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新闻意见(一)深圳山体滑坡
首先澄清一点,此题目中“山体滑坡”为借用新闻用语,非作者本人意见,亦非专业和事实。
事故发生在深圳光明新区,造成近百人失联。据官方网站披露,事故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山体未动。垮塌泥土为基建施工堆土,堆土高度为100米左右,事故当天因小雨而引发垮塌。从事故披露图片上看,事故区应为高危地区,居住人群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阶层。
无疑,事故是令人悲伤的。
就作者本人经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我曾在基层工作过几年,所谓基层,就是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而且是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是基层中的基层。
工作地区乡政府,是位于一条靠山的国道旁,从乡政府朝下沿公路分布着全乡最主要的人口,在下面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渡河。整片地区大概三个村民小组,沿公路向下到大渡河呈阶梯分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村组机耕道穿过其间。如果从道路上往上看,可以看到沿着公路建筑的村民建筑,大概落差在五米以上,而公路下面还有零星散户。之所以人少,则是因为大渡河沿岸的滑坡搬迁。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隐患,就是道路上面建筑和下面的落差。更重要的是,主要住户还不断的从附近采石场运来大量的石材,自己扩充国道旁建筑面积。有一次,和同事经过的时候,禁不住问起这件事,到底这样构筑的建筑算不算危险隐患,乡政府有没有管理权限,结果同事也是模棱两可,说不清楚,只是不属于乡政府管理范围。我是存有疑问的,这样的石材堆砌起来的堡坎高达五六米,甚至还有十米的,错落参差的样子一看就是非专业建筑,属于村民个人行为。
可惜,这事总是不了了之,幸亏从来未出事情。我想,如果发生深圳这样的情况,那责任又怎么算呢?无疑,政府是有责任的。但这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制止。
乡镇呆久了,渐渐明白这里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手头的一个工作范围,每天都处于极度忙碌的状态,每周上山的时间就占一半,年轻人还有应付不完的文字工作,而像这种危险建筑,自然不再进入视野了。
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事件,对个人来说,难以防患于未然。就如一位乡领导有一次激愤的埋怨上面下发的滑坡搬迁的意见“在山区到处是滑坡地区,绝对安全的地方是没有的。“我是理解的,出事情并不在于不断的预防,而只是因为灾难意外的落在头上,说出这种话,也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才能理解。
回到深圳这次事件,作为旁观者,我想说的是这确实是灾难,但如果归于人祸的话,那每个人都是肇事者。
事故发生在深圳光明新区,造成近百人失联。据官方网站披露,事故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山体未动。垮塌泥土为基建施工堆土,堆土高度为100米左右,事故当天因小雨而引发垮塌。从事故披露图片上看,事故区应为高危地区,居住人群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阶层。
无疑,事故是令人悲伤的。
就作者本人经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我曾在基层工作过几年,所谓基层,就是中国最基层的农村,而且是西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是基层中的基层。
工作地区乡政府,是位于一条靠山的国道旁,从乡政府朝下沿公路分布着全乡最主要的人口,在下面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渡河。整片地区大概三个村民小组,沿公路向下到大渡河呈阶梯分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村组机耕道穿过其间。如果从道路上往上看,可以看到沿着公路建筑的村民建筑,大概落差在五米以上,而公路下面还有零星散户。之所以人少,则是因为大渡河沿岸的滑坡搬迁。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隐患,就是道路上面建筑和下面的落差。更重要的是,主要住户还不断的从附近采石场运来大量的石材,自己扩充国道旁建筑面积。有一次,和同事经过的时候,禁不住问起这件事,到底这样构筑的建筑算不算危险隐患,乡政府有没有管理权限,结果同事也是模棱两可,说不清楚,只是不属于乡政府管理范围。我是存有疑问的,这样的石材堆砌起来的堡坎高达五六米,甚至还有十米的,错落参差的样子一看就是非专业建筑,属于村民个人行为。
可惜,这事总是不了了之,幸亏从来未出事情。我想,如果发生深圳这样的情况,那责任又怎么算呢?无疑,政府是有责任的。但这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制止。
乡镇呆久了,渐渐明白这里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有自己手头的一个工作范围,每天都处于极度忙碌的状态,每周上山的时间就占一半,年轻人还有应付不完的文字工作,而像这种危险建筑,自然不再进入视野了。
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事件,对个人来说,难以防患于未然。就如一位乡领导有一次激愤的埋怨上面下发的滑坡搬迁的意见“在山区到处是滑坡地区,绝对安全的地方是没有的。“我是理解的,出事情并不在于不断的预防,而只是因为灾难意外的落在头上,说出这种话,也只有真正身在其中才能理解。
回到深圳这次事件,作为旁观者,我想说的是这确实是灾难,但如果归于人祸的话,那每个人都是肇事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