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叔推荐的整理术
一、《整理的艺术》(日)小山龙介 这个系列包括:
《整理的艺术》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整理的艺术3:创意是整理出来的》
《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
之所以将这个系列列在第一,主要是因为,这个系列的书,非常适合职场人读。这套书的特点是,每篇都很短,行文直切主题,幽默轻松,易读易学,实用性强,其内容非常适合offic一族,其中大量已经涉及到了利用新锐软件、数码产品等工具整理的心得和技巧技术。
我数年前读的第一本,最近发现,后面的三本也被引进出版了。后面的三本与第一本一样,保持了同样的风格,但每本书的主题又不同,整个系列涉及到了工作、时间管理、创意搜集积累等等的内容。这套书,我的建议是,别搜集电子版了,做为一套非常实用的手册,建议你直接入手纸质书。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出版了这本书的后浪出版社公司。最初读第一本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出版社。今年看到后面的三本的时候,看到书封面右上角有“后浪小学堂”字样,从豆瓣上都搜来看了看了介绍,才知道这个系列有23册之多,都是些非常适合职场人充电学习,性价比比较高的实用书。
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第二本介绍《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也是有理由的。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非常出色和著名的设计魔术师,是一位走在时代前言的创意鬼才。他有自己的工作室,更因他曾任优衣库的创意总监为中国大部分读者所知。其实除了与优衣库有合作外,他还曾参与啤酒、美术馆等的创意设计。
看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如果觉得佐藤的书里还是有些料的,没有浪费时间,那么建议你不妨顺便看看《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两本书放一起读的好处是,你不必再从头去熟悉和理解作者的一些思路和想法,这样可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设计和创意人才工作的环境,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是乱糟糟的。但佐藤可士和 却与众不同,他的会议室里非常整洁、整齐,除了桌子和椅子,整洁到纤尘不染。而他的设计灵感来源,竟然来自整理。
在书中,佐藤可士和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佐藤可士和举了很多他那些注明的设计和创意例子产生的过程例子,力图让读者明白,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三、《超级整理术: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日)泉正人
《超级整理术: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这本书名列第三出场,是因为这本书对我在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提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其实这本书非常简单,他的内容不超过两个小时就能读完。其内容也不复杂,讲的对象主要是纸质文件、办公桌、电脑文件、邮件、大脑信息、时间等的。
我所说的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读此书之前,我确实不大知道在offic里怎样对付那些看着不重要,但总是给你带来麻烦的琐琐碎碎鸡毛蒜皮的杂事。读过此书后,我才有了对付它们的简单有效的各种小诀窍,也才第一次从琐碎而浪费时间的办公工作中建立起来了真正的效率。
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整理,让我们的思路清晰,工作更有实效,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不必在乎书写得多厚,装帧多漂亮。这本书就属于绝对实用书的类型。
我关于这本书的建议是:如果能找到电子书的话,建议你读读电子书就行了。不必费劲搜集纸质书了。
四、《Google时代一定要会的整理术》(美 )Douglas Merrill / James A. Martin
(我读的是繁体版,简体版叫《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谢谢云淡风轻补充)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第四本,我终于介绍到美国人的作品了。在动手方面,是日本人强,科技领域,仍然是美国人强。毕竟Google这东西是美国人发明的,对他的应用和理解,美国人也绝对是比其它国家的人强上很多。而这本书,又是原Google的资讯长(台湾说法,大陆怎么说?首席信息官?)写的。而且,据说他还是全球百搭IT人物。这样的人专门来写Google的整理术,内容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大脑的记忆原理,以及大脑处理信息和判断信息的原理。
书的第二部分,讲了搜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讲到了,为何不要给信息归类,自然而然,就导出了搜索的重要性。接下去,作者介绍了搜索的技巧,对比了使用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优劣,并给出了实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时机和时间。在这部分的内容中,自然不会少掉作者对网上文档、信息、日程的管理一些很实用的技巧。
