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青铜万年“漆”
![]() |
假如玉器代表中国人的高雅非凡,瓷器象征中国古文化的精髓,那么,漆器就是当仁不让的古代奢侈品。漆,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奢华的象征。
![]() |
漆器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是最早认识漆的并能将漆调成各种颜色,用作装饰之用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它揭开了中国漆器光辉的制造史。
![]() |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 |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制作生活用品。漆色以红、黑两种单色为主,髹漆工艺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
战国、汉代是漆器制造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大量制造各种实用与观赏品。髹漆工艺主要有描彩漆、镶嵌、针刻等。装饰纹样盛行动物纹、云纹、几何图案。特点是色彩丰富、线条奔放、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东汉以后,漆器制作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但其间也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唐代的金银平脱工艺、宋代的雕漆工艺都得到高度发展。
元明清时期形成了漆器制造史上的又一高潮。形成了官造、民间漆器生产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元代的雕漆工艺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涌现出张成、杨茂、张敏德、彭君宝等技艺卓越、流芳千古的制漆名家。明代的髹漆工艺全面发展,工艺技法已有14大类,近四百个品种,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程度。清代在继承明代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展,某些品种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进一步推动了漆器制造业的发展。
![]() |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藏漆器最多最丰富的博物馆。藏品达一万八千余件,其中以元明清三代传世作品为主,兼有少量早期作品。在元明清三代的作品中,又以宫廷作品为主,兼有部分民间作品,其中珍贵文物325件。这些漆器工艺不仅种类齐备,内容丰富,且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研究价值,是世界工艺美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如何收藏漆器作品?
据了解,古代漆器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制作上,必须经历制胎、水裱、推光、生漆调细等上百道工序。工艺以繁琐著称,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而制作和阴干也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要密闭在阴室里更长的时间。
![]() |
近年来,中国逐渐恢复漆艺术创作,但尚属小众。业内认为,目前漆器收藏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那么,要想收藏一件漆器该如何鉴别?
![]() |
在收藏漆器前,首先需要了解漆文化,收藏工艺品需要看历史,了解一项工艺的内涵;其次,看艺术家本人如何运用艺术概念和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
![]() |
收藏漆器后该如何保养?据了解,漆器管理和保存的难度很大,漆器不怕水,但怕干燥,易裂。通常的恒温都不利于漆器的保管,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收藏的专业门槛。一般来说,温度以15至18摄氏度,湿度在55%左右最为适合,太干了容易裂,太湿了容易长毛。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可用保鲜膜将漆器包起来加以保存。
![]() |
而由于漆本身是非常好的涂料,能长时间抗腐蚀、不褪色、防虫蛀、防水等,加上现代漆工艺和科学技术发达,所以当代漆艺的保养较以前容易许多。
![]() |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就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吧~每周都有美文推送哦~
![]() |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喜欢就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或【查看公众号】并关注我吧!
-
zen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4 22: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