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读过的一百多本书中,我给这12本书打了五星满分
又是年末晒书单的时候了。2015年,我读过的书为106本,比去年的100本还多了几本。按照比例,在豆瓣标注五星满分的书籍大概会在十本左右,数了一下,果然如此。
翻了一下豆瓣记录,2013年,五星书单里有《俄罗斯史》、《禅宗公案妙语录》和《胡安·鲁尔福全集》,2014年有《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而这一年里看的最多类型的书是饮食类以及国产推理。也无所谓啦,毕竟读书只是为了开心嘛。
所以,这不是像各大媒体开出的年度书单那种精挑细选你必须一读的榜单,这只是我私人觉得用来娱乐消遣的一些不错的书籍而已。
这一年在豆瓣标注的五星书籍,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如下:
1.Lonely Planet编辑部:《墨西哥》
年初在墨西哥玩了半个月,比想象中更有趣。有玛雅神庙和度假小镇,还有魔力酱和特基拉。
2.托马斯·约瑟夫·英格利希:《狂欢至死——美国黑手党在古巴最后的冒险》
想知道古巴革命前的哈瓦那是什么样子?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了。据说书中的故事就是电影《教父2》中的原型。金钱、权力、暴力、性,该有的元素都有了。书中的故事从美国黑手党在哈瓦那的发家一直写到独裁政府的垮台和黑手党势力被逐出古巴。革命成功后,古巴革命者为了泄愤,把一群猪赶进了美国黑手党在哈瓦那开设的最豪华淫靡的赌场。这个镜头太适合被拍成电影了。
3.鲸向海:《A梦》
适合在地铁上捧着读的小开本诗歌集。“诗有时要追求的是那种宁静的色情,优雅的猥亵,文质彬彬的下流。”
4.紫金陈:《设局》,又名《谋杀官员Ⅰ:逻辑王子的演绎》
看腻了欧美古典和日系本格,偶尔也看看国产推理。紫金陈的《谋杀官员》系列开始看着挺有意思,看到后来发现套路好像都差不多……如果要挑出一本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
5.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无缘社会》
假期又去了一趟日本,在日本人口最少的县溜达了一圈,街上所见多是年纪偏大的老人,回来便找了这本《无缘社会》读了一下。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不仅是上了年纪,没有亲朋好友的孤独老人,连一些三四十岁厌倦社交的人也开始感受到孤独死的压力。但同样是讲述个体生活,另一本由美国人写的《单身社会》反而在讲单身的各种好处,比如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这大概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区别吧。
6.芭柏·史塔基:《味觉猎人——舌尖上的科学与美食痴迷症指南》
科学地分析了五官在品尝食物时的运作,解析了包括酸甜苦咸鲜在内的五种基础味觉。嗯你没看错,第五种味觉是鲜(Umami),而不是我们熟悉的辣。辣是一种刺激感,而不是一种味觉。最欣赏书中的这段话:“如果你进食不用心,就无法体会区别好和更好食物之间细腻的感官资讯。要由你的食物中享受更多的美好,就必须让吃成为你在用餐时间唯一的活动。放下报纸,关掉电视,停止电脑。”
7.林江 主编:《食帖04:肉!肉!肉!》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系列食贴都蛮有趣的。严格来说,这本书其实够不上我心目中的五星水准。缺乏深度,文章编排也有些乱。然而排版设计,以及其中一些我喜欢的选题可以作为鼓励分加上。
8.藤原昌高:《寿司图鉴》
其实这本书我早就买了日文版,但因为日文太差,很多地方看不懂,就又买了中文版重新看一遍。这是我目前知道最好的关于寿司食材的图文解析读物了。另一本简体版的《寿司笔记》也不错。
9.伊坂幸太郎:《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
每年都会给一本伊坂幸太郎的书打五星,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买到的这本是淘宝上的盗版,看完之后就联系卖家退货了……
10.哈洛德·马基:《食物与厨艺》
分为《奶·蛋·肉·鱼》、《蔬·果·香料·谷物》、《面食·酱料·甜点·饮料》三本。如果你喜欢研究烹饪,这套书会从科学角度告诉你各种食物的起源、烹调、口感等知识。作为一个不会做菜的厨艺渣,我用它来写写食评也是很好用的。
