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见闻
查看话题 >候诊记
11月30日
上午十点和挂号党约好在梅兰芳大剧院门口碰头,说起来整个经过一点都不输地下党接头,谨小慎微、东张西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00块钱换到了一个9块钱的挂号单(第6号),一个积水潭医院的医疗卡和病历本。
介绍一下,挂号党其人为一黑衣黑包男,自称小郭。交接后小郭稍显轻松,可能觉得我也不像打击贩号的工商人员或媒体人士。小郭说(边说还边东张西望)他周日上午就去排了,一直到现在,挣这个钱也不容易,如果以后还需要挂号,可以直接和他联系,跟他老板(挂号陈)说了她也得往下分,最后还补了一句“当然直接联系老板也可以”(可能怕我向他老板告发)。小郭还说,下午看病要早点去,护士要分诊,虽然上面写着第6号,但早去也可以分到第一号。看,人家还是很周到。我笑着说没问题,拿着东西就离开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既然人家坐地户都说了看病要早去,咱们就早去吧,好不容易挂到的号更要早去了。上午办完事,中午十二点便和妈妈打车去了积水潭医院,到了积水潭医院不过12点一刻,进入骨科门诊室发现下午一点半医生才正式上班,看病不需分诊,根据自己挂号单上的信息听着喊号,同时关注大屏幕上的滚动信息,叫到号的进去相应诊室让医生看病。
尽管离正式开诊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候诊室的座位已经坐满了2/3,而且等候的人多歪歪斜斜地靠在座椅上打盹,估计是早起排号的结果。我和妈妈找了靠门口的地方坐着,虽然有点冷,但实在是不想挤进那个看似难民营的候诊室。十二点半刚到,候诊室已经爆满,形形色色灰头土脸的人就像刚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高低林立,面色灰暗,几乎人手拿着一份X光片,袋子上写着北京各处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医院名称,神态急切,进门之后直奔诊室,但都在看到提示牌之后松懈下来,赶紧又环顾四周,期望能找个歇息。
十二点四十五分,候诊室里陆陆续续又出现坐着轮椅的,手脚包扎的患者,他们在家人的陪护下,小心翼翼地穿越人群,他们脸上的表情说不上痛苦,可能更趋于木然。一点刚过,突然听到通往诊室的大门口一阵骚动,原来是有个护士从里面出来,大家稍微放松的神经又一下绷紧,围着护士问东问西,但护士的脸上仿佛带了钢铁面具,自动将患者的放出问题一一挡回,患者们不得不归位等候。
千盼万盼,一点半终于到了,这时只见大屏幕开始滚动,护士开始叫号,叫号的顺序为:专家名称+号码+诊室。因为并不清楚各个专家的名字,初来乍到的人比如我,一时间还没搞清楚叫号的顺序,以为叫的是患者的姓名。而有几个人估计也和我一样,满头雾水,因而错过了叫号。为了避免过号,我只得拿着挂号单去咨询护士。护士瞄了眼我的挂号单,然后说,“X医生还没来呢,等着叫号吧!”得,医生还没来,那等着吧。十分钟后,忽然听到护士叫“X医生4号到3诊室”。怪了,这一二三号都哪里去了?嗨,管不了那么多,我们是6号,可得听好。两点左后,终于听到叫“X医生6号到3诊室”,我和妈妈迅速起身穿过重重人群朝3诊室走……(此处略去看病的过程,因为其过程之短实在不值得浪费文字描述。)
此次陪妈妈看病一共花费等待时间三小时,包括问诊等待时间和拍X光片等待时间,而看病时间十分钟足以。在此,我不想评论我国的医疗资源和医院的服务,但相信大家已了然于心。
上午十点和挂号党约好在梅兰芳大剧院门口碰头,说起来整个经过一点都不输地下党接头,谨小慎微、东张西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00块钱换到了一个9块钱的挂号单(第6号),一个积水潭医院的医疗卡和病历本。
介绍一下,挂号党其人为一黑衣黑包男,自称小郭。交接后小郭稍显轻松,可能觉得我也不像打击贩号的工商人员或媒体人士。小郭说(边说还边东张西望)他周日上午就去排了,一直到现在,挣这个钱也不容易,如果以后还需要挂号,可以直接和他联系,跟他老板(挂号陈)说了她也得往下分,最后还补了一句“当然直接联系老板也可以”(可能怕我向他老板告发)。小郭还说,下午看病要早点去,护士要分诊,虽然上面写着第6号,但早去也可以分到第一号。看,人家还是很周到。我笑着说没问题,拿着东西就离开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既然人家坐地户都说了看病要早去,咱们就早去吧,好不容易挂到的号更要早去了。上午办完事,中午十二点便和妈妈打车去了积水潭医院,到了积水潭医院不过12点一刻,进入骨科门诊室发现下午一点半医生才正式上班,看病不需分诊,根据自己挂号单上的信息听着喊号,同时关注大屏幕上的滚动信息,叫到号的进去相应诊室让医生看病。
尽管离正式开诊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候诊室的座位已经坐满了2/3,而且等候的人多歪歪斜斜地靠在座椅上打盹,估计是早起排号的结果。我和妈妈找了靠门口的地方坐着,虽然有点冷,但实在是不想挤进那个看似难民营的候诊室。十二点半刚到,候诊室已经爆满,形形色色灰头土脸的人就像刚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高低林立,面色灰暗,几乎人手拿着一份X光片,袋子上写着北京各处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医院名称,神态急切,进门之后直奔诊室,但都在看到提示牌之后松懈下来,赶紧又环顾四周,期望能找个歇息。
十二点四十五分,候诊室里陆陆续续又出现坐着轮椅的,手脚包扎的患者,他们在家人的陪护下,小心翼翼地穿越人群,他们脸上的表情说不上痛苦,可能更趋于木然。一点刚过,突然听到通往诊室的大门口一阵骚动,原来是有个护士从里面出来,大家稍微放松的神经又一下绷紧,围着护士问东问西,但护士的脸上仿佛带了钢铁面具,自动将患者的放出问题一一挡回,患者们不得不归位等候。
千盼万盼,一点半终于到了,这时只见大屏幕开始滚动,护士开始叫号,叫号的顺序为:专家名称+号码+诊室。因为并不清楚各个专家的名字,初来乍到的人比如我,一时间还没搞清楚叫号的顺序,以为叫的是患者的姓名。而有几个人估计也和我一样,满头雾水,因而错过了叫号。为了避免过号,我只得拿着挂号单去咨询护士。护士瞄了眼我的挂号单,然后说,“X医生还没来呢,等着叫号吧!”得,医生还没来,那等着吧。十分钟后,忽然听到护士叫“X医生4号到3诊室”。怪了,这一二三号都哪里去了?嗨,管不了那么多,我们是6号,可得听好。两点左后,终于听到叫“X医生6号到3诊室”,我和妈妈迅速起身穿过重重人群朝3诊室走……(此处略去看病的过程,因为其过程之短实在不值得浪费文字描述。)
此次陪妈妈看病一共花费等待时间三小时,包括问诊等待时间和拍X光片等待时间,而看病时间十分钟足以。在此,我不想评论我国的医疗资源和医院的服务,但相信大家已了然于心。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