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之日系
本格古典变格破格之后,新本格后本格社会派欧美派越发分界不清,不敢妄自下定义。不再细分,简单谈谈作者和作品。 分析前奉上推荐书单,文长,没有兴趣可仅读到此。浅谈,欢迎讨论。 推荐书单: 《占星术杀人魔法》、《北方夕鹤2/3杀人》、《异邦骑士》、《钟表馆杀人事件》、《模仿犯》、《火车》、《为了N》、《告白》、《鸦》、《有翼之暗》《goth断掌事件》、《华丽人生》、《金色梦乡》、《双曲线杀人事件》、《杀戮之病》、《解体诸因》、《人格转移杀人事件》、《络新妇之理》、《狂骨之梦》、《魍魉之匣》、《巷说百物语》、《脑髓地狱》、《献给虚无的供物》 不爱本格以及80s前的作品,因为年代久远,读起来软趴趴的一点都不过瘾,简单述之。 江户川乱步,本格创始人。但个人感觉江户川和横沟正史都属变格。真正的本格,也就是纯粹侦探小说,还是袈裟奶奶的作品才能算。代表作《人间椅子》、《D坂杀人事件》等(作品太多,老头太能写),以及其著名的明智小五郎和少年侦探团,被柯南真是扒的体无完肤...江户川的作品个人感觉就是“变态”。杀人动机、手法、受害者处理方法都非常变态,导致看他的作品会有点想吐。今年《乱步奇谭》将江户川的作品搬进了动漫,本来冲着推理番和樱井孝宏以及神oped怎么也要看看,然而和animation改编的《全部成为F》不同,上江洲诚抹杀了江户川所有精华:黑暗,大玩性别梗,真不敢相信他编过亚尔斯兰战记。 横沟正史是变格代表。金田一系列气氛诡异恐怖,在对角色的刻画上比神神叨叨的江户川乱步好多了,笔触细腻,有血有肉,侦探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变。好多人大概都是从金田一开启推理大门的吧。但总归,两人的作品都是诡异流的,乱步变态在人,横沟正史变态在心理在气氛。 社会派鼻祖松本清张的书值得读,源于生活,又没有飞出生活。四十多岁才开始写书,完全是对社会对世界看透的人写出来的作品。案子不好破,底层警察才是真正正义的伙伴...有悲悯有黑暗有彷徨,但同时逻辑严密,语言平实。可以这么讲,说东野圭吾、宫部美雪是新松本清张的,完全没读过松本清张。代表作《点与线》、《砂之器》、恶女系列。 80s后作品都粗暴的扒拉到新本格里好了。新本格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要说本格是密室里发生了杀人事件,那么新本格就是事件发生后给其套一个密室,而这个密室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还有时间上的、心理上的等等。 以下作者不按喜好顺序排,但推荐作品按。 1. 岛田庄司:《占星术杀人魔法》、《异邦骑士》、《北方夕鹤2/3杀人》、《斜屋杀人》 pros:脑洞大、编剧一流 cons:文笔差、线索没集齐就开始推理(御手洗洁真的是顿悟型侦探啊) 《占星》是岛田一等一的好作品,前提是你当年没看过脍炙人口的少年包青天。书里的精髓让尔康和那个宽脸庞大将军的妹妹剪了几个纸人就给破了,所以如果先看了包青天的话,这本书就有点食之无味。(虽然认为精髓在地理和尸体处理时间上);《异邦》评价两极化,很多人认为岛田不适合抒情,但个人喜欢,感情虽然不到位,但是朴实又笨拙,带着岛国人民特有的孤独,简直不能更喜欢对良子的刻画。《北方》一书,吉敷的硬汉形象加分,宏大布局和神秘气氛加分,说到解谜,又是老毛病,推理过弱,得到答案揭是侥幸。《斜屋》动机减分,虽说跟本格沾边后动机真的是无所谓,但看完以后太替罪犯不值了。过于复杂的设计减分,看到一半已经猜出了所有。也是犯了上次提过的问题,脱离常识。 2. 绫辻行人:《钟表馆杀人事件》、《黑暗馆不死传说》 procon没法写...虽然钟表馆能给8分,但其他作品真的没法概括。行人的馆系列太有名了,但我的入手作却是《咚咚吊桥坠落》。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叙诡的高中生来说,咚咚算不上好作品,所有叙诡的手法都是人/动物,而手法上又不如乙一。这里说两句叙诡,就是在叙述上做诡计,对好叙诡的定义是,看完了会说“holy shit”然后翻回去找线索,而不是“so what”。