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夫金字塔
古夫金字塔(阿拉伯语:هرم أكبر,希腊语:Πυραμίδες της Γκίζα),又稱吉薩大金字塔,是位于埃及吉萨三座著名的金字塔中最为古老也是最大的一座。同时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为古老和唯一尚存的建筑物。
根据一间墓室墙上关于工头和埃及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记号,[1][2] 埃及学家们认为这座金字塔是他的陵墓。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大约持续了10至20年并于公元前2560年完成。原高146.59米(480.9英尺),底邊長230.37米(755.8英尺),[3]在其建成后的380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最初,金字塔表面包有一层光滑的外包石块;而现在金字塔呈现的则是石块下的核心结构。金字塔基座现在仍有外包石块的残留。金字塔的建造方式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以及假说。做广泛接受的假说认为金字塔的修建是通过用人力将巨石从采石场开掘出来,将其提升安放到预定位置这种方式进行的。
金字塔内部现在已知有三个墓室。最下面的一个是直接在金字塔的基岩中开凿出来的,但是它并未完成。王后墓室和国王墓室则位于它上方的金字塔内部。吉萨大金字塔是目前在埃及已知的唯一一座有上升和下降通道的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群的主要部分包括了两座胡夫法老的祭庙(一座紧邻金字塔,而另外一座则位于尼罗河边上),三座为胡夫法老的妻子们而建的小金子塔,一座更小一点的“卫星”金字塔,一条高于地面连接两座祭庙的甬道和围绕金字塔为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
历史和简介 编辑
现在一般认为金字塔是作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古夫的陵墓而修建的,修建时间持续了20年左右。一些人认为古夫的維齊爾,Hemiunu是金字塔的建筑师。[4]金字塔在建成时高达280埃及肘(146.5米),但是侵蚀作用和在顶端的小金子塔(pyramidion)缺失的情况下其现高为138.8米。每边边长为440肘(230.4米)。金字塔大约重590万吨。体积在包括内部矸石堆的情况下大约为235萬2千立方公尺。[5]根据这些估算,在20年的时间内建造这个建筑物需要每天安装800吨的石材。同样,因为总共使用了大约230万块巨石,在20年内完成建造需要每小时将12块巨石安装到位,日夜不休。古埃及学家皮特里,F(Flinders Petrie)于1880至1882年对金字塔进行了第一次精确的测量,并以金字塔和吉萨的神庙(The Pyramids and Temples of Gizeh)为题进行了发表。[6] 几乎所有的报告都是基于他对金字塔进行的测量。大部分包在金字塔外部的石壁和内部墓室的石材都被高度精确地组合在一起。根据对于东北方外包石块的测量,石块与石块之间空隙的平均值仅为0.5厘米。[7]
19世纪立体感幻灯机用照片卡中的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在其建造完成之后的3800多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8]直到被完成于1300年林肯座堂的尖塔(160米)所超过。金字塔的建造工艺非常精确,以至于基部四边边长误差的均值只有58毫米。[9]金字塔的地基离水平基准只差了±15毫米。[10]金字塔正方形的地基与基于正北(不是地磁北极)[11]的方位基点极为接近(误差小于四弧分),[12]而正方形地基的偏心误差仅为12弧秒。[13] 根据皮特里的调查和一些后来进行的研究,完整的设计尺寸大约为高280肘,底边长440肘。周长和高的比例是1760/280,离2π只有小于0.05%的差距(类似于现在众所周知的圆周率近似值22/7)。 一些古埃及学家们认为这是在设计中刻意均衡的结果。Verner写到“我们能够认为古埃及人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圆周率值,但是实际上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用到它了”。[14]金字塔和吉萨的神庙(The Pyramids and Temples of Gizeh)的作者皮特里总结道“这些面积的联系以及周径如此的系统化,以至于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在设计师的设计中就用到了”。[15]还有一些人认为古埃及人并没有关于圆周率的概念因此不会将其用于建筑物中。他们认为观测到的金字塔斜率也许只是基于基本Seked而作出的角度选择而已,并不重视建成建筑物的总尺寸和比例。[16]
建造材料 编辑
大部分人认为古夫金字塔大概是由附近的采石场运来的230万块石灰石建成的。用于包裹金字塔的图拉石灰石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在国王墓室发现的重达25到80吨的金字塔最大的花岗岩石块是由阿斯旺运来的,那里距离金字塔有800多公里远。古埃及人的岩石采集方式是将木质锲形物插入岩石中,之后在上面浇水,当木头经过水的浸泡制后会发生膨胀,而膨胀时产生的力会将岩石分离出来。当石块被切下来之后,它们会顺流或逆流通过尼罗河运往金字塔的工地。[17]据估计,金字塔的建造大概用了550万吨石灰石,800吨从阿斯旺输入的花岗岩和50万吨的灰泥。[18]
外包石块 编辑
外包石块
