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变了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然后惊奇的发现自己变了,变就在于对于同一个事物,我的思考或者说共鸣点与以前不同了。
这部电影叫做《失恋33天》。
有一天晚上无聊想找个电影看看,手指一滑很多电影的名字就一闪而过,在我漫不经心的滑动屏幕时,突然《失恋33天》闯入眼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王小贱在黄小仙朋友婚礼上大骂黄小仙前任的情景,依稀还记得两句台词“吗呢吗呢,没看见旁边还站着一喘气的,你瞎啊”。4年了,当我想不起其他场景还能记得王小贱的台词时,我就知道那时候这场戏对我的影响力有多么大,或者说那时候是引起了多么强烈的共鸣啊。在我第二次打开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觉得王小贱骂人的这场戏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高潮,而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惩罚贱男。
至于我为什么要第二次看《失恋33天》,因为我觉得王小贱骂人的那段简直太爽了,我想再体验一次那种痛快。
可是当我再次看到这部电影的开头,我就发现我真的忘了太多太多的事。一开始就有3对不同形式的分手,还都是李晨、姚迪、陈羽凡、马伊琍、张默、张歆艺这样的大牌,而我完全没有印象。我觉得或许这是件好事,相当于我看了一部新电影。
然而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好像误解了这部电影。黄小仙喝醉了,waiter问她找谁来接,她打给了前任陆然。陆然说“黄小仙,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吗?你不是那种可以给人台阶下的人,我们两个不是一不小心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每一次吵架你都要把话给说绝了,一个脏字不带,杀伤力足以让我撞墙一了百了。吵完之后,你舒服了,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每次都像狗一样腆着脸去找一个台阶下。你每次都是趾高气扬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你每一次都是高高在上,我要站在底下仰视你,我仰视够了,我受不了了,我仰视得脖子都快断了,你想过吗?全天下就只有你一个人有自尊心吗?我想过,要么我就一辈子仰视你,要么我就带着我自己的自尊心开始我自己新的生活。你是改不了的,可是我不一样,我想往前走。”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之前我恨透了那个陆然,觉得他劈腿就是错,罪无可恕。可是这次我居然谅解陆然了,虽然他劈腿不对,可是有错在先的人是黄小仙,她不是对待男友那样平等的对待陆然,她完全是对待奴隶,我突然觉得陆然很可怜。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黄小仙也幡然醒悟了,她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拼命去追陆然坐的出租车,她希望陆然可以原谅她,等等她,前路太险恶,世上这么多人,只有陆然是给她安全感最多的人。她希望陆然不要放弃她,她不要那些一击即碎的自尊心,她的自信全部是空穴来风,她想让陆然看到她现在是多卑微。可是王小贱拦住了她,她没有追上陆然。
接下来便是林竹的婚礼,我最期待的那场骂人的戏,可能是受到之前可怜陆然心理的影响,这一次我不再觉得这部分精彩了,反而觉得王小贱有点太过分了。当陆然提前离场时,我看出了他的委屈以及对黄小仙的失望。
金婚张奶奶说黄小仙活的太马虎了,她告诉黄小仙陈爷爷年轻时也做过劈腿的事,黄小仙问她是不是实施打压政策要求离婚。张奶奶说:“离婚,我昏头了。买台冰箱保修期才3年,我嫁了个人,还能要求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修嘛。”然后她讲述智退阑尾炎小三的故事,而这一次让我觉得最经典的台词就是张奶奶对小三说的话,简单几句话就拆散了一对,却毫不损失颜面,在我佩服张奶奶年轻时的智商和情商都好高时,我也意识到黄小仙真的没有处理好这次劈腿事件,尤其王小贱的骂街更让她和陆然的感情雪上加霜。
张阿姨走后,陈爷爷写下一张纸条“玉兰,你最喜欢吃的是巧克力,我把它放在你上衣的口袋里,到了天堂,记得赶快吃掉,要不会过期的。——书坤”
