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染指流年》之四傻子
破败的棚子里,直躺着身体发白,且肿胀了一圈的四傻子。此刻的他,很安静,安静地躺在一张破旧的门板上,身体上蒙着一条白布。
也不知是因卖布商贩的缺斤短两,还是因为人淹死后身体天然的膨胀。白布只能蒙住他的头,裸露着一双无故长了三寸的大脚。
棚子原本的用途是放粮食。因此,除了躺在破旧门板上的尸体,还有两排装满水稻的麻袋,占去半个棚子的空间。以致,棚子只能允许一个体型正常的人进出,如果进来的是个胖子,出去时,还需侧着身体。
按理说,四傻子这般死法,是应该办个像样的追悼会。花圈锦簇,也许是奢望。但乡下地方,野花总是有的。可惜,这般荣光没有人为四傻子想到。村里的领导,也只是过来不温不热地和四傻子的爹说了几句安慰话。仿佛,人们应该感谢的只是英雄的爹生了英雄。于英雄本人,无须再加追勉。
四傻子的大名,应该没有人晓得。自他懂事,四傻子的代号就注定了伴他终生。然而,作为四傻子邻居的我,一直没搞懂,他究竟傻在了哪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口齿不清和偶尔的发呆木讷,四傻子和村里人相处的还蛮融洽。只是人们习惯了,在四傻子讲了对正常人来说,有些过激的言语后。条件反射式的来一句“你个傻子”。这就像古时候,囚犯脸上的金印,一旦烙下,一辈子再洗不清。
四傻子家,曾经有10个儿子,5个夭折,只留下他们哥们5个。也不知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后遗症。剩下来的5个人中竟有两个被村里人划定为精神有问题。四傻子三哥的绰号是“三魔怔”。据说魔怔起来,会拿刀胡乱砍人。只是,谁也没见过,人云亦云罢了。不过,也因此,反而增添了神秘色彩。所以,人们当面只说三魔怔的好话,私下里才剩恶语相向。从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是魔怔,甚至连他弟弟四傻子也借了哥哥的光,在三魔怔面前被冠冕堂皇的戴上“聪明”的高帽。反而是三魔怔自己,经常性地追打着骂自己弟弟“傻子”。在外人看来,有种五十步笑百步的滑稽。
两个傻兄弟,人们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年少的我,曾为此很是诧异。直至长大后,才渐渐明白。
有关四傻子的精神问题。直至今日,我依旧模棱两可,无法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
只是记得,我年少时。四傻子曾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和我一起玩耍。甚至救过我弟弟的命。我实在不愿将这样的人,划在“傻子”的范畴里。
对此,母亲到现在和我谈起四傻子,还是对我所持的态度颇有微词。
脑海里,清晰刻下。
儿时,母亲曾不止一次地严厉告诫我。不要靠近他,他是个傻子,会害了你终身。
母亲一直对我非常严厉。又因她从未读过书的缘故,她对我的管教是老辈人遗留下来的体罚和不顾轻重的恶语咒骂。
在我的记忆中,她骂我最多的是下面两个词。
“傻妮子”
“缺货”
“傻妮子”并不难理解。“缺货”在我们老家方言里代表的是“缺心眼”的意思。
四傻子死前的一年中,我还真的在有意疏远他。远远的望见他,也赶紧绕道不与其碰见。
然而,我态度180°急转弯,不是因为母亲在我耳际孜孜不倦的教诲和许多次面壁长跪。而是,我亲眼见过四傻子作为男人的可怕。那种恐惧,影响了我很多年。直至遇到现在的老公,结婚后,才得以释然。
那年,四傻子36岁。我12岁。
为何我会记得四傻子的年龄呢。原因是那次事件后,母亲曾和父亲有一次长谈。碰巧我没有睡熟,听到一耳朵。至今只记得一句,母亲对父亲说的。“他比你还早生了几个月,咋能不懂这些呢。这挨千刀,偏让咱家巧云撞见了。要是给云儿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我就,我就割了他……”母亲口中的他,就是四傻子。母亲所说的事,就是我下面要讲的。
12岁那年,我读小学六年级。因为我们村子户籍少,没设小学。所以每天都要跑去三四公里远的邻村去上学。
