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如何改变版画的生存土壤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李川先生9月28日在大韵堂美术馆开幕的“追求卓越:来自学院的艺术家——全国名家版画展”研讨会上,就版画的发展等问题与到会著名批评家、艺术家和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今天为您节选其在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
李川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李川:如何改变版画的生存土壤
各位老师,前辈,我今天非常有幸来参加“全国版画名家展”的开幕式和研讨会。我是1992年入学的,其实今天这个展览里边好多的作品都是伴随我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包括苏新平老师的石版画,还有王华祥老师的木版画,刚才殷双喜老师也谈到了很多,那个时代大家都在学西方的技术,因为版画新的媒介出来了。当时我们的系主任江碧波老师请了中央美院的李帆老师带川美的石版教学,觉得和央美比,各个版种的技术有不小的差距,那个时候各美术学院都比较看中版画的技术。杨锋老师,徐宝中老师、包括其他几个美院的系主任,前几天都刚刚在杭州参加了国美主办的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许江院长当时也看了这次八大美院的联展《守望刀版》的作品,觉得今天好像看不出我们与西方在技术上有多大的差距,单纯从技术跟面貌上来说其实已经没有当年那样一直去追求、去学习的东西了,所以今天看这个《全国名家版画展》,我有一个感觉,作品整体比较精致,有一种品质感,因为这也是回到这次的主题,它是来自学院的艺术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四川美术学院,我们自己很多家属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版画系来学习,为什么?我想这是版画人这么多年大家积累的一种品质,大家对这个行业,或者对自己从事的艺术门类都是报着一种敬畏之心,在教学中一直保持严谨的态度。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又不一样了,我们做版画的学生,在社会的土壤当中他生存、发展的空间还远远不够。
李川 《落樱三月》 石版(彩色) 2015年
我举一个例子,川美版画系的本科生毕业以后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每个专业都可以,考油画的有,服装的有,建筑的有,他们都愿意收我们版画系的学生。但是真正一条线培养下来,从本科、研究生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版画家,这个难度很大,这也是我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提出来跟各位老师前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把社会性版画的生存土壤变得更好,教学当中我们也在思考。版画其实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语言,东方西方都有,它跟我们的中国画、油画还不太一样。在今天的环境下,大家都觉得我们也经历了开放,经历了技术的追赶,其实我们回到内心这个阶段的时候还是发现,传统的那些东西是我们想要的,各个美院都在想借传统去做自己。第二个方面,视野的重要性。我觉得要保持这种敏感,不管作为创作人来说,还是作为教学人来说,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源,不要说你做版画的就做版画,我觉得这样他真正回到自己的创作的时候,他可能也会局限性,因为我来之前也没有准备,感性的谈了一些,谢谢各位老师。
李川 《落樱三月》 石版(黑白) 2015年
李川 《秋水落霞》 石版(彩色)2015年
李川 《秋水落霞》 石版(黑白)2015年
李川 《遥远的爱情》 石版(彩色)2015年
李川 《遥远的爱情》 石版(黑白) 2015年
李川 《隐雾栖霞》 石版 2015年
李川 《隐雾栖霞》 石版(黑白) 2015年
以上内容经整理删减而成,更多内容欢迎您登陆艺库网(http://www.eku.com.cn/),更多的活跃艺术家在这里!
丁一林: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7
邓国源: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6
范勃: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8
刘牧: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303
![]() |
李川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李川:如何改变版画的生存土壤
各位老师,前辈,我今天非常有幸来参加“全国版画名家展”的开幕式和研讨会。我是1992年入学的,其实今天这个展览里边好多的作品都是伴随我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包括苏新平老师的石版画,还有王华祥老师的木版画,刚才殷双喜老师也谈到了很多,那个时代大家都在学西方的技术,因为版画新的媒介出来了。当时我们的系主任江碧波老师请了中央美院的李帆老师带川美的石版教学,觉得和央美比,各个版种的技术有不小的差距,那个时候各美术学院都比较看中版画的技术。杨锋老师,徐宝中老师、包括其他几个美院的系主任,前几天都刚刚在杭州参加了国美主办的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会议,许江院长当时也看了这次八大美院的联展《守望刀版》的作品,觉得今天好像看不出我们与西方在技术上有多大的差距,单纯从技术跟面貌上来说其实已经没有当年那样一直去追求、去学习的东西了,所以今天看这个《全国名家版画展》,我有一个感觉,作品整体比较精致,有一种品质感,因为这也是回到这次的主题,它是来自学院的艺术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四川美术学院,我们自己很多家属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版画系来学习,为什么?我想这是版画人这么多年大家积累的一种品质,大家对这个行业,或者对自己从事的艺术门类都是报着一种敬畏之心,在教学中一直保持严谨的态度。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又不一样了,我们做版画的学生,在社会的土壤当中他生存、发展的空间还远远不够。
![]() |
李川 《落樱三月》 石版(彩色) 2015年
我举一个例子,川美版画系的本科生毕业以后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每个专业都可以,考油画的有,服装的有,建筑的有,他们都愿意收我们版画系的学生。但是真正一条线培养下来,从本科、研究生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版画家,这个难度很大,这也是我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提出来跟各位老师前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把社会性版画的生存土壤变得更好,教学当中我们也在思考。版画其实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语言,东方西方都有,它跟我们的中国画、油画还不太一样。在今天的环境下,大家都觉得我们也经历了开放,经历了技术的追赶,其实我们回到内心这个阶段的时候还是发现,传统的那些东西是我们想要的,各个美院都在想借传统去做自己。第二个方面,视野的重要性。我觉得要保持这种敏感,不管作为创作人来说,还是作为教学人来说,我们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源,不要说你做版画的就做版画,我觉得这样他真正回到自己的创作的时候,他可能也会局限性,因为我来之前也没有准备,感性的谈了一些,谢谢各位老师。
![]() |
李川 《落樱三月》 石版(黑白) 2015年
![]() |
李川 《秋水落霞》 石版(彩色)2015年
![]() |
李川 《秋水落霞》 石版(黑白)2015年
![]() |
李川 《遥远的爱情》 石版(彩色)2015年
![]() |
李川 《遥远的爱情》 石版(黑白) 2015年
![]() |
李川 《隐雾栖霞》 石版 2015年
![]() |
李川 《隐雾栖霞》 石版(黑白) 2015年
以上内容经整理删减而成,更多内容欢迎您登陆艺库网(http://www.eku.com.cn/),更多的活跃艺术家在这里!
丁一林: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7
邓国源: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6
范勃: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148
刘牧:http://www.eku.com.cn/user/space/u_id/4303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