黄小仙看着纸条哭了,接着是她的内心独白,也是最想告诉张奶奶的话:“就像一次痛苦的脑部神经手术,所有的回忆和背叛我的人,是我必须要切除掉的坏死细胞,所谓的自我,所谓的感情洁癖,所谓的据理力争,是我这段感情的病灶,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最常做的不是倾听,而是抱怨,不是合作,而是攻击。”
我终于看懂了这部电影,这本是一场黄小仙的内心救赎,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惩罚贱男。到电影的最后,黄小仙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而导演和编剧是仁慈的,虽然她有错,可是她醒悟了,最终收获了与王小贱的爱情。或许这个世界最动人的情话,就是王小贱说的那句“我陪着你呢”。
同一部电影,不同的是年龄和阅历,得到的是不同的感悟。
这部电视剧叫做《芈月传》。
1
当大家都被4岁的小芈月迷得神魂颠倒的时候,我却爱上了6岁的小嬴稷。
每次当小嬴稷和嬴通被嬴荡欺负时,哥哥嬴通只会一声不吭的忍着,而小嬴稷都会正气凛然地指出嬴荡的所为非君子。
当大家为了取出掉进洞里的木球一筹莫展,准备凿地破洞时,小嬴稷往洞里灌了3桶水,木球轻而易举的浮出水面。
群臣为了攻韩还是伐蜀争执不休,让秦王苦恼不堪,于是秦王让嬴荡和小嬴稷去四方馆下注。张仪用蜜豆诱惑小嬴稷,想让小嬴稷帮他下注攻韩,小嬴稷立刻吐掉嘴里的蜜豆,说蜜豆坏了稷儿不吃了,哪里是蜜豆坏了,是他知道自己吃了老伯的蜜豆就不能用自己的心下注了,不值。
当大部分人都下注攻韩时,小嬴稷却选择伐蜀。他说就是因为大家都选择攻韩,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秦王问他为何,他说自己看过父王与母亲下棋,母亲说人人皆知的棋路,而你的敌手也一定知道。所以打仗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真是对这个小孩的聪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王后也忌怕小嬴稷将来挡了嬴荡的太子之路想要杀他而后快。
对小芈月无感,对小嬴稷的喜爱,让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颜值控,而变成了一个重思想重内涵的人。
2
最开始追这部剧是当做宫斗剧来看的,结果却发现最终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朝堂上那些智谋。不光是张仪用六百车粮食从义渠赎回芈月;也有芈月寥寥数语就劝降义渠;尤其是秦国准备伐蜀却苦于蜀道艰难,张仪命人造了5头石牛放在蜀道口,夜里偷偷在牛屁股下面放了一些金子。贪财的蜀王以为牛会拉金子,于是命力士开山劈道想把石牛拉回蜀国,却不知自己最终为伐蜀的秦国大军修了一条康庄大道。
当初我以为自己感兴趣的是后宫女人的争斗,可是我看完了《甄嬛传》,却不记得任何一个撕逼的过程或者任何一个陷害的计谋,只是记住了姚贝娜唱的那几首插曲简直太好听了。而《芈月传》让我意识到我可能不是对宫斗感兴趣,我真正喜欢且记住的是那些有智慧的朝堂计谋。
3
上学时我最讨厌的科目是历史,我宁愿背政治那些干巴巴拗口的条条,也不愿意多看一眼历史。以前我还算是个勤学好问的学生,我问过其他各科老师很多问题,而历史只问过一个,与考试无关,因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岳飞是民族英雄,而邓世昌是爱国将领,我问老师“民族英雄”与“爱国将领”的区别在哪里?老师说这个书上没有做过定义,他认为应该是怎样怎样,他的回答并没有让我清楚区别到底在哪里,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很无聊。
在看《芈月传》之前,我真的是对历史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历史知识,我也承认自己真的很小白。我不知道战国时有哪七个国家,我以为秦始皇是秦国的第一任皇帝,我以为著名的商鞅变法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若不是看了一些电视剧知道了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我恐怕也说不出一两个,就更不要提朝代顺序了。
到近现代,我一直在纠结新四军到底属于国民党还是属于共产党,看了很多谍战剧我也不知道中统和军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关系?我只是一味地把他们列为“坏人”,因为他们都抓地下党。
虽然很清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我从来没有要去弄清楚这些的意愿。
可是在追了一段时间《芈月传》后,我居然去百度战国时期的地图了,因为我很想知道楚国、魏国、燕国在什么位置,战国时天下到底是怎样划分的?