我清晰的记得那是秋天。因何缘故提前放学,现在已然不记得了。只记得老师临时通知,下午放假。打扫完卫生就可以回家。
三春不如一秋忙。自古农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到家的时候,父母早已下地劳作。我用书包里放的钥匙打开紧锁的房门。如往常一样,自己热了点剩饭。吃完,小睡片刻,开始作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不知不觉中,已近五点。在平时,这个时候,我应该刚好放学。
做作业做到疲倦的我,百无聊赖地在草稿纸上胡乱涂抹。却听到我家牛棚里的母牛发出异样的嚎叫。
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大人要求帮家里干活。所以,都很熟悉家里牲畜的叫声。那刻,我听到的母牛叫声,分明就是哀嚎。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我内心里很害怕,但是还是毅然奋不顾身地抄起家里的笤帚,冲了出去。
我仗着保卫家里财产的一时脑热。完全未考虑到自己就是小孩子。更没想过,即便是发现异常,作为小孩的自己也于事无补。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去了牛圈。
我被眼前的一幕,惊的傻立在当场。
半大的黄牛,身体紧靠着牛圈的一边。拴在牛鼻子上的缰绳已经绷紧,将黄牛的鼻孔拉扯地有些走形。黄牛上扬着牛头,一声声倾诉哀怨的叫声。仿若正遭受强暴的妇人。一双牛眼,乞求似的盯着我,我分明感觉到牛眼里有丝丝晶莹在滚动。
黄牛的背上,倚靠着的是名精壮男子的前胸。厚重的黑色胸毛,与黄牛的黄毛形成鲜明对比。男子是赤条条的,不仅上身一丝不挂,下边的裤子更是退到了脚踝处。男子见我拿着笤帚冲进来,先是一阵惶恐,然后是惊愕与羞愧。从他如铜铃般大眼睛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这几种情绪。
“巧云……”
男子从惊愕中转醒过来。下边身子的活塞运动也已停止。艰难地说出了我的名字。
我错愕地看着眼前的男子,赫然就是曾经一起和我玩耍的傻邻居。
画图尺般大小的长条物件,伴随男子惊愕的唇齿相碰,从黄牛屁股里滑落出来,昂着头,峥嵘地耀武扬威。
“啊……”
我确认是我的尖叫,引来了隔壁本家的二叔。手里抄着一条扁担的二叔。我确认跟着二叔过来的二婶抱走我之前,我看到了二叔的扁担重重地敲在了四傻子的腿上。
剩下的,就是四起的谣言。
俗话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我们这个方圆不足十里地的小村落。
四傻子名声扫地。大姑娘小媳妇见他如见蟑螂,避而远之。老爷们小伙子见他,视他做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很多年来,我都一直很自责。觉得是自己那声尖叫害了四傻子。如果当时,我没有叫,也许他就能偷偷溜走,二叔也不会来,他的腿也不会断。如果是那样,我想在后来的故事中,也许四傻子就不会死了。但是,事与愿违,一切都已经发生。
四傻子的断腿成了他的标志。二叔没有为这条断腿负责。四傻子家人也识趣的自己找了个半吊子大夫给他接上。只是,这个大夫的手艺果然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好好的一条腿,偏给弄个残疾出来。不过,没人怪他,反而对其医道大肆赞扬。
很多人说,蹩脚大夫是故意给四傻子把腿接残废的。其目的是保护广大的妇女同胞。起初,蹩脚大夫听到这般意赞,还吹胡子瞪眼,为自己的手艺澄清。后来,干脆也认同了这种说法。毕竟这是推卸责任的最佳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说到这个责任,似乎根本不存在吧。有谁会对一个傻子讲责任呢?这样的人,起码在我的生活里没有碰到过。
如果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那么势必有人会把他周遭所有的恶行都怪到他头上。四傻子的情况便是如此。
我清楚的记得,大舅家的龙哥曾经不小心开车撞死过王老七家的一只鹅。为了毁尸灭迹,龙哥把鹅拎到河边,褪掉毛,掏出内脏洗干净,拿我家来炖了和我爸喝酒。
