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醒来 | 06 在行将逝去的夏夜空间里,奔赴Spiti山谷

如我所料,Spiti Valley是一片无人打扰的神之领土,它不动声色的隐藏在喜马拉雅深处极度与世隔绝的区域里,一千年来几乎未曾改变。 人们可以从西姆拉Shimla或库鲁Kullu两个方向来到Spiti,而无论哪个方向,都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




刚走上这条景色无敌却几乎寸草不生的公路时我就知道,所有的文字和图片都将无法描绘这座世界屋脊的万分之一。强压着一种对于未知的喜悦坐在千疮百孔的Local Bus里,不顾全方位无死角的尘土飞扬,在不停颠簸的座位上死死盯着窗外,不肯放过每一个画面。










这里的荒芜可以跟阿克塞钦相媲美,贫瘠的高山上不见一丝绿意,深蓝的天空中不见鸟儿飞过,连脚下的河水都是石灰色的。只有偶然瞥见的几处错落有致的田野,散落着熟悉的藏式方型房屋,零星可见正在劳作的村民,提醒着人们这里依然有生命存在。我想Spiti山谷一定是印度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之一。


Spiti,藏语意为“中间地带”,在吐蕃时期属于吐蕃镇守西部的李域(于阗)军防区,地处吐蕃通天竺要道。10世纪前后,古格王子颂埃派仁钦桑布到喜马拉雅山南麓传播佛教,16世纪属拉达克,1840年被锡克人吞并,成为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1846年锡克战争后被东印度公司占领,1941年与Lahaul合并,属旁遮普邦的kullu库鲁分区。 现在,Spiti依然跟Lahaul一起作为“Lahaul-Spiti district”而存在,位于喜马偕尔邦北部,但两个山谷的地域特性又完全不同,Spiti山谷被高大的喜马拉雅封闭,更加贫瘠也更为壮丽,又因临近边境与中国接壤成为一个敏感地带,所有到访的外国人都需要办理内线许可证(Inner line permit)才能通过。



200公里的路走了13个小时。 走新藏线的时候觉得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公路了,走完喀喇昆仑公路之后觉得新藏线实在是小儿科,而走完505号公路,才知道喀喇昆仑公路至少还能称得上是一条路。505号公路一路蜿蜒坎坷百转千回,平均海拔4000米,全程碎石,路窄到只要是对面有车经过,就必须一方停车另一方才能通过,而大部分的时候都不是停车就能解决的——需要一方向后退上几十米。就这样走走停停进进退退,好在天气奇好,没有塌方没有水毁路,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Kaza。



这里太荒凉了,灰白色的荒漠映着遥远的雪山,地上长着灰白色的沙砾,只要一下雨,就走不成,冬天很显然也是没法走的,又没有飞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度以下,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所以一年之中能进Spiti的,只有四个月。人们说拉达克遗世独立,可列城有机场,道克什米尔偏僻遥远,可斯利那加也有机场。纵观世间万物,真正保持原始气息的地方,一定是交通不便的,想看到极致的事物,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哪怕拿不到许可证不得不原路返回也在所不辞。 Kaza位于Spiti河畔相对富庶的地带,海拔3650米,是Spiti的行政首府,最大的村镇和商业中心,早期曾是Nono的首都。几乎所有到访Spiti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停留,渐渐的村子越来越大,一些外地人来这里经营游客生意,盖起了很多新房子。

班车停在白塔附近就没了踪影,在周围寻找住宿,意外发现了一家有WiFi提供的客栈。老板肤白貌美,风趣又温柔,耐心回答了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店里全是老外,叽叽喳喳的我一个字也听不懂,骑摩托车的居多,还有一部分包车来的,奇怪的是附近找不到饭店,只好吃住都在店里解决,不过店里食物味道不错,酸奶实在是好吃,每顿都得来上一碗。



Spiti山谷是喜马偕尔邦重要的佛教中心,被称为“喇嘛的土地”。Spiti人有着典型的藏族样貌,语言比起拉达克语更接近藏语,走在路上跟村民打招呼,一句Hello没有反应,随口又说“扎西德勒”,竟得到了所有人热情的回应。据说Spiti在后弘时期曾归属于古格王朝和拉达克王朝,所以无论在地形气候还是文化习俗上都与西藏极为相似。








后来才知道其实Kaza分为两部分,老Kaza被称为Kaza Khas,新Kaza被称为Kaza Soma,更多的GH都在老Kaza,价格也更低,饭店市集商店和车站也都在那边。我想旅游业大概是这里收入最高的行业,本着帮助当地人的想法本想住在本地人开的客栈,可惜没找到,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可以住在老城。