目前电视剧已经追到54集了,秦惠文王死了,芈月终于要强大起来,拼搏的一生也就要开始了。可是看了这么久,剧中出现了上百人,我听过名字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在电视剧第一集就死掉的商鞅,虽然“商鞅变法”闻名于世,但是我却不知道他到底都变了些什么?这是我第二次想要弄懂一些东西。
另一个人就是屈原,我只知道我们现在过端午节归功于屈原投江,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诗人,却不知道他居然还是个政治家,混迹于朝堂之上。我深深的为自己的历史知识如此欠缺而羞愧,我也突然有了意愿想透彻的去了解一些人?比如赢驷、芈月、魏冉、黄歇、张仪等等。还有我居然发神经的想弄一套《战国策》好好研读一下。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部剧给了我答案。那些谏臣每每劝说秦王要做一些事情时都会说“古有XXXX”,“纵观历史,XXXXXX”。我觉得他们说的好有道理,可我完全没听过那些历史故事。我开始后悔自己上学时用那样厌弃的态度对待历史课,每次升学最先卖掉的课本也是历史书。
以前一直认为那些教历史的老师都是一群多么无聊的人,现在却觉得熟悉历史热爱历史善用历史的人都太酷了。
今天达达令问2015对于你而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思想终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以前是听了很多道理,现在是自己悟了一些道理。
我一直不想说成熟这个词,因为有人说过成熟是一个很痛的词,它不一定会得到,却一定会失去些什么。
文/by 麦茜
这部电影叫做《失恋33天》。
有一天晚上无聊想找个电影看看,手指一滑很多电影的名字就一闪而过,在我漫不经心的滑动屏幕时,突然《失恋33天》闯入眼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王小贱在黄小仙朋友婚礼上大骂黄小仙前任的情景,依稀还记得两句台词“吗呢吗呢,没看见旁边还站着一喘气的,你瞎啊”。4年了,当我想不起其他场景还能记得王小贱的台词时,我就知道那时候这场戏对我的影响力有多么大,或者说那时候是引起了多么强烈的共鸣啊。在我第二次打开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觉得王小贱骂人的这场戏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高潮,而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惩罚贱男。
至于我为什么要第二次看《失恋33天》,因为我觉得王小贱骂人的那段简直太爽了,我想再体验一次那种痛快。
可是当我再次看到这部电影的开头,我就发现我真的忘了太多太多的事。一开始就有3对不同形式的分手,还都是李晨、姚迪、陈羽凡、马伊琍、张默、张歆艺这样的大牌,而我完全没有印象。我觉得或许这是件好事,相当于我看了一部新电影。
然而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好像误解了这部电影。黄小仙喝醉了,waiter问她找谁来接,她打给了前任陆然。陆然说“黄小仙,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吗?你不是那种可以给人台阶下的人,我们两个不是一不小心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每一次吵架你都要把话给说绝了,一个脏字不带,杀伤力足以让我撞墙一了百了。吵完之后,你舒服了,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每次都像狗一样腆着脸去找一个台阶下。你每次都是趾高气扬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你每一次都是高高在上,我要站在底下仰视你,我仰视够了,我受不了了,我仰视得脖子都快断了,你想过吗?全天下就只有你一个人有自尊心吗?我想过,要么我就一辈子仰视你,要么我就带着我自己的自尊心开始我自己新的生活。你是改不了的,可是我不一样,我想往前走。”