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十二钗之程灵素
《飞狐外传》里只有两个女主角,这确实节约了我很多的感情,不似看《倚天屠龙记》那么累,女主角太多,辛苦的不仅仅是男主人公,还有读者。
我认为袁紫衣要比程灵素幸运,女人,天生丽质就是一种幸福,袁紫衣就是。她和胡斐的首次见面虽只是在马背上的惊鸿一瞥,但一身紫衣的背影和垂柳下的回头足以让胡斐难以忘怀。再见,美貌令人惊叹,胡斐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袁紫衣除了美貌还有武功高强、古灵精怪,怎能不让人为之倾心······
我不承认程灵素是来给袁紫衣当陪衬的,她不漂亮,除了一双清澈有灵性的大眼睛,就只剩暗淡的肤色,又黄又稀的头发,若十四五岁的瘦弱的身材,她自己也说:“我丢完了镜子,随即就懂了。生来是个丑丫头,就算没了镜子,还是丑的。那井里的水面,便是一面圆圆的镜子,把我的模样给照得清清楚楚。”我想我不会懂她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外貌时的那份坦然和心酸,这份卑微是那么的真实,也是那么的勇敢。她不漂亮,没有与生俱来的幸运和幸福,也不怎么了解男人,但她聪明,她问胡斐:“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胡斐没办法给她明确的答案,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不能责怪他,他只是很诚实,也善良,说实话会伤害别人,但又不会说谎,那还是避开话题。程灵素也善良,她心中已有答案,也不再逼问,是不是就是这种隐忍使得她即使脸色苍白,心如刀绞也要接受胡斐的结拜之议,这份隐忍让她即使知道他心早有所属也还要留在心爱的人的身边,这份隐忍让她一直以妹妹的身份看着胡斐和袁紫衣感情愈来愈深······她一直要求胡斐要在她范围的三步之内,但从始至终是她不离他,死的时候都靠在他身边,也是她为他把生命都奉献了以后他才知道了她的艰辛······
可能除了她师父没人知道她的身世,胡斐习惯了倾诉,那么她也就习惯了听,直到她不能再听了,胡斐才意识到自己从来就没问过“二妹,你想对我说什么吗?”
胡斐给她担了几担粪,挑了几桶水,再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将她护在身后一下,她就认为这个胡大哥对她极好,也许,助人为乐是胡斐的本性,保护弱小也只是英雄的本能,但她就是感动的一塌糊涂,还眼泪汪汪的问”胡大哥,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样好?”然后就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小女儿本性,认定了就不放手了,虽然你不爱我,我不怪你,也不恨你,只要能在你身边,看着你幸福就好······
她没有袁紫衣的美丽,没有她的武功,没有她的出其不意,没有她的身世曲折,她只是很安静的守得他的身边,她没有家,胡斐在哪里,那里就是她和她怀里那盆七星海棠的家,她没有亲人,当胡斐身中奇毒时,她想的是她不能失去这唯一的亲人。
她渴望爱情,但是当她展示她施毒时的神奇时,胡斐立即是敬佩有加,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生出敬佩之情时,那应该也就和爱情无缘了,就像张无忌对周芷若。胡斐让她看到了不会在袁紫衣的面前展示的脆弱,这份信任是对亲人的,不是对爱人的,程灵素怎么会不明白,她只是不愿意说明白而打碎自己的梦,她不说至少还可以留在他身边。而胡斐也只是习惯了她的不离不弃。
胡斐原本信誓旦旦地承诺会为程灵素做一件事,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摔碎袁紫衣所赠的玉凤 ,他不是言而无信,只是舍不得,承诺和感情是不能划等号的,他做不到,她也不勉强,只是告诉他“从今以后,可别太轻易答应人家。世上有许多事情,口中虽然答应了,却是无法办到的呢。”你做不到我不怪你,但我还是没办法不失望!
