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然带来的和解——观《冬之旅》
文革时不堪逼问折磨的老陈以出卖好友老金为代价,不再被关押。老金却因为老陈上交的信件而进了牢房,坐牢期间妻子自杀身亡。老金的妻子曾向老陈求援,受监视的老陈为自保而拒不相见。在老金看来,老陈是害他家破人亡的卑鄙小人,他从未向别人提起过此事,却又无法释怀。许多年后,已近暮年的老陈向老金登门道歉。原来他一直受到良心的折磨,写回忆录时再次面对这件事情,让他决心要向老金忏悔。
老陈两次登门,一次是正在写回忆录的时候,一次是听说老金身患癌症。老金对老陈满是冷嘲热讽,根本不听老陈的解释。后来老陈的回忆录出版,有记者来采访老金,老金发觉老陈已成为人们心中真诚悔改的道德楷模,怒不可遏地打电话指责老陈写回忆录是沽名钓誉。他写了一封信给老陈,希望他把这封“说明真相”的信交给记者出版。一段时间以后,老金打电话去询问,老陈居然忘了这封信。老金当然认为老陈是装糊涂,没想到老陈的孙女接过电话说老陈得了老年痴呆症,几天前发生的事情都记不清。老金挂了电话,久久地沉默。
老金一直强调他不愿再提此事,只想过清净的日子,可是他对自己和家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怨恨却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老陈这个出卖他的人则成了这份怨恨的载体。当老陈的回忆录感动了读者,受到人们的称赞,老金不免又一次受到了伤害。可是那个被他怨恨了几十年的老陈,居然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就好像你心中的假想敌忽然消失不见,只留你面对空空的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老金才真正放下了对老陈的怨恨。当他去公园看望已经认不出他的老陈时,往日的不屑与刻薄一点都没有了。当他把原本用来“说明真相”的信交给已经认不出他来的老陈,让他帮忙烧掉,这件压在他心底的事才终于了结。
剧末,老金说他会在一个美好的地方等着老陈,他们迟早会在那里相见。这是宽恕还是安慰,亦或是对已经记不清事情的老陈的怜悯?也许老金自己也难以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老金把信交给老陈,并让他“帮忙烧掉”的时候,他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老陈是施害者了。那件事被老陈不加掩饰地写在回忆录里,和老陈的忏悔一起被记录下来。至于如何解读事件和老陈的忏悔,老金已经不在意了。
老陈两次登门,一次是正在写回忆录的时候,一次是听说老金身患癌症。老金对老陈满是冷嘲热讽,根本不听老陈的解释。后来老陈的回忆录出版,有记者来采访老金,老金发觉老陈已成为人们心中真诚悔改的道德楷模,怒不可遏地打电话指责老陈写回忆录是沽名钓誉。他写了一封信给老陈,希望他把这封“说明真相”的信交给记者出版。一段时间以后,老金打电话去询问,老陈居然忘了这封信。老金当然认为老陈是装糊涂,没想到老陈的孙女接过电话说老陈得了老年痴呆症,几天前发生的事情都记不清。老金挂了电话,久久地沉默。
老金一直强调他不愿再提此事,只想过清净的日子,可是他对自己和家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怨恨却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老陈这个出卖他的人则成了这份怨恨的载体。当老陈的回忆录感动了读者,受到人们的称赞,老金不免又一次受到了伤害。可是那个被他怨恨了几十年的老陈,居然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就好像你心中的假想敌忽然消失不见,只留你面对空空的战场。
到了这个时候,老金才真正放下了对老陈的怨恨。当他去公园看望已经认不出他的老陈时,往日的不屑与刻薄一点都没有了。当他把原本用来“说明真相”的信交给已经认不出他来的老陈,让他帮忙烧掉,这件压在他心底的事才终于了结。
剧末,老金说他会在一个美好的地方等着老陈,他们迟早会在那里相见。这是宽恕还是安慰,亦或是对已经记不清事情的老陈的怜悯?也许老金自己也难以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老金把信交给老陈,并让他“帮忙烧掉”的时候,他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老陈是施害者了。那件事被老陈不加掩饰地写在回忆录里,和老陈的忏悔一起被记录下来。至于如何解读事件和老陈的忏悔,老金已经不在意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