧的,没有了希望一样。重重雾霾,把一切染上了绝望的痕迹。正如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所透露出来的那样,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够守住自己一直坚持并且引以为傲的信念。我不要求别人理解我,因为他们总不能真正理解我,我也不愿去理解他们,因为他们仅仅是生命中的过客。像流星一闪而过,能在这舞台上永远亮的那颗星星其实也很寂寞,寂寞是人最好的陪伴。像影子一样,不会抛弃。所以《影子的告别》中的影子于明天,于昨天都不愿意去。就让寂寞包裹,阻止喧嚣的尘世打扰我的悲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