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杂忆
最近在朋友圈里,一位同学感于童年,曾以为自己会一辈子憎怨老家,现在脑海竟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怀念,甚至想写一本小村纪事的书,以怀念中学之前的时光。他说到小村纪事的时候,我的心像被触动的一下。我的小村纪事是什么,我想了想那么模糊。
首先从脑海里映现的是原来村头那棵大堂梨树,矗立在出村主干道的西边,树干需要几人合围,树干上分为两大枝桠,听说枝桠中心有洞,洞里往往还有蛇,后用水泥填实了。皮实的小伙伴多爬上去过,我笨而老实,只能站在树下好奇的想着上面的样子。几年前树就被卖了,每有路过见树去地空,仍不免滋生惆怅。棠梨树之于村西头童年,我想就如杏林之于村东头吧,都可以单写篇的。
二一个是棠梨树向南百余米的,跨越赵王河的石拱桥,小学学到赵州桥的时候,放学后,我专门去石拱桥看的,伫在桥下看了很长时间,感知那拱形的力量,记得桥上有石块是用墓碑来代替的,上面刻着字。此桥是乡亲通往南洼干农活的必由之路,过了桥就是我们村的千亩良田,村里的男女老少、车喧马嚣载着播种的希冀、丰厚的收成,都在其上来来往往,磨光的石头是岁月碾压的印痕。现在河道里已没水了,石桥也显得有些没落,不复小时候人来车往的沸腾盛景。间或见到机动车从桥上驰过,桥两头水泥路上漫起尘雾。再回家时,一定要去石桥拍张照片,怕再不拍就见不到了。至今,我不知道桥的名字和年龄。他是整个村落的生命之桥,无论那条路是童年时的坑洼泥泞,还是现在的水泥齐整却尘土飞扬,但桥还是那座桥,挺着他的脊梁。他就像一张弓,乡路就像一道百拉不断的弦,留守的父辈们在努力扯弓拉弦,而我们是被射出系着细绳的箭,再远也扯不断,再远也互相看得见。可有人能惦念到那座桥?惦念到父辈用先辈的墓碑搭建的石拱桥。
我脑海开始映现的突然多起来。
比如童年的老屋,屋后和屋右的两个水塘,两塘中间有一小洞过水,用树枝叉及窗纱做个大舀子堵住,每停一会提上来看,兜底会有泥鳅和长条鱼,还逮住过两条鳝鱼。
比如同小伙伴爬过的哪些砖堆,在上面砌个小小的暗室,存放我们折叠的纸角等童年的玩具。
比如在大坑里游泳,可是裸泳呀,看谁猛子扎得深、扎的远,比深往往头上顶了泥,比远往往偏离了航向,或者摸上个虾来,有一个小伙伴直接拧去虾头,挤果冻一样就吃了。
比如苹果园,夏天我从来不敢进去的,我不偷。但冬天没人管了,敢进,有一次,拾了些干枝,在空旷地点起篝火,火小后用土埋上,第二天扒开仍有余烬,晚上又点了一次,把大人引来了,狠批了一顿,如今想起来,有些后怕了。
比如,在打麦场里玩泥巴、玩玻璃球、奔跑追逐、骑自行车,爬麦秸堆,上屋顶勾榆钱、槐花,在田边寻找酸溜蹦蹦、黑甜甜。捉青蛙、挖泥鳅、偷莲蓬、掐荷叶、扛着梯子摸麻雀、挖了红薯再在河堤上挖灶烧烤,搞的都成了土头灰脸,都忘却了回家。
比如、比如·····突然觉得不计其数,举不胜举,九牛一毛。
童年就那么个村落,河之南,站在阡陌交错的田野,北望我村,可见炊烟又起,分外美。回村就那几条土路,小路边上是弯弯随意的柳,大路边上是高高整齐的杨;那河、那路,那树、那村落,那炊烟、那星星、那月亮、那太阳、那人、那岁月。
首先从脑海里映现的是原来村头那棵大堂梨树,矗立在出村主干道的西边,树干需要几人合围,树干上分为两大枝桠,听说枝桠中心有洞,洞里往往还有蛇,后用水泥填实了。皮实的小伙伴多爬上去过,我笨而老实,只能站在树下好奇的想着上面的样子。几年前树就被卖了,每有路过见树去地空,仍不免滋生惆怅。棠梨树之于村西头童年,我想就如杏林之于村东头吧,都可以单写篇的。
二一个是棠梨树向南百余米的,跨越赵王河的石拱桥,小学学到赵州桥的时候,放学后,我专门去石拱桥看的,伫在桥下看了很长时间,感知那拱形的力量,记得桥上有石块是用墓碑来代替的,上面刻着字。此桥是乡亲通往南洼干农活的必由之路,过了桥就是我们村的千亩良田,村里的男女老少、车喧马嚣载着播种的希冀、丰厚的收成,都在其上来来往往,磨光的石头是岁月碾压的印痕。现在河道里已没水了,石桥也显得有些没落,不复小时候人来车往的沸腾盛景。间或见到机动车从桥上驰过,桥两头水泥路上漫起尘雾。再回家时,一定要去石桥拍张照片,怕再不拍就见不到了。至今,我不知道桥的名字和年龄。他是整个村落的生命之桥,无论那条路是童年时的坑洼泥泞,还是现在的水泥齐整却尘土飞扬,但桥还是那座桥,挺着他的脊梁。他就像一张弓,乡路就像一道百拉不断的弦,留守的父辈们在努力扯弓拉弦,而我们是被射出系着细绳的箭,再远也扯不断,再远也互相看得见。可有人能惦念到那座桥?惦念到父辈用先辈的墓碑搭建的石拱桥。
我脑海开始映现的突然多起来。
比如童年的老屋,屋后和屋右的两个水塘,两塘中间有一小洞过水,用树枝叉及窗纱做个大舀子堵住,每停一会提上来看,兜底会有泥鳅和长条鱼,还逮住过两条鳝鱼。
比如同小伙伴爬过的哪些砖堆,在上面砌个小小的暗室,存放我们折叠的纸角等童年的玩具。
比如在大坑里游泳,可是裸泳呀,看谁猛子扎得深、扎的远,比深往往头上顶了泥,比远往往偏离了航向,或者摸上个虾来,有一个小伙伴直接拧去虾头,挤果冻一样就吃了。
比如苹果园,夏天我从来不敢进去的,我不偷。但冬天没人管了,敢进,有一次,拾了些干枝,在空旷地点起篝火,火小后用土埋上,第二天扒开仍有余烬,晚上又点了一次,把大人引来了,狠批了一顿,如今想起来,有些后怕了。
比如,在打麦场里玩泥巴、玩玻璃球、奔跑追逐、骑自行车,爬麦秸堆,上屋顶勾榆钱、槐花,在田边寻找酸溜蹦蹦、黑甜甜。捉青蛙、挖泥鳅、偷莲蓬、掐荷叶、扛着梯子摸麻雀、挖了红薯再在河堤上挖灶烧烤,搞的都成了土头灰脸,都忘却了回家。
比如、比如·····突然觉得不计其数,举不胜举,九牛一毛。
童年就那么个村落,河之南,站在阡陌交错的田野,北望我村,可见炊烟又起,分外美。回村就那几条土路,小路边上是弯弯随意的柳,大路边上是高高整齐的杨;那河、那路,那树、那村落,那炊烟、那星星、那月亮、那太阳、那人、那岁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