完成后,胡夫金字塔外面会被一种四边倾斜,但上部平坦的经过打磨的白色石灰石“外包石块”包裹起来。这些石块都经过仔细的切割以使表面的倾斜度达到seked单位51/2 掌(palms)这一尺寸。而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金字塔表层下阶梯式的核心结构。在公元1300年一次强烈的地震震松了大部分表层的外包石块,而之后,这些石块于1356年被巴赫里王朝的苏丹巴德尔丁·哈桑运走以建造位于附近开罗的清真寺和堡垒。至今仍能够从这些建筑物上发现外包石块的遗留。稍后,一些探险家提到了金子塔底部的一些从塔上因为外包石块持续不断的崩溃而掉下来的大型碎石。而这些碎石在对金字塔持续不断的挖掘中被清理走了。
但是,现在仍然能在胡夫金字塔底座部分发现一些位于金字塔外包层底部的石块保存在原位,这些石头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被记录的精密度以及工艺。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发现包裹层和它下面的核心层有着193厘米±25厘米的朝向差异。他认为工匠们在核心结构完成之后,发现朝向弄错了,于是当他们建造包裹层时纠正了这一错误。[19]皮特里在提到外包石块的精确度时将其形容成“和现代光学仪器制造者们相当,但却有几英亩大“的杰作,以及“将这些石头以这种方式精确地组合起来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但是用接合剂将它们连接得如此牢固几乎不可能”。[20]有人认为在有能让泥瓦匠讲石块细致的安装好的水平床的情况下,灰泥(皮特里所提到的接合剂)能让这样工作成为现实。[21][22]
建造法 编辑
主条目: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
在胡夫金字塔发现的印有胡夫名字的黏土封印,罗浮宫。
关于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有着许多不同且相互矛盾的假说。[23]许多人对石块是被提起,升起还是滚动到预定位置持不同的看法。希腊人认为金字塔是奴隶们建造的,但是现代位于附近金字塔工人们居住区的考古发现证实金字塔是由数以万计熟练的工人们建造的。Verner认为工人们被分到一个体系中,这个体系有两组,每组10万人,而这又被分为五个宗族,每族2万人。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可能根据他们的技能进一步划分。[24]
金字塔建造的谜团之一是它的建造规划。约翰罗默(John Romer)胡夫金字塔的修建方法与其他金字塔的修建方法一样,工人们在地上就部分建造计划按照金字塔的大小1比1画样定线。他写道“像这样的工程图解能将金字塔的体系结构以其他方法不能达到的精确度展现出来。” [25]他同时提出金字塔的建造时间持续了14年。[26]
与马克莱纳(Mark Lehner)和其他的古埃及学家联合进行的一个现代工程管理的研究估计金字塔的建造平均使用了14567名工人,最高时期用了40000人。在没有使用滑轮,轮子或者铁器的情况下,他们使用关键路径的方法于大约10年内建成了胡夫金字塔。[27]
根据一间墓室墙上关于工头和埃及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记号,[1][2] 埃及学家们认为这座金字塔是他的陵墓。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大约持续了10至20年并于公元前2560年完成。原高146.59米(480.9英尺),底邊長230.37米(755.8英尺),[3]在其建成后的380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最初,金字塔表面包有一层光滑的外包石块;而现在金字塔呈现的则是石块下的核心结构。金字塔基座现在仍有外包石块的残留。金字塔的建造方式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以及假说。做广泛接受的假说认为金字塔的修建是通过用人力将巨石从采石场开掘出来,将其提升安放到预定位置这种方式进行的。
金字塔内部现在已知有三个墓室。最下面的一个是直接在金字塔的基岩中开凿出来的,但是它并未完成。王后墓室和国王墓室则位于它上方的金字塔内部。吉萨大金字塔是目前在埃及已知的唯一一座有上升和下降通道的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群的主要部分包括了两座胡夫法老的祭庙(一座紧邻金字塔,而另外一座则位于尼罗河边上),三座为胡夫法老的妻子们而建的小金子塔,一座更小一点的“卫星”金字塔,一条高于地面连接两座祭庙的甬道和围绕金字塔为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
历史和简介 编辑
现在一般认为金字塔是作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古夫的陵墓而修建的,修建时间持续了20年左右。一些人认为古夫的維齊爾,Hemiunu是金字塔的建筑师。[4]金字塔在建成时高达280埃及肘(146.5米),但是侵蚀作用和在顶端的小金子塔(pyramidion)缺失的情况下其现高为138.8米。每边边长为440肘(230.4米)。金字塔大约重590万吨。体积在包括内部矸石堆的情况下大约为235萬2千立方公尺。[5]根据这些估算,在20年的时间内建造这个建筑物需要每天安装800吨的石材。同样,因为总共使用了大约230万块巨石,在20年内完成建造需要每小时将12块巨石安装到位,日夜不休。古埃及学家皮特里,F(Flinders Petrie)于1880至1882年对金字塔进行了第一次精确的测量,并以金字塔和吉萨的神庙(The Pyramids and Temples of Gizeh)为题进行了发表。[6] 几乎所有的报告都是基于他对金字塔进行的测量。大部分包在金字塔外部的石壁和内部墓室的石材都被高度精确地组合在一起。根据对于东北方外包石块的测量,石块与石块之间空隙的平均值仅为0.5厘米。[7]