王老七找鹅的时候,发现了没有被河水冲干净的鹅毛和鹅肠。硬说是四傻子强奸了他家鹅后,打算毁尸灭迹。去四傻子家一顿折腾。最后也没发现蛛丝马迹,只得自认倒霉,不了了之。而他家的鹅却进了我们一家人的肚子,剩下的鹅骨也做了我家樱桃树下的肥料。只是,这件事永远只有我们一家人和龙哥父子知道。
因为母亲家有8个孩子,母亲又是最小的那个,所以,大舅的儿子龙哥只比母亲小3岁。龙哥的儿子,我的小外甥陆虎也仅仅比我小两岁而已。
虎子是个调皮的孩子,年纪不大,上山打鸟,下河摸鱼,全都有他。那股子好动静活脱脱是他父亲的翻版。
如果“淘的没边”可以算作成语。那么用来形容虎子,最是恰当不过。因为我脑海里,所有的已知词汇中,还真的没有一个能把他的淘气形容的此般贴切。你很难想象得出,10岁的孩子像他那么个淘气法。
距离村子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水库。是解放初期,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而特意修建的。水库建成后,曾淹死过三个人。是个让人望而生怯的地方。然而,小孩子家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加之,经常有人在水库里钓到新生婴孩般大小的淡水鱼。所以,即便是家长反复叮嘱,孩子们还是成群结队地跑去水库玩。
虎子是我们这群孩子里的孩子王。即便是比他大的孩子,也受他的领导。其中也包括我。同时,因为我辈分高,夹带亲属关系。我也算是这群孩子里的二号人物。领导的是所有一起玩的女孩们。
我们经常性地在水库的堤坝上玩耍。看一些闲极无聊的人到水库来,甩出长长的鱼竿钓鱼。
水库里的水一直处于10米左右的深度。也可以称之为绝佳的天然泳池。当然,敢来这里游泳的,也必是艺高胆大之人。胆怯者早已被三条人命勾勒的门神吓跑。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有人看守的。毕竟人命关天。无奈水库建成之后,最初的用途,早已被人们忘记。镇政府只得派我们村里的电工,代为管理。从次,除特殊情况,便再无人问津。开闸闭闸,全由电工自行定夺。
喜爱钓鱼的人都晓得,大鱼深水钓,小鱼浅水摸。
那个时候,不知道何处跑来的两个极限爱好者。原是来挑战游泳的,却意外地发现,水库里鱼多的直往身上撞。借了我们渠沟里网鱼的小网兜。来回游了那么两圈,带着五六条近30公分的大鱼,兴高采烈地走了。临行前,作为借网兜的报酬,还给我们两条稍小点的鱼。
因为他们的收获,活了虎子的心。原本就天不拍地不怕的虎子。仗着自己水性好。第二天就打算效仿两个极限爱好者下水库兜鱼。
那天,虎子最终没能如愿,因为我威胁他说:“我会告诉二婶。”二虎子很是畏惧他妈。
其实,我应该想到的。以虎子的执拗,怎么会因为我的告状,就轻易放弃呢。
是的,虎子转天天还是去了。只是一群伙伴中,单单没叫我。
直到村长来找我爸和二叔去捞四傻子的尸体,我才知晓了此事。
我们赶到水库时,虎子已经吓傻了。呆坐在水库的堤坝上,一刻不停地哭泣。二婶见到虎子,疯了似的跑过去。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劈头盖脸地打虎子。虎子的哭声也一样放大了分贝。
四傻子救虎子的事。我是听同去的其他伙伴说的。
据他们说,虎子执意不听他们劝告,抄起带来的网兜就从水浅的岸边下了水。不过来回游了两圈,就逮住两条不小的鱼。小伙伴们一阵欢呼雀跃。
虎子更是平添了几分信心。将鱼放上案后,又独自向水库更深处游去。不想,还没到最深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随后,救命声远远传来。
后来,虎子告诉了我当时的情况。
原来,志得意满的虎子游到一半时,突然小腿转起筋来。虎子扑腾了几下,却被呛了几口水,双腿更加无力。情急之下,只好大喊救命。
据说当时岸上钓鱼的有七八个人。只是,看到有个小孩子高呼救命,没有人敢下去。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般,同样喊起救命来。包括小伙伴们的呼喊。几十个人的声波在空气里律动。引来更多的人。其中,不乏一些村里人。只是,大家都被曾经死亡了的三个门神阻住了,没人下水。