11.早坂吝:《彩虹牙刷》(日文名: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年度最佳推理小说,流派是……工口推理。作为援交少女的女主一边嘿嘿嘿一边从裤裆拉链上的指纹推理出凶手也是很厉害,而且工口部分都是关键解谜因素毫无PS痕迹哦!最后一章脑洞大到无边际,具体我就不剧透了。
12.莉兹•克里莫:《你今天真好看》
看完之后心情会变好的一本书。动物们都蠢萌蠢萌的哈哈哈哈。
另外再选入两本书,第一本去年读过一次,今年是第二次重读。
小山裕久:《厨与艺:日本料理神人的思考与修炼》
第二次重读,仍然受益匪浅。其中最喜欢这一段:“至于我们做料理的人,必须了解到可以通用于任何的食材的定理就是美味的顶点只有一瞬间,如果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是不行的。芋头、青菜、鱼类,能够绽放璀璨光华的时光只有短暂的瞬间。事实上包括生鱼片、炖煮物、烤鱼,应该都有各自的顶点。该怎么样正确的捕捉这些料理的顶点、为了捕捉这些瞬间必须苦练技术、这些是不是都能传达给顾客。对料理人来说,所谓的一生一次,除了是人与人的相遇,更应该还包括与所有食材相遇的方式才对。”
至于第二本书,它应该不算是我读过,而是我写过的书了。
《这世界,只是一个食堂》
嗯没错,我又来给自己卖书了。
年初读的第一本书,是台湾食评人谢忠道写米其林餐厅的《星星的滋味》。其实大部分的内容还不错,但我实在受不了食评中出现这样的文字:“然而它的味道是单纯的深沉,却又清晰明亮,是破晓时分轻拂过辽广无边的海面的轻风,或是朗空下皎月静照的轻柔静谧的大洋,带着纯洁明晰的透明感……”不就是一道鲈鱼鱼子酱么至于么?
没想到到了年底,自己写米其林的书得以出版了。我一向自认不是一个文笔好的写作者,在食物写作方面词汇尤其贫乏,经常以“赞到爆”或者“入口即化”这类词来敷衍过去。但在这本书上,我自问大概是对得起读者的。
就算觉得文字太烂,看看照片擦擦口水,也是可以的啊……
就算你们不喜欢看食评,看看最后一章的游记也蛮有意思啊……
越说越乱了。总之,一直以来谢谢关照。
来年再见。
翻了一下豆瓣记录,2013年,五星书单里有《俄罗斯史》、《禅宗公案妙语录》和《胡安·鲁尔福全集》,2014年有《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而这一年里看的最多类型的书是饮食类以及国产推理。也无所谓啦,毕竟读书只是为了开心嘛。
所以,这不是像各大媒体开出的年度书单那种精挑细选你必须一读的榜单,这只是我私人觉得用来娱乐消遣的一些不错的书籍而已。
这一年在豆瓣标注的五星书籍,按照阅读顺序排列如下:
1.Lonely Planet编辑部:《墨西哥》
![]() |
年初在墨西哥玩了半个月,比想象中更有趣。有玛雅神庙和度假小镇,还有魔力酱和特基拉。
2.托马斯·约瑟夫·英格利希:《狂欢至死——美国黑手党在古巴最后的冒险》
![]() |
想知道古巴革命前的哈瓦那是什么样子?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了。据说书中的故事就是电影《教父2》中的原型。金钱、权力、暴力、性,该有的元素都有了。书中的故事从美国黑手党在哈瓦那的发家一直写到独裁政府的垮台和黑手党势力被逐出古巴。革命成功后,古巴革命者为了泄愤,把一群猪赶进了美国黑手党在哈瓦那开设的最豪华淫靡的赌场。这个镜头太适合被拍成电影了。
3.鲸向海:《A梦》
![]() |
适合在地铁上捧着读的小开本诗歌集。“诗有时要追求的是那种宁静的色情,优雅的猥亵,文质彬彬的下流。”
4.紫金陈:《设局》,又名《谋杀官员Ⅰ:逻辑王子的演绎》
![]() |
看腻了欧美古典和日系本格,偶尔也看看国产推理。紫金陈的《谋杀官员》系列开始看着挺有意思,看到后来发现套路好像都差不多……如果要挑出一本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本。
5.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无缘社会》
![]() |
假期又去了一趟日本,在日本人口最少的县溜达了一圈,街上所见多是年纪偏大的老人,回来便找了这本《无缘社会》读了一下。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不仅是上了年纪,没有亲朋好友的孤独老人,连一些三四十岁厌倦社交的人也开始感受到孤独死的压力。但同样是讲述个体生活,另一本由美国人写的《单身社会》反而在讲单身的各种好处,比如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这大概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区别吧。