19世纪立体感幻灯机用照片卡中的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在其建造完成之后的3800多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8]直到被完成于1300年林肯座堂的尖塔(160米)所超过。金字塔的建造工艺非常精确,以至于基部四边边长误差的均值只有58毫米。[9]金字塔的地基离水平基准只差了±15毫米。[10]金字塔正方形的地基与基于正北(不是地磁北极)[11]的方位基点极为接近(误差小于四弧分),[12]而正方形地基的偏心误差仅为12弧秒。[13] 根据皮特里的调查和一些后来进行的研究,完整的设计尺寸大约为高280肘,底边长440肘。周长和高的比例是1760/280,离2π只有小于0.05%的差距(类似于现在众所周知的圆周率近似值22/7)。 一些古埃及学家们认为这是在设计中刻意均衡的结果。Verner写到“我们能够认为古埃及人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圆周率值,但是实际上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用到它了”。[14]金字塔和吉萨的神庙(The Pyramids and Temples of Gizeh)的作者皮特里总结道“这些面积的联系以及周径如此的系统化,以至于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在设计师的设计中就用到了”。[15]还有一些人认为古埃及人并没有关于圆周率的概念因此不会将其用于建筑物中。他们认为观测到的金字塔斜率也许只是基于基本Seked而作出的角度选择而已,并不重视建成建筑物的总尺寸和比例。[16]
建造材料 编辑
大部分人认为古夫金字塔大概是由附近的采石场运来的230万块石灰石建成的。用于包裹金字塔的图拉石灰石是通过运河运来的。在国王墓室发现的重达25到80吨的金字塔最大的花岗岩石块是由阿斯旺运来的,那里距离金字塔有800多公里远。古埃及人的岩石采集方式是将木质锲形物插入岩石中,之后在上面浇水,当木头经过水的浸泡制后会发生膨胀,而膨胀时产生的力会将岩石分离出来。当石块被切下来之后,它们会顺流或逆流通过尼罗河运往金字塔的工地。[17]据估计,金字塔的建造大概用了550万吨石灰石,800吨从阿斯旺输入的花岗岩和50万吨的灰泥。[18]
外包石块 编辑
外包石块
完成后,胡夫金字塔外面会被一种四边倾斜,但上部平坦的经过打磨的白色石灰石“外包石块”包裹起来。这些石块都经过仔细的切割以使表面的倾斜度达到seked单位51/2 掌(palms)这一尺寸。而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金字塔表层下阶梯式的核心结构。在公元1300年一次强烈的地震震松了大部分表层的外包石块,而之后,这些石块于1356年被巴赫里王朝的苏丹巴德尔丁·哈桑运走以建造位于附近开罗的清真寺和堡垒。至今仍能够从这些建筑物上发现外包石块的遗留。稍后,一些探险家提到了金子塔底部的一些从塔上因为外包石块持续不断的崩溃而掉下来的大型碎石。而这些碎石在对金字塔持续不断的挖掘中被清理走了。
但是,现在仍然能在胡夫金字塔底座部分发现一些位于金字塔外包层底部的石块保存在原位,这些石头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被记录的精密度以及工艺。弗林德斯·皮特里(Flinders Petrie)发现包裹层和它下面的核心层有着193厘米±25厘米的朝向差异。他认为工匠们在核心结构完成之后,发现朝向弄错了,于是当他们建造包裹层时纠正了这一错误。[19]皮特里在提到外包石块的精确度时将其形容成“和现代光学仪器制造者们相当,但却有几英亩大“的杰作,以及“将这些石头以这种方式精确地组合起来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但是用接合剂将它们连接得如此牢固几乎不可能”。[20]有人认为在有能让泥瓦匠讲石块细致的安装好的水平床的情况下,灰泥(皮特里所提到的接合剂)能让这样工作成为现实。[21][22]
建造法 编辑
主条目: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
在胡夫金字塔发现的印有胡夫名字的黏土封印,罗浮宫。
关于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有着许多不同且相互矛盾的假说。[23]许多人对石块是被提起,升起还是滚动到预定位置持不同的看法。希腊人认为金字塔是奴隶们建造的,但是现代位于附近金字塔工人们居住区的考古发现证实金字塔是由数以万计熟练的工人们建造的。Verner认为工人们被分到一个体系中,这个体系有两组,每组10万人,而这又被分为五个宗族,每族2万人。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可能根据他们的技能进一步划分。[24]
金字塔建造的谜团之一是它的建造规划。约翰罗默(John Romer)胡夫金字塔的修建方法与其他金字塔的修建方法一样,工人们在地上就部分建造计划按照金字塔的大小1比1画样定线。他写道“像这样的工程图解能将金字塔的体系结构以其他方法不能达到的精确度展现出来。” [25]他同时提出金字塔的建造时间持续了14年。[26]
与马克莱纳(Mark Lehner)和其他的古埃及学家联合进行的一个现代工程管理的研究估计金字塔的建造平均使用了14567名工人,最高时期用了40000人。在没有使用滑轮,轮子或者铁器的情况下,他们使用关键路径的方法于大约10年内建成了胡夫金字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