正在大家都焦急又无奈地期待出现一个傻子时,傻子真的来了。拖着一条瘸腿,一瘸一拐地跑到距离事发点最近的堤坝上一跃。跃过护栏扎进水里。
就正常救人来说,救人者应该拖着被救者向水浅的地方游。可是不知,那个脑袋缺根弦的人,竟然从堤坝上扔下来条绳子。
四傻子下水救人,也是生平第一次,没有经验。竟然真的向绳子游去。
虎子被人用绳子拉上来了。水下的四傻子却不见了踪影。
于是,人们又变回热锅上的蚂蚁,左右求援。
我想,当时,如果有人肯下水,也许四傻子就不会死。只是,村里的傻子只有四傻子一个。来钓鱼的城里人,更是惜命。谁会为了一个傻子,不顾个人安危呢。
四傻子被村长调来的捞沙船打捞上来时,身体已经泡的发白。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怒睁着,让我晚上睡觉还做起了噩梦。
虎子活了下来,四傻子却丧了命。
村里人对此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觉得四傻子仁义,被二叔打断了腿,还奋不顾身地救二叔的儿子。另一种满含贬义地,再次咒骂果然是个傻子。仿佛只有傻子才会做此出格的举动。
我们一家和二叔一家都去了四傻子的“追悼会”。二婶第一次大方地买了具杉木棺材,叫二叔和我爸抬去。
四傻子的丧服是一件穿旧了的中山装。因为身体膨胀的缘故,显得有点紧吧。四傻子的脸,因为村里老人简单地处理,没了刚打捞上来时的可怕,只剩下毫无生气的惨白。
我只在四傻子家狭窄的棚子外,远远地望了四傻子最后一眼。当时,四傻子家院子的外边站了很多村里人。院里的人却是很少的。这样的场合,这样的人。值得人们留恋的还真不多。人们之所以肯过来,无非是好奇心驱使。
四傻子走了。为了救虎子,结束了37岁的生命。
四傻子的葬礼简单的难以称之为葬礼,所有的仪式只有最后一步下葬,花了人们些许力气。其他的,全部从简。
四傻子渐渐从人们的言语中溜走。仿佛他从没有来过这世上一样。四傻子的故事,没有人乐意为之传唱,没有人愿意为一个傻子浪费时间,浪费笔墨。
除了我,除了曾经是他最好朋友的我。只是,此刻的我,对于他的样貌,也早已淡忘在脑海里。之所以对他还有影响,只因为我一直无法忘记,曾经我们家那头母牛的哀嚎。
是的,四傻子自始至终是个浑人。只是,越是想至此,我的心里反而越加悲凉。
也不知是因卖布商贩的缺斤短两,还是因为人淹死后身体天然的膨胀。白布只能蒙住他的头,裸露着一双无故长了三寸的大脚。
棚子原本的用途是放粮食。因此,除了躺在破旧门板上的尸体,还有两排装满水稻的麻袋,占去半个棚子的空间。以致,棚子只能允许一个体型正常的人进出,如果进来的是个胖子,出去时,还需侧着身体。
按理说,四傻子这般死法,是应该办个像样的追悼会。花圈锦簇,也许是奢望。但乡下地方,野花总是有的。可惜,这般荣光没有人为四傻子想到。村里的领导,也只是过来不温不热地和四傻子的爹说了几句安慰话。仿佛,人们应该感谢的只是英雄的爹生了英雄。于英雄本人,无须再加追勉。
四傻子的大名,应该没有人晓得。自他懂事,四傻子的代号就注定了伴他终生。然而,作为四傻子邻居的我,一直没搞懂,他究竟傻在了哪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口齿不清和偶尔的发呆木讷,四傻子和村里人相处的还蛮融洽。只是人们习惯了,在四傻子讲了对正常人来说,有些过激的言语后。条件反射式的来一句“你个傻子”。这就像古时候,囚犯脸上的金印,一旦烙下,一辈子再洗不清。
四傻子家,曾经有10个儿子,5个夭折,只留下他们哥们5个。也不知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后遗症。剩下来的5个人中竟有两个被村里人划定为精神有问题。四傻子三哥的绰号是“三魔怔”。据说魔怔起来,会拿刀胡乱砍人。只是,谁也没见过,人云亦云罢了。不过,也因此,反而增添了神秘色彩。所以,人们当面只说三魔怔的好话,私下里才剩恶语相向。从没有人敢当面指责他是魔怔,甚至连他弟弟四傻子也借了哥哥的光,在三魔怔面前被冠冕堂皇的戴上“聪明”的高帽。反而是三魔怔自己,经常性地追打着骂自己弟弟“傻子”。在外人看来,有种五十步笑百步的滑稽。
