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论语》
每当人生遭遇挫折的时候,我就会读《论语》。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越来越抑郁,每一次的挫折都让我觉得自己是孤臣孽子,茕茕孑立,简直应该抱着先君遗孤去跳海。我好不容易积累的幽默感,轻盈的人生态度几次下来荡然无存。
是以,我开始想,《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呢?孔子在教我们怎么样的人生观呢?他的教法是不是让我们越活越沉重?
第一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与道家,其实在追求相同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由。只不过庄子是逍遥游无所疆界,孔子却希望不逾矩。从现实层面来说,孔子的自由才是真实的,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幻想(当然幻想之妙远超现实)。可是要实现真正的自由,饶是孔子,如此天资、心智都需要苦修一生,到将死之际,才实现。
这一生不是白过了太惨了。
而我如此不爱惜健康,活不到七十。
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代表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我勉强在书、乐上不算太笨。体育、政治、数学都很差,也就是说没有天分。
又很懒喜欢熬夜赖床。
看来即使挣扎一生都做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我就活在幻想中吧。
第二则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言与人确实应该分开,正如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可是你要去分辨一个笨蛋一千零一个想法中是否有一个聪明的,这不是有病吗?一个聪明人如果一千零一个想法中只错一个,也就是说买股票他只有一次看错,我相信大家都心甘情愿封他股神。
一个贱人也许会说对话,可是贱人就是贱人,就算说对了,说话的贱样也让我不舒服。所以应该以人废言。
至于“以言举人”,这里是指不要因为一个人说了正确的话,就推举他。我一向都如此,可是我会因为一个人说了有趣的话而推崇他。因为有趣是比正确更有趣的价值。
第三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真的害死人,道理同第一则,你以为贤人这么好做的吗?而且醒醒吧,你根本做不到。
改成“见贤而思退。”
看到正确的做法,你就要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很艰难,然后不去做。
“见不贤”要不要反省呢?
有一次我看一位名教授的公开课,他说话的语气令我讨厌,就是很常见的对不屑学生的无知。我心里暗想,以后如果讲课,我不要像他那样。可是等我上了讲台,面对一群真的什么也不懂的异次元生物,我的简直不能抑制语气中的不耐烦,甚至欣赏这种不耐烦所带来的自我陶醉,课也讲得自在裕如,佳句迭出。然后我决定坚持这种令人讨厌的态度。
所以,一定要了解“不贤”背后是否隐藏着乐趣,然后有,那么就好好享受吧。
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越来越抑郁,每一次的挫折都让我觉得自己是孤臣孽子,茕茕孑立,简直应该抱着先君遗孤去跳海。我好不容易积累的幽默感,轻盈的人生态度几次下来荡然无存。
是以,我开始想,《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呢?孔子在教我们怎么样的人生观呢?他的教法是不是让我们越活越沉重?
第一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与道家,其实在追求相同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由。只不过庄子是逍遥游无所疆界,孔子却希望不逾矩。从现实层面来说,孔子的自由才是真实的,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幻想(当然幻想之妙远超现实)。可是要实现真正的自由,饶是孔子,如此天资、心智都需要苦修一生,到将死之际,才实现。
这一生不是白过了太惨了。
而我如此不爱惜健康,活不到七十。
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代表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我勉强在书、乐上不算太笨。体育、政治、数学都很差,也就是说没有天分。
又很懒喜欢熬夜赖床。
看来即使挣扎一生都做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我就活在幻想中吧。
第二则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言与人确实应该分开,正如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可是你要去分辨一个笨蛋一千零一个想法中是否有一个聪明的,这不是有病吗?一个聪明人如果一千零一个想法中只错一个,也就是说买股票他只有一次看错,我相信大家都心甘情愿封他股神。
一个贱人也许会说对话,可是贱人就是贱人,就算说对了,说话的贱样也让我不舒服。所以应该以人废言。
至于“以言举人”,这里是指不要因为一个人说了正确的话,就推举他。我一向都如此,可是我会因为一个人说了有趣的话而推崇他。因为有趣是比正确更有趣的价值。
第三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真的害死人,道理同第一则,你以为贤人这么好做的吗?而且醒醒吧,你根本做不到。
改成“见贤而思退。”
看到正确的做法,你就要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很艰难,然后不去做。
“见不贤”要不要反省呢?
有一次我看一位名教授的公开课,他说话的语气令我讨厌,就是很常见的对不屑学生的无知。我心里暗想,以后如果讲课,我不要像他那样。可是等我上了讲台,面对一群真的什么也不懂的异次元生物,我的简直不能抑制语气中的不耐烦,甚至欣赏这种不耐烦所带来的自我陶醉,课也讲得自在裕如,佳句迭出。然后我决定坚持这种令人讨厌的态度。
所以,一定要了解“不贤”背后是否隐藏着乐趣,然后有,那么就好好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