为了誓言,袁紫衣放弃了爱情,选择与青灯相伴,为了爱情,程灵素选择死亡,只为延续爱人九年的生命,谈不上对比,也谈不上谁比谁勇敢,两个如花的女子,都没办法和胡斐相守,损失最大的应该是身处江湖的那一个。只是,程灵素习惯了奉献,那么选择决绝也是情理当中,也许,能死在自己喜欢的人身边,也是一种幸福,至少,她不用再在胡斐对袁紫衣念念不忘的时候黯然神伤,我们永不能再见,但你再也不能忘记我。
若我爱你,是不是便要永远爱你?直到自己要死了,程灵素还安排好一切,就连让胡斐好好活下去的理由都找好,她不离身的那支蜡烛燃尽也代表她真正从胡斐的生活中消失,也许,这也是她永远爱胡斐的一种方式。感谢胡斐曾经生过为她轻生的念头,只是当他想对她好的时候,她已不在,这就是所谓的“此情可待成追忆”?
金庸的小说里,我所喜欢的女主角好像都是所爱非人,周芷若、李阮芷、郭襄还有程灵素,都是美好的女子,但结果都不完美,可能,我喜欢的就是那种不完美,那样才是真实。如果能预先知道各自爱情的结局,她们还会不会这样奋不顾身?不管是出家也好,是生死相隔也好,与你若只如初见,又何须伤感离别?
是不是金庸认为越是美好的女子越是不忍心将她们放在污浊的尘世受煎熬?那么,古庵和死亡便是最好的归宿。我不应该为她们感到惋惜,伤感也是多余,人世间的爱情到底是怎样又岂能是我所能说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奈也好,束缚也好,痛苦也罢,都是自己选择的,距离那么多,那么远,总会有放弃,所有的遗憾当事人都能承受,作为读者,除了合上书或电脑选择接受,还能怎样?累了,可以选择只有一盏灯、一杯茶的陪伴,困了,以后也就连空间也懒得写了······至少,这个决定我可以替我自己做。
若我爱你,会不会有人可以明白?也相信终有那一天,会有人代替,让你不再想念我!在我忘记之前,心里的眼泪模糊了视线,你也看不见!
我认为袁紫衣要比程灵素幸运,女人,天生丽质就是一种幸福,袁紫衣就是。她和胡斐的首次见面虽只是在马背上的惊鸿一瞥,但一身紫衣的背影和垂柳下的回头足以让胡斐难以忘怀。再见,美貌令人惊叹,胡斐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袁紫衣除了美貌还有武功高强、古灵精怪,怎能不让人为之倾心······
我不承认程灵素是来给袁紫衣当陪衬的,她不漂亮,除了一双清澈有灵性的大眼睛,就只剩暗淡的肤色,又黄又稀的头发,若十四五岁的瘦弱的身材,她自己也说:“我丢完了镜子,随即就懂了。生来是个丑丫头,就算没了镜子,还是丑的。那井里的水面,便是一面圆圆的镜子,把我的模样给照得清清楚楚。”我想我不会懂她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谈论自己的外貌时的那份坦然和心酸,这份卑微是那么的真实,也是那么的勇敢。她不漂亮,没有与生俱来的幸运和幸福,也不怎么了解男人,但她聪明,她问胡斐:“幸亏这蓝花好看,倘若不美,你便把它抛了,是不是?”胡斐没办法给她明确的答案,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不能责怪他,他只是很诚实,也善良,说实话会伤害别人,但又不会说谎,那还是避开话题。程灵素也善良,她心中已有答案,也不再逼问,是不是就是这种隐忍使得她即使脸色苍白,心如刀绞也要接受胡斐的结拜之议,这份隐忍让她即使知道他心早有所属也还要留在心爱的人的身边,这份隐忍让她一直以妹妹的身份看着胡斐和袁紫衣感情愈来愈深······她一直要求胡斐要在她范围的三步之内,但从始至终是她不离他,死的时候都靠在他身边,也是她为他把生命都奉献了以后他才知道了她的艰辛······
可能除了她师父没人知道她的身世,胡斐习惯了倾诉,那么她也就习惯了听,直到她不能再听了,胡斐才意识到自己从来就没问过“二妹,你想对我说什么吗?”
