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更黄,长夜更长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发现,每当我看到天空有一群鸽子飞过,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淡淡莫名的感动。说起来并不是最近才爱上看鸽子,大约是十五年前,正在上高中的我,每天傍晚放学回来,晚自习之前,总会趴在阳台上看一会儿西方的天空。夕阳已经隐没在楼群之后,繁星还未亮起,那是白昼即将消退之前最后的一段光阴。透过阳台的窗户,可以看到一段铁道,没有火车经过的时候,显得尤其安静庄严,仿佛随时在整装待命迎接列车的践踏。那铁道上方的天空,时而就有鸽子群飞过,约莫一二十只的样子,整齐地斜着向上,再斜着向下,消失不见之后很快又会重新出现。其实我已经忘了其他的所有细节,包括是什么样的季节以及当时的我有什么样的心情,我唯有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中有一段时间在看天空和鸽子的时候很爱听梁静茹的《如果有一天》。我想那时候的我一定也没有少想关于未来关于“如果有一天”的事吧,只是一个不留神,就是十五年过去了。
从那以后却似乎再也没有在黄昏时分看见鸽群,都是阳光明媚的上午,呼啦啦从窗前飞过,同样是斜着向上,再斜着向下,消失不见之后很快又会重新出现。它们的翅膀迅速翻飞,仿佛闪着光,让我兴奋不已。不管当时是在做什么,只要看到窗外有鸽子飞过,我都一定要停下来目不转睛地追随一会儿,我总是在想它们是怎么保持统一的阵型和方向的,这样不需言语的默契让我既羡慕又佩服,因此在仰望的时候不自觉地又带着一丝敬意。
每次都是想东又想西,最后总是会想到十五年前的画面,心里就一紧。好像手指被一根细细的线不小心缠住了,虽有轻微的疼痛,却提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舍不得去挣扎。我又突然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比十五年前更爱看鸽子,明白了回忆有时候就像一群鸽子,会突然出现在心头盘旋,带着和如今这具躯体无需多言的默契,在时间的缝隙里遨游翻飞,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已经是一次关于沉淀和回味的美妙旅行。
多么希望能再看一次在黄昏的天空里飞过的鸽群。冬天的黄昏应该是四季之中最为浓郁的吧,而进入十二月,夜也会变得越来越长了。又一轮的流转已经进入尾声。看见地上铺满厚厚的落叶,孩子总会稚声稚气地发问:为什么叶子都到地上了啊?而我每次都认真的说着同样一句答案:等到来年,枝头上就会长出更多更绿的新叶子的。
从那以后却似乎再也没有在黄昏时分看见鸽群,都是阳光明媚的上午,呼啦啦从窗前飞过,同样是斜着向上,再斜着向下,消失不见之后很快又会重新出现。它们的翅膀迅速翻飞,仿佛闪着光,让我兴奋不已。不管当时是在做什么,只要看到窗外有鸽子飞过,我都一定要停下来目不转睛地追随一会儿,我总是在想它们是怎么保持统一的阵型和方向的,这样不需言语的默契让我既羡慕又佩服,因此在仰望的时候不自觉地又带着一丝敬意。
每次都是想东又想西,最后总是会想到十五年前的画面,心里就一紧。好像手指被一根细细的线不小心缠住了,虽有轻微的疼痛,却提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舍不得去挣扎。我又突然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比十五年前更爱看鸽子,明白了回忆有时候就像一群鸽子,会突然出现在心头盘旋,带着和如今这具躯体无需多言的默契,在时间的缝隙里遨游翻飞,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已经是一次关于沉淀和回味的美妙旅行。
多么希望能再看一次在黄昏的天空里飞过的鸽群。冬天的黄昏应该是四季之中最为浓郁的吧,而进入十二月,夜也会变得越来越长了。又一轮的流转已经进入尾声。看见地上铺满厚厚的落叶,孩子总会稚声稚气地发问:为什么叶子都到地上了啊?而我每次都认真的说着同样一句答案:等到来年,枝头上就会长出更多更绿的新叶子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