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阳明山
想去阳明山这件事,缘于在豆瓣上的一张很好看的照片。照片里摄影师的两个朋友肩并肩走着,或许是被摄影师叫了一句,正准备回头。那条路稍稍拐弯延伸到山顶,远处是似有似无的晨雾,向看着这张照片的我幽幽的飘过来。
我也想拍一张这样的照片。
但我的模特只有F。买好去台湾的机票之后,我主动承担起做行程计划的任务。我当然是有着不小的私心,第一件事就是把阳明山放在了台北的第一个目的地。我拿出Lonely Planet和网上搜来的攻略对F说,你看,阳明山多好,可以泡冷泉,有没见过的火山景、牛奶湖,甚至我们刚好遇上海芋花的季节。他不置可否的摆摆手,又笑着对我说一切交给我就好。
真到那天却远没有预想的顺利。我们比计划提前半天到达台北,于是F临时决定用这个空出的时间去见见一个远房亲戚。我自然没理由跟着去,自己拎着照相机在西门町来来回回逛了大半个晚上,没有按下半次快门。一种由无聊生出的恐慌冒了出来,我生着闷气回到旅馆,用被子盖住脑袋,非常戏剧化的打算等F回来对他大发脾气。
倒也没真的吵架。F提了在夜市里买的小吃敲开门,我心火褪了大半,和他一起闷闷的吃完后,一阵在激烈的性爱后才会有的疲惫附上我身,迷迷糊糊的就睡了。
第二天没有按计划早起,从狭小的窗户看过去发现天气也阴沉起来。我产生了偷懒不去阳明山的念头,F拍拍我的外套,帽子也扔到我头上,说还是出发吧。“来都来了。”他笑着提起了微博上的梗。
这一来就花了两个小时。我们搭乘公车一路奔行,司机一言不发,专注着眼前曲折和蜿蜒的山路。那些路一点都不比九分的公路温柔,都是极尽能事的给车辆带来一个个挑战。可是九分的司机们个个活泼开朗,在手忙脚乱的驾驶时还能给对面驶来的公车腾出一个阳光满分的招呼。我们面前这位司机大叔呢——哦,一说“大叔”总会想到日本男人——这位台湾的司机阿伯,不苟言笑的紧握方向盘,让汽车突突的驶向渐渐冒出来的白雾里。
白雾的中途是半山腰的停车场,这也是公交能到达的终点。司机阿伯擦了把汗,下车后跟其他穿白色Polo衫制服的阿伯们混在人群里。我和F一时搞不清状况,旁边一个白衣阿伯很热情的给我们指路。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坚持用台语说了三遍后,才改用国语很大声的讲“从那边的洗手间往上走!”“洗手间在哪?”整个停车场都是叽叽喳喳的人群,从打扮和语言上大概分辨出很多都是本地人。大伯又指了指马路边一颗不知道什么树,在春节熙攘的人群中不甘寂寞的开满整株单薄但显眼的小花。
上山的路单调却不无聊。我们像走在晨雾的正中心,能见度不过五米,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看到不远处隐隐绰绰的人形,和几个家庭互相打趣的聊天。F原本就不爱爬山,我担心他感到无聊,拿出远在小学时候的花草知识给他卖弄起来。这是杜鹃花,右手边空荡荡的幼儿园里栽种了好几株八重樱——但八重樱是晚樱,没开花很正常,刚才厕所那边的大概是杏花。爬山对我们两个不常运动的人来说有些辛苦。我头发闷在帽子里汗津津的,可也不敢随便脱掉。我们一边庆幸多穿了件外套,一边喘气的看着手机上的地图。地图带我们翻过一座寺庙,绕过一间农舍,其间被两只体型巨大的母鸡瞪了几眼,再穿过一小片竹林后就到了海芋花田。