胡斐给她担了几担粪,挑了几桶水,再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将她护在身后一下,她就认为这个胡大哥对她极好,也许,助人为乐是胡斐的本性,保护弱小也只是英雄的本能,但她就是感动的一塌糊涂,还眼泪汪汪的问”胡大哥,你为什么一直待我这样好?”然后就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小女儿本性,认定了就不放手了,虽然你不爱我,我不怪你,也不恨你,只要能在你身边,看着你幸福就好······
她没有袁紫衣的美丽,没有她的武功,没有她的出其不意,没有她的身世曲折,她只是很安静的守得他的身边,她没有家,胡斐在哪里,那里就是她和她怀里那盆七星海棠的家,她没有亲人,当胡斐身中奇毒时,她想的是她不能失去这唯一的亲人。
她渴望爱情,但是当她展示她施毒时的神奇时,胡斐立即是敬佩有加,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生出敬佩之情时,那应该也就和爱情无缘了,就像张无忌对周芷若。胡斐让她看到了不会在袁紫衣的面前展示的脆弱,这份信任是对亲人的,不是对爱人的,程灵素怎么会不明白,她只是不愿意说明白而打碎自己的梦,她不说至少还可以留在他身边。而胡斐也只是习惯了她的不离不弃。
胡斐原本信誓旦旦地承诺会为程灵素做一件事,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摔碎袁紫衣所赠的玉凤 ,他不是言而无信,只是舍不得,承诺和感情是不能划等号的,他做不到,她也不勉强,只是告诉他“从今以后,可别太轻易答应人家。世上有许多事情,口中虽然答应了,却是无法办到的呢。”你做不到我不怪你,但我还是没办法不失望!
为了誓言,袁紫衣放弃了爱情,选择与青灯相伴,为了爱情,程灵素选择死亡,只为延续爱人九年的生命,谈不上对比,也谈不上谁比谁勇敢,两个如花的女子,都没办法和胡斐相守,损失最大的应该是身处江湖的那一个。只是,程灵素习惯了奉献,那么选择决绝也是情理当中,也许,能死在自己喜欢的人身边,也是一种幸福,至少,她不用再在胡斐对袁紫衣念念不忘的时候黯然神伤,我们永不能再见,但你再也不能忘记我。
若我爱你,是不是便要永远爱你?直到自己要死了,程灵素还安排好一切,就连让胡斐好好活下去的理由都找好,她不离身的那支蜡烛燃尽也代表她真正从胡斐的生活中消失,也许,这也是她永远爱胡斐的一种方式。感谢胡斐曾经生过为她轻生的念头,只是当他想对她好的时候,她已不在,这就是所谓的“此情可待成追忆”?
金庸的小说里,我所喜欢的女主角好像都是所爱非人,周芷若、李阮芷、郭襄还有程灵素,都是美好的女子,但结果都不完美,可能,我喜欢的就是那种不完美,那样才是真实。如果能预先知道各自爱情的结局,她们还会不会这样奋不顾身?不管是出家也好,是生死相隔也好,与你若只如初见,又何须伤感离别?
是不是金庸认为越是美好的女子越是不忍心将她们放在污浊的尘世受煎熬?那么,古庵和死亡便是最好的归宿。我不应该为她们感到惋惜,伤感也是多余,人世间的爱情到底是怎样又岂能是我所能说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奈也好,束缚也好,痛苦也罢,都是自己选择的,距离那么多,那么远,总会有放弃,所有的遗憾当事人都能承受,作为读者,除了合上书或电脑选择接受,还能怎样?累了,可以选择只有一盏灯、一杯茶的陪伴,困了,以后也就连空间也懒得写了······至少,这个决定我可以替我自己做。
若我爱你,会不会有人可以明白?也相信终有那一天,会有人代替,让你不再想念我!在我忘记之前,心里的眼泪模糊了视线,你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