书的第三部分,介绍的是让大脑不感到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要让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 ,应将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
总之,这是一本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知识和观念的书,但这本书不大适合用电子版进行阅读,其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若你感兴趣的话,建议你能找到纸质书,好好一读印刷的书。不然你很难读的进去。
五、《断舍离》(日)山下英子
《断舍离》
这本书跟我们读到的日本作者写的整理术不大相同。这本书可以说更多是在观念上与以前的整理术有有大的改变。这本书超出了单纯针对物、时间等的整理概念,作者山下英子提出的是一种新的人生的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的转变,将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当我们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2000年,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这个新的理念后,迅速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
六、《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1、2)(日)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
这本书可以与上本书配合阅读。山下英子更多是讲了理念,而这本书,则从行的角度上,较多地实践了断和舍。读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作者的扔的功夫和能力。为了支撑作者的扔的能力和决心不是随便说的,她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心动原则。有了这个原则的支撑,使劲拼命扔东西就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只是心灵鸡汤式告诉你要扔掉不必要和不再用的东西,而是给出了很多的技巧和放,非常适合一边读,一边实践。
例如,关于整理顺序,作者的建议是: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整理衣服时,作者给出的顺序是:上装(衬衫\毛衣等)、下装(裤子\裙子)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棉服)、袜子、内衣 、提包 、配件(围巾\腰带\帽子) 、季节性衣物(游泳衣等)、鞋子等。
而且,作者还给出了很多的具体的方法,比如从当季衣服开始啦,衣服竖着放啦,袜子不要团啦,挂起来的衣服左边长右边短,颜色浅的衣服在前,颜色深的衣服在后之类的。即符合心理因素,又符合逻辑顺序。
七、《扫除力》(日)舛田光洋
这本书顾名思义,就是一本关于大扫除的书,但又绝对不只是大扫除这么简单,作者强调怎样通过扫除来体会幸福。以上三本书适合互相参照来读。如果你是个女孩子,你又想只读几本上就学会那些长长书单上讲的东西,建议你只读这三本就够了。
《整理的艺术》
《整理的艺术2:时间是整理出来的》
《整理的艺术3:创意是整理出来的》
《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
之所以将这个系列列在第一,主要是因为,这个系列的书,非常适合职场人读。这套书的特点是,每篇都很短,行文直切主题,幽默轻松,易读易学,实用性强,其内容非常适合offic一族,其中大量已经涉及到了利用新锐软件、数码产品等工具整理的心得和技巧技术。
我数年前读的第一本,最近发现,后面的三本也被引进出版了。后面的三本与第一本一样,保持了同样的风格,但每本书的主题又不同,整个系列涉及到了工作、时间管理、创意搜集积累等等的内容。这套书,我的建议是,别搜集电子版了,做为一套非常实用的手册,建议你直接入手纸质书。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出版了这本书的后浪出版社公司。最初读第一本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出版社。今年看到后面的三本的时候,看到书封面右上角有“后浪小学堂”字样,从豆瓣上都搜来看了看了介绍,才知道这个系列有23册之多,都是些非常适合职场人充电学习,性价比比较高的实用书。
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
第二本介绍《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也是有理由的。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非常出色和著名的设计魔术师,是一位走在时代前言的创意鬼才。他有自己的工作室,更因他曾任优衣库的创意总监为中国大部分读者所知。其实除了与优衣库有合作外,他还曾参与啤酒、美术馆等的创意设计。
看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如果觉得佐藤的书里还是有些料的,没有浪费时间,那么建议你不妨顺便看看《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两本书放一起读的好处是,你不必再从头去熟悉和理解作者的一些思路和想法,这样可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设计和创意人才工作的环境,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是乱糟糟的。但佐藤可士和 却与众不同,他的会议室里非常整洁、整齐,除了桌子和椅子,整洁到纤尘不染。而他的设计灵感来源,竟然来自整理。
在书中,佐藤可士和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佐藤可士和举了很多他那些注明的设计和创意例子产生的过程例子,力图让读者明白,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三、《超级整理术: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日)泉正人