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冲击,之前我恨透了那个陆然,觉得他劈腿就是错,罪无可恕。可是这次我居然谅解陆然了,虽然他劈腿不对,可是有错在先的人是黄小仙,她不是对待男友那样平等的对待陆然,她完全是对待奴隶,我突然觉得陆然很可怜。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黄小仙也幡然醒悟了,她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拼命去追陆然坐的出租车,她希望陆然可以原谅她,等等她,前路太险恶,世上这么多人,只有陆然是给她安全感最多的人。她希望陆然不要放弃她,她不要那些一击即碎的自尊心,她的自信全部是空穴来风,她想让陆然看到她现在是多卑微。可是王小贱拦住了她,她没有追上陆然。
接下来便是林竹的婚礼,我最期待的那场骂人的戏,可能是受到之前可怜陆然心理的影响,这一次我不再觉得这部分精彩了,反而觉得王小贱有点太过分了。当陆然提前离场时,我看出了他的委屈以及对黄小仙的失望。
金婚张奶奶说黄小仙活的太马虎了,她告诉黄小仙陈爷爷年轻时也做过劈腿的事,黄小仙问她是不是实施打压政策要求离婚。张奶奶说:“离婚,我昏头了。买台冰箱保修期才3年,我嫁了个人,还能要求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修嘛。”然后她讲述智退阑尾炎小三的故事,而这一次让我觉得最经典的台词就是张奶奶对小三说的话,简单几句话就拆散了一对,却毫不损失颜面,在我佩服张奶奶年轻时的智商和情商都好高时,我也意识到黄小仙真的没有处理好这次劈腿事件,尤其王小贱的骂街更让她和陆然的感情雪上加霜。
张阿姨走后,陈爷爷写下一张纸条“玉兰,你最喜欢吃的是巧克力,我把它放在你上衣的口袋里,到了天堂,记得赶快吃掉,要不会过期的。——书坤”
黄小仙看着纸条哭了,接着是她的内心独白,也是最想告诉张奶奶的话:“就像一次痛苦的脑部神经手术,所有的回忆和背叛我的人,是我必须要切除掉的坏死细胞,所谓的自我,所谓的感情洁癖,所谓的据理力争,是我这段感情的病灶,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最常做的不是倾听,而是抱怨,不是合作,而是攻击。”
我终于看懂了这部电影,这本是一场黄小仙的内心救赎,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惩罚贱男。到电影的最后,黄小仙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而导演和编剧是仁慈的,虽然她有错,可是她醒悟了,最终收获了与王小贱的爱情。或许这个世界最动人的情话,就是王小贱说的那句“我陪着你呢”。
同一部电影,不同的是年龄和阅历,得到的是不同的感悟。
这部电视剧叫做《芈月传》。
1
当大家都被4岁的小芈月迷得神魂颠倒的时候,我却爱上了6岁的小嬴稷。
每次当小嬴稷和嬴通被嬴荡欺负时,哥哥嬴通只会一声不吭的忍着,而小嬴稷都会正气凛然地指出嬴荡的所为非君子。
当大家为了取出掉进洞里的木球一筹莫展,准备凿地破洞时,小嬴稷往洞里灌了3桶水,木球轻而易举的浮出水面。
群臣为了攻韩还是伐蜀争执不休,让秦王苦恼不堪,于是秦王让嬴荡和小嬴稷去四方馆下注。张仪用蜜豆诱惑小嬴稷,想让小嬴稷帮他下注攻韩,小嬴稷立刻吐掉嘴里的蜜豆,说蜜豆坏了稷儿不吃了,哪里是蜜豆坏了,是他知道自己吃了老伯的蜜豆就不能用自己的心下注了,不值。
当大部分人都下注攻韩时,小嬴稷却选择伐蜀。他说就是因为大家都选择攻韩,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秦王问他为何,他说自己看过父王与母亲下棋,母亲说人人皆知的棋路,而你的敌手也一定知道。所以打仗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真是对这个小孩的聪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王后也忌怕小嬴稷将来挡了嬴荡的太子之路想要杀他而后快。
对小芈月无感,对小嬴稷的喜爱,让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颜值控,而变成了一个重思想重内涵的人。
2