两个傻兄弟,人们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年少的我,曾为此很是诧异。直至长大后,才渐渐明白。
有关四傻子的精神问题。直至今日,我依旧模棱两可,无法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
只是记得,我年少时。四傻子曾像个大哥哥一样。照顾我,和我一起玩耍。甚至救过我弟弟的命。我实在不愿将这样的人,划在“傻子”的范畴里。
对此,母亲到现在和我谈起四傻子,还是对我所持的态度颇有微词。
脑海里,清晰刻下。
儿时,母亲曾不止一次地严厉告诫我。不要靠近他,他是个傻子,会害了你终身。
母亲一直对我非常严厉。又因她从未读过书的缘故,她对我的管教是老辈人遗留下来的体罚和不顾轻重的恶语咒骂。
在我的记忆中,她骂我最多的是下面两个词。
“傻妮子”
“缺货”
“傻妮子”并不难理解。“缺货”在我们老家方言里代表的是“缺心眼”的意思。
四傻子死前的一年中,我还真的在有意疏远他。远远的望见他,也赶紧绕道不与其碰见。
然而,我态度180°急转弯,不是因为母亲在我耳际孜孜不倦的教诲和许多次面壁长跪。而是,我亲眼见过四傻子作为男人的可怕。那种恐惧,影响了我很多年。直至遇到现在的老公,结婚后,才得以释然。
那年,四傻子36岁。我12岁。
为何我会记得四傻子的年龄呢。原因是那次事件后,母亲曾和父亲有一次长谈。碰巧我没有睡熟,听到一耳朵。至今只记得一句,母亲对父亲说的。“他比你还早生了几个月,咋能不懂这些呢。这挨千刀,偏让咱家巧云撞见了。要是给云儿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我就,我就割了他……”母亲口中的他,就是四傻子。母亲所说的事,就是我下面要讲的。
12岁那年,我读小学六年级。因为我们村子户籍少,没设小学。所以每天都要跑去三四公里远的邻村去上学。
我清晰的记得那是秋天。因何缘故提前放学,现在已然不记得了。只记得老师临时通知,下午放假。打扫完卫生就可以回家。
三春不如一秋忙。自古农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到家的时候,父母早已下地劳作。我用书包里放的钥匙打开紧锁的房门。如往常一样,自己热了点剩饭。吃完,小睡片刻,开始作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不知不觉中,已近五点。在平时,这个时候,我应该刚好放学。
做作业做到疲倦的我,百无聊赖地在草稿纸上胡乱涂抹。却听到我家牛棚里的母牛发出异样的嚎叫。
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大人要求帮家里干活。所以,都很熟悉家里牲畜的叫声。那刻,我听到的母牛叫声,分明就是哀嚎。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我内心里很害怕,但是还是毅然奋不顾身地抄起家里的笤帚,冲了出去。
我仗着保卫家里财产的一时脑热。完全未考虑到自己就是小孩子。更没想过,即便是发现异常,作为小孩的自己也于事无补。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去了牛圈。
我被眼前的一幕,惊的傻立在当场。
半大的黄牛,身体紧靠着牛圈的一边。拴在牛鼻子上的缰绳已经绷紧,将黄牛的鼻孔拉扯地有些走形。黄牛上扬着牛头,一声声倾诉哀怨的叫声。仿若正遭受强暴的妇人。一双牛眼,乞求似的盯着我,我分明感觉到牛眼里有丝丝晶莹在滚动。
黄牛的背上,倚靠着的是名精壮男子的前胸。厚重的黑色胸毛,与黄牛的黄毛形成鲜明对比。男子是赤条条的,不仅上身一丝不挂,下边的裤子更是退到了脚踝处。男子见我拿着笤帚冲进来,先是一阵惶恐,然后是惊愕与羞愧。从他如铜铃般大眼睛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这几种情绪。
“巧云……”
男子从惊愕中转醒过来。下边身子的活塞运动也已停止。艰难地说出了我的名字。
我错愕地看着眼前的男子,赫然就是曾经一起和我玩耍的傻邻居。
画图尺般大小的长条物件,伴随男子惊愕的唇齿相碰,从黄牛屁股里滑落出来,昂着头,峥嵘地耀武扬威。
“啊……”