那是什么样的景色呢?看上去大片的海芋花被人工分成好几个区域,各个花田被工整的木栈道连接起来。也有直接在花田里窜来窜去的队伍,三三两两前前后后,很开心的大声说着话。但海芋花本身没有特别了不起的,一整片白色花瓣包裹着黄色花蕊,在绿色的粗茎顶头一上一下的摇摆,簇拥着来往的人流。如果不想花太多钱去田里摘花的话,路边的小摊贩也有大把,大概10块钱新台币可以买一只。买完花还可以顺手提一只土鸡、几把农家菜和几个像是青团一样的小吃。但真买这些东西的,还多数是开着车的本地人。他们有点逛农家乐的意思,一家子来到乡野吃个饭郊下游。
我们俩累到不行,并且我对满眼都是人头的景色有些失望,一心一意找到一家店休息。
这是一家特别大的日料小吃店,准确来讲像是日剧里路边摊的扩大十倍版。光大厅就分成四五间,风格统一又有些差异,几条走廊相互联通。我跟F到每间都看了一下,排除户外的,在最靠里面的桌子上坐下来。F突然把坐垫拿起来晃了晃,惊喜的说这跟自己家里的一模一样。饭馆里根本就没有几桌人,我们把坐在门口打瞌睡的服务生叫过来,点了两份点心和一碗面,怕不够又加了一份小火锅。事实上确实不怎么够吃,我们没多久就把午餐(其实已经下午了)吃个精光,各自抱着一杯茶、像正在充电的手机一样一言不发。不一会儿,F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十分大胆的四处转悠,在后厅看到一处供游人拍照的摆设,是昭和时代的布景和人力车,有些做作的精致。饭馆后面的小院子只是在草坪上砌了一些石板台阶,但是再看过去却是一个大惊喜。
那是一整片纯粹的海芋花田,像施了魔法一样把外面的游人隔离开。山雾也似乎耗尽体力一般沉淀在海芋花四周,变得透明且轻盈,远处墨绿色的高山沉默不语。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直等F醒来后才赶紧拉着他去看花。相机是少不了的,拍照的过程中脑袋里却欢腾的响起萧敬腾、周杰伦和戴佩妮的歌,还有小时候的一些台湾偶像剧的场景。克服了千难万苦的恋人相拥在花田里接吻,想着这样的情景手里的相机也差点笑得拿不稳了。
我拍得很嗨,心满意足的拉着F出门。他研究地图时犯了难,原来这片花田跟原本计划去的小油坑、冷水坑背道而驰;如果要翻山过去呢,估计得再花上大半天。我们没有迟疑就决定原路返回,并且意外的发现有趟接驳车可以直达来时的半山车站。
可惜下山的时机很不凑巧的跟大队人马撞上了,起码有三十个人的团队用完全陌生的语言一路大声聊天。我猜不到他们是东南亚哪个国家的,男生都是黑皮肤瘦身子,女生用好看的头巾盖住头发,而有几个特别好看的女生在旁人的眼光中不好意思再开口。我跟F已经不想再多做评论,我看他不断皱几下眉头,猜想F应该心里在冒火。我呢,仔细的研究起车上的一则告示,除了严禁吸烟、饮食外,还特地把禁止性骚扰做得非常醒目。
公车摇摇晃晃的回到市区,那个异国团队鱼贯而出,车里像一下子掏空了一万只喜鹊。F这时才跟我说那些人烦得很,也不知道说的哪里语言一句都听不懂。
我笑嘻嘻的想着自己和F也一直用的长沙话啊,我好像跟他没办法用普通话交流,也总是仗着别人听不懂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说话。然后突然记起四个小时之前,在赶去车站的路上一直跟F讨论当天的行程,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突兀的用长沙话问了一句“你们是长沙的?”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错愕的点头。他又问我们去哪儿,听到答案后用长沙人特有的一种“那有什么好去的”表情给了我们一个来自家乡的笑容。
我和F面面相觑,反正也就这样去了一趟阳明山。