最开始追这部剧是当做宫斗剧来看的,结果却发现最终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朝堂上那些智谋。不光是张仪用六百车粮食从义渠赎回芈月;也有芈月寥寥数语就劝降义渠;尤其是秦国准备伐蜀却苦于蜀道艰难,张仪命人造了5头石牛放在蜀道口,夜里偷偷在牛屁股下面放了一些金子。贪财的蜀王以为牛会拉金子,于是命力士开山劈道想把石牛拉回蜀国,却不知自己最终为伐蜀的秦国大军修了一条康庄大道。
当初我以为自己感兴趣的是后宫女人的争斗,可是我看完了《甄嬛传》,却不记得任何一个撕逼的过程或者任何一个陷害的计谋,只是记住了姚贝娜唱的那几首插曲简直太好听了。而《芈月传》让我意识到我可能不是对宫斗感兴趣,我真正喜欢且记住的是那些有智慧的朝堂计谋。
3
上学时我最讨厌的科目是历史,我宁愿背政治那些干巴巴拗口的条条,也不愿意多看一眼历史。以前我还算是个勤学好问的学生,我问过其他各科老师很多问题,而历史只问过一个,与考试无关,因为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岳飞是民族英雄,而邓世昌是爱国将领,我问老师“民族英雄”与“爱国将领”的区别在哪里?老师说这个书上没有做过定义,他认为应该是怎样怎样,他的回答并没有让我清楚区别到底在哪里,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提的问题是不是很无聊。
在看《芈月传》之前,我真的是对历史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历史知识,我也承认自己真的很小白。我不知道战国时有哪七个国家,我以为秦始皇是秦国的第一任皇帝,我以为著名的商鞅变法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若不是看了一些电视剧知道了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我恐怕也说不出一两个,就更不要提朝代顺序了。
到近现代,我一直在纠结新四军到底属于国民党还是属于共产党,看了很多谍战剧我也不知道中统和军统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关系?我只是一味地把他们列为“坏人”,因为他们都抓地下党。
虽然很清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我从来没有要去弄清楚这些的意愿。
可是在追了一段时间《芈月传》后,我居然去百度战国时期的地图了,因为我很想知道楚国、魏国、燕国在什么位置,战国时天下到底是怎样划分的?
目前电视剧已经追到54集了,秦惠文王死了,芈月终于要强大起来,拼搏的一生也就要开始了。可是看了这么久,剧中出现了上百人,我听过名字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在电视剧第一集就死掉的商鞅,虽然“商鞅变法”闻名于世,但是我却不知道他到底都变了些什么?这是我第二次想要弄懂一些东西。
另一个人就是屈原,我只知道我们现在过端午节归功于屈原投江,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诗人,却不知道他居然还是个政治家,混迹于朝堂之上。我深深的为自己的历史知识如此欠缺而羞愧,我也突然有了意愿想透彻的去了解一些人?比如赢驷、芈月、魏冉、黄歇、张仪等等。还有我居然发神经的想弄一套《战国策》好好研读一下。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部剧给了我答案。那些谏臣每每劝说秦王要做一些事情时都会说“古有XXXX”,“纵观历史,XXXXXX”。我觉得他们说的好有道理,可我完全没听过那些历史故事。我开始后悔自己上学时用那样厌弃的态度对待历史课,每次升学最先卖掉的课本也是历史书。
以前一直认为那些教历史的老师都是一群多么无聊的人,现在却觉得熟悉历史热爱历史善用历史的人都太酷了。
今天达达令问2015对于你而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思想终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以前是听了很多道理,现在是自己悟了一些道理。
我一直不想说成熟这个词,因为有人说过成熟是一个很痛的词,它不一定会得到,却一定会失去些什么。
文/by 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