这就奠定了对行人没有好感的前提。看了钟表馆以后好感上升了一些,布局华丽,等待时间长,整体,但和岛田的斜屋一样,都是动机支撑不足。据说行人的馆系列就是受到斜屋的启发。其他馆系列一部不如一部,甚至有很多都是没看完就猜出结局。《黑暗馆》开头太棒,大,来势汹涌,将所有馆系列集合在一起,看着过瘾。但可能作者也意识到量太大了,导致后面匆匆结尾出书,完全烂尾。 3. 宫部美雪:《模仿犯》、《火车》、《所罗门伪证》 pros:细腻、人物刻画丰满 cons:啰嗦、高潮处推不到、张力不足 宫部阿姨实话说因为翻译和引进原因看的实在少。《火车》是早读的,《模仿犯》、《所罗门伪证》是今年夏天读的。作为女性作家,宫部细腻而啰嗦,擅长周遭人物刻画和对市井气氛的渲染,让作品更真实,让人性之恶更可信。以模仿犯里的有马豆腐店来说,想来很多读者是被有马爷爷给紧紧抓住的吧。然而,缺点也随之而来--所有主配角都带有的人物小传,(个人很喜欢看,因为人的动机和选择都和他的经历有关)被读者诟病为凑字。而本应因为这些小传推到高潮的人性,却又差了那么一点点而没爆发出来。《模仿犯》里最失望的点当属罪犯最后瞬间的土崩瓦解,而明明不论是逻辑还是情感都根本没到,导致小说的张力减半。所以说阿姨是松本清张之女,恐怕是连父亲的一半都不及。 4. 凑佳苗:《为了N》、《告白》 pro:走心(深得我心算吗) con:千篇一律 在我心里《为了N》一定是排在《告白》前面的,虽然在豆瓣上告白的分比N高了那么多。当然后来看了大家的评论,感觉至少80%的人没看懂。《为了N》算不上严格的推理,撑死是部犯罪小说。但“极致的爱就是分担犯罪”这个贯穿全书的定义简直太戳,而男主又太招人爱,要理解全书,一定得吃透这句话。日本作家对“分担犯罪”还是挺偏爱的,从东野的《白夜行》、《幻夜》到《为了N》都是这个路子。《为了N》好在情感严密。一部小说想要逻辑严密很容易,但情感严丝合缝则非常难,因为情感有太多不可控。另一点,虽然整个小说看似都是小格局爱情主题,但最后如果看懂N到底是谁,还是能体会到作者笔下对男女之爱和人心重新定义的苦心--即便是俗世男女,这种爱也可以大而美,是绝望里的希望。《告白》和《为了N》都是多人分头叙述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也就止步于这两本作品了。《花之链》、《赎罪》、《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后面的作品完全是前期作品的复制,且对人性的刻画浅尝辄止,不再具有阅读性了。 5. 叙诡/崩坏流: a. 殊能将之《剪刀男》 b. 麻耶雄嵩《鸦》、《独眼少女》、《有翼之暗》、 c. 乙一《goth断掌事件》、《夏天,烟火,我的尸体》、《zoo》 d. 道尾秀介《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e. 伊坂幸太郎 《华丽人生》、《金色梦乡》、《孩子们》 f. 西村京太郎《双曲线杀人事件》 g. 我孙子武丸 《杀戮之病》 将七人归为一类,因为提到的作品风格都与叙诡/崩坏流沾边。 《剪刀男》,反反复复看了三遍,不知道为什么豆瓣评分为什么这么高。看完就是so what?的感觉,完全没有评价的五星赛高惊艳感。可能是被柯南榔头男给玩坏了吧。 麻耶雄嵩真是比较天马行空的专职扯家。作品略有叙诡,主要特色还是崩坏。前面铺陈叙述虽然有破绽,但顺着作者的既定逻辑链往下走还算过瘾,然而结局往往是纳尼什么鬼,给人一种,侦探开外挂的感觉。90年代初的作品,可能在当时看的确不错。 道尾秀介和乙一在某方面是有点像的,就是作品的无情和冰冷感。乙一比较讨年轻人欢心,但看多了以后,虽然不能说作品是一个套路,但味道完全一样。道尾秀介的书类型太杂,向日葵属开挂的奇葩作品,感觉是为了叙诡而诡,不能看第二遍。 后三个作者强推。西村京太郎和我孙子武丸的书都能让holy shit出来。更推荐双曲线,即使知道了直通真相的线索也仍猜不出结局;杀戮之病口味太重了,然而为了看最后一页的精彩又不得不过一遍重口味...这就使阅读比较痛苦。 伊坂幸太郎是最喜欢的叙诡作家。