12/13/2015
我也想拍一张这样的照片。
但我的模特只有F。买好去台湾的机票之后,我主动承担起做行程计划的任务。我当然是有着不小的私心,第一件事就是把阳明山放在了台北的第一个目的地。我拿出Lonely Planet和网上搜来的攻略对F说,你看,阳明山多好,可以泡冷泉,有没见过的火山景、牛奶湖,甚至我们刚好遇上海芋花的季节。他不置可否的摆摆手,又笑着对我说一切交给我就好。
真到那天却远没有预想的顺利。我们比计划提前半天到达台北,于是F临时决定用这个空出的时间去见见一个远房亲戚。我自然没理由跟着去,自己拎着照相机在西门町来来回回逛了大半个晚上,没有按下半次快门。一种由无聊生出的恐慌冒了出来,我生着闷气回到旅馆,用被子盖住脑袋,非常戏剧化的打算等F回来对他大发脾气。
倒也没真的吵架。F提了在夜市里买的小吃敲开门,我心火褪了大半,和他一起闷闷的吃完后,一阵在激烈的性爱后才会有的疲惫附上我身,迷迷糊糊的就睡了。
第二天没有按计划早起,从狭小的窗户看过去发现天气也阴沉起来。我产生了偷懒不去阳明山的念头,F拍拍我的外套,帽子也扔到我头上,说还是出发吧。“来都来了。”他笑着提起了微博上的梗。
这一来就花了两个小时。我们搭乘公车一路奔行,司机一言不发,专注着眼前曲折和蜿蜒的山路。那些路一点都不比九分的公路温柔,都是极尽能事的给车辆带来一个个挑战。可是九分的司机们个个活泼开朗,在手忙脚乱的驾驶时还能给对面驶来的公车腾出一个阳光满分的招呼。我们面前这位司机大叔呢——哦,一说“大叔”总会想到日本男人——这位台湾的司机阿伯,不苟言笑的紧握方向盘,让汽车突突的驶向渐渐冒出来的白雾里。
白雾的中途是半山腰的停车场,这也是公交能到达的终点。司机阿伯擦了把汗,下车后跟其他穿白色Polo衫制服的阿伯们混在人群里。我和F一时搞不清状况,旁边一个白衣阿伯很热情的给我们指路。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坚持用台语说了三遍后,才改用国语很大声的讲“从那边的洗手间往上走!”“洗手间在哪?”整个停车场都是叽叽喳喳的人群,从打扮和语言上大概分辨出很多都是本地人。大伯又指了指马路边一颗不知道什么树,在春节熙攘的人群中不甘寂寞的开满整株单薄但显眼的小花。
上山的路单调却不无聊。我们像走在晨雾的正中心,能见度不过五米,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看到不远处隐隐绰绰的人形,和几个家庭互相打趣的聊天。F原本就不爱爬山,我担心他感到无聊,拿出远在小学时候的花草知识给他卖弄起来。这是杜鹃花,右手边空荡荡的幼儿园里栽种了好几株八重樱——但八重樱是晚樱,没开花很正常,刚才厕所那边的大概是杏花。爬山对我们两个不常运动的人来说有些辛苦。我头发闷在帽子里汗津津的,可也不敢随便脱掉。我们一边庆幸多穿了件外套,一边喘气的看着手机上的地图。地图带我们翻过一座寺庙,绕过一间农舍,其间被两只体型巨大的母鸡瞪了几眼,再穿过一小片竹林后就到了海芋花田。
那是什么样的景色呢?看上去大片的海芋花被人工分成好几个区域,各个花田被工整的木栈道连接起来。也有直接在花田里窜来窜去的队伍,三三两两前前后后,很开心的大声说着话。但海芋花本身没有特别了不起的,一整片白色花瓣包裹着黄色花蕊,在绿色的粗茎顶头一上一下的摇摆,簇拥着来往的人流。如果不想花太多钱去田里摘花的话,路边的小摊贩也有大把,大概10块钱新台币可以买一只。买完花还可以顺手提一只土鸡、几把农家菜和几个像是青团一样的小吃。但真买这些东西的,还多数是开着车的本地人。他们有点逛农家乐的意思,一家子来到乡野吃个饭郊下游。
