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十二):奥特曼打小怪兽——印度教的“人间展演”
这一篇是我乱写的,因为没见过印度教,只在两年前非常短暂地接触了一点古代印度教的内容。
但为了把我的“人间展演”观点延续下去,达到攻击克利福德.格尔茨的目的,就出来乱写几句。
我一直在写佛教的“人间展演”,自己感觉是很有道理的,佛教信徒把心中的佛国世界表演出来,就按着这种逻辑展开自己的生活,一点问题没有。但印度教是不是也这样就不太清楚了。现在乱讲一下。
印度教有很多神祗,除了梵天、湿婆、毗湿奴外还有许多神,各管生活的某些方面,负责与方方面面的邪魔外道进行战斗,一起拱卫印度教的宇宙和平。这些众多的神祗在各地建有庙宇,接受信徒崇拜,在不同的节日或场合,这些神祗会分别“显灵”,降神在具体的扮演者身上——这些扮演者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灵媒一样,会(或不会)拙劣地打扮成神仙的模样——与魔神的扮演者进行战斗,最后象征性地击败了外来的入侵者,世界恢复了和平:好一个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故事。。。
印度教的僧侣不太出名,倒是所谓“圣人”比较有名,就是那个可以气死我的“遁世修行者”(renouncers),但他们只通过修行来产生神性。
当然,如果按照我的看法,印度教里应该也有和佛教一样,某些高级僧侣或地方统治者自认为是具体神祗的人间化身,并且按照同样的模式组织社会生活——那么整个社会同样也是神圣世界在人间的翻版,而有真人扮演的“奥特曼打小怪兽故事”,实际上表达了禳除人间邪魔的具体功能。既然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重合在了一起,世俗生活中的人们自然就要按照印度教真人秀的脚本来扮演。
如果我们看过印度教众多的神祗,一定会对其丰富的上场人物,和人物之间复杂的亲属关系感到惊叹。但如此丰富的剧本,换个角度来看,实际上给予了世俗社会扮演者更宽松的人物设定,人们可以选择欢喜天、不欢喜天、摩罗、大黑天等等众多角色来扮演,当然也可以选择扮演路人甲、宋兵乙,或者是剧场老板这样的NPC。
我们之所以觉得印度教的角色扮演无处不在,就是因为他们和佛教一样,把世俗世界当成神圣世界的人间版本,并身体力行。
但为了把我的“人间展演”观点延续下去,达到攻击克利福德.格尔茨的目的,就出来乱写几句。
我一直在写佛教的“人间展演”,自己感觉是很有道理的,佛教信徒把心中的佛国世界表演出来,就按着这种逻辑展开自己的生活,一点问题没有。但印度教是不是也这样就不太清楚了。现在乱讲一下。
印度教有很多神祗,除了梵天、湿婆、毗湿奴外还有许多神,各管生活的某些方面,负责与方方面面的邪魔外道进行战斗,一起拱卫印度教的宇宙和平。这些众多的神祗在各地建有庙宇,接受信徒崇拜,在不同的节日或场合,这些神祗会分别“显灵”,降神在具体的扮演者身上——这些扮演者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灵媒一样,会(或不会)拙劣地打扮成神仙的模样——与魔神的扮演者进行战斗,最后象征性地击败了外来的入侵者,世界恢复了和平:好一个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故事。。。
印度教的僧侣不太出名,倒是所谓“圣人”比较有名,就是那个可以气死我的“遁世修行者”(renouncers),但他们只通过修行来产生神性。
当然,如果按照我的看法,印度教里应该也有和佛教一样,某些高级僧侣或地方统治者自认为是具体神祗的人间化身,并且按照同样的模式组织社会生活——那么整个社会同样也是神圣世界在人间的翻版,而有真人扮演的“奥特曼打小怪兽故事”,实际上表达了禳除人间邪魔的具体功能。既然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重合在了一起,世俗生活中的人们自然就要按照印度教真人秀的脚本来扮演。
如果我们看过印度教众多的神祗,一定会对其丰富的上场人物,和人物之间复杂的亲属关系感到惊叹。但如此丰富的剧本,换个角度来看,实际上给予了世俗社会扮演者更宽松的人物设定,人们可以选择欢喜天、不欢喜天、摩罗、大黑天等等众多角色来扮演,当然也可以选择扮演路人甲、宋兵乙,或者是剧场老板这样的NPC。
我们之所以觉得印度教的角色扮演无处不在,就是因为他们和佛教一样,把世俗世界当成神圣世界的人间版本,并身体力行。
辄馨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蟠蛇释博局 (5人喜欢)
- 中国古代器物中的蛇纹探秘 (9人喜欢)
- 中国古人的石之恋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