来Kaza除了要拜访Kee Monastery和Kibber村庄,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申请Inner line permit。客栈老板告诉我并没有听说过什么关于中国人不被允许的信息,但自从他开店以来也的确没遇到过一个中国人,我只好自己去碰运气,反正Permit又不要钱。鉴于每入高原必高反的我刚到Kaza肯定又是头疼难忍,洗了澡赶紧睡觉——对,Kaza是能洗澡的,并且水还挺热。 早上起来已是10点半,店里一个人客人都没有,吃过早饭悠哉的来到Assistant District Commissioner’s Office领取申请表,一早就来排队的几个外国人早已等的不耐烦,大骂Fuck Indian。我去复印好护照和签证回来时,工作人员终于上班了,等了半小时便轮到了我,想了几个对策以备不时之需,结果permit到手的异常顺利,officer连问都没有问,直接盖好章登记完毕就给了我,全程不到五分钟——也就是说,我可以去走印藏公路了!!!!



Kee Monastery离Kaza 15公里,每天下午5点有班车从Kaza开往Kee Monastery,第二天一早返回Kaza。我不想等到下午才出去,也不想在寺庙里过夜,可除了班车就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了——包车的人有车,自驾的人也有车。我怎么办? 那好吧,让我们再来一次,开始在印度的搭车之旅吧! 雄心壮志伸出拇指,不想在Spiti搭车竟然比想象的还要轻松,并且,创造了我搭车史上不可逾越的神话:成功率100%!也就是说,我拦的每一辆车,都停下来,带上了我。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搭的车自然是五花八门,有一家几口前去朝拜的本地人,来旅游的南印人,包车的外国人,还有在这里干活的工人。学会了一句“Julley”,跟拉达克地区打招呼的方式一样,就像在印度大部分地方通用的Namaste,穆斯林地区的As slamalaykom,藏区的扎西德勒,总之,在Spiti,逢人便说Julley准没错。


Kee Monastery(也写作Ki或Key)海拔4235米,是Spiti山谷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庙。然而说起它的身世,真可谓命运极其多舛:Kee 最初为佛教大师阿底峡的大弟子,噶当派的创始人——仲敦巴在11世纪创建,为噶当派寺院。14世纪萨迦派上台后被毁,成为萨迦派寺院。17世纪受到五世达赖喇嘛麾下军队的进攻,从此改建为格鲁派寺院。1820年在拉达克和Kullu的战争中遭到洗劫,1841年又被穆斯林军队严重破坏,同年再次受锡克教军队入侵,1975年遭遇地震……接连不断的摧毁和修复导致了一种盒子状层叠而上的建筑体系,所以Kee Monastery现在看起来像一座城堡——当初我就是因为一眼看上了堡垒般的Kee Monastery照片,决意要来Spiti的。


Kee Monastery可容纳250名僧人,设有宗教培训中心和一个食堂,大体分为三层,保存着Spiti地区最精美最古老最罕见的唐卡,独特的管乐器以及丰富的古代壁画和价值极高的书籍。冬天的时候僧人驻留在神圣的围墙内静心修行,夏天时可以出去同家人在田里干活。Kee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堪布(藏传佛教寺庙的住持),而这些较高的宗教头衔却只能由日喀则或拉萨的候选人获得。










偶然来到某间屋子,喇嘛在里面忙碌,见一外国人坐在那喝茶,原来这里是为人提供茶水的房间,茶由当地各种草药混合而成,入口极苦,回甘却很快,喇嘛说它对身体很好,我就又喝了一杯。 很显然由于我纯粹因为有趣穿了在Manali买的Frxx Tibxx的T恤(绝对没有别的意思,绝对不支持zang独)引起了外国小哥的注意,非得要给我拍照,我赶紧解释真是因为好玩真没别的意思,小哥表示没关系依然要给我拍照,然后无奈的坐那跟小哥聊天,内容无非是哪里人啊来印度多久了打算呆多久去了哪里觉得哪里好玩之类,得知我打算在印度玩上两个多月,美国小哥露出赞许的表情,我略得意:“毕竟三个月的签证嘛”。小哥听后微微一笑,“我有十年多次往返签证”。 嗯,这件事教会我们,做人不能太得色。

Kibber村离Kee只有6公里,海拔4205米,是有记载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落(现在应该不是了)。 我本打算走路过去,可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来了一辆车把我拉上,车里是两个孟买人,他们租了个车还带着司机,背着大长焦相机一身专业装备一看就是土豪。 土豪挺奇怪,上来就问,“你来Spiti是上学啊还是工作啊?” 怎么不按常理出牌,这一般聊天不是都先问哪里人么,“我是来旅游的”。 “旅游??”土豪的反应更奇怪了。 那我一个外国人来这种地方除了旅游还能是什么,“我是中国人”。 土豪恍然大悟,“我们以为你是本地人”。 纳尼??纳尼!!外国人分不清东亚人长相很正常,经常被错认为韩国人日本人也早已习以为常,可被当成本地人……还真是,头一回。