6.芭柏·史塔基:《味觉猎人——舌尖上的科学与美食痴迷症指南》
![]() |
科学地分析了五官在品尝食物时的运作,解析了包括酸甜苦咸鲜在内的五种基础味觉。嗯你没看错,第五种味觉是鲜(Umami),而不是我们熟悉的辣。辣是一种刺激感,而不是一种味觉。最欣赏书中的这段话:“如果你进食不用心,就无法体会区别好和更好食物之间细腻的感官资讯。要由你的食物中享受更多的美好,就必须让吃成为你在用餐时间唯一的活动。放下报纸,关掉电视,停止电脑。”
7.林江 主编:《食帖04:肉!肉!肉!》
![]() |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系列食贴都蛮有趣的。严格来说,这本书其实够不上我心目中的五星水准。缺乏深度,文章编排也有些乱。然而排版设计,以及其中一些我喜欢的选题可以作为鼓励分加上。
8.藤原昌高:《寿司图鉴》
![]() |
其实这本书我早就买了日文版,但因为日文太差,很多地方看不懂,就又买了中文版重新看一遍。这是我目前知道最好的关于寿司食材的图文解析读物了。另一本简体版的《寿司笔记》也不错。
9.伊坂幸太郎:《献给折颈男的协奏曲》
![]() |
每年都会给一本伊坂幸太郎的书打五星,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买到的这本是淘宝上的盗版,看完之后就联系卖家退货了……
10.哈洛德·马基:《食物与厨艺》
![]() |
分为《奶·蛋·肉·鱼》、《蔬·果·香料·谷物》、《面食·酱料·甜点·饮料》三本。如果你喜欢研究烹饪,这套书会从科学角度告诉你各种食物的起源、烹调、口感等知识。作为一个不会做菜的厨艺渣,我用它来写写食评也是很好用的。
11.早坂吝:《彩虹牙刷》(日文名: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 |
年度最佳推理小说,流派是……工口推理。作为援交少女的女主一边嘿嘿嘿一边从裤裆拉链上的指纹推理出凶手也是很厉害,而且工口部分都是关键解谜因素毫无PS痕迹哦!最后一章脑洞大到无边际,具体我就不剧透了。
12.莉兹•克里莫:《你今天真好看》
![]() |
看完之后心情会变好的一本书。动物们都蠢萌蠢萌的哈哈哈哈。
另外再选入两本书,第一本去年读过一次,今年是第二次重读。
小山裕久:《厨与艺:日本料理神人的思考与修炼》
![]() |
第二次重读,仍然受益匪浅。其中最喜欢这一段:“至于我们做料理的人,必须了解到可以通用于任何的食材的定理就是美味的顶点只有一瞬间,如果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是不行的。芋头、青菜、鱼类,能够绽放璀璨光华的时光只有短暂的瞬间。事实上包括生鱼片、炖煮物、烤鱼,应该都有各自的顶点。该怎么样正确的捕捉这些料理的顶点、为了捕捉这些瞬间必须苦练技术、这些是不是都能传达给顾客。对料理人来说,所谓的一生一次,除了是人与人的相遇,更应该还包括与所有食材相遇的方式才对。”
至于第二本书,它应该不算是我读过,而是我写过的书了。
《这世界,只是一个食堂》
![]() |
嗯没错,我又来给自己卖书了。
年初读的第一本书,是台湾食评人谢忠道写米其林餐厅的《星星的滋味》。其实大部分的内容还不错,但我实在受不了食评中出现这样的文字:“然而它的味道是单纯的深沉,却又清晰明亮,是破晓时分轻拂过辽广无边的海面的轻风,或是朗空下皎月静照的轻柔静谧的大洋,带着纯洁明晰的透明感……”不就是一道鲈鱼鱼子酱么至于么?
没想到到了年底,自己写米其林的书得以出版了。我一向自认不是一个文笔好的写作者,在食物写作方面词汇尤其贫乏,经常以“赞到爆”或者“入口即化”这类词来敷衍过去。但在这本书上,我自问大概是对得起读者的。
就算觉得文字太烂,看看照片擦擦口水,也是可以的啊……
就算你们不喜欢看食评,看看最后一章的游记也蛮有意思啊……
越说越乱了。总之,一直以来谢谢关照。
来年再见。
2ko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去日本十几回,我终于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了富士山 (17人喜欢)
- 为什么日本村里平时没人,一到饭点就出来排队? (39人喜欢)
- 日本关西假期闲逛,这8家是我最想推荐的餐厅 (22人喜欢)
- 带家人游览日本关西,这些餐厅是我的再访名单 (19人喜欢)
- 广州 | 坐100分钟地铁去海边吃一顿饭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