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讲的是性和凶杀,以及理性对欲望的战胜。一.纯线性剧透《白日焰火》讲述的是一件皮氅引发的血案。在干洗店工作的女主角吴志贞因为不小心洗坏有钱人的皮氅,吴无力赔偿,被物主要求肉偿,吴志贞以为陪物主上完床问题就解决了,结果物主变本加利再次提出非分之求,吴志贞失手杀死了这个男人。本来这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到此该结束,女主角投案自首,判十几年徒刑,死者自认倒霉。可是吴志贞有个卑琐阴郁的老公梁志军,他有犯罪头脑,也有犯罪天赋,玩了一招李代桃僵的计谋,将死者碎尸,放上自己的身份证,扔在通往不同地区的煤车上.....当年做DNA鉴定比较困难,警察叔叔找到残碎的尸块和身份证,认定死者就是吴志贞的老公,案情就此告破。可是事情却没完。之后五年间,围绕吴志贞发现了两三起碎尸案,死者都与吴志贞有过恋爱关系。被辞退的落魄警察张自力决定接近吴志贞弄清事情真相。在几次接触后,两个擦出感情火花,危险也随之而来。张自力发现有人跟踪,而这个人正是曾被认定五年前就死掉的吴志贞的老公梁志军。很快,吴志贞的老公被警察抓捕中击毙。审讯吴志贞时,吴告诉张自力,五年前因为老公抢劫杀人,为逃避法律责任,想出碎尸替死的方法,从此隐姓埋名活着。但是他一直监视她的生活,只要她一谈恋爱,隐藏在黑暗中的老公就杀掉她的新男友。案情到此,似乎终于柳暗花明。但是,就在张自力再次前往洗衣店时,发现案情逻辑似乎哪里出了问题,经过他的调查,他发现吴志贞说谎,于是他把她约到摩天轮,孤男寡女,激情四溅一番,诱导吴志贞说出真相。第二天,警察将吴志贞带走.....末尾,张自力在楼顶放焰火目送警车离去!当然,以上剧情是看完整个电影后,用线性思路整理出来的。并非电影原本的剧情展现手法。电影本身的表现手法隐晦、克制、简单,故事曾两度接近尾声却又横生枝节,真相也是电影末尾才交待的。 二.电影表达的是什么? (一)每一部电影都有类型。《白日焰火》从剧情表面看是侦破片,实际主题是性与凶杀。也许有观众会说“淫者见淫,道者见道。”,但,《白日焰火》除了性和凶杀,没有第三种解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老夫子评价性和人吃饭一样都是大欲。古希腊智者柏拉图也说“任何一种快乐都不如肉体的爱来的更巨大、更强烈,但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缺乏理性了。” 性是最基本的人性。可惜性的差异性却让一些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且不说电影一开始警察张自力和要离婚的妻子的性爱戏份,虽然这是引子。如果皮氅男主人没欲火难耐霸王硬上弓,也不会被吴志贞失手杀死;如果吴志贞不是被张自力的性欲征服,也不会说出真相被带走。这似乎最明朗的两条关于性的元素。但实际《白日焰火》里的性远不止如此。警察张自力是个性欲旺盛的男人,和离婚妻子的性爱、工厂里的熊抱女员工都展示着他分泌旺盛的荷尔蒙,最后也靠着雄性魅力征服罪犯。电影一直用他的线牵动剧情,所以无需太多解读便一目了然。女主角吴志贞则是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女人,她有个影子人丈夫,丈夫为了保护她,不惜隐姓埋名,活在黑暗中。她丈夫可以为她生,为她死。但是这个人可能存在一个严重的缺憾:性无能或者性冷淡。为什么这么解读呢?还记得警察问吴志贞:是你背叛了?她答:是我背叛了他!自从碎尸事件第一次发生后,吴志贞又谈了两次恋爱,只是这两人都被他藏在暗中的老公梁志军杀死,碎尸,抛散。吴志贞知道自己谈的男友是谁杀死的,可是她为什么还要去谈呢?我们在剧中看不到合谋杀人的戏份,那只有一种原因:她想去寻找新的生活。她甚至每一次都要和梁志军发生争吵,而结果只有梁志军至死不渝的哀求。她不能告发梁志军,因为这个男人是为保护她才沦为影子人。他是绝对爱她的。吴志贞长期压抑、阴暗的生活内面,让她变得孤清、冷淡、活脱脱是性冷淡的样子,接近两小时的电影,她不苟言笑,像个寡居的冰美人。这是因为她一直没有得到过性的滋润,电影中她回家在窗口独自抽烟,是她性压抑的镜头语言。早年好莱坞电影道德规范严格,便是用烟来当性暗示。而吴志贞和老公梁志军在屋内床上一幕,梁志军阴柔地去抚摸吴志贞的背和脖颈,这应该是他们之间性的常态开端。可是没有烟,梁志军问“烟买了没?”大概每次他们要有性的行为时都要烟,两人都需要用什么来填充得不到的欲望。甚至,你们可以想象到两人之间的性事沉寂到无语,黯然到神伤。吴志贞当然想摆脱梁志军,却无力摆脱,她就那样绝望着。并且两人在这种悲伤的生活里建立了某种默契。表面上没有老公的吴志贞被各种男人追逐着。她冰冷如霜,反正有男人喜欢高冷的女人。但那些靠的太近的正常男人最后都被梁志军杀死。吴志贞冷漠习惯了,自也不必为那冤死的男人惋惜。悲剧便连番上演。只是没有想到,警察张自力的出现,却真的让吴志贞动了情。至此,吴志贞冰冷的防御土崩瓦解,她和影子老公梁志军建立的悲伤默契松脱!再说梁志军吧,王学兵饰演的男二号除台词少之外,镜头语言也相当稀少。我只能从吴志贞的状态里分析他。两人有着黑暗的、痛苦的共同记忆,透过吴志贞的状态看到他的精神状态。