我们俩累到不行,并且我对满眼都是人头的景色有些失望,一心一意找到一家店休息。
这是一家特别大的日料小吃店,准确来讲像是日剧里路边摊的扩大十倍版。光大厅就分成四五间,风格统一又有些差异,几条走廊相互联通。我跟F到每间都看了一下,排除户外的,在最靠里面的桌子上坐下来。F突然把坐垫拿起来晃了晃,惊喜的说这跟自己家里的一模一样。饭馆里根本就没有几桌人,我们把坐在门口打瞌睡的服务生叫过来,点了两份点心和一碗面,怕不够又加了一份小火锅。事实上确实不怎么够吃,我们没多久就把午餐(其实已经下午了)吃个精光,各自抱着一杯茶、像正在充电的手机一样一言不发。不一会儿,F就趴在桌上睡着了。我十分大胆的四处转悠,在后厅看到一处供游人拍照的摆设,是昭和时代的布景和人力车,有些做作的精致。饭馆后面的小院子只是在草坪上砌了一些石板台阶,但是再看过去却是一个大惊喜。
那是一整片纯粹的海芋花田,像施了魔法一样把外面的游人隔离开。山雾也似乎耗尽体力一般沉淀在海芋花四周,变得透明且轻盈,远处墨绿色的高山沉默不语。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一直等F醒来后才赶紧拉着他去看花。相机是少不了的,拍照的过程中脑袋里却欢腾的响起萧敬腾、周杰伦和戴佩妮的歌,还有小时候的一些台湾偶像剧的场景。克服了千难万苦的恋人相拥在花田里接吻,想着这样的情景手里的相机也差点笑得拿不稳了。
我拍得很嗨,心满意足的拉着F出门。他研究地图时犯了难,原来这片花田跟原本计划去的小油坑、冷水坑背道而驰;如果要翻山过去呢,估计得再花上大半天。我们没有迟疑就决定原路返回,并且意外的发现有趟接驳车可以直达来时的半山车站。
可惜下山的时机很不凑巧的跟大队人马撞上了,起码有三十个人的团队用完全陌生的语言一路大声聊天。我猜不到他们是东南亚哪个国家的,男生都是黑皮肤瘦身子,女生用好看的头巾盖住头发,而有几个特别好看的女生在旁人的眼光中不好意思再开口。我跟F已经不想再多做评论,我看他不断皱几下眉头,猜想F应该心里在冒火。我呢,仔细的研究起车上的一则告示,除了严禁吸烟、饮食外,还特地把禁止性骚扰做得非常醒目。
公车摇摇晃晃的回到市区,那个异国团队鱼贯而出,车里像一下子掏空了一万只喜鹊。F这时才跟我说那些人烦得很,也不知道说的哪里语言一句都听不懂。
我笑嘻嘻的想着自己和F也一直用的长沙话啊,我好像跟他没办法用普通话交流,也总是仗着别人听不懂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说话。然后突然记起四个小时之前,在赶去车站的路上一直跟F讨论当天的行程,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突兀的用长沙话问了一句“你们是长沙的?”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错愕的点头。他又问我们去哪儿,听到答案后用长沙人特有的一种“那有什么好去的”表情给了我们一个来自家乡的笑容。
我和F面面相觑,反正也就这样去了一趟阳明山。
12/13/2015
![]() |
去阳明山路上遇见的奇怪路标 |
![]() |
爬到半山腰 |
![]() |
日式饭馆 |
![]() |
饭馆里的日式小吃 |
![]() |
海芋花田 |
![]() |
公车上的告示,禁止性骚扰 |
![]() |
阳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