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战乱的伏笔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种方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一带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门阀收作奴婢 [7]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晋惠帝司马衷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8] 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
王叔和 脉经 ,故事情节,昆仑山采药,巧遇王淑和,临终前授予脉经一篇
三国曹魏后期,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委宗室诸王以重权,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图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图 (3张)
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魏政权的实权,终取而代之。因此,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所致。故公元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不仅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还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但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反而埋下了祸根
晋书·食货志》称:“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要其业而乐其事。”《晋纪·总论》中反映河洛地区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这样描述的:“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这牛皮吹大了吧,说的比新中国社会还好!
奢风之渐
但是好景不长,西晋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30] 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31] ,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晋惠帝司马衷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8] 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
王叔和 脉经 ,故事情节,昆仑山采药,巧遇王淑和,临终前授予脉经一篇
三国曹魏后期,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委宗室诸王以重权,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图
八王之乱人物关系图 (3张)
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魏政权的实权,终取而代之。因此,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所致。故公元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不仅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还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但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反而埋下了祸根
晋书·食货志》称:“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要其业而乐其事。”《晋纪·总论》中反映河洛地区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这样描述的:“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故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这牛皮吹大了吧,说的比新中国社会还好!
奢风之渐
但是好景不长,西晋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30] 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31] ,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