《超级整理术:工作效率是整理出来的》
这本书名列第三出场,是因为这本书对我在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提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其实这本书非常简单,他的内容不超过两个小时就能读完。其内容也不复杂,讲的对象主要是纸质文件、办公桌、电脑文件、邮件、大脑信息、时间等的。
我所说的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读此书之前,我确实不大知道在offic里怎样对付那些看着不重要,但总是给你带来麻烦的琐琐碎碎鸡毛蒜皮的杂事。读过此书后,我才有了对付它们的简单有效的各种小诀窍,也才第一次从琐碎而浪费时间的办公工作中建立起来了真正的效率。
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整理,让我们的思路清晰,工作更有实效,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不必在乎书写得多厚,装帧多漂亮。这本书就属于绝对实用书的类型。
我关于这本书的建议是:如果能找到电子书的话,建议你读读电子书就行了。不必费劲搜集纸质书了。
四、《Google时代一定要会的整理术》(美 )Douglas Merrill / James A. Martin
(我读的是繁体版,简体版叫《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谢谢云淡风轻补充)
Google时代的工作方法
第四本,我终于介绍到美国人的作品了。在动手方面,是日本人强,科技领域,仍然是美国人强。毕竟Google这东西是美国人发明的,对他的应用和理解,美国人也绝对是比其它国家的人强上很多。而这本书,又是原Google的资讯长(台湾说法,大陆怎么说?首席信息官?)写的。而且,据说他还是全球百搭IT人物。这样的人专门来写Google的整理术,内容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大脑的记忆原理,以及大脑处理信息和判断信息的原理。
书的第二部分,讲了搜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讲到了,为何不要给信息归类,自然而然,就导出了搜索的重要性。接下去,作者介绍了搜索的技巧,对比了使用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优劣,并给出了实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时机和时间。在这部分的内容中,自然不会少掉作者对网上文档、信息、日程的管理一些很实用的技巧。
书的第三部分,介绍的是让大脑不感到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要让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 ,应将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力图在二者之间求平衡。
总之,这是一本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鲜知识和观念的书,但这本书不大适合用电子版进行阅读,其内容还是非常多的,若你感兴趣的话,建议你能找到纸质书,好好一读印刷的书。不然你很难读的进去。
五、《断舍离》(日)山下英子
《断舍离》
这本书跟我们读到的日本作者写的整理术不大相同。这本书可以说更多是在观念上与以前的整理术有有大的改变。这本书超出了单纯针对物、时间等的整理概念,作者山下英子提出的是一种新的人生的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的转变,将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当我们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2000年,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这个新的理念后,迅速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
六、《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1、2)(日)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
这本书可以与上本书配合阅读。山下英子更多是讲了理念,而这本书,则从行的角度上,较多地实践了断和舍。读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作者的扔的功夫和能力。为了支撑作者的扔的能力和决心不是随便说的,她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心动原则。有了这个原则的支撑,使劲拼命扔东西就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只是心灵鸡汤式告诉你要扔掉不必要和不再用的东西,而是给出了很多的技巧和放,非常适合一边读,一边实践。
例如,关于整理顺序,作者的建议是: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整理衣服时,作者给出的顺序是:上装(衬衫\毛衣等)、下装(裤子\裙子)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棉服)、袜子、内衣 、提包 、配件(围巾\腰带\帽子) 、季节性衣物(游泳衣等)、鞋子等。
而且,作者还给出了很多的具体的方法,比如从当季衣服开始啦,衣服竖着放啦,袜子不要团啦,挂起来的衣服左边长右边短,颜色浅的衣服在前,颜色深的衣服在后之类的。即符合心理因素,又符合逻辑顺序。
七、《扫除力》(日)舛田光洋
这本书顾名思义,就是一本关于大扫除的书,但又绝对不只是大扫除这么简单,作者强调怎样通过扫除来体会幸福。以上三本书适合互相参照来读。如果你是个女孩子,你又想只读几本上就学会那些长长书单上讲的东西,建议你只读这三本就够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