我确认是我的尖叫,引来了隔壁本家的二叔。手里抄着一条扁担的二叔。我确认跟着二叔过来的二婶抱走我之前,我看到了二叔的扁担重重地敲在了四傻子的腿上。
剩下的,就是四起的谣言。
俗话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我们这个方圆不足十里地的小村落。
四傻子名声扫地。大姑娘小媳妇见他如见蟑螂,避而远之。老爷们小伙子见他,视他做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很多年来,我都一直很自责。觉得是自己那声尖叫害了四傻子。如果当时,我没有叫,也许他就能偷偷溜走,二叔也不会来,他的腿也不会断。如果是那样,我想在后来的故事中,也许四傻子就不会死了。但是,事与愿违,一切都已经发生。
四傻子的断腿成了他的标志。二叔没有为这条断腿负责。四傻子家人也识趣的自己找了个半吊子大夫给他接上。只是,这个大夫的手艺果然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好好的一条腿,偏给弄个残疾出来。不过,没人怪他,反而对其医道大肆赞扬。
很多人说,蹩脚大夫是故意给四傻子把腿接残废的。其目的是保护广大的妇女同胞。起初,蹩脚大夫听到这般意赞,还吹胡子瞪眼,为自己的手艺澄清。后来,干脆也认同了这种说法。毕竟这是推卸责任的最佳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说到这个责任,似乎根本不存在吧。有谁会对一个傻子讲责任呢?这样的人,起码在我的生活里没有碰到过。
如果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那么势必有人会把他周遭所有的恶行都怪到他头上。四傻子的情况便是如此。
我清楚的记得,大舅家的龙哥曾经不小心开车撞死过王老七家的一只鹅。为了毁尸灭迹,龙哥把鹅拎到河边,褪掉毛,掏出内脏洗干净,拿我家来炖了和我爸喝酒。
王老七找鹅的时候,发现了没有被河水冲干净的鹅毛和鹅肠。硬说是四傻子强奸了他家鹅后,打算毁尸灭迹。去四傻子家一顿折腾。最后也没发现蛛丝马迹,只得自认倒霉,不了了之。而他家的鹅却进了我们一家人的肚子,剩下的鹅骨也做了我家樱桃树下的肥料。只是,这件事永远只有我们一家人和龙哥父子知道。
因为母亲家有8个孩子,母亲又是最小的那个,所以,大舅的儿子龙哥只比母亲小3岁。龙哥的儿子,我的小外甥陆虎也仅仅比我小两岁而已。
虎子是个调皮的孩子,年纪不大,上山打鸟,下河摸鱼,全都有他。那股子好动静活脱脱是他父亲的翻版。
如果“淘的没边”可以算作成语。那么用来形容虎子,最是恰当不过。因为我脑海里,所有的已知词汇中,还真的没有一个能把他的淘气形容的此般贴切。你很难想象得出,10岁的孩子像他那么个淘气法。
距离村子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水库。是解放初期,为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而特意修建的。水库建成后,曾淹死过三个人。是个让人望而生怯的地方。然而,小孩子家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加之,经常有人在水库里钓到新生婴孩般大小的淡水鱼。所以,即便是家长反复叮嘱,孩子们还是成群结队地跑去水库玩。
虎子是我们这群孩子里的孩子王。即便是比他大的孩子,也受他的领导。其中也包括我。同时,因为我辈分高,夹带亲属关系。我也算是这群孩子里的二号人物。领导的是所有一起玩的女孩们。
我们经常性地在水库的堤坝上玩耍。看一些闲极无聊的人到水库来,甩出长长的鱼竿钓鱼。
水库里的水一直处于10米左右的深度。也可以称之为绝佳的天然泳池。当然,敢来这里游泳的,也必是艺高胆大之人。胆怯者早已被三条人命勾勒的门神吓跑。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有人看守的。毕竟人命关天。无奈水库建成之后,最初的用途,早已被人们忘记。镇政府只得派我们村里的电工,代为管理。从次,除特殊情况,便再无人问津。开闸闭闸,全由电工自行定夺。
喜爱钓鱼的人都晓得,大鱼深水钓,小鱼浅水摸。
