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看过的武侠片
这些年我看过的武侠片
电光火石之间,只见大侠从天而降,双掌喷发出一股凌厉的真气,刹那间,敌方数十名绝顶高手尸块横飞,血肉漂流……各位看官,这不是我要说的武侠,我要说的武侠和这个不一样。
我们习惯了大多数香港武侠片玄乎其玄的特效,诸如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中,各路人马都可以飞天遁地,都有会使排山倒海,杀人必血肉横飞。这些电影的结局一般是这样的:夕阳西下,英雄抱着美人骑着大马,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太熟悉了,以致于我们根本不曾知道也不想知道,真正的武林究竟是什么样儿的。最近上映的《师父》便打破了这种熟悉。
民国初年,咏春小荷才露,全地球只有一个会耍的。津门武林则是中华武学的圣地,十八家武馆,面子上极讲究道义规矩,里子里互相勾斗又排外,加之军阀和热兵器的兴起,挑战着传统武学。这里暗流涌动。廖凡作为咏春唯一的传人,肩负着整个门派的未来,从广东来到天津,准备开馆授徒。囿于津门武林的规矩(此处省略二百五十字),他选择隐身于贫民窟,娶了一个被遗弃的女人,收了一个流氓徒弟,每日只管吃螃蟹,教功夫。他筹划着在三年内让他徒弟踢掉八家武馆,他便可在津门武林开馆立足教真功夫。
整部电影节奏明快紧凑,对白精简,有趣又耐人寻味,动作写实,有一种可触碰的质感;导演还穿插了很多个人风格浓重的恶趣味元素,将一个复杂的故事讲述得简单有趣。
假如一部电影是一道菜的话,假如这道菜就是酸辣土豆丝(不好意思,没吃过鲍鱼不好举例),每个导演的方法,功力,火候和配料都不同,所以拍出的电影风格也不同。大W炒的土豆丝和我的肯定不一样,当然,这不是说我炒的比他的好吃的意思,味道不一样嘛。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物和故事,更是一种味道。
《师父》的导演是一个恶趣味十足的影迷。影片配乐有点像经典西部片《好坏丑》(也叫《黄金三镖客》),台词带着王家卫的色彩,但没有《一代宗师》那么玄深莫测。影片多处出现跳舞的洋妞露着大白腿,女三号也是一个高鼻梁大眼睛的中亚姑娘,女主角穿着旗袍带着狗,用那时候流行的烟架抽着烟……这些营造了这部电影独特的气质。
感触最深的,是写实的动作戏和精准的兵刃的展示。片子里提到了一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那是武侠片的鼻祖,里面的动作戏夸张到邪乎:大和尚掌心可以放电!六七十年代,张彻和胡金铨的电影中,打戏则是弓步鞍马,稳扎稳打,非常写实。比如《新独臂刀》和《侠女》。到八九十年代,《少林寺》、《黄飞鸿》系列等,尽管武打动作没有夸张到喷火放电的程度,但通过剪辑和特效,给人超自然的感觉。《笑傲江湖》系列则就是魔幻超现实了,即使林青霞美得一塌糊涂。两千年后,《卧虎藏龙》开启了武侠的大片时代,轻柔唯美的动作,着重表现意境,仍然是超现实的。后来还有《英雄》,《无极》,《十面埋伏》等。《师父》的动作戏和以上所有影片都不同,没有特效,也不会飞来飞去,一招一式全是血肉相拼锋芒相对,紧张不失美感。末尾的刀阵,除展示了咏春的八斩刀外,还细致地展示了其他各种刀型,非常考究非常过瘾。
武侠电影,有的着重写实有的着重写意。《东邪西毒》是写意的极致,《新龙门客栈》则将二者结合得很好。人物性格鲜明,风流倜傥,忠义侠胆,儿女情长,全在里面,摄影还非常漂亮。总之,是一盘上乘的土豆丝。《师父》则讲述了在现代枪炮文明的挑战下,传统武侠道义的迷失和回归,以及对未来传承的困惑。这也是一盘上好的土豆丝,各位客官请慢用。