作品带着一种看透人生的幽默,和一种,怎么说,放下--人生就是这么无可奈何又充满希望。不论是lush life里已经得到人生真谛的小偷黑泽,还是为了逃命的反乌托邦普通送货员青柳,都给人一种温馨治愈+黑暗深渊的并存感,而这不正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吗。更不用提作者习惯性的多线叙述最后带来的惊喜合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叙诡吧。 6. 西泽保彦:《解体诸因》、《死了七次的男人》、《人格转移杀人事件》 pros:游戏性强、搞笑非主流用语?、轻松 cons:破绽多、易腻 终于有一个霓虹作者不再执着于暗黑写作了。西泽保彦真的是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作家,感觉自己在写作中也玩的很开心。然而,如果不是只作为轻松读物的话,读完这三本就足够了,容易腻。 7. 京极夏彦(终于写到挚爱):《络新妇之理》、《狂骨之梦》《魍魉之匣》、《铁鼠之槛》、巷说百物语系列、《阴摩罗鬼之瑕》、《涂佛之宴》、《姑获鸟之夏》 pros:民俗、宗教、哲学等、京极堂 cons:关口 最先入手的是巷说百物语系列,09年刚出就买了,从妖怪进门,到现实犯罪出门,一读不可罢手,遂对京极夏彦产生兴趣。后又按出版顺序买齐了百鬼夜行系列。京极夏彦的书有点重,不建议作为推理入门来读。 作为京极粉,a.最看重京极夏彦的语言:叙事克制、清晰,在对事件描述上有明显留白;b.对京极堂的刻画:所有线索藏于京极堂看似冗长的理论叙述中;京极堂在叙述一个理论时,语言幽默,句句珠玑; c.作者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猎奇的脑洞:使得所有妖怪背后都有合理而恰当的隐喻。很多读者说看不懂京极夏彦,想来是应该跳过了京极堂大段的理论铺垫和抽丝剥茧的分析。 《姑获鸟之夏》是试手书。如果看完,能明白事件过程,愿意再翻回去重新研究京极堂的理论,就证明可以继续读下面的书了。如果除了困还是困,可以放弃。 《姑获鸟》不是百鬼夜行里最好看的。作为处女座,新意有余,事件本身的吸引力不足,结局牵强,再加上关口妇人般的絮叨,的确要费费劲才能看完。但从《魍魉之匣》开始,基本要算得上是一山比一山高。《魍魉》已经是成熟完整的舞台剧了,到《络新妇之理》和《狂骨之梦》达到高潮。《铁鼠》个人喜欢,和前几本风格不同,老实的密室杀人,但夹杂着禅宗看着十分过瘾。 《巷说》系列是中短篇,第一本最好看,后两部有重复套路的嫌疑。 总之,京极夏彦跟黑们说的炫学完全没关系,也绝对不是轻小说(轻小说还是看森博嗣好吧)。轻松的语言、完整的理论体系,严密的圈套,最后解谜时的摧枯拉朽...好处和趣味太多,只要能承受所谓“冗长”,是能打开推理新大门的钥匙。 8. 四大奇书 a.《黑死馆杀人事件》 小栗虫太郎 b.《脑髓地狱》梦野久作 c.《献给虚无的供物》 中井英夫 d.《匣中的失乐》 竹本健治 拜翻译引进所赐,在亚马逊上买了今年出的全套。 拼了老命啃完四部,推荐度如下:脑髓>供物>失乐>黑死馆 梦野久作就是京极夏彦吃菠菜变身版。如果京极夏彦读不进去,脑髓就不要翻开了。一个巨大的架空世界,众多支撑世界的文献、理论、剧本、访谈录、论文...光是阅读花去一周,然后读完一周之内时间脑子都是懵的,都在处理剩余信息。脑髓地狱基本就是梦野久作的所有了,书分内外层,内外层里各又分出不同层次。要写清楚脑髓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总而言之,最后好歹我读明白了,也发现了读明白的方法:分清书本身和作中作的区别&撸清事件发生顺序。作为30年代的作品,被称为奇书一点都不过分。 供物由四个密室组成了一部家族恩怨。本格套本格,案件套案件,应该是四部书里最好读&最好懂的一部。失乐更像轻小说,娱乐性强,逻辑并不严密。好看性打折扣。黑死馆完全是炫学,像一个塞满一百种料的饺子,放在嘴里不知道要先感受哪一种。阅读体验太差了,不管闲不闲,爱不爱推理都不建议看。除非想攒齐四大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