转眼就到了Kibber,正要下车,土豪却说他们要去更远处一个叫做Chicham的村子,问我要不要一起,这等好事当然不能错过,果断应允。Kibber到Chicham的路今年修好了大半,但是两个村子之间间隔着一个巨大的峡谷,要去到Chicham,只有坐索道这一个办法。




在Kibber跟土豪们告别,独自在村里溜达。Kibber是典型的Spiti村庄,四四方方的小房子们堆在一起,镶嵌在山间。它曾是Spiti到拉达克的传统贸易路线的必经之路,所以房子很多,村民从Kibber带着马匹和牦牛徒步三天去拉达克换取金钱。








Kibber是附近山里最大的村子,有学校有邮局,在1992年成立了保护区,当然还有几家GH,在这里住上一晚,可以看见夜空被璀璨的繁星照亮。 经过GH时被老板叫住,正好又喝又饿,上去点了一个面片汤,却被其他人的食物吸引,可老板说那是员工餐,不卖。我可怜巴巴的吃着没有味道的面片,老板笑呵呵的给我盛乐了一碗土豆牛肉配白饭,说可以送给我吃。这是我在印度唯一一次吃到牛肉。




Kaza不仅是一个中转站,还是Spiti山谷里众多徒步路线的起点,山谷里很多村子都可以从Kaza徒步前往,比如komik,demul,kuangma等等,这些路线不长,也不算艰苦,却非常值得前往,所以在Kaza停留上一个礼拜甚至更长时间都是老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而那些大山里不为人知的村落,才是这个山谷里最纯粹的灵魂。
-
暖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30 11:50:14
-
山中旅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3 01:05:32
-
喜雅山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9 08:26:43
-
岫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3 23:22:47
-
感叹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8 22:37:25
-
gg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2 15:20:40
-
在白云外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2 00:24:29
-
明明如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9 22:19:27
-
我是你老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9 03:28:36
-
bo5k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8 14:07: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5:55:52
-
Dreamcatc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3:41:36
-
Lar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3:20:43
-
n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2:50:13
-
巧克兜兜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2:27:08
-
淡水琉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2:25:0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2:09:33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1:56:54
-
昵称不知道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1:50:43
-
slyypp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7 11:33:1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3 18:13:42
-
Felicific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4 20:06:55
-
沉酣一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30 01:52:42
-
彤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8 06:52:43
-
Ro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9 08:56:46
-
aya小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9 22:55:53
-
奔跑的鹅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2 11:01:23
-
谨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2 08:06:53
-
断肠人在刷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13:51:11
-
Dream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11:32:05
-
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10:58:25
-
o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09:59:22
-
伍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09:21:04
-
子文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21 08:23:50
-
Clean 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9 00:10:59
-
Toothpaste bb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27 01:35:59
-
jackdaniels135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7 23:01:05
-
年华19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5 23:24:02
-
列克阿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2 16:04:12
-
VIN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4 14:20:31
-
MonkeyDMe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08 13:05:55
-
新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4 15:21:10
-
豆友137624662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3 22:12:51
-
cheny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2 21:49:23
-
ziw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1 00:18:39
-
LeoFr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8 01:14:5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6 18:56:59
-
朝幸福出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6 10:43:28
-
yoyoqinai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5 13:43:00
-
※SURVIV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5 12:12:51
-
1937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5 09:39:03
-
小李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6:58:07
-
小药丸601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6:20:05
-
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4:47:46
-
N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3:06:33
-
Dacker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4 11:24:14
-
慕__念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2 20:50:51
-
soph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2 15:44:15
-
JoJ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2 10:04:17
-
✨✨美+Kak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2 07:42:15
-
陆雪征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1 14:55:06
-
kayi_孙大加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9 19:46:19
-
一个人游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16:43:47
-
䟇鑄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14:46:49
-
愛馬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06:37:42
-
Me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02:45:46
-
Jenny Ch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8 00:07:25
-
章小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23:01:06
-
Aar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22:21:14
-
未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22:17:09
-
08lanxi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7:35:48
-
猪鼻子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7:25:43
-
阿西亚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6:59:22
-
空闺怒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6:50:16
-
子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2:44:15
-
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2:25:47
-
Ooo0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2:17:56
-
elf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2:14:50
-
支援一下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2:08:12
-
小怪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1:56:27
-
虹珥蜺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1:38:35
-
陸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1:31:52
-
tammywho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1:13:25
-
olivier_galax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1:08:07
-
多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0:59:34
-
小雯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0:49:45
-
药药-B邻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0:48:38
-
安西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0:32:56
-
strawberry獸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10:21:42
-
Do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09:39:30
-
寒峭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09:12:29
-
trac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7 00:27:27
-
默女侠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3:53:08
-
lic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2:52:29
-
喵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2:38:39
-
长弓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2:28:42
-
小情绪、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1:34:34
-
山丹清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1:05:15
-
helen.0013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20:12:16
-
郑王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6 18: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