电光火石之间,只见大侠从天而降,双掌喷发出一股凌厉的真气,刹那间,敌方数十名绝顶高手尸块横飞,血肉漂流……各位看官,这不是我要说的武侠,我要说的武侠和这个不一样。
我们习惯了大多数香港武侠片玄乎其玄的特效,诸如徐克《笑傲江湖》系列中,各路人马都可以飞天遁地,都有会使排山倒海,杀人必血肉横飞。这些电影的结局一般是这样的:夕阳西下,英雄抱着美人骑着大马,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太熟悉了,以致于我们根本不曾知道也不想知道,真正的武林究竟是什么样儿的。最近上映的《师父》便打破了这种熟悉。
民国初年,咏春小荷才露,全地球只有一个会耍的。津门武林则是中华武学的圣地,十八家武馆,面子上极讲究道义规矩,里子里互相勾斗又排外,加之军阀和热兵器的兴起,挑战着传统武学。这里暗流涌动。廖凡作为咏春唯一的传人,肩负着整个门派的未来,从广东来到天津,准备开馆授徒。囿于津门武林的规矩(此处省略二百五十字),他选择隐身于贫民窟,娶了一个被遗弃的女人,收了一个流氓徒弟,每日只管吃螃蟹,教功夫。他筹划着在三年内让他徒弟踢掉八家武馆,他便可在津门武林开馆立足教真功夫。
整部电影节奏明快紧凑,对白精简,有趣又耐人寻味,动作写实,有一种可触碰的质感;导演还穿插了很多个人风格浓重的恶趣味元素,将一个复杂的故事讲述得简单有趣。
假如一部电影是一道菜的话,假如这道菜就是酸辣土豆丝(不好意思,没吃过鲍鱼不好举例),每个导演的方法,功力,火候和配料都不同,所以拍出的电影风格也不同。大W炒的土豆丝和我的肯定不一样,当然,这不是说我炒的比他的好吃的意思,味道不一样嘛。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物和故事,更是一种味道。
《师父》的导演是一个恶趣味十足的影迷。影片配乐有点像经典西部片《好坏丑》(也叫《黄金三镖客》),台词带着王家卫的色彩,但没有《一代宗师》那么玄深莫测。影片多处出现跳舞的洋妞露着大白腿,女三号也是一个高鼻梁大眼睛的中亚姑娘,女主角穿着旗袍带着狗,用那时候流行的烟架抽着烟……这些营造了这部电影独特的气质。
感触最深的,是写实的动作戏和精准的兵刃的展示。片子里提到了一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武侠片《火烧红莲寺》,那是武侠片的鼻祖,里面的动作戏夸张到邪乎:大和尚掌心可以放电!六七十年代,张彻和胡金铨的电影中,打戏则是弓步鞍马,稳扎稳打,非常写实。比如《新独臂刀》和《侠女》。到八九十年代,《少林寺》、《黄飞鸿》系列等,尽管武打动作没有夸张到喷火放电的程度,但通过剪辑和特效,给人超自然的感觉。《笑傲江湖》系列则就是魔幻超现实了,即使林青霞美得一塌糊涂。两千年后,《卧虎藏龙》开启了武侠的大片时代,轻柔唯美的动作,着重表现意境,仍然是超现实的。后来还有《英雄》,《无极》,《十面埋伏》等。《师父》的动作戏和以上所有影片都不同,没有特效,也不会飞来飞去,一招一式全是血肉相拼锋芒相对,紧张不失美感。末尾的刀阵,除展示了咏春的八斩刀外,还细致地展示了其他各种刀型,非常考究非常过瘾。
武侠电影,有的着重写实有的着重写意。《东邪西毒》是写意的极致,《新龙门客栈》则将二者结合得很好。人物性格鲜明,风流倜傥,忠义侠胆,儿女情长,全在里面,摄影还非常漂亮。总之,是一盘上乘的土豆丝。《师父》则讲述了在现代枪炮文明的挑战下,传统武侠道义的迷失和回归,以及对未来传承的困惑。这也是一盘上好的土豆丝,各位客官请慢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