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带我去西藏(2014年9月27日 回念)

左贡(K3592 海拔3877)-田妥镇(K3632)-田妥村(K3654)-阿四村(K3660)-邦达(K3695 海拔4120):柏油路:103km 攻略里说今天的103公里属于休闲级别的,沿着玉曲河一路向北,一路好风光。上半天我在这起起伏伏的柏油路上飞奔驰骋,远远的观摩别人如何借下坡速度攀坡,屡试不爽。一路金灿灿的青稞迎风摇晃,簌簌沙沙的细碎揉进绵延不觉的溪流,自行车轱辘飞转的声音,以及碾压落叶的吱嘎作响,虫儿的窸窸窣窣,均匀的呼吸与汗水轻巧的滑落,合奏出这大自然最和谐动人的音律。久违这种徜徉大自然的快乐。


像小时候期盼的那样,我们终于长大了,以为可以不再被父母束缚,可以事事自己做主、自由的为所欲为,然而涌向我们的是更多羁绊更多言不由衷更多身不由己。长大后我们穿着贴身的西装在促狭的格子间办公,在各部门间周旋,有意无意的掺合进各种政治斗争,因为稚嫩直白不谙世事而被领导利用、被同事争斗,像炮灰一样浑浑噩噩,每一天更多的是为了领导、下个月的房贷、一打又一打的报表而活,每天熬夜加班奔波辗转也不敢抱怨一声,想抒发下感情,编辑来编辑去最后只晒一条“继续成长”类的正能量格言。

最近很火的《我的少女时代》有句话戳中我的心坎“没有人告诉我长大以后的我们会做着平凡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我们也还是会茫然迷惘,原来长大后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决定自己的样子。” 我想不管是写《…在路上》还是《背包..十年》的作者,抑或是那些把客栈开的书香果香四溢的人儿,还是我们这些不顾反对孤注一掷独自穿行在广袤高原中的骑车人,我们对生活的种种质疑和动摇是因为我们心底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声音,在唤醒我们去挣脱。 当我们伴着同样的车轮飞转,当我们自然而然的笑容以对的时候,那根绷紧了的芥蒂之蔓,迎着太阳开出一朵斑驳孤傲的花,不论是画眉、百灵,还是麻雀、乌鸦,它们都在为这朵花的到来而唧唧喳喳,最美不过共鸣,即便它因为偏差而不够动听。

上午一路农忙收青稞,我抱着青稞拍照被何苗笑话“没见过世面,庄稼都没见过,别说我们是一队的。” 我从小在山野间长大,夏捉蛤蟆冬拉爬犁,上学路上看着稻田从抛秧到成熟,怎么可能没见过庄稼,我也懒得解释。我只是看到这青稞就泛起酸酸的乡愁,想念回不去的小时候。恨了父亲那么多年,以为此恨绵绵无絶期,怨了母亲那么多年,我们从未交心体谅。在这像故乡的山间,像稻田的青稞地里,我可以静静的回味一瞬童趣。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几个大孩子去收割摞好的稻田堆上蹦跳,小时候不懂得糟蹋粮食,只是觉得这谷堆像蹦蹦床一样弹性十足,大白天被农民发现了,其他人被抓现行排成一排劈头盖脸的教训,而我总是能逃脱,跨过河隐藏在一片灌木里,躲到人都散去才肯出来。夜晚再和大孩子一起过来继续蹦跳,躲着巡视的远程大灯,蹦累了躺在谷堆上看满天的繁星。

回忆总是美好的。现实追逐的这个世界正应了佛罗伊德的一句话:“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 下午一路逆风,途中遇到一个小伙子特别善良的一直骑在我前面帮我挡风,但凡陡峭的坡就会一直在前面给我报告路况,下车休息送我八宝粥喝。只是这一路上我吝啬了言语。

在逆风中我们被乌云追着跑、被冰雹追着跑、被雷电雨水追着跑,后来逆来顺受不跑了,因为衣服湿透了,也累了。快要到邦达的时候,我们停下来在雨中看远处的成群秃鹫,不禁想起小时候希望像周恩来一样把骨灰撒向大海的愿望。

终于到了邦达,我冲了个热水澡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晚上八点多,我和何苗两个被雨水淋的冻惨了的人,后来因为谁去买饭的问题大吵了一架,谁都不想离开暖和的被窝出去吹冷风,后来俩个人各自出去觅食不理对方。 2014年9月27日 回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