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萌·懂】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之匈奴崛起
在秦朝之前,匈奴都是些“分散溪谷”的小部落,只有河套里的一个部落,稍微绝大。当秦始皇的时候,匈奴的单于唤做头曼。秦始皇叫蒙恬去斥逐他,头曼不能抵抗,只得弃河套北徙。到秦朝灭亡,戍边的人都跑掉了,匈奴复渡河而南,仍旧占据了河套。这时候,匈奴国里又出了一个冒顿单于,东击破东胡,西走月氏,南并白羊、楼烦二王,北服了丁令等小国,(丁令在贝加尔湖附近,贝加尔湖当时唤做北海)就并有如今的内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南部。冒顿的儿子,老上单于时,又征服了西域。
这时候,便把从前“分散溪谷”的小部落都并而为一,匈奴的统一事业到此时才算完成。
自淳维(《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这时候占据的地方,是“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今蔚县)以东接秽貉、朝
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陕西肤施)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山西代县)云中(山西大同)。”
先秦时期多为秽人和貉人,秽人可考证为辽西,辽河流域;貉人为辽东,吉长、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汉武帝时,貉族在如今辽宁、吉林两省之间,大约从东辽河上游,北据松花江流域;秽役属卫氏朝鲜。
匈奴在汉以前是嬴弱部落小国,不堪一击。公元前209年冒顿带领匈奴强大,公元前212年高祖封王建国。匈奴和汉朝的兵衅,起始于公元前200年(真正的第一次正式交战,以前只能算是盗边)。
为什么要打呢,需要从一个人:韩王信说起。
韩王信,是韩国的子孙,高祖定三秦的时候叫他去击灭郑昌,就立他做韩王。天下既定,把他迁徙到晋阳。要想靠他抵御匈奴。他便自告奋勇请徙治马邑(今山西马邑),汉朝许之。谁知道,匈奴兵力很强,把他围了起来,他抵敌不过,只得差人求救。这件事汉朝知道了,就去责问他。他急了,就索性投降匈奴,带他入寇。高祖没办法只得自将击之,被围于平成(山西大同)。七日乃解。
为什么七日就解决了呢,是因为一个叫刘敬的战国策士。战国以前本国人和戎狄杂居,喜欢用“婚姻”、“贿遗”的政策以求一时之安或者欲为取之姑与之的计谋。刘敬还是用这种旧眼光给高祖献计。高祖于是采用:1 奉宗室女翁为单于阏氏;2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3约为兄弟,以和亲。
从此以后,经过老上(冒顿的儿子)、君臣(老上的儿子)、二世都和汉时战时和。到了伊稚斜(君臣的兄弟)的手里,形式才改变。
本文为公众号:萌懂原创首发
转载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
这时候,便把从前“分散溪谷”的小部落都并而为一,匈奴的统一事业到此时才算完成。
自淳维(《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这时候占据的地方,是“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今蔚县)以东接秽貉、朝
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陕西肤施)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山西代县)云中(山西大同)。”
![]() |
冒顿单于 |
先秦时期多为秽人和貉人,秽人可考证为辽西,辽河流域;貉人为辽东,吉长、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汉武帝时,貉族在如今辽宁、吉林两省之间,大约从东辽河上游,北据松花江流域;秽役属卫氏朝鲜。
匈奴在汉以前是嬴弱部落小国,不堪一击。公元前209年冒顿带领匈奴强大,公元前212年高祖封王建国。匈奴和汉朝的兵衅,起始于公元前200年(真正的第一次正式交战,以前只能算是盗边)。
为什么要打呢,需要从一个人:韩王信说起。
韩王信,是韩国的子孙,高祖定三秦的时候叫他去击灭郑昌,就立他做韩王。天下既定,把他迁徙到晋阳。要想靠他抵御匈奴。他便自告奋勇请徙治马邑(今山西马邑),汉朝许之。谁知道,匈奴兵力很强,把他围了起来,他抵敌不过,只得差人求救。这件事汉朝知道了,就去责问他。他急了,就索性投降匈奴,带他入寇。高祖没办法只得自将击之,被围于平成(山西大同)。七日乃解。
![]() |
韩王信 |
为什么七日就解决了呢,是因为一个叫刘敬的战国策士。战国以前本国人和戎狄杂居,喜欢用“婚姻”、“贿遗”的政策以求一时之安或者欲为取之姑与之的计谋。刘敬还是用这种旧眼光给高祖献计。高祖于是采用:1 奉宗室女翁为单于阏氏;2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3约为兄弟,以和亲。
![]() |
高祖刘邦 |
从此以后,经过老上(冒顿的儿子)、君臣(老上的儿子)、二世都和汉时战时和。到了伊稚斜(君臣的兄弟)的手里,形式才改变。
本文为公众号:萌懂原创首发
转载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