那个时候,不知道何处跑来的两个极限爱好者。原是来挑战游泳的,却意外地发现,水库里鱼多的直往身上撞。借了我们渠沟里网鱼的小网兜。来回游了那么两圈,带着五六条近30公分的大鱼,兴高采烈地走了。临行前,作为借网兜的报酬,还给我们两条稍小点的鱼。
因为他们的收获,活了虎子的心。原本就天不拍地不怕的虎子。仗着自己水性好。第二天就打算效仿两个极限爱好者下水库兜鱼。
那天,虎子最终没能如愿,因为我威胁他说:“我会告诉二婶。”二虎子很是畏惧他妈。
其实,我应该想到的。以虎子的执拗,怎么会因为我的告状,就轻易放弃呢。
是的,虎子转天天还是去了。只是一群伙伴中,单单没叫我。
直到村长来找我爸和二叔去捞四傻子的尸体,我才知晓了此事。
我们赶到水库时,虎子已经吓傻了。呆坐在水库的堤坝上,一刻不停地哭泣。二婶见到虎子,疯了似的跑过去。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劈头盖脸地打虎子。虎子的哭声也一样放大了分贝。
四傻子救虎子的事。我是听同去的其他伙伴说的。
据他们说,虎子执意不听他们劝告,抄起带来的网兜就从水浅的岸边下了水。不过来回游了两圈,就逮住两条不小的鱼。小伙伴们一阵欢呼雀跃。
虎子更是平添了几分信心。将鱼放上案后,又独自向水库更深处游去。不想,还没到最深处,就在水里扑腾起来。随后,救命声远远传来。
后来,虎子告诉了我当时的情况。
原来,志得意满的虎子游到一半时,突然小腿转起筋来。虎子扑腾了几下,却被呛了几口水,双腿更加无力。情急之下,只好大喊救命。
据说当时岸上钓鱼的有七八个人。只是,看到有个小孩子高呼救命,没有人敢下去。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般,同样喊起救命来。包括小伙伴们的呼喊。几十个人的声波在空气里律动。引来更多的人。其中,不乏一些村里人。只是,大家都被曾经死亡了的三个门神阻住了,没人下水。
正在大家都焦急又无奈地期待出现一个傻子时,傻子真的来了。拖着一条瘸腿,一瘸一拐地跑到距离事发点最近的堤坝上一跃。跃过护栏扎进水里。
就正常救人来说,救人者应该拖着被救者向水浅的地方游。可是不知,那个脑袋缺根弦的人,竟然从堤坝上扔下来条绳子。
四傻子下水救人,也是生平第一次,没有经验。竟然真的向绳子游去。
虎子被人用绳子拉上来了。水下的四傻子却不见了踪影。
于是,人们又变回热锅上的蚂蚁,左右求援。
我想,当时,如果有人肯下水,也许四傻子就不会死。只是,村里的傻子只有四傻子一个。来钓鱼的城里人,更是惜命。谁会为了一个傻子,不顾个人安危呢。
四傻子被村长调来的捞沙船打捞上来时,身体已经泡的发白。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怒睁着,让我晚上睡觉还做起了噩梦。
虎子活了下来,四傻子却丧了命。
村里人对此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觉得四傻子仁义,被二叔打断了腿,还奋不顾身地救二叔的儿子。另一种满含贬义地,再次咒骂果然是个傻子。仿佛只有傻子才会做此出格的举动。
我们一家和二叔一家都去了四傻子的“追悼会”。二婶第一次大方地买了具杉木棺材,叫二叔和我爸抬去。
四傻子的丧服是一件穿旧了的中山装。因为身体膨胀的缘故,显得有点紧吧。四傻子的脸,因为村里老人简单地处理,没了刚打捞上来时的可怕,只剩下毫无生气的惨白。
我只在四傻子家狭窄的棚子外,远远地望了四傻子最后一眼。当时,四傻子家院子的外边站了很多村里人。院里的人却是很少的。这样的场合,这样的人。值得人们留恋的还真不多。人们之所以肯过来,无非是好奇心驱使。
四傻子走了。为了救虎子,结束了37岁的生命。
四傻子的葬礼简单的难以称之为葬礼,所有的仪式只有最后一步下葬,花了人们些许力气。其他的,全部从简。
四傻子渐渐从人们的言语中溜走。仿佛他从没有来过这世上一样。四傻子的故事,没有人乐意为之传唱,没有人愿意为一个傻子浪费时间,浪费笔墨。
除了我,除了曾经是他最好朋友的我。只是,此刻的我,对于他的样貌,也早已淡忘在脑海里。之所以对他还有影响,只因为我一直无法忘记,曾经我们家那头母牛的哀嚎。
是的,四傻子自始至终是个浑人。只是,越是想至此,我的心里反而越加悲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