梁志军也是孤清冷淡的,甚至是自卑的。他残忍变态,可是他却没有虐待吴志贞,试想一个正常男人在老婆两度要出轨时会责怒第三者呢?还是老婆呢?有血性的男人第一次会怪第三者,第二次怎么着也得把老婆打一顿吧? 他之所以不责怒老婆,原因只有一个,他是爱她并欠她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这么残忍却只杀掉碰吴志贞的男人,却没有杀掉吴志贞。他可是非常残忍狠毒的,他杀掉的四个人,前三个都是碰过吴志贞的人。杀一个人碎尸灭迹是想逃避法律制裁,用同样的手法杀四个人绝对是变态杀人狂魔才有的行为。可是编剧偏偏让一个杀人狂魔杀了三个碰自己老婆的人,症结只能是在于两性关系上。当然,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干洗店老板没有死?吴志贞在干洗店干了五年,干洗店老板喜欢吴志贞,并对她经常有搂抱等行为,都被吴志贞冷漠拒绝。梁志军不可能不会注意到店老板对老婆的追求,她老婆可是在人家店里干了五年哟。干洗店老板去买春,喜欢看小姐换各种裙子,这种性变态行为类似易装癖。但他幸好是性变态,要是正常的男性需求,估计他也会成为吴志贞老公冰刀下的亡魂。吴志贞和梁志军应该有过类似的对话。梁志军起过杀心:他在追你?吴志贞:我不喜欢他,他需要的也不是我这种人!梁志军陷入沉默。吴志贞说:洗衣店也是我现在唯一的工作。梁志军......只是,千防万防,梁志军没有防住张自力。(二)张自力用雄性引力征服了吴志贞,间接也发现了梁志军还活着。在抓捕梁志军的过程中,队长却被梁志军杀死。一颗心既然已复活,便有冲破旧樊笼的冲动。吴志贞开始将梁志军引上绝路,于是就有了买烟的一幕:便衣抓捕梁志军过程中将他击毙。吴志贞在录口供时称人是梁志军所杀,最初是因为抢劫失手杀人,最后激发了他的变态行为,一发不可收拾。毕竟,梁志军死无对证,或者她也没有良心谴责,谁让这个男人愿意为他而死呢?只是,这次是真的死了。当看过整片之后,我是真希望剧情到这一步就停止,然后女主角和男主角鸳鸯花好,你侬我侬。毕竟一个受伤的女人需要安慰;毕竟一颗复苏心灵还需要去感受美好;毕竟她是真的对张自力动了情......她的心被打开了,她经不起张自力的怂恿,摩天轮云雨激欢后,她吐露实情。可是张自力对吴志贞的爱欲显然没有超越他警察的理性,他出卖了她! 相信每一个观众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吴志贞在张自力一夜雨露的润泽后,抹了口红,心沉如冰的她心底泛起活水,燃起重生的希望。她问张自力“晚上还见吗?” 张自力说“好啊,老地方。”相信每一个看过《白日焰火》的观众也都会因为张自力的行为感到某些不适。一个男人上了一个女人,提起裤带就卖了她,单从感情上来讲很难接受。但感情上的不适恰巧是理性的胜利,如果张自力贪恋情欲,从此和吴志贞夜夜笙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世间正义岂不缺失了?枉死的四条人命何处申冤?所以,张自力出卖吴志贞是理性占胜情欲,为整片做了最光明的指引。前面,我说到本片讲的是性和凶杀,施行性暴力的第一个死者、性无能的凶手、性欲旺盛的警察、性变态的干洗店老板、得不到性满足的女主角,没有一个人是性方面正常的。性是凶杀的导火索。混沌才要厘清,混乱需要理性。因此,张自力出卖吴志贞才突显了理性文明的高度。三.关于爱情或其它 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但可以肯定《白日焰火》是一部很值得深入到心理层次探讨的电影。在分析吴志贞和影子老公梁志军时,我用“悲伤默契”来形容,这个词是凑的,因为我想不出一个更为准确的词汇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自从梁志军李代桃僵“死掉”之后,他们的夫妻关系就陷入了怪圈。他们原来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甜蜜在那次意外中也丧失了,他们陷入深深的悲伤里。他们可能想到过死,但各自贪生。吴志贞渴望新的生活不想死,梁志军贪恋吴志贞也不会死。梁志军是吴志贞的悲剧宿命,尽管用爱贯穿始终。他们像死鱼般一起漂浮,却在漫长的黑暗中建立了默契——悲伤默契。你不说,我不说,生活冷清,心也冷漠。像两个没有体温的人在冻雨中拥抱。这导致梁志军杀害追求吴志贞的男人时,吴志贞也不会过份激动。杀完,两人继续保持着悲伤的默契,再杀完,两个继续保持着关系。我甚至相信,每次梁志军杀掉一个追求吴志贞的追求者时,他都会告诉吴志贞“我把他杀了!” 吴志贞不语,弹亮打火机,点烟,两人开始默默抽烟.......只是,最后他们的悲伤默契让雄壮的张自力破坏了!当警察拉着手戴镣铐的吴志贞指认杀人现场后,张自力在楼底放起烟花。烟花代表着激情,是刹那烟火的性。导演这么做,大概是想让这个沉重的故事稍显的温暖点。因为张自力和吴志贞的雨露之情时看到白日焰火,焰火是他们记忆里的感情信物。张自力通过烟花告诉女主角,他“爱过”。 当然,有了这一幕戏剧,也能减弱观众对男主角的道德谴责。他用性征服了一个女人,最后却出卖了她。虽然这是个行为是理性的,但理性的还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