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影评
1、
写《老炮儿》影评的太多,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电影和影评,我觉得《老炮儿》不应该打败小兔崽子,就好像没有哪个时代比其他时代更高明一样。
所以你也没法用自己的观影感受去教育其他人。
好的,影评结束。
请鼓掌!!
2、
影评不应该只是观影感受,而应该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观影攻略。
《老炮儿》这部电影值得看的绝不仅仅是故事、冯小刚的屁股、许晴的乳房和李易峰京片子。
在这里我提供十个观影线索,供大家观影时参考。
线索一:《老炮儿》从头到尾贯穿着暴力美学
这是最大的看点,也是国产电影的一大突破。
最后的冰上决斗其实并没有打,但张学军把刀放在冰上摩擦,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以及最后侧面举刀往前冲的镜头都让人血脉贲张。这一方面是导演铺垫的气氛,一方面,摄影、音乐也给予了足够的配合。
为什么冯小刚这个人物大家觉得很过瘾,除了他的义气(局气),就是他的暴力。他很干脆,动作快,一次打警察,两次掰人手指头,出手速度都是叶问级别的。
这个调性贯穿全场,包括开头跟许晴的云雨未遂,包括对儿子的粗暴,都是特别强硬,说一不二型的,这对于娘气很重的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可贵的。
希望对暴力美学有些深入了解的,入门首选一定是吴宇森《英雄本色》、《纵横四海》。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以双手持枪,飞身射击为美。这个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充分调侃了这个元素。
日本的北野武,被认为是亚洲暴力美学大师。他也既是演员也是导演。而且他比冯小刚还老炮儿,这个人面部肌肉僵死,不会笑,但打架杀人有一种特别冷漠的美感。
北野武
北野武
如果想继续了解,推荐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系列,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爷车》。
吕克贝松致敬马丁·斯科塞斯的《别惹我》也非常推荐,这两个人一个导演一个监制,加上主演罗伯特·德尼罗,也是仨老炮儿组合。
线索二:《老炮儿》的配乐太值得关注了
配乐窦鹏,窦唯的弟弟。窦唯是王菲的前夫。
我这样讲窦唯、窦鹏估计会被人给喷死,因为喜欢他们的人觉得他们比王菲更棒。
《老炮儿》只借用了两首歌,一首是崔健《花房姑娘》,这个音乐干脆,有劲,没说的。一首是《如果没有你》,老炮儿柔情,绝对催泪。
另外电影配乐上,完全配合暴力美学。
三个词,简单、干脆、揪心。
尤其最后冰上决斗中鼓的运用。我认为,单这一段,值回票价。
线索三:摄像中虚焦的运用
开场郭京飞问路,这么大一配角,虚焦。
后面修车厂打斗,长时间虚焦。
一般焦点切换用于对话好对手戏中的叙事,《老炮儿》倒好,一虚到底。
开始,这种手法让观众很不适应。按常规逻辑,一般是先虚焦,后对焦,至少要给对手一个正脸。
《老炮儿》排除了除广告植入之外的一切干扰因素,大片虚焦把张学军这个人物的自我、张扬表现到极致。
线索四:演员大过角色
果不出所料,这不是一部管虎的电影,而是一部冯小刚的电影。
张学军这个名字根本镇不住六爷这个角色,大家看的是冯爷。冯小刚台上台下都是《老炮儿》,这也是这个电影口碑爆棚的原因。
线索五:服装
六爷就三件衣服,一件水洗羊皮短款夹克,开头串巷子穿。第二件,磨旧羊皮中长款夹克,中间打架寻仇穿。第三件,绿色双排扣毛呢风衣,最后砍人穿。
广受赞誉的是第二件。《老炮儿》跟服装融为一体,服务跟人物表情、动作融为一体。
线索六:教父,六爷、灰狼
有人把《老炮儿》说成中国版《教父》,这个是不准确的。
《教父》是制定规矩,今天你不听话,明天你家床上放一个人头。六爷是恪守规矩,这是两码事。
六爷的角色最像的是《艋胛》里的灰狼。
灰狼也有一个儿子,也是跟人打架,最后老爸出面收场。
灰狼也有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女人,这个女人也帮灰狼理发。
钮承泽
钮承泽
钮承泽饰演灰狼。这个角色是台湾的老炮儿形象——有眷村背景,凶狠,话少,隐忍,有痛苦的过去。
有意思的是,台湾新生代一哥赵又廷饰演灰狼的儿子。《老炮儿》中儿子的角色由李易峰饰演,但他的北京话的确拖了电影的后腿。
线索七:后海vs.艋胛
有人考证过,六爷常出没的胡同,一个是鸦儿胡同,一个是大石碑胡同。
不过出现最多的还是后海。银锭桥,后海的冰场。
后海,是老北京人心里最不能割舍的一块地儿。
这就像台北人最不能割舍的一定是西门町的艋胛。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起名《后海》也完全讲的通。在一个受到现代化极大冲击的传统聚集区,新和旧,新秩序和旧秩序如何博弈?
对于同一个问题,《艋胛》的解读是,新人一定会取代旧人。《老炮儿》的解读是老规矩不分年代。
线索八:穿行
电影《蓝色大门》结尾处,桂纶镁和陈柏霖骑车穿行于台北的马路上。
这不是简单的穿行,而是这两个刚刚搞清楚自己的孩子,穿行于人生的大道上。
《老炮儿》的穿行同样意味深长。
也是选择了自行车,以最缓慢的速度穿行于城市。
张涵予和冯小刚骑车去修理厂,路过五彩斑斓的涂鸦墙。
最后冯小刚背着军刀去颐和园背后的野湖,遇到了穿行的鸵鸟。
这一段特别写意,冯爷看见鸵鸟笑了,但这一段把很多人看哭了。
像一个异类奔跑在大路上,跑的人笑,看的人哭。
有点意思。
线索九:冯爷和他的朋友们
《老炮儿》最好看的是配角。黄金配角,卖力演出。
郭京飞、江珊、梁天、宁浩、张译、张一山、丁武、余皑磊这些还有两句台词的就不说了。
最后群戏的时候,
被老婆骂去哪去的,王劲松。北影表演学院副院长。一个镜头。
一瞥小胡子,给六爷开瓢的,于和伟。华鼎奖最佳男演员。
连奕名,老炮儿唯一一个发了财的朋友,最后也扛着方向盘锁来打架的。
管宗祥,冯小刚一直给点烟的老爷子,著名演员,导演管虎的爹。
陶泽如 ,唯一一个系领带来打架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代表作《黑洞》。大熟脸。
线索十:垂直俯拍
最后六爷骑车去颐和园打架,出小院子一个垂直俯拍镜头,表明他如何穿过院子。
对于逼仄的大杂院,这个镜头调度的很漂亮。
最后六爷躺在湖中心,垂直俯拍,大远景。
苍凉、孤独、也富有尊严和气节。
这些艺术电影常用的手法放在商业片中,挺酷的。
联系上鸵鸟跑马路上那一段,整个一顾长卫、王小帅的风格。
以上是这个片子可圈的地方。整体挺好的。片子走心,我也几次落泪。
可点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到底鸵鸟那个院子的原主跟吴亦凡有没有关系?一张存款单就可以告状?还有那个女的那么轻易就脱离了吴亦凡投靠李易峰?还拿到了人家的证据?
李易峰的南方口音,一水的奥迪,以及大量的广告牌,中国平安、三元、燕京啤酒、金嗓子、金剑南,京东,让人出戏。让我没法对这些品牌有半点好感。
不过电影还不错。南有钮承泽,演而优则导,又叫好叫座的《艋胛》;北有冯小刚,导而优则演,一部片子拿到金马奖男主,《老炮儿》先不管票房和口碑,至少是为数不多见的现象级电影。
想看这篇文字的主人,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刘主编”(微信id:andaximen),查看更多内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wMDIxMA==&mid=401307510&idx=1&sn=c0feacdf544176242c268508c5d6bc1f#rd
写《老炮儿》影评的太多,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电影和影评,我觉得《老炮儿》不应该打败小兔崽子,就好像没有哪个时代比其他时代更高明一样。
所以你也没法用自己的观影感受去教育其他人。
好的,影评结束。
请鼓掌!!
2、
影评不应该只是观影感受,而应该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观影攻略。
《老炮儿》这部电影值得看的绝不仅仅是故事、冯小刚的屁股、许晴的乳房和李易峰京片子。
在这里我提供十个观影线索,供大家观影时参考。
线索一:《老炮儿》从头到尾贯穿着暴力美学
这是最大的看点,也是国产电影的一大突破。
最后的冰上决斗其实并没有打,但张学军把刀放在冰上摩擦,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以及最后侧面举刀往前冲的镜头都让人血脉贲张。这一方面是导演铺垫的气氛,一方面,摄影、音乐也给予了足够的配合。
为什么冯小刚这个人物大家觉得很过瘾,除了他的义气(局气),就是他的暴力。他很干脆,动作快,一次打警察,两次掰人手指头,出手速度都是叶问级别的。
这个调性贯穿全场,包括开头跟许晴的云雨未遂,包括对儿子的粗暴,都是特别强硬,说一不二型的,这对于娘气很重的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可贵的。
希望对暴力美学有些深入了解的,入门首选一定是吴宇森《英雄本色》、《纵横四海》。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以双手持枪,飞身射击为美。这个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充分调侃了这个元素。
日本的北野武,被认为是亚洲暴力美学大师。他也既是演员也是导演。而且他比冯小刚还老炮儿,这个人面部肌肉僵死,不会笑,但打架杀人有一种特别冷漠的美感。
北野武
北野武
如果想继续了解,推荐昆汀·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系列,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爷车》。
吕克贝松致敬马丁·斯科塞斯的《别惹我》也非常推荐,这两个人一个导演一个监制,加上主演罗伯特·德尼罗,也是仨老炮儿组合。
线索二:《老炮儿》的配乐太值得关注了
配乐窦鹏,窦唯的弟弟。窦唯是王菲的前夫。
我这样讲窦唯、窦鹏估计会被人给喷死,因为喜欢他们的人觉得他们比王菲更棒。
《老炮儿》只借用了两首歌,一首是崔健《花房姑娘》,这个音乐干脆,有劲,没说的。一首是《如果没有你》,老炮儿柔情,绝对催泪。
另外电影配乐上,完全配合暴力美学。
三个词,简单、干脆、揪心。
尤其最后冰上决斗中鼓的运用。我认为,单这一段,值回票价。
线索三:摄像中虚焦的运用
开场郭京飞问路,这么大一配角,虚焦。
后面修车厂打斗,长时间虚焦。
一般焦点切换用于对话好对手戏中的叙事,《老炮儿》倒好,一虚到底。
开始,这种手法让观众很不适应。按常规逻辑,一般是先虚焦,后对焦,至少要给对手一个正脸。
《老炮儿》排除了除广告植入之外的一切干扰因素,大片虚焦把张学军这个人物的自我、张扬表现到极致。
线索四:演员大过角色
果不出所料,这不是一部管虎的电影,而是一部冯小刚的电影。
张学军这个名字根本镇不住六爷这个角色,大家看的是冯爷。冯小刚台上台下都是《老炮儿》,这也是这个电影口碑爆棚的原因。
线索五:服装
六爷就三件衣服,一件水洗羊皮短款夹克,开头串巷子穿。第二件,磨旧羊皮中长款夹克,中间打架寻仇穿。第三件,绿色双排扣毛呢风衣,最后砍人穿。
广受赞誉的是第二件。《老炮儿》跟服装融为一体,服务跟人物表情、动作融为一体。
线索六:教父,六爷、灰狼
有人把《老炮儿》说成中国版《教父》,这个是不准确的。
《教父》是制定规矩,今天你不听话,明天你家床上放一个人头。六爷是恪守规矩,这是两码事。
六爷的角色最像的是《艋胛》里的灰狼。
灰狼也有一个儿子,也是跟人打架,最后老爸出面收场。
灰狼也有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女人,这个女人也帮灰狼理发。
钮承泽
钮承泽
钮承泽饰演灰狼。这个角色是台湾的老炮儿形象——有眷村背景,凶狠,话少,隐忍,有痛苦的过去。
有意思的是,台湾新生代一哥赵又廷饰演灰狼的儿子。《老炮儿》中儿子的角色由李易峰饰演,但他的北京话的确拖了电影的后腿。
线索七:后海vs.艋胛
有人考证过,六爷常出没的胡同,一个是鸦儿胡同,一个是大石碑胡同。
不过出现最多的还是后海。银锭桥,后海的冰场。
后海,是老北京人心里最不能割舍的一块地儿。
这就像台北人最不能割舍的一定是西门町的艋胛。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起名《后海》也完全讲的通。在一个受到现代化极大冲击的传统聚集区,新和旧,新秩序和旧秩序如何博弈?
对于同一个问题,《艋胛》的解读是,新人一定会取代旧人。《老炮儿》的解读是老规矩不分年代。
线索八:穿行
电影《蓝色大门》结尾处,桂纶镁和陈柏霖骑车穿行于台北的马路上。
这不是简单的穿行,而是这两个刚刚搞清楚自己的孩子,穿行于人生的大道上。
《老炮儿》的穿行同样意味深长。
也是选择了自行车,以最缓慢的速度穿行于城市。
张涵予和冯小刚骑车去修理厂,路过五彩斑斓的涂鸦墙。
最后冯小刚背着军刀去颐和园背后的野湖,遇到了穿行的鸵鸟。
这一段特别写意,冯爷看见鸵鸟笑了,但这一段把很多人看哭了。
像一个异类奔跑在大路上,跑的人笑,看的人哭。
有点意思。
线索九:冯爷和他的朋友们
《老炮儿》最好看的是配角。黄金配角,卖力演出。
郭京飞、江珊、梁天、宁浩、张译、张一山、丁武、余皑磊这些还有两句台词的就不说了。
最后群戏的时候,
被老婆骂去哪去的,王劲松。北影表演学院副院长。一个镜头。
一瞥小胡子,给六爷开瓢的,于和伟。华鼎奖最佳男演员。
连奕名,老炮儿唯一一个发了财的朋友,最后也扛着方向盘锁来打架的。
管宗祥,冯小刚一直给点烟的老爷子,著名演员,导演管虎的爹。
陶泽如 ,唯一一个系领带来打架的。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代表作《黑洞》。大熟脸。
线索十:垂直俯拍
最后六爷骑车去颐和园打架,出小院子一个垂直俯拍镜头,表明他如何穿过院子。
对于逼仄的大杂院,这个镜头调度的很漂亮。
最后六爷躺在湖中心,垂直俯拍,大远景。
苍凉、孤独、也富有尊严和气节。
这些艺术电影常用的手法放在商业片中,挺酷的。
联系上鸵鸟跑马路上那一段,整个一顾长卫、王小帅的风格。
以上是这个片子可圈的地方。整体挺好的。片子走心,我也几次落泪。
可点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到底鸵鸟那个院子的原主跟吴亦凡有没有关系?一张存款单就可以告状?还有那个女的那么轻易就脱离了吴亦凡投靠李易峰?还拿到了人家的证据?
李易峰的南方口音,一水的奥迪,以及大量的广告牌,中国平安、三元、燕京啤酒、金嗓子、金剑南,京东,让人出戏。让我没法对这些品牌有半点好感。
不过电影还不错。南有钮承泽,演而优则导,又叫好叫座的《艋胛》;北有冯小刚,导而优则演,一部片子拿到金马奖男主,《老炮儿》先不管票房和口碑,至少是为数不多见的现象级电影。
想看这篇文字的主人,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刘主编”(微信id:andaximen),查看更多内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wMDIxMA==&mid=401307510&idx=1&sn=c0feacdf544